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EME”这个赛道,Foresight Ventures罗列了三个项目:
, C6 L6 A; K$ E% ~, I) M5 |1. XEN:以太坊生态,POP挖矿机制,全流通市值为1500万美元4 |; Z* Y4 T# u4 r/ a
2. BITCOIN(
; F! W5 u" Q) _6 T- n0 THarryPotterObamaSonic10Inu):以太坊生态,全流通市值为7100万美元
2 e' [ }' m4 \& k* G2 A& P4 }3. TSUKA:藏传佛教相关的MEME,据称与SHIB创始人有关,计划建设生态项目,全流通市值4100万美元, e. }/ ]6 T5 R8 S+ C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BITCOIN”不是我们默认想到的比特币,而是以太坊上发布的一个迷因币。: H) [6 `/ s" f4 P- L* O
对迷因币,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不管大家喜不喜欢它,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现象,成了一个专门的细分领域。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圈内总会出现一批新的迷因币,而每次出现一批新的迷因币时,又会伴随一批“暴富”故事出现。7 q8 n; g. l9 _4 Y, e9 v, N
更重要的是,每次这类项目一出现时,很多人一眼上去就知道它们是没有任何“功能”、没有任何“价值”的迷因币;项目方也会大大方方地表示它们就是迷因币,而专注宣扬这个币的“文化”内涵。6 X+ {/ Q- N \* R
这个现象恐怕是这个生态独有的了。$ R' p: G$ V: M) R6 l* A0 x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9 M+ ~% R3 Q, c V7 g8 ~
首先,在加密生态发行和交易资产的便利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其它领域,现在更是变得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这使得资产很容易以极高的效率和速度扩散和传播。
" _( R6 `/ o1 S$ v+ `6 \; g2 @: l其次,加密生态是个鱼龙混杂、出入自由的生态。这里有着最低门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因此,在这个生态里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 u$ E9 X- w: r' R/ Y
最后,在加密生态中新文化、新现象不断地涌现,这给了产生迷因币最好的自然氛围。每当一个新文化、新现象出现的时候,新的迷因币就有可能被催生。
2 w" O4 l7 W7 n4 f2 b O因此,我认为未来迷因币不仅不会消失,还会越来越盛行。而且我相信未来再有迷因币兴起时,大众还是会热情地参与。9 `4 E8 d* n! Y7 ]0 \2 F1 a, \7 a
我自己就买过好几个迷因币。- n4 g2 k& Y: j1 Y) ^+ d
就我的体验而言,如果一个迷因币从文化、背景上设计得好并且团队又很擅于营造气氛和市场营销的话,这个迷因币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参与者参与其中每走完一步就会期待它的下一步,每解开一个迷就会期待解下一个迷。
/ C* j& Y1 g9 E" N. ^这样的游戏还是很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兴奋的。
U6 T& U# ?8 l我至今都对“屎币”和“宪法DAO”念念不忘,尽管我再也不持有它们而且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再持有它们了。因为它们给我带来的欢乐和亢奋远超那些“名门正派”、“一本正经”的币。- b t `/ ]; D4 r
前一段时间我在文章中写过我持有Pepe,但后来相关数据显示Pepe团队的成员在大笔出售代币后,我就把持有的Pepe全部抛售了。
5 M2 Y/ `0 H% u0 T- y' m因为现在的我更期待自己持有的“迷因”币能像“屎币”那样完成比较华丽的转身,而不是单纯地靠一波营销,挣一笔钱就跑。
2 Q7 f, M7 J: w. m: j, ]$ W- ]而要完成这样的华丽转身,团队需要的就是长远的规划和超凡的野心。所以对眼光短浅的团队,我会毫不犹豫地抛掉。
b4 h9 v6 o/ q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这三个币,我觉得都比较一般,其题材和文化背景恐怕很难俘获大众的芳心。其中有的币其创始人更是给我三心二意,虎头蛇尾的感觉。
( a R' M2 {. m1 ^: y所以我对它们的未来持谨慎态度。+ D4 u5 r- w3 F; u/ T8 t( S
: `# @) n% m4 |# T, \2 O0 J- M1 \- R
参考链接:. Y; b- d; R1 F" j
《Foresight Ventures: 捕获百倍币之归零基金计划》:
7 `# ~8 J6 i, Phttps://news.marsbit.co/202309271132549719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