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从做中学

[复制链接]
查看9924 | 回复0 | 2022-12-22 0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强调“从做中学”,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7 F+ y& [( o* }
' q, i/ V" U! Q/ }# b! j) v4 X3 T- S————————————* E7 e3 g' C8 S9 W+ H0 X

% n7 a, t0 A& K& Z; ^4 H" ?9 j1919年5月3日,一位外国博士将在江苏省教育会进行一场演讲。博士还未出场,会场里早已黑压压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场面十分热闹,还有不少人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几位中方人士陪同外国博士走上讲台,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博士头发已白,戴着一副眼镜,西装革履,打着领带,上唇胡须浓密,气质独特,他注视一下会场,便开始作《平民主义的教育》演讲,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听者之众,几于无席可容”。这位外国博士就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
/ P7 z/ j, m4 X$ X; W$ C* z
4 `3 d5 u/ {$ W! e, L* `教育即生长乃杜威的教育观点之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写道:“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在当时,这种教育观颇有前瞻性。传统的教育把儿童当作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将其视为教育的主体,不管儿童喜欢不喜欢,也不管儿童生长的欲望如何,强加给儿童书本知识,消极、压抑的学习状态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利条件,才能让儿童健康成长。这种教育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强调教师是儿童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3 v! X. v( ~0 t, K, n$ |) f5 a/ K
5 n' L* J  S/ B4 l6 v; A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也是杜威的重要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就是人的主观认识随着客观现实的不断变化而获取各种“经验”,经验是人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主动性,人就不可能从现实中获得经验。杜威提出,教师应该创设五彩纷呈的情境、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不仅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让儿童身心得到改造和发展,特别是在动手操作及活动过程中,儿童可以把感性知识概括后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让其终身受益。
1 ^' X) r( F5 z6 O  n  y- R9 ^/ n0 _
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十分迅猛,需要大批工人,普及教育成了当务之急,加之工厂对工人的要求普遍不高,懂得一般操作即可,于是杜威顺应潮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观点。“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就是让儿童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做调查研究,多开展有益的活动,让儿童融入社会,感受生活的五光十色,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做中学”十分接地气,儿童能切身体会到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儿童从那些有趣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乐此不疲,有助于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 h1 {( M0 q( y& ^2 a/ p6 A4 v" k- c9 D
显然,“从做中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威说:“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做什么?教师“要创造一种条件,使获得一个观念就等于得到一个经验,扩大我们和环境的接触,并使这种接触更加精确,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学生的学习心理、接受知识的程度,还要拥有教育的智慧,懂得反思“哪种态度是真正引导继续生长,哪种状态起着阻碍的作用”。教师要创设鲜活有意义的情境,就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进取,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 F# v$ E6 O& V+ w; m4 g" h  ^
" ]: X% H/ d+ ]& U, `( Y5 m" {当时,有人错误地认为,“从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活动,教师要无条件地服从学生的意愿。杜威一针见血地指出:“做中学不等于把学生从死记知识纲要的环境转到自由活动的环境,而是把他们从乱碰的活动移入经过选择指导的环境。亦是说,环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选择、组织的。”选择怎样的环境呢?选择那些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而并非子虚乌有的。教师有浓厚的兴趣,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唤起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杜威说:“给学生留下最持久印象的教师,能够把自己对知识或艺术的热情传导给学生,使其有探究的欲望。”
' g8 P5 c) f- d, R
5 @7 L: P& P# }/ U9 R% `作为经验主义者,杜威注重的是实效,他认为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观察,搜集资料并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实践去检验方法是否可行。杜威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论述了“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4 Z% B: P5 `# L( V9 O2 }! I8 b  p2 }5 s6 u5 S+ @) Q7 R- K1 o
杜威的思想曾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陶行知、张伯苓、胡适、冯友兰、郭秉文、蒋梦麟等一批中国教育家和学者都曾师从杜威。
# V" O; [% V( H8 M! X6 y0 t7 K" ~# H% F3 l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信宜市丁堡镇塘岭小学)
3 k2 J9 }$ H4 ^7 g# u
4 G; `! }* h: B: c' e《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1日第11版
: K3 ~, n6 @; d' ?( c% K( `1 {- U# a" }* |, k5 c/ s
作者:刘广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