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6 c8 @0 d# e' i# @% L% z狂飙突进了两年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在2023年将明显放缓;若要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车企还需在研发、供应链、品牌、市场多维度苦练内功$ N. A( @( z( o2 N3 w( E
1 o; \- \1 |& y9 J4 i- b/ p( ]8 {9 T: V/ h
v- {) y, F2 K5 V文|《财经》记者 王静仪 郭怀毅 李皙寅( h% b2 L' |9 r8 @7 \- A* z! T
编辑|李皙寅
" P8 k5 L% w) c( x) W) Z7 ]# M4 `: k; E5 o6 m
% I2 k: w/ ^" N! U# m5 T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受到俄乌冲突、新冠疫情、芯片短缺、锂价飙升等事件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仍呈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Q* w3 H( F( v" u) R9 L
+ G7 P) B& i1 T8 T; [7 O6 y
5 V/ Q/ x$ D | G6 U1 R6 H" Q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延续了此前一年的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6%。0 L- h9 m2 e$ T
0 b8 Q, Y; Z; A* f7 W/ V8 o
, Z# p7 \! G" q8 B0 j, ]中国坐稳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根据日本Mark Lines公司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新能源领域,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到全球的40%,美国为30%,欧洲各国的总和约为20%,作为全球数一数二汽车大国的日本,占比却还不到5%。( o- |: r$ ?7 X
. C6 ^& h5 r& N. M4 P6 X9 h# g( o. e
& \$ ] G* h; y: r7 ]. I/ s其中,自主品牌市占率近半、新能源车渗透率近三成等几项数据的新高,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借助新能源的东风,打破了售价天花板,夺走了合资乃至豪华品牌的传统客户,实现了品牌向上的突破。- l+ \" A3 V% q- x2 E* G
0 }9 p) f6 k' M, _& I
/ ~ G' A$ w: S$ S5 p9 Q& {
! [5 `/ g v( A# F6 z+ f8 g
( {1 X- [$ a/ d, \! y
: x$ q7 o; j8 N2 F; h
+ B5 I/ y, k6 Z5 T }不过经历了狂飙突进的两年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对《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在2023年会继续增长,但增速会大幅放缓,业内普遍增速会从100%回落到30%左右。
- g0 `4 \6 { v& S; Q* K, f5 F. D7 J O! \/ [% C* S! D8 {
* Z( p/ E7 I+ |; n' ^- ~, f* M: c
光鲜的销量数字之后,仍有值得警醒的行业现实:新投入的产能遇到缩水的增幅,叠加不断涌入的电动新产品,供需端存在失衡的风险。对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声量渐微的合资品牌来说,必须加速推陈出新,赶上时代变革的浪潮;对于声势浩大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新的一年必须抓紧谋求盈利,不再赔钱赚吆喝,让企业早日可持续发展。
7 ~" D. _. F. ^) E) }, K! z+ W' H, A8 a; z: x, W S. A
% O( I+ |3 _3 n* E自主品牌借势持续向上
" c( |. }6 e1 i5 W- ~& j
6 l4 f7 u3 d% A: s/ J
( D- Z7 T6 G$ U6 f% I; N
& e9 N- P, O# d自从中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合资时代以来,自主品牌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从未问鼎过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售冠军。但在2022年,这一历史终于被改写。
+ ]; E8 J4 y" I2 W- N' ~' Y# v+ Z. U M" h1 N8 ^4 c4 w
3 r7 R- T* C c9 x7 z$ ? l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以180.4万辆的成绩力压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和捷达三个品牌)177.9万辆,斩获了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冠军。0 B+ K- }! p3 h( C' Y( A0 ~: a+ H0 ]
3 }. p4 W" E! B5 M: H- F7 B( [3 w
据中汽协统计,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达到49.9%,创下近年来新高。
8 E0 H1 S% G7 i+ k
2 W- w2 p% G- E9 L7 i" C
4 V- M! q- L+ ^: B% p4 j0 m* |0 A' F值得一提的是,为比亚迪作出最大贡献的是新能源汽车。对于比亚迪来说,燃油车的销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2022年3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停产燃油车的传统汽车企业,专注于EV纯电动和DM插电混动车型。
2 ^ y! S2 Z" {6 M6 |/ M1 }* H' p8 c) r1 B, N$ q. v! d
- `0 f3 }% Z! _0 |$ Z) _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高企的油价,是刺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推手之一。% r7 D u- u$ F# i
9 ~ O, X$ X3 \6 ?' H
1 g2 b/ h# N6 y2 s$ d( W4 A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销售新能源汽车最多的15家车企中,有11家自主品牌车企上榜。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的年销量都在20万辆以上,同比增速均实现翻倍。其余4家中,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为合资车企,特斯拉为外商独资车企。7 D4 T9 z4 Q) s. U9 x# o4 o5 j' h
+ F0 h/ P5 e* O/ x+ m% J
7 Z% o; l! y+ \
具体从车型来看,自主品牌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提供给《财经》记者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上险量最高的15款新能源汽车中,自主品牌占据了13个席位,特斯拉旗下的Model Y和Model 3包揽余下两席。8 z: _6 K2 O3 d# w$ a" k/ [
& y3 m- B+ H* A
" }7 _0 n4 T* ^
自主品牌不仅占据“量”的优势,和2021年相比,“质”也有提高。, n3 L# r1 H5 |: F
' K1 ^, V0 H P& v
/ J# l" B/ u, R" {. R7 ?% C一个特征是,热销车型中售价低廉的微型电动车减少。在2021年的上险量前15名中,有5款微型电动车入围。2022年则只有3款,而且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依旧占据榜首之外,其余2款入围车型长安奔奔EV和奇瑞eQ的销量虽然都明显增长,但排名却也都出现明显下滑。5 I1 J' T! Q. k: D
' s! G+ Q, C; {( {; `
6 I/ U- P1 L3 }! R* x9 {! m; U取代微型电动车的是一系列售价更高的纯电产品。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市的最大赢家,入围车型从2021年的4席增至6席,车价集中在15万元至3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比亚迪汉的售价甚至高达33.18万元。
3 p r" j" d! B5 M" S6 M" _& @) Z( R
7 z- `( a! e! Z9 q/ B& b, A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杰兰路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2年的单车成交均价升至16.7万元,已经超过了大众品牌的16.2万元。& B! t1 i. A) O* r0 v+ B# X& {
% h# G/ U) g- M) G% S7 d4 |
S6 S1 X9 h9 I5 u2 `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自主品牌拿着新能源汽车,吸引了豪华品牌的燃油车主们的目光。据统计,极氪001增换购用户中,来自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用户占比达32%。) s1 B3 f) n5 g0 ]7 H8 z$ Q
8 x3 y: }+ g$ i" ~0 [+ M# X( G2 _9 G+ @( x/ }2 f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15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将进一步从哑铃形变成为纺锤形。 T: R7 W- i2 S" I, V/ m- d; ?
% s3 R2 w% Z& y; z% [* s" I
- B: z# o0 |0 r/ l& y' s Y新能源汽车不仅帮助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品牌向上,中国汽车出口也因此获益匪浅。
, O* N" g, ~ m3 T$ }: C! }
6 r0 F7 q1 C+ Q% D8 D$ a/ a! ^8 r% n9 G1 g. D r; E
“从2021年开始,中国出口的汽车单价就在上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很明显的体现,据我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单价已经维持在了约每辆3万美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财经》记者表示。, P, q2 G- g! o" @6 K0 o
5 M4 e w+ Z! Y" \5 e& ]
Z3 i! }* b5 t% S* p8 S" }3 `, y合资车企要杀回马枪" A6 l/ w6 Q. O7 j2 G. m5 U
* n# N' B* X7 \8 R9 K! x
& j, u# p+ j7 c* N
4 y; K7 t) Z% ^# F8 O7 Y, D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进程中,自主品牌高歌猛进,合资车企好像集体缺席了这场盛宴。
; r7 f2 Q- [: M+ A+ }* E, h u$ K4 u* e
& F9 y: l; m+ L1 H
以燃油车时代执业界牛耳的大众汽车集团为例,虽然近年来不断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倾注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其市场份额却远未达到以往的高度。在2022年前11个月的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榜单中,没有一款来自大众在华合资企业的车型上榜。
1 l, S+ ?% S, ~$ L+ _% R4 a$ e: p* S3 s1 B4 T
. N4 W* c5 A: I' t5 G' q. B+ S
为什么会在新能源时代,合资车企的光环突然消失了?
+ j' O6 J1 q9 W( }3 i' i! y, {* J7 f8 u* X$ q% Q! Z
& E* b/ x$ k: C! Q6 d4 g) D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对《财经》记者表示,合资企业也陆续推出了纯电车型,但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没有平移到电动车上。而且从投放的时间来看,合资车企的速度比较慢。目前主流合资车企在电动车的投放、品牌认知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 u6 L% S# P# n, d
+ L0 |% }' A7 N* m& l% \8 A L$ a1 c, a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迥异于全球。”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坦言,美国车价还能伴随通胀水涨船高,相比之下,中国电动车售价太卷了。如今看来,传统豪华品牌并没有认真研究中国市场,照搬了全球经验,自然产品和服务体系都会遭遇水土不服。) k8 u. v* r; G1 t" l4 y8 x# S. T
- f: o( V+ u% V/ _
' Z- @) w' a4 w
% s n0 Y' c7 X, W' O- } D( v
: n: N! U8 D# W2 P
$ Y6 v3 X4 r8 `) F
8 _/ C/ V, k0 ^! K$ J1 _1 m4 w. Z0 P. o
- j6 w2 j( \' L( g0 p$ _
虽然自主品牌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并不意味着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合资车企就没机会。# x, E7 Q2 B! A# e
) u. h V( S7 c8 `9 a+ q. d$ w
5 \2 ~' C' L% B在2022年,几乎所有的合资车企都在向中国市场投放最新的纯电车型。2023年,合资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攻势愈发明显。
8 A: j3 @/ Y4 A/ D3 q! ^* I: U
3 Q1 K' i5 M! T8 u7 D
) R5 {7 y1 O1 z2023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在美国国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正式向外界展示了ID.家族的首款纯电轿车——ID.7。同样在2023年,上汽通用将新推四款采用奥特能纯电平台的新车型;北京现代也将推出专属新能源车型;宝马拟推出创新BMW iX1、劳斯莱斯SPECTRE等纯电车型,年内有望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宝马近期亮相了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在电动化的基础上混合现实交互界面,车外人机情感交互模块等强化乘员的驾乘体验。
% ]4 e9 T1 X5 d2 ^8 `6 ?) k9 V, ]8 U: R) ~( A* v, Z' i" y
( e' U' ^- N' I3 h% ?" x不仅如此,组织架构和营销渠道的改革也已经提上日程。# ]! x$ h: j% r3 {+ k
# T8 J7 [/ N" w( I/ j
: L4 W" c: Z! P- x- u0 Z上汽大众已经重组对市场与销售部门,单独成立了专门负责ID.系列电动车的车型组部门,组织聚焦后,明显提振了销量。上汽大众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上汽大众的组织架构和经销商网络改革将在2023年继续深入。, p" W0 ], f# ?
- x4 Y' }2 v+ L- {
X0 |6 j% }7 c
类似的改革还出现在上汽通用。上汽通用调整了凯迪拉克品牌的新能源销售渠道政策,预计在2023年将有超过200家凯迪拉克IQ新能源专区投入运营。别克纯电城市展厅预计达到58家,别克新能源专区将超过600家。沃尔沃将新设29家城市中心店。奔驰也表示将在2023年推出纯电车型专属整合服务产品并搭建自有高功率充电网络。0 e% }8 s& V9 J* ?! L0 i$ q1 X5 x) \
1 V" G! ^9 F1 ^' K+ t; {
! b+ |+ Q; Z4 Q5 W* n8 X一方面是新产品加速导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组织架构和渠道建设进一步贴近中国市场。在安永—博智隆战略咨询合伙人章一超看来,当传统品牌开始大量铺设直营门店和提升服务,同时新势力向下沉市场渗透时,双方在渠道上的交叉将慢慢增多,竞争也将变得更为广泛。
9 ]; _* j, k& x
, a) V8 F0 D1 N# ] i. u- i- ]4 m' e5 n8 H1 P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大部分的燃油车消费者还是比较保守,他们还没有考虑纯电汽车,而且很多车主是有品牌忠诚度的,期待传统车企能够拿出有产品力的纯电汽车。当原有用户开始考虑购买纯电汽车时,如果传统车企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替换,就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c- Y# m" O7 V; z/ N( I* X
; H9 r4 x9 p' A, ^! G/ N2 e/ m) v) b' _7 d% M# A! \+ ^
完善了销售渠道后,合资品牌的纯电动产品攻势即将来临,2023年,实力更强劲的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博弈,将更为胶着。
9 A6 A4 w* Y2 s3 U1 \+ t/ e6 Q F7 B+ U0 X
! {5 ?1 q+ I" o3 }增幅趋缓,淘汰赛加速$ ^6 T" }2 c% q: g/ J4 B
5 i* N: |$ O$ v2 r& \: d& `
. |$ n i2 S+ k4 b5 d" x- T
& E. J) I6 |# c' u7 l4 V9 X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 k$ \# G0 h+ S
0 w; s4 D5 g4 M" x. z" U0 Q( {0 U. @6 ^3 m/ G
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乘用车消费的主流,并非只是大城市的独宠。麦肯锡在《驶向2030——汽车行业竞速赛》报告中指出,纯电动汽车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仅局限在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也进展显著;而且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售卖的并非是刻板印象中的小微型纯电动汽车,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及大型纯电汽车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步扩张。
; y, a* V8 O, D; r$ Z- [4 U2 E7 l2 J5 H8 \+ H( `
+ j' ^; s+ i2 o不过,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连续翻倍增长后,各大机构都预计2023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增长,但由于此前销量增速过于火爆,相比之下,今年的销量增幅会有所回落。% v( y' t9 g: M' {* P. S. x) ^
! @7 W; n, ?( O' a- _1 H% m& s
! K& J1 B( k( U4 T" I' `中汽协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乘联会给出的数字是840万辆,同比增长30%。张永伟更为乐观,他告诉《财经》记者,若无黑天鹅事件影响,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辆,渗透率和增长率都逼近40%。
6 U5 o x C/ y! a5 v3 ^! ~! s1 @3 I" t1 @1 J0 s- u9 l4 R4 f9 p
. t" a' D3 u: `
随着新进入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 b; X6 ] n; H O2 l8 a/ h7 s+ B* |7 M1 Q$ c. S
3 \. i8 \3 |) c; O$ S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147个汽车品牌推出的新车中,有六成(116款)是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售新能源汽车共372款,在销量大盘中搏杀的车型太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直言道:“除却豪华品牌,普通车型月销不过万,很难生存并盈利。按照现在的市场容量,100款车型就饱和了。”; G3 [% V- R s! Y
3 _1 W5 p0 L7 b* m- b7 c; n
( u- O% W4 {9 b/ x3 N1 U“如果一个汽车品牌,市场份额长期处在1%以下,跌落1%的生死线,很少能再次爬起来。”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告诉《财经》记者,会有越来越多跟不上技术变革,跟不上模式变革,跟不上市场节奏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汽车品牌,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处境。
2 f* M& O! v) n- M: \+ m; U8 ^& B5 E
, B1 g2 x9 M9 p* V
即便如此,车企推陈出新的热度不减。中信建投研报提出,中国年均有65款-8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上市,所贡献销量占比在35%-47%,出新速度及销量贡献均显著赶超燃油车,正是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8 a8 q- l2 u, ]4 R
& [% P! a" Q r/ B9 X7 s' n7 F" G' l) U( G# l# @4 B
巩旻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主宰了全球超过60%的电动车、70%的电池、80%的电池材料,整体上竞争力很强。但是电池和电池材料等上游产业链比下游车企的竞争力更强,电动车企业中只有少数建立起了护城河和比较稳定的预期。- x* u) U/ B/ k( `
! V2 C4 p4 ~1 {8 P4 `" V
8 {0 G' R7 G8 X# h3 |结合各家企业规划来看,目前产能规划均比较积极,预计2023年的产能增速在40%-50%,大概率快于需求的增速。
O' \: U% Z" H3 q% ]% T" S4 R+ E$ |3 a) P# p0 S
* T0 N! o6 c+ a7 E! a# r! l1 U' g8 _2 f/ G5 n就此,业内也传来产能过剩、价格战的担忧。一位资管公司的基金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了两三年,如今增速放缓,但有些当初“激进”的产能已经落地投产,这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
, {7 {4 E+ ~) a$ D2 e9 t% o! D; O* Q% n0 Z
" C) @8 D3 w5 |! p6 o# u: r在资本市场层面,尽管新能源汽车板块在2022年中一度股价大涨,但经过多轮调整,全年表现相对较弱,中证新能源车指数跌幅已经超过20%,偏离行业基本面。, R( V" O( h; j' N- g/ Y* [
7 |1 b6 N9 c! n# w0 U7 D
' C, V( y4 ?: c0 T
多家券商研判,放眼2023年的A股,新能源汽车仍是增速最快的成长性行业之一,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其中电池、锂资源、隔膜等具有稀缺性的环节更值得关注。- v; c+ U# W0 L4 L6 ^% F
. I/ g! J( w- X6 V6 ^3 ~% G' q/ X/ q( ~ `
前述基金经理认为,2023年新能源板块不会再是普涨,不同公司的股价也将显著分化:能继续搭新能源汽车消费规模扩大顺风车的企业,有望跟上行业的平均增速。但如果是提供单一产品、竞争力有限,又难以融合进入智能化版图的传统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则可能会投入下行空间。6 m+ ^, k2 V! [( `$ q4 O o
& h( r% C2 M/ x! ] d# @6 {& w$ G1 i! t) D5 y
不再“赔钱赚吆喝”% H1 z8 Q5 q+ A Y8 d
+ z8 x" w1 b/ L
. C# d& t, U& K+ U# v2 d7 ~' h% n: @
: z0 V: ?6 c* D! C( k* @8 N8 o- h“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打工吗?”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表态。" |9 a1 ?) j# b' B
- o# z4 A3 }7 [/ C L4 R7 I9 _1 B8 Z/ Z1 |. |
尽管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各种销量目标繁花似锦,但车企光鲜的表面背后,是盈利不高的事实。
! e7 J4 F" H8 l8 f: J4 C' H3 Y% t8 u4 ?; {) A
/ r2 W$ f. X' J/ B" ~
以销量冠军比亚迪来说,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18万辆,对应营收2676.9亿元,净利润93.1亿元——比亚迪的单车营收16.74万元,单车净利润0.99万元,创历史新高。
+ q" M3 s# o% G2 W# z+ [
* u' B- N- w0 \3 \* u. X( y7 p
, o1 C" Y" s" I虽然销量落后于比亚迪,特斯拉利润是比亚迪的7倍。特斯拉在2022年前三季度交付了90.86万辆汽车,累计营收57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88.4亿元),净利润8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3.6亿元),平均每辆车的净利润约为1万美元(约合6.8万人民币)。
& j; D/ R0 J* |9 O9 U2 I
6 Q7 Y& A3 n! r0 Z, |6 n* }# k* @" e4 b/ |+ t7 x
当特斯拉发觉,自2022年下半年起,销量有所不振的时刻,便开始主动降低售价,以价换量。面对这场价格战,对本就盈利薄弱的中国车企来说,接招不易。8 J' s$ k0 [% q; m2 _' f/ e2 g' r
0 K' ]0 D7 B8 L% _
; C/ A, z% n7 O4 q9 ?! [% x2 W; o& M) Q比亚迪单车0.99万元的盈利能力,在自主品牌中已经是首屈一指。比如同样刚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的长城汽车,2022年三季度单车净利润为0.80万元。上汽集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车企,单车净利润为0.30万元,连续三年下跌;长安汽车的单车净利润为0.23万元。
2 x9 R* a+ _- B3 h: t2 }/ S* n% Q7 j2 k: A9 ] k; g. s
7 l; X$ o( Q1 Z& Z2 |, V, m. N
众多新品牌还在大额亏损。按照净亏损数额对应的同期销量来看,岚图汽车和威马汽车每卖一辆车的亏损都超过10万元,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领先者的净利润也始终为负。
# i: t- X# j( O& A" d1 C/ e7 _& o
( P# I$ S- \2 |0 f/ e
6 ?2 }0 k+ c. S6 A5 f! e“自主品牌是不是打败了特斯拉?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看销量,也要看是以什么样的定价来实现的销量。有些车企是补贴消费者去卖车,毛利还是负的,特斯拉是挣钱卖车。如果这样去说自主品牌打赢了特斯拉,是盲目乐观了。”巩旻对《财经》记者指出。
7 O9 @( L, ~) A, R" \& i# R: W. `% D* f3 i+ Q
# u. b9 u% s8 J/ u, m4 ~+ F: t' \
只见销量不见盈利,是车企必须正视也正在解决的问题。
: |& a) Y( e: o2 y/ {1 g7 j5 n. @' W* `9 c( X
$ j" Z9 k7 t. W4 D& M9 s“受‘缺芯贵电’影响,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单车成本增长0.5万-3.5万元。”朱华荣指出,“缺芯”导致芯片价格上升,主机厂采购成本增加,供给不可控,出现“下线大量半成品、库存大量半成品”的现象。而“贵电”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上涨,碳酸锂原材料的价格从2021年的每吨5万多元涨到了每吨60万元,电池价格成本超整车40%以上,甚至有些企业高达50%,使企业的经营造成极大的波动。
4 P/ D5 {% b& R% c ~/ q2 _+ {8 S
7 ^1 J \7 C/ ^" w; E
, i+ G) v! ~& L* D不愿再“给宁德时代打工”的车企们,已经在自研电池。“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不做电池赚不到钱。长期来讲,我们希望70%自己做,30%外部做。”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对《财经》记者表示。
G8 A# c+ {: }* ]
W" L( S. u1 e/ {1 v' b4 ~# W u4 y+ T( Y9 T0 k: r P. l
通过自研关键技术,拧干成本上的水,这么做的不只是蔚来汽车一家。“我不怕价格战。”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告诉《财经》记者,自设立之初,零跑就坚持核心零部件全部自制,相比于采购,能够省却毛利差价,也就提升了成本竞争力;而且,车卖得越多,生产成本越低,还能平摊更多研发成本。省下来的成本,能够让零跑导入新技术、提高产品配置,在同级车型中提升竞争力。$ d7 ~8 A# P4 z
: \) R9 L* d# R) `. Y6 w$ ~
0 k$ u4 p; N0 [- c) @. N* H; r
车企需要提升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程度,来确保长期盈利性。科尔尼管理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桂灵峰向《财经》记者分析称,如果车企从一开始就选择核心零部件的正向研发,前期投入可能更高,但长期话语权相应也会更高。和供应商合作研发也被视为折衷方案之一,即能分摊采购成本,又能确保较高程度的供应韧性。
5 s- l! | T% {. k9 L; V6 B5 ^1 J X. y( B) a& A" w3 Z
( F7 w# w9 V* s* i4 X- e* W) ^. H伴随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车企,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等不同,不断推出新的汽车品牌。但在桂灵峰看来,这种看似“多生孩子好打架”,实际可能忽视了各品牌定位所对应的盈利空间,今后车企需要基于盈利原型,调整产品组合。避免内耗,开源节流,才能让企业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C6 T0 {2 \5 x& H4 o/ S
& e8 o& k3 l+ C) b, v. ^* k- R9 [1 m" p& G, Z4 ]# c6 a9 H0 z
提升不了品牌价值也很危险。在钦培吉看来,不能老卖10万块钱以下的电车,卖一台亏一台,肯定是高端车利润会大一点。1 L Z: ^( O! D) h% R
, ?" s7 D; q! y; m
/ q( K' U' I) J(本刊记者郭宇、赵成、实习生李鸿禧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