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CUHK CSE提前批,我是有不可抗力只能选香港,不过和我同级的都直博top2了,所以写点情况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和个人身边的例子,暂不考虑欧陆):( J! `) g! \) _6 n/ g% [( Y9 h) ^
, n) v% ~; q# }# e @4 P- 国内找教职对于土博仍有一定程度的歧视,虽然情况在慢慢改善,但是有些政策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S" }; P8 F0 j9 W
- 国内读博通常在1-3k/月,遇到个别老师还会克扣,供自己吃喝都挺勉强。香港正常花销一个月也能攒5k人民币左右(更新:港大勉强够花,因为那一片消费高宿舍贵)并且top2研究生的宿舍比较看运气,像北大圆明园宿舍差到离谱,在hk用奖学金能比较体面地活下去。7 D" I. h, ^: a/ T2 |1 k1 l+ e
- 内陆政策不确定性比较高。读博毕竟要5年,什么都可能发生。这个不展开说了。# N0 L# K4 t) s/ R7 p5 a1 O' [
- 港三所加一起研究生数量都远少于清华,总体还是走小而精路线,个人比较喜欢吧,受到的关注比较多。
/ s! M3 k; m x - 国内项目占据的时间非常非常非常多,不过这个也看组,但是在大陆遇到项目压身的概率要大得多,最夸张的时候我同学同时给7个项目写标书。
, C/ M, ~5 N8 ~1 i- F" I- G" t - 我套了个大佬,留在top2这种级别的Lab大概率轮不到我。题主也最好以导师为主,读博选择我个人认为导师>方向>>城市/文化圈/生活质量>学校排名,其中绿卡可能性也要考虑进去。找教职的时候很多学校都只看博士期间论文(甚至明码标价xx等级论文发一篇年薪加xx万)找工作也是根据成果定级,读博期间不抑郁、多产出是最重要的,就算是国内有圈子问题,但是没人会不欢迎大佬(而且还有业界可选,天坑专业当我没说)
- M1 S2 d+ h4 ]) K8 d2 s, n, u6 f0 J# | - 美国形势不明,很多读硕士的同学签证都被check,相比之下香港在国安法之后还是比较稳定的。以及很多博士为了以防万一,五年中间都不回来,比较恋家或者有另一半在国内的要慎重考虑。+ |8 M/ b f5 T$ K5 o9 Z8 q
劣势的话,回国找教职确实比较注重山头。如果你在大三就能确定自己一生的追求是科研,且不想去海外的话,大陆博+海外博后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6 p6 h1 ^+ m4 Z( o. m' ]* Y另外我刚听说一个清华教授明年要去CUHK,至少没沦落到加入国军的地步 g! v' q7 A! S4 b/ ]
==================================
' j1 N0 k9 j0 l$ T! Q/ }最近多了些见闻,发现读博前考量的什么学校排名、学术声誉、校友资源、地域身份等都不是重点,导师的性格是最最最重要的!(尤其理工科)哪怕导师不太懂,但是愿意找校外联培或者允许实习的话,也会有不错的出路。如果一个导师小心眼势利眼,甚至索贿和要求你造假,那才真的毁了。千万不要因为其他因素接受一个风评差的老师,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