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一两点,还是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反反复复,恶性循环,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7 ?1 N0 K, Z& l5 p) I" p$ `) A! Y
! ?: h5 N% J% U: [3 _, v据统计,我国至少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过3/4的人是在晚上11点以后睡,1/3的人凌晨一点后才睡。' ~. O; E! O0 ^# w
* X6 w7 j& J6 w: T
0 q+ V- S, |7 C! e) t9 n# \; ^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时间和节律紊乱。3 c7 o( Y# t, P3 m
3 l8 J `2 M) K/ K( W& e
关于睡眠障碍,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edition 3 ,ICSD-3)将其分为7大类,包括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它睡眠障碍。" U2 e: |- e$ h2 d3 ?& d5 C
) z1 Q& i9 G+ Q( ]- v) S o
! \0 I$ B- a8 u2 K5 j. A7 Z, \7 P7 ?& x7 f
: O3 J" |2 ~/ z4 c H0 Y: V
1、睡眠质量下降1 z+ V7 X) Z1 V$ }- Q8 Z, i1 E2 X
6 u: _- \- M8 M4 q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睡眠质量不佳。面对学业、工作、社交圈等多重压力,许多人晚上常常难以入眠,易醒或者夜间多次醒来。这不仅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严重的是长期睡不好还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 }. D9 m8 o, k! H' G
+ Z; f3 b; e) C3 i) o7 u6 u
2、失眠症状频发1 j( n/ m& {! ~3 G
4 B5 O0 Y& f2 Q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失眠不仅仅是一晚上失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持续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经历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失眠。这些人经常头痛、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 o c: ]5 R$ A5 W2 b. y" m* a5 t) H" J8 K! U) G8 l3 }# v3 i. s# C
3、睡眠品质受损3 s9 q: Q" B/ G# B
X& ?& E( {: ?* v" C: A1 |6 ], q" O
与过去相比,许多年轻人的睡眠品质明显下降。他们常常感到睡眠不深,早上醒来时仍然感到疲倦乏力。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工作表现。& P; h* _3 m7 J+ T* }
% w/ T% W% b' M" [
# k* K3 ?$ t( F0 J+ c' c7 y" b- a& B! _) d
! H' B1 l( @: k5 O7 ~! {& L针对不同原因,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是由于生理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而对于由心理原因造成的睡眠障碍,最好通过心理治疗来寻找解决办法。如果睡眠障碍是由于环境原因引起的,那么改变环境条件也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不同的原因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能够有效地缓解睡眠障碍带来的困扰。
* \" N! y Z" k- q
( ?7 P9 d; E' S9 B2 g, q; Z世界睡眠协会推荐实现健康睡眠的11个步骤:
( q! B- n$ d+ T
* S( |+ ?2 ~: Z s5 ?1、确认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 L4 `1 R% ~; j* m& \2 ] T) Y& o9 X
/ q6 [+ N; ^% p4 H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对于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根据研究显示(Smith-2015),固定的睡眠时间可以调整体内的生物钟,使你的身体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每天设定相同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都能帮助你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9 |% t2 o1 t ]
+ |4 }6 y) M1 {2 U) _
2、如果你有小睡的习惯,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
/ \4 f; Q7 ], H- |4 Y1 o2 |' m: M9 X5 T
虽然午睡对于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有一定益处,但过长或过晚的午睡会影响晚上的入睡。研究发现(Chen-2017),过长的午睡会削减夜间的睡眠需求,导致晚上难以入睡。所以,限制午睡时间在20-30分钟,且尽量在下午早些时候进行。
" H& |, e2 a/ t4 }# K" X0 z' J, N
7 J, N* y- d2 a: P# ], Z( O3、睡前4小时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吸烟
7 ~$ e K* p7 s8 o9 [1 a8 W) M5 Z1 J" O, m7 a% [: a
睡前喝酒确实能帮助人更容易入睡,但在深夜后期,人的意识反而会越来越清醒,甚至会突然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这是因为身体代谢酒精时,酒精的镇静作用会逐渐减弱,并干扰睡眠周期,导致早早醒来而没有休息好。此外,酒精还会影响到快速动眼(REM)睡眠阶段,进而降低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让人第二天情绪烦躁。而抽烟则会刺激神经系统,干扰睡眠,使人更难入眠。另外,香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而睡眠时身体循环减慢,这些有害物质更容易在体内滞留一段时间。* E1 P* E$ H. g$ a$ n* W) C) T+ {6 z
* C5 r& O6 p$ ]" g- d2 z4 R& m* W8 y
. c- j4 ]1 I$ O, t, @' Q$ R
4、睡前6小时避免咖啡因,包括咖啡、茶叶、苏打水、巧克力. b T" t. z( b9 v
4 _9 k8 S V- X# `5 k避免在睡前摄入含有咖啡因或刺激性物质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和刺激性饮料。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干扰入睡过程。研究(Drake-2013)显示,咖啡因的摄入与睡眠质量下降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因此,在睡前数小时内避免这些物质的摄入,有助于更快入睡。% g1 ^+ A+ E/ F, M4 }1 O O& U, a
. N: ?" t. o; S6 |5、睡前4小时避免吃重的、辛辣的或含糖的食物,睡前吃点小吃是可以接受的9 @/ o# j. \9 X! r% T* }
1 Q4 X6 o$ d* e1 l& B H4 M4 d晚间人体消化功能减弱,摄入过多食物会对睡眠产生影响。有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睡眠,而有些则会妨碍入眠。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等,可以轻微提升睡眠质量,因其对血清素(一种在大脑中促进睡眠的神经递质)的作用。相反,高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辛辣或高糖的食物会抑制血清素的合成,增加清醒感,从而干扰睡眠。: y9 B e9 _% J9 {
2 W0 W8 C; _ i; H, ]5 l9 H6、有规律地锻炼,但不要在睡前锻炼$ B+ ?+ m! ~6 p1 M+ ~
% t& j8 W; ^# n# f0 ?! D4 z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研究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Kredlow et al.-2015)。尽量选择早上或下午进行锻炼,睡前过度运动会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释放大量的多巴胺,使大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使人入睡变慢,影响睡眠。
, Z) {4 g7 E8 f1 C0 N- f( f1 n/ B2 P, c7 W3 |+ {# J: q
7、使用舒适的被褥
9 F3 d3 c( f" M; o. T. s$ g, Z
' p* B- k1 G: E0 `对于睡眠而言,使用舒适的床垫和被褥对睡眠的质量和深度有明显的影响。床垫的中等硬度对改善睡眠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可以预防睡眠障碍和肌肉不适。此外,使用加重的毯子可以减轻身体压力,帮助改善睡眠。最后,睡衣的质地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选择舒适面料的睡衣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保持整晚的舒适温度。
. o3 V! P* n2 `
7 n* B# k, j( ?
$ o) y V: d4 V8 _
8、为睡觉找一个舒适的温度设置,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 @$ z# G) _( t) P+ Z% I* u/ b* i9 k" _' ~1 }
睡觉前,调节好卧室的温度,保持睡眠环境凉爽。研究数据表明,为了进入初级睡眠阶段并最终入睡,人的大脑和身体需要降低约1摄氏度或者2到3华氏度的核心温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较冷的房间里比较热的房间更容易入睡。实验证明,将卧室温度设置在约华氏65度或略高于摄氏18度左右是最有利于入睡的温度。
/ l! T* @2 p( N% u5 \ k
) Z; \# ~; v5 \' H( I$ ]9 p1 s9、排除所有干扰噪声,并尽可能消除光线+ q$ n$ Y1 g8 O! i* {
" _! g2 I* U- P0 K% X$ G) p0 K光线可以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不规律的光照会打乱人体的昼夜节律,导致睡不着或醒不来。晚上要确保房间的光线被遮光窗帘完全屏蔽,以促进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控制睡眠的重要激素。白天时尽量暴露在阳光或人工光源下,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的作用。 e6 |1 s* s) W7 _! x$ ]( }" V
/ P# y: y' {2 [6 `2 y1 }10、把床留着睡觉,不要将床用作办公室、工作间或娱乐室4 B+ X) L* T8 x4 k; s
+ j& P1 M) G( C! P! e& O% z
创建一个与睡眠相关的条件反射,让大脑接收到入睡的暗示。将床的用途限定为睡觉,手机、电视和进食等活动都应该在客厅进行。一旦上床就不要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一看到床就会自然地联想到睡觉。此外,大脑活动需要一段时间逐渐降至有利于良好睡眠的基准水平。在上床前20分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远离电脑和手机,做些有利于放松大脑的活动来促进睡眠。- n: P1 [8 A& B
+ y7 i9 o& C5 ^! r/ ]( M9 I11、常去森林环境中呼吸优氧
0 Q- c* ?' a( r7 v9 K7 f. v" ?% }) j ]! F [# x$ k
环境专家指出,生活在森林环境中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这是因为森林有着较高的氧气浓度,据环境专家监测,森林的氧气浓度要比日常生活的城市的氧浓度高2%-3%,属于优氧环境。我们呼吸优氧时,身体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氧气,促进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包括大脑。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应给神经和肌肉组织,从而促进身体放松和是我们进入到良好的睡眠状态。
& O/ W7 P# [9 g$ E" o5 P. x' t$ d: z0 N
+ |, W4 T% ^; Q% z
参考文献:
a$ }- {& l9 x$ B' W[1]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3rd ed,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2014.
: I' B* ?1 _4 g& i/ ]. N[2]Berry RB,Quan SF,Abreu AR,et al for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The AASM Manual for the Scoring of Sleep and Associated Events:Rules,Terminology and Techni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