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一边要抓经济建设,一边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撤走全部援华专家,两国关系决裂后,苏军在中苏、中蒙边境一度集结近百万大军,虎视眈眈窥视于我北疆,1962年与印度在边境爆发战争,1964年美国与越南海军在北部湾爆发海战,战火燃到中国南疆,美国想以此为跳板,打开我们的南大门。当时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1964年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 r. d+ R% Q2 v0 m+ b9 U" D
9 q9 c7 g4 |$ X: Q9 G K9 H6 ]) Z9 k1 y
美军轰炸越南北方 1 M4 E' U2 y4 v6 X+ g% ~
4 i# K S8 A, J$ `3 u0 W* Y3 ]& x# `
战场上的印军战俘
2 A6 F; G& X# T; Q) i. Z( f/ w& V0 M# {: j
三线是根据我国地理环境划分的,一线为边疆和沿海地区,三线为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川、黔、滇、陕、甘、宁、青、晋西、豫西、鄂西、湘西、粤北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三线地区位于我国的腹地,远离国境和海岸线,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大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是理想的战略大后方。
l) y a; I3 Q2 y, K0 T7 ]# Z$ _: g* l. k0 ~: D. t( _
$ g1 [* A; t1 @# X当时我国的主要人口和工业大多集中在一线、二线地区,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之下,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为此将东部的骨干企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三线地区另建新厂,同时利用三线地区现有的工业进行改扩建,将三线打造成战略后方,成为战时强有力的依托。三线建设是一个工业由东向西转移的工业运动,数以百万的技术工人、专家、铁道工程兵加入到三线建设,整个三线时期,共建设有2000多个三线工厂。$ ~: Q+ z( _/ S& n; W9 d1 Z
; J# j' Q1 U1 l: X# t
% l/ @" K! Y/ ~3 u赶赴三线建设
: m: E6 _$ [3 B湖南的三线建设从1965年全面展开,全省第一批三线建设共有19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沅陵、涟源、安化、新邵四县,涟源位于湖南省中部,衡邵盆地北缘,涟水、孙水上游,湘黔铁路中段,主要山峰有岳平峰、谢家山、陕西寨、万人寨、雪峰山、寨子山、雷峰山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要求,因此在涟源境内布局有湘峰机械厂、湘中机械厂、洪源机械厂、湖南省煤矿机械厂、湖南省锻造厂等大型项目。3 V, I, y& w5 W, b
/ ^/ ~) V5 X4 i3 d/ C
W1 M: ]( f2 X6 O/ [; E
湘中机械厂位于娄底涟源安平镇的山沟之中,军工代号981,1964年底开工建设,原来的厂区是一处废弃的铁厂,经过几个月的改扩建,初具试生产能力,主要生产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湘中机械厂的建设得到湖南动力机厂、邵阳液压件厂、长沙机床厂的大力支持,各援建厂派出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来到安平镇参与建设。1965年来自湖南工业学校、常德、怀化等地的院校毕业生和知青经过在长沙动力机厂和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626厂)进行培训学习,陆续赶到湘中机械厂,开始在大山中挥洒青春。
/ k4 n/ F- g% S1 F+ H6 b. \) Q p1 l" F4 w" z/ W0 B
- Q) [' b8 F+ v1 [" x* `) `. h6 [" X湘中机械厂厂区
/ o8 H+ J# U# ?' V: ]0 B% v$ r U' _/ D
: F7 C5 J) A* ~/ ^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
[, o) N9 t1 k; F4 a湘中机械厂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厂房依山而建,分散在狭长的山沟子中,厂区周围有很多天然的山洞,湘中厂充分利用这些山洞,在试生产后,开始将主要的车间建在山洞中,由于是天然的山洞,山洞的形状不规则,洞内潮湿,所以对山洞进行扩建,做防水处理,安装通风设备,在洞口安置一道很厚的混凝土防护门,整个厂区先后共建六个山洞车间,这些山洞经过防潮、排水处理,安装通风设备后冬暖夏凉,四季恒温。厂里常年驻有军代表,每一批次产品生产出来后,军代表会抽检,样枪拿到靶场进行试射,如果这一批次产品故障率高出要求,则这批产品将报废。% y8 b7 c! P: u; y8 P* L p
$ D1 R @* P, ~2 H3 |8 l, ] G9 s d
4 ~, ~/ ?6 N. Q! L, ^. K; T$ k U# c湘中机械厂山洞车间 3 t, y: {0 e# d, O/ G; T: ]
( }# b& R1 ^) @4 M# w. j7 F9 b9 p
湘中机械厂山洞车间入口
7 }( E8 K" j \2 G r: z% b9 H6 E% L1 l3 n6 ~5 c5 T
湘中机械厂的生活区建在山坡之上,单身宿舍楼内没有自来水和独立厕所,双职工家庭宿舍面积也不过30平方米,两栋宿舍楼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每家都会有水缸用于储水,另外每天早上职工们拎着便桶排队上公厕的场景也是当时的一大场景。条件还是很艰苦的,但职工们革命热情高涨,从没有任何怨言,厂区内的小朋友们更是乐在其中,由于父母都在厂里上班,相互都很熟悉,放学后挨家串门,或者到厂区附近的小溪里捉鱼摸虾,吃饭时间如果还没回家,到厂里广播站喊一下就可以了。
- d& d' e% `% F. x' q: Y' U s4 e; k( s$ {' n+ t
+ Y# r9 g% N8 y" {+ `4 M
湘中机械厂旧址
; [. Y/ D7 t8 K% ^' G' L8 B, a& E厂区距离县城有20多公里,但这段距离对于那时候生活在厂里的职工却很遥远,因为当时是土路,泥泞不堪,另外厂里到县城还没有班车,去县城只能坐厂里的一辆货车改装的通勤车,这辆通勤车四周焊有护栏,车顶用防雨布遮挡,四处漏风,每次去一趟县城都会穿干净的衣服,但回来都是一身灰尘,如果碰到恶劣天气,通勤车会停运,职工们可以住在厂里驻涟源的办事处短暂逗留。2 d5 v, {' ~6 K5 Y4 E( X5 h' T9 ~* B
9 u4 W0 [( R3 {9 O0 F1 a5 K. O5 n
6 }7 f9 l4 S' ?
1980年,国际局势趋于稳定,我国结束三线建设,湘中机械厂随即转为民品的开发,后因厂区过于偏僻,实行脱险搬迁,1991年湘中机械厂整体搬迁到娄底,与同期搬迁到娄底的湘峰机械厂合并重组为华达机械厂。搬迁后的厂区被整体移交给当地政府,如今厂部内部分厂房成为养殖场和木材加工厂,大部分建筑荒废在山沟之中,这些沧桑的建筑是那段跌宕起伏历史的见证,多少年轻的军工人在这里无私的奉献,他们把青春芳华献给了这片土地,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山河无恙。$ O- o* A, K5 l4 i
, ~0 N1 a7 n' |: Z8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