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Z7 g8 j( Z他说,自己可能是战位最孤单的一级军士长。6 Y& o4 O) Y! y
/ I3 v6 M, C: ]
1 a0 W+ P/ `6 O! B* U' [1 [
北疆的隆冬,格外寒冷。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营区外有这样一个台站,距离跑道中心延长线4804米,索伦桥下140米,在这个400余平见方的院子住着3个人, 1个老班长和2个“菜鸟”。
7 t! {- h4 I5 t4 q% E; {/ Z5 \) M! n% H+ g& O/ G2 i, ]& P/ ^
4 s7 p5 ^6 x6 \1 Q& r6 t- f% c* F
驻地的季节感往往是秋风乍起,叶子还没有彻底变黄便已入凌冬,老班长看看外面开始布置工作:“你留下值班听电话,我和小张去收拾收拾院子和小路,有任务立刻叫我。”
) \8 O, D7 E! d1 w. H8 [% k& V6 ]- C& q2 R9 X) X
1 ^4 v( W( m5 `/ h, a, _) x
这名老班长叫刘继凡,是场站的一名一级军士长,1977年出生,1995年当兵入伍,1997年转到这个场站后,便主动要到最边远的台站工作,当初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菜鸟”,到如今也已变成两鬓斑白人人敬仰的老班长,这一路的成长进步源于一个坚持。! J4 k; a" S" x% E
! g' t; l s* Q, ]4 `- g. v1 K: |! ?
( E2 _2 ~) M2 ^1997年,当时的远距导航台各类设施不全,生活条件艰苦,年仅20岁的刘继凡坐着车到了那里,还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放眼望去都是草地,目光尽头只有几户牧民,一种荒凉之感涌上心头,但马上他的目光就变得坚定,“越是艰苦的地方,才越能实现自身价值,这里就是我建功立业的地方”,随即便投入到台站建设工作中,这一干就是24年。% L" A' N$ C- D
* n, F% ^% E/ y% b
% o/ r+ W6 c: p院子里有一块不大的菜地,打理的阡陌纵横,一个温暖的鸡棚,两间青砖红瓦的犬舍,两行方砖铺就的小路,让这个偏远的营院散发出“家”的温馨。
* a' z, I( o) Y7 f& b- b0 M% |7 Q, V2 z3 @: t- i
1 ^6 |% e& H0 t0 d p8 Z! a当年初来台站的刘继凡,望着破旧的营房和荒无人烟的草原,下定决心要把这“落后”的地方整出个样来,经过一番思考便开始进行规划,“这里可以修整出一片菜地,那里可以建个鸡棚,这些剩下的砖我们砌个狗舍养狗”,两年的时间里,运土、砌墙、播种,一切井然有序,虽然中途也遭受过海拉尔的大风、霜冻、极寒等恶劣天气干扰,但一个个点子最终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被逐步实现。
6 l3 I- M9 T$ S7 Q) x7 s/ y" I3 _1 A0 e
/ x: ?( t+ B3 y. H$ @) c/ ~! q1 `/ a& D2 Y% p
0 E: f; V t: k/ v3 @; J. a3 ~
一说起刘继凡,上等兵李金昊就停不下来,“刘班长体能一直都是优秀以上,带教我们有耐心、讲方法,各项能力素质都非常强”,连队官兵对他也都是满眼崇拜和信服。" b& C! b+ C% I
3 h+ l @& K, f% |5 j V: y2 d
& H1 {- z% R8 N4 I6 D1 N; q
老刘爱好学习,2003年在那个网络资源还不发达的年代,买书学习知识自考大专,并顺利毕业,工厂的师傅来校飞,他主动帮着打下手,一起讨论各项参数,精进业务能力,台站设备在他的“调教”下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
7 Z3 Z. }& h/ |; K( @* s4 V
6 i7 Z' E9 Z1 I7 a7 G! G. k/ W: F5 `$ }# m0 m
24年过去,当年大家口中的小刘,变成了如今的老刘,远距导航台也由荒芜破旧,变得整洁有序、保障有力,看着院门口“战天斗地、北疆戍天”8个大字,在这个小小台站中绽放出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 _7 M$ s7 n. @+ D6 k. h/ ^# O
0 r* D" }9 q8 O" m. W" G
2 {/ C/ Q, i# [6 I6 k' A2 e老刘出生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四川中江,受战斗英模和文化精神的熏陶,从小立志当兵入伍、保家卫国,1995年参军入伍,背起行囊,踏入了北方这片土地。
5 p3 T& d3 L) e: U. A. ]
7 e! B2 G: O) K
) N% q a7 H4 f) R( n2006年,老刘迎来了他的爱情,如今育有一儿一女,每次聊到家庭,老刘都是一脸幸福,2007年冬天,由于孩子尚小生病住院,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他内心很是着急愧疚,在与妻子张燕打电话关心安慰时,妻子的一番话让他泛起泪光“家里有我,你不用担心,好好在那边工作”。' w; C( l6 @7 C
$ T8 s: |$ U4 K6 e# k( \& c
) [" c& ~$ L3 B作为军嫂,张燕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守护着家庭,作为军人,老刘在这24年如一日保障着战鹰起降,守卫蓝天,奉献无悔青春。
' _9 d1 I* ~) X# v0 z* h3 z( |8 ~& e. u6 o; v; y* E
% @" x/ C4 O! X4 p: b
刘继凡与家人视频
/ W2 z( Y9 B: n! n8 F
" k; w- ^& @# F" t9 X7 d; N; y8 _9 ?4 K8 K
如今,台站装设备不断更新完备,官兵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听着中波导航机发出富有节奏的“哔—哔—哔哔”识别信号,老刘坐在值班桌前,认真的登记着今天的检查记录——装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可以保障飞行。
3 V: e4 X/ z& s% s& l
: H7 S# j% r5 g( P( @0 s* Q6 Z$ N! f3 u% _& M( t* M) h
' X. A" s; a9 y' }, v
8 ^% `$ \' H% e% A# H8 O
在这样一个比“草原五班”人还少的空旷之地,坚守24年的刘继凡是孤独的。“战天斗地、北疆戍天”8个字亦是老班长的承诺,战鹰呼啸苍穹的铁翼下,有他扎根台站默默奉献的身影。
. h, Y1 m& m5 ^: E. \, G- i! F# _" b4 B0 P% W
/ }: \( e: U+ _0 e2 R/ Y
这样的老班长,值得尊敬。
$ c1 L T7 c6 s8 T$ c
6 H, s& I3 }5 ^# X8 c. @* h. F3 e! r. T7 O* B
( \/ | b! g" {8 m. s' l0 p: g
5 A/ H1 G2 r& R6 @5 r" [4 O0 Z作者:郭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