“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

[复制链接]
查看6092 | 回复0 | 2023-11-22 14: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
, _" J/ A; l* S  w1 s; }
8 ], n) `. V: c1 z! w人生如梦,岁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我们已经从少年时期迈入了老年阶段,此时白发已盖顶,步履蹒跚。- |! M6 b$ a9 M$ [0 P  V
虽然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但是当真的体会变老的时候,很多老人都是不知所措的。毕竟一些老年人的身体慢慢的老化,状态的不好,这要度过“心理关、身体关、孤独关”等等这几大关的。: ?& ]& s* l! y8 L# G
其实老祖宗讲的也好:“人之一生,如登高山。”所以人的一生好比攀登高峰一般,当攀爬到山顶以后,虽然看到了沿途最美的风景,但是摆在面前的却是一条下坡路——上山容易、下山难。
: D+ Z* B# j- H2 D5 w2 M所以人的一生就像是“十二长生”一样,从长生开始,然后经历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最后进入墓库,生生不息,四季轮回。$ J; \7 t. o! L: t) {8 W  Y- `

8 ]0 ~7 w8 o( {' M* |/ K6 _; [( C9 E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1.jpg
, g3 {' o" {5 h  ]+ i+ }/ V
和青少年时期相比,在老年时期更是如此。/ ]! C# t# H; d# Y3 k
原本退休以后已经过上“夕阳红”的生活了,不过随着年龄的变老,很多人在50岁以后,身体状态似乎呈现断崖式的衰老,因此想要活到99岁、甚至100岁以上,也是需要注重自身保养的。
, V9 T' _5 ^; `6 {0 x& K当然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在34岁、60岁、78岁衰老速度会加快,而60岁~64岁,75~79岁的这两个阶段,也是一个危险的时间段。
2 k3 f' b7 o$ B0 K' {原本以为人到老年便可享受天伦之乐,不过随着年龄关、心理关等一些问题,这看似“夕阳红”的道路上,又冒出了这“三道坎”。而老祖宗则认为,如果熬过了这三年坎,寿命也就长了,而俗语:“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也是由此而来。$ T  \9 \6 u- j+ d) x' L! x

8 W! s0 F" H' s( S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2.jpg
- ?/ q' ]0 W0 l% H8 _1 [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的意思:% ?3 Q) c% q6 p1 k2 ]: \
第一坎,年龄到了55岁。
" I, o( M% `- I, n老人认为,人老了在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坎出现在55岁。那么为什么会有五十五岁是一道坎之说呢?
% g" i9 b+ v6 P) k  ^9 i①老祖宗主观的认为:
( v4 _. |  a) j老祖宗认为,人生和数字都存在着一定的必然关系,按照古书《周易》的说法,这个世界是有“阴阳”的,天地如此,黑白如此,男女也是如此。  w- Z) ^; C& n; A2 v- X2 j
男人为阳,占一、三、五、七、九。; m' r# ?# s/ H$ s6 O4 C/ v
女人为阴,占二、四、六、八、十。
; _4 B& O" c0 \( F9 j! _) N$ ]把这十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55,所以老祖宗就主观认为,人到了五十五岁后,也就是人生的“圆满期”。5 E! j4 D. K' X1 \% {4 q4 l
但是人生哪里有圆满的事情呢,所以老祖宗就把这55岁称为“养命期”。
& S+ X' Q2 n2 L# L关于55岁的说法,民间里还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人到五十五,阎王数一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到了五十五岁后,作为神话传说中的阎王爷是要看“生死薄”的,顺便查看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 g' N& T5 c. n0 i. b不过上述都是民间里传统的一些说法而已,实际上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在里面。
8 E. `2 e' U4 M# i②我们科学的去解释55岁。
$ a; V. V# `7 r6 b. d2 L& V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医疗条件的不完善,所以古人的寿命都是比较短的,平均一般在五十多岁。
5 R' g  N9 U1 l* m6 B$ P所以在古代,古人们能活到55岁也算是高寿了,故此也就有了55岁是一道坎,年龄的分水岭的说法。
+ w0 ]7 o+ P# ~0 L! J) K8 G* m但是随着医学条件完善,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在78岁左右了,不过55岁却是中年和老年的分界点。如果人在55岁的时候保养不好,比如说血压高、血脂稠、血糖之类的,在55岁控制的不好,后期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一些慢性疾病也会来临。
  f2 m; g: A' U7 {' g  V所以老祖宗认为,55岁是一个坎,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才行。
  w& `) D- ]( X' w5 D! B( ]& Y2 N* A# P/ a9 P- L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3.jpg

% s; v7 N/ z( N5 W+ ^! Q! R1 ~第二坎,年龄到了66岁。& [0 Q5 \1 _7 V
除了55岁外,老祖宗还认为人到了66岁又会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年坎”,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 ~  W% t; v& I5 o* P$ K. E7 L①老祖宗的主观解释:1 m! t$ z# j, w$ G* B  T0 L
对于六十六岁,也有一些农村俗语的,比如这一句俗语:“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
' V' \2 |, E8 h2 l' D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人虚岁66岁的时候,儿女们,要去集市上买一块猪肉的,而这块肉不多不少,正好“六斤六两”。
4 V# C/ K  I- F$ Y& H+ D  m然后把这块肉拿回家,煮熟以后让老人坐在门槛上吃“六口肉”,已达到为老人“挡灾、迈坎”的寓意在里面。所以在俗语中也就有了“六十六,要吃儿女一块肉”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 ~" Z* G# k9 c: t6 \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是“66岁重岁”的生日,会犯伏吟,而这个岁数是“半季寿”。: X, T' x! i) p1 ?& E
而在民间里也有“人生六十六,到此一游”的说法,由此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六十六岁也是一道坎,一定要注意才行。
9 _, t7 L: Y# E②我们科学的去解释:
! |4 O! p$ Y+ c% j; V' h按照科学的解释来说,在古时候古代人的寿命普遍是比较短的,虽然也有一些长寿的人,比如说孟子、乾隆、孙思邈、彭祖等,但是这也属于凤毛麟角。
; J: I3 T( E- Y: s& U, ?而广大普通老百姓因为医疗和饮食条件的制约,寿命一般在66岁左右,所以也就有了66岁为一道坎的说法。8 k$ {8 }* H' R) W/ }7 q+ l9 s
不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个年龄点已经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但是也要注意为好。
" o! {- \" z! K; N, w, O7 Q% o' g- a6 x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4.jpg

) ^. V* v) \5 g2 a) R; [: N9 p7 [) S第三坎,年龄到了73岁和84岁。6 ?9 j1 Z: a, H
①老祖宗的主观说法:
( `, {2 r% J6 m" z1 t在农村里有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
/ K. p6 Z" }2 _+ @0 A$ P0 q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到了73岁,或者84岁以后,也是人生中的第三个“年龄坎”,如果熬过这两个岁数,那么老年人的人生就坦途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i: L0 s) l: T老祖宗认为,这73岁和84岁是个圣人的年龄是有关的。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说法,孔子在73岁的时候去世,孟子则是在84岁的时候去世。对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圣人”,其实并不多,除此之外还有“王阳明”,“关公”等。" @( ?' C' Z* y9 u" y
在古代,皇帝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液比不上“圣人”的,就算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成吉思汗也不如圣人。而普通老百姓对于圣人,更是望项其背了。
( M9 V: X  O. |, U因此民间里也就流传了这样一个说法,孔圣人的年龄是73岁,孟圣人的年龄是84岁,所以老百姓对于这两个岁数称为老年阶段的“两个坎”。, E( f- A" L( Y
②我们科学的去解释:
1 ~5 |3 s7 [) L* g7 F从科学的解释来说,其实人到了73岁,或者84岁以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这也意味着正式步入老年晚期,所以当进入这73岁、84岁以后,也就进入了长寿的边缘。9 B1 P1 M/ W" J
此时因为心理因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老人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所以也就出现了73岁、84岁为一道坎的说法。
2 O$ k; ?4 u; Z9 {! n5 n# V9 j# ~3 h" b4 j. z: Z; O
“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是哪“三年坎”,老年人要早知道-5.jpg

5 \4 b# D3 Z" Y写在最后:
- D  o% _5 ?: z$ e通过上述来说,对于“人老三个坎,熬过寿命长”,这不过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
" s% F( l7 D" a3 K& ^/ |2 b1 O" |- k但是随着医学条件的发达完善,现在这句话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人到老了以后,不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要去科学的养生,只有这样寿命也就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