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五年以上的老股民,你有什么想对新股民说的?

[复制链接]
你好呦陌生人人f | 2021-11-26 2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龄十年了,
3 L, _2 F/ K& D" ~1 k5 L要是让我自己穿越回去和2009年刚开户时候自己说点什么的话,
6 d+ v2 J7 x: c' V7 {& ?  M) q4 N7 |: J我想要告诉“他”的应该不会是任何技巧性的东西,3 @) W3 X* w, e! |1 R8 R+ U
而是几项理念性的东西,但是新手往往听不懂,我会让“他”背下来,在实践中慢慢理解。
, h1 A8 C' F+ g5 }- e1)不要妄想拥有什么样的华丽的技术或者能力就可以无视牛熊周期,1 q+ K7 L9 M) m$ J, n
想着把股市当提款机,随时随地想赚钱就拿技术来秀一波,0 f! w, d8 i% J* s' t: U' ~
绝大多数能在市场当中赚到钱并且能兑现拿走的人,都是靠牛市而不是技术!
; R' a' M) E" u( h4 n  ?所以一开始先别把什么“技术”和“价值”挂在嘴边,先弄清楚历史上所以牛熊市之前的区别,
$ F. O: m1 D. s2 O* J1 }能分清自己身处的行情是一轮周期当中的那个阶段,是最值钱也最本质的能力,& z( A4 L5 k( w. u
市场好的时候充分利用机会,市场差的时候收缩保守,不看情况就四处出击没有前途。
; `1 m8 j: u* H) h% \2)早点明白知易行难,早点明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 @& z# t# Y! [
比如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听起来这么简单易懂,* O: e" V$ o( t: w6 _
但是要贯彻到实践当中,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总结才能真正驾驭,7 o* X2 V; ?: U' E& w  h: I
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你不会知道什么程度的贪婪才是真正的贪婪,
2 z" T+ A) f! q& w* o, [也不会知道什么程度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
$ ]* W' [2 K& |7 o' O当初刚入市的时候,我以为2319已经很人恐惧了,但是没想到后面还有2200,
) x& A* G* V* h更不会想到还有1949和让人不知所措的1849,1 ?$ e: N- C3 I5 [& n1 a
经历了一轮牛熊才知道恐惧也是分级别的,会有恐惧—特别恐惧—终极恐惧的差别。7 g( X0 a) w" f- b
3)犯错误是正常的,但是犯错不知道总结和回避,一错再错是愚蠢的,, o! f0 P2 I9 ~
做得成功的交易要记录和总结,弄清楚是凭技术还是凭运气赚到的钱,
0 K# x' y/ d2 l- X; W做得失败的交易更要记录和总结,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失败案例,  e& b5 `5 z3 E; U
同样的错误只允许自己最多犯三次,当你犯错越来越少的时候,就越来越接近成熟。
- u: c7 n$ L7 V: u8 L4)坚持做好自己擅长的标的和策略,对不擅长的标的和策略保持好奇心,
' m3 p$ A# ~" w7 w. \一上来就追求全能,会被你不擅长领域当中思考不到的风险摧残的一败涂地,
6 C+ R4 m2 n' T* b" C- c一味守旧只简单机械的重复自己擅长的标的和策略,可能会被多变的市场淘汰,
3 C5 ?$ T: ]: l& P5 ~: A. a(比如说王亚伟,曾经一度把潜伏“并购重组”策略做到极致,但是遇到市场转型,“并购重组”被政策锁住之后,已经有掉队的风险。)& s- q1 R) l. m  Q  {
能力的领域是逐步扩张的,大部分资金驻扎在自己的能力基本盘范围内,* S3 h. `7 T& G4 }! y
少部分资金出去尝试其它领域和策略,直到尝试出稳定的成果在调整资金配比。& B( I8 L& W  t1 ^2 U" w' l8 ~
5)先练择时,后练选股,
2 |0 _% O5 V' ]2 u入市之后的前1-2年最好先从ETF或者指数基金做起,先锻炼对时机的分析和把握,
0 W/ g) V5 |  L9 @- d: R: C0 h1 u如果特别有耐心,最好是在ETF或者指数基金上完整经历一轮牛熊在开始研究个股,
& v2 `! r) ]; v: q, k  B4 t一来能锻炼对周期的理解和时机的把握,二来能让人锻炼抵御去追逐热点的诱惑。9 T; C( n$ F  J
6)不要痴迷于精准,+ ?, G5 \' ?; [; q
趋势的判断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总结来做到,
( q2 S& [9 j3 b1 a: _) D# o$ l% Y* |但是不断追求最精准的介入时机,最精准的离场时机是人力难以做到的,
6 ^: `0 i( w  b7 |) a# ]. [越痴迷于这个越容易跑偏,有点像过度“完美主义”倾向的人," g8 c- o* X9 k) l& B# m
自己活得异常的累,而且最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学会接受交易当中的瑕疵。
/ }& |( y6 a+ [& K! q# c+ s7)永远不要上杠杆,永远不要负债入市,
0 y+ A$ [/ l% J4 J% W* H5 p& \股市是给闲置资金找增值机会的场所,不是赌一把改变人生、命运和快速跨越阶级的出路。
# `: R/ v8 g- w) m" q( z: {不要因为几次成功的交易就膨胀到要通过这个途径改变一切。
5 J& w$ Y; N' n+ u: h8)股市没有官方教材,没有专职老师,没有人给你设置可以评分的考试来证明你的能力,% i5 C3 l8 c( |7 u
要了解市场靠自学,要持续进步靠自律,学会冷静客观的给自己打分,
2 b4 d  B$ y* y6 ^/ f有时候你能力进步了,但是由于市场的因素导致你亏损了,能否不因此气馁,
- c2 _3 g, T# D5 L( B有时候你能力没进步,但是由于市场的因素导致你连续盈利,能否不因此膨胀。
" ^+ a/ g) ]$ g9 ~& O" u7 p( g这是最难的一关,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看清了市场,其实你连自己都没看清。
6 u" w" I! N( u: \7 a: @9)不要因为股市和投资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无论盈亏都善待身边人
4 S& _. F# I. [* q9 _4 S1 a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工作,最多的爱与关怀还是来自家人和朋友,
3 u: Y* k. R8 }5 D- U4 u(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是,在股市里可能也是)
# h9 f' r& B) @(不要轻易指望平凡的自己到了股市里就能轻易的如鱼得水)
- y3 Y! G7 C( D, G% z9 Y+ W2 M其实上面写的这八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做到,都能做到人在股市以外也不平凡。
- G6 F' O% k" h我在券商工作多年,认识的大多数股民刚入市的时候都心气颇高,6 E5 T$ ], Z7 M: J) }$ @/ g4 v' [5 P* w
不过在市场里折腾几年下来,要么就渐渐放弃退出了,
$ F9 ^( H0 j% H5 v' m6 [要么就留着一小部分资金偶尔操作一下,赚了高兴亏了就随口骂几句,
9 C4 L/ Y# H0 t. ?不再把股市当作投资途径,对待股票有点像打麻将,有空了摸两把。
5 i) K  C: f8 x$ ]长年高度关注股市的,只有两种人,# O( [+ A/ I( U! r
一种是极少数能长期稳定盈利的人,占比真的很少很少;
8 k# Y( |2 V% a一种是极度固执的人,不论盈亏就是迷恋股市,赚了钱不兑现,亏了钱再加仓,
7 y- R, c+ u* I: A+ e- n7 E& i这种人当中有很大比例最终因为股市影响到了职场上的进步和家庭的和谐。: z+ S7 ~8 T) L9 a! s0 A0 Y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大概率可能会做不到上面那八条,
2 b8 ], @: y0 T# z. Y" K不过第九条只要想清楚的话,所有人都能做得到。
: g& I4 y. a- f5 ~, F, J我们可能最终会变成放弃退出股市,或者把股市当休闲娱乐的“佛系投资者”,
6 f2 I6 ^3 {- R, X  j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你在股市里的好与坏对人生没影响,
7 H8 k0 X% C( g" ?) ^- r2 P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因为在股市的盈亏给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N) B, S* u) h' d
你可能最终会变得一无所有,虽然这样极端情况的出现比例也不是很高,
7 M3 k3 Q+ _" M& w8 h1 u  o但我希望任何一个新手最终都不要面临这样的结局。0 w4 N; q* Q+ I) i+ a! m" w6 `
————2020.10.27续更————, t& o1 Q- q$ \' z, d# F: ]  F
今天整理之前的回答时,重看了一下这篇内容,
" H7 p/ v. x; P6 {9 \最近这一年A股市场波折很大,和一些投资者沟通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O3 R) V9 f9 C; I" g
我们就续写在这里,刚好之前写了九条,加上这一条变成十条,
# i7 d& r/ d! D3 z1 e- j另外再给大家奉送一份很实际的福利。
, @1 F; k/ Z6 p+ {10)投资过程当中要考虑摩擦成本,不要轻易用“试一试”的心态交易股票。
( }% v: \' e, |, c7 j6 r在很多投资者的日常交易行为当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0 @% x& L$ T' t0 q/ G9 ^2 o当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感兴趣之后,经常会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抱着“先买点试试”的心态买入一部分这只股票,大家的想法我也能理解,就是觉得“万一”是个好股票呢?多少先买点,涨不起来或者微亏一点再卖掉不就行了。8 h2 b7 g8 s) I) R$ X, K+ q* d
这种想法和心态表明看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背后的隐患非常大,% j0 s' ]6 q7 ^
一是证券交易是有费用产生的,券商的佣金,交易所的规费以及印花税都是支出,经常进行这种“先买点试试”的操作,即便每次都不亏损,但长此以往交易费用带来的摩擦成本累计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 p5 e* F& n2 a$ l二是买的时候想的是“先买点试试”,别浪费机会,为了把握这种模模糊糊的“机会”,将资金占用掉,后面真的出现了比较有把握的好机会时,肯能因为不舍得马上卖出变现而错失,而且买的时候大多数人觉得自己能在不涨或者微亏的情况下及时卖出,但真到了不涨或者微亏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会因为舍不得接受时间成本的支出而选择做了“等等党”,想着等等再卖,万一近期就涨起来了呢?
* a* L( \; q8 I& x2 _8 Z% W这种情况放在牛市或者市场活跃期还好,一旦是处于熊市或者市场低迷期,越是“等等”就越容易被不知不觉的套牢。
) \9 L, K3 d0 t- M3 A三是总寄希望与“先买点试试”这种方式去把握机会,就会弱化真正努力去提升选股择时能力的动力,失去了对一只股票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如果去操作进行认真细致分析的机会。每次都是“试着买买”,长此以往投资分析水平就会定格在初学者阶段而无法得到提升,就成了大家经常嘲笑的那种股龄超长,但是水平很差的投资者。
3 g8 h9 A* e7 L( K% Q# J所以应对这种心态问题和摩擦成本最好的办法,& q8 E. v$ d/ N; l" B
一方面要杜绝用“试试”替代分析比较的心态,适当降低交易频率,每次做出交易决定前都记录理由,事后认真复盘,不断提升就纠正自己的投资行为。6 i9 X4 |9 M! z. j2 ~4 z9 C
时间久了,能力和信心提升之后就不会再依赖频繁交易来获得“不浪费每个机会”的感觉了。6 b6 g# S5 r" I4 G( Q; R
另一方面就要从最现实的角度着手了,当交易频率降到合适水平之后,想再降低摩擦成本,就要从交易费用本身下手了,比如说选择一家佣金较低,且服务有保障的券商。股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叫佣金,佣金就是交易成本,所有券商的标准佣金是万分之3,
1 ^; V6 }% y. O  D- Z每次买或卖都要付这个佣金。如果年累计交易100W,就要付300元。
. z# B) i/ P& O: \2 ~( Z大部分人开了股票账户,很简单就到这个数了。/ M' f8 n6 |; l7 G& t. S: J
大部分股民每年在佣金上花的钱在上千元。
, l6 U0 S% B. Q2 R4 L因此降低佣金很重要,因为佣金越低,成本越低,股票投资回报越高,就越有可能获利。. T) I, a& v) u. R8 J! i/ N
有方法降低吗?有。
1 P; s0 r$ @6 t7 h- E, Z9 s国家规定券商的标准佣金是万分之3,但是每个账户都有对应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有权限
! |- E+ G6 G* n: V调整佣金比例,一般是根据股票账户里的资金来调整佣金,
* X7 o" I+ v  R4 I5 @* [" d2 B9 B- Y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佣金和资金对照图」0 l- J+ O+ F0 C7 G. A, d% w

$ t7 F. l6 y3 ~ 炒股五年以上的老股民,你有什么想对新股民说的?-1.jpg $ _5 V" w$ |6 j1 f; I( T
原因也可以理解,因为股票账户的资金越多,交易的数额一般就越大,
$ {* W: N+ e7 P8 F9 u此时即使佣金降低,券商整体收入并不会少。! q- \4 I2 z9 ?, K% n8 N% V
那如果资产不够怎么办,也有办法。* o) ?8 }, p) d& R: a/ D
券商除了给资产量特别高的客户降低佣金费用之外,
0 i$ V; \0 c) T$ `: {也会给一些客户来源比较大的渠道一些特别的佣金费率优惠,/ i( ^3 N9 f4 K, a* H3 ~( T
说白了就有点类似“拼团”的感觉,一个500万的大户可以享受的低佣金优惠,% Q/ Z2 r7 Q9 D- E/ d
在一些能产生大量客户资源的渠道也是可以享受的。
. S0 u8 Q1 s+ q这也是我们前文说的最实际的一个福利,+ X9 X2 }  U$ g5 S2 n9 y, t
华泰证券通过知乎的知+渠道,给知乎读者一个专属的开户渠道和佣金优惠,0 D3 H9 C' L5 L& g0 o8 j
https://xg.zhihu.com/plugin/ed33c2aeeecac3fe04d7496c7e20d052?BIZ=ECOMMERCE但这种「低佣金开户链接」因为跟客户经理的业绩挂钩,经常过期,开完户还需要再验证一3 J$ S+ z) @3 i' z: o
遍是不是真的能有低费率。怎么查自己的费率,以华泰为例,是到「涨乐财付通App」->
' m9 I3 l* y/ k* [: G1 W2 Y3 W「我的」->「我的客户」->「问一问」->输入「佣金查询」->「查询佣金」,就能看到了。
* _6 G* n, T6 ]( i- Z7 Z" r" Z万分之1.3这是市场最低费率了,亲测可用,随时可能过期,要用从速。
红姐618 | 2021-11-27 07: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吃完晚饭来自更一波。9 Q# f) P* S7 L% r
今天超级忙,面试了几个人,哈哈,挖到好人业务就能做好啦,开心一下。% M& B4 w! j% A3 w! t, [
看了一下评论,我觉得有必要更新一波,以免有的人阅读理解跑偏:
6 I6 v8 z. s4 R# ^* r( O0 Y( J# H1. 有人喊我不要吹学历牛逼,上业绩。我觉得这个质疑是合理的,上图不废话!
) j. h' E- B  k0 g; i# c- F  c/ k' W6 W
2 p0 p. [) Z' U

0 k' N) Q( N. Y「今天晚上新鲜出炉」. G% N: E3 m4 }

9 B' S- p4 X( w' x. a' E4 h至于学历嘛,emmm,确实没必要吹,就是牛逼,不爽可以来当我师弟师妹,欢迎。, ~3 e' Y9 P+ s! n
2. 有人说科班出身都没挣到钱。我能理解“北大毕业还不是卖猪肉”、“马云不也没上啥好大学吗” 这种题材确实很爽,emmm,但我也懒得反驳,建议直接去找高高瓴资本的张磊聊聊就好了。反正方法我都写这里了,也没人往你脑子里灌。是冷静面对这个世界的客观事实,还是按自己脑子里的戏剧化喜好去强行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异嘛,而且本来投资就是一个需要绝对独立思考的事情,脑子更是个好东西,建议钢筋也安装一个比较好。" u3 i. e! X$ o: M
3. 我已经说过的细看清楚不重复,这个市场本来就有很多人比我的业绩好,我只用自己1%的时间到这个回报,我早知足了,反正财富来源又不是只有这一个。
6 h  v0 y; Q' ]) v嘻嘻
" U2 d; X$ C  |$ d* |' z========以下是原答案===========
2 y" q# m' d% T9 o" G5 Q* T/ R+ s7 E
新手不要讲技术!不要看K线!你根本学不会!
) d7 t) n# K5 \1 t% \% B5 ~5 X5 b股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幸存者偏差。10个人里有7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能赚钱,赚大钱,实际上最后都是7个亏,2个平,1个赚;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我能赢”的心态进入,日夜兼程,渴望征服游戏规则,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争当那1/10的幸存者。5 w) n5 M0 |) ~" b1 ]+ k) U
刺激啊!1 f+ ^7 T* t5 I
我有一个20年股龄的老股民爸爸,看看我爸这20年的操作,就知道新手老手都应该避免哪些坑。4 W1 {; F( k3 M' c6 w
当年我要考大学了,爸妈商量把家里的存款拿出来炒股,给我挣学费。' v. _5 O% t2 A! J$ r( T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 `/ Z! O5 I9 S6 D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十好几年了,我的老股民爸爸不但没把股市里的钱拿出来过,而且从此开辟了新的剧场,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大戏小戏,以至于恍惚间我都觉得每周一到周五,每天6小时,我爸都在上班,绝不退休。
( p5 \. m' S0 k  ?随着风云变幻,我已经弱弱地跟自己和解,从期待他的股市奇迹,到怀疑他的股市工作,后来质疑他的炒股能力,随之嘲笑他的股票业绩,再到愤怒他的“献身股票”,最终到现在认可他的股市工作:“哎,一把年纪了,找点事情做消耗时间总是好的”。
, y4 i9 D3 a+ \  o他有多自律呢?
3 [, w4 i6 p! I) U
/ o( M, P( j; C  t* m- C5 p/ U  B2 j8 g! q; x* {
7 B5 w4 b9 b) N$ z
$ |& U2 Z# ~  Z
「令人哭泣」- M# R$ U8 I# H* k# Y; \
1 e$ \5 s" d1 c/ K
// 1 他很勤奋1 [( i0 Z3 N& s" K) `9 A$ x
雷打不动,每天早晚准点坐在电脑前上班。
5 D1 f7 L  v& _0 L// 2 他也很专注: q. w2 G1 p% h2 N
上班期间,谁都不可以打搅他,哪怕是1岁半的孙子摔倒了,都不可以让他回头看一眼。否则就要准备承受他的雷霆之怒。
( J  [% |; K, i/ O! k// 3 他的忠诚令人感动
* D, V; T2 E: ~) E5 A: I) V20年来,孜孜不倦地为中国股市贡献力量,坚决当一株活力焕发的老韭菜,每个月的退休金都会第一时间进股市。如果问他收益率咋样,他会告诉我“当年开始炒股只有10万本金,现在已经有30多万了”,当我再追问一句“这些年陆陆续续退休金和我们给你的零花钱投进去了多少啊?”他就勃然大怒不准我亵渎他神圣的股票,甚至还在我专心创业不碰股票那几年讽刺我“你学了那么多金融的专业知识,咋不见你给我挑几只股票让我挣到钱啊?”5 {* i- n. H, W
// 4 他一如既往地坚定
1 S$ @9 T4 L6 F$ `4 Q在他口中,股票永远在涨或将涨的路上,连我妈都知道骂他“死多头”、“老韭菜”。& t: j, s' [; a9 b# R2 w# c
% i. k: z# G, L) D, `: s0 l1 h

: ^3 N0 Q. W: X3 e2 x: A( r/ q& o  v# Q1 R1 }$ \+ ^" b
「韭菜精神不抛弃不放弃」4 {! G4 t! I& j/ z2 Z* E1 Y

( b5 U9 u3 F" B, A5 c' @, F# P" @// 5 他还算机敏  E# [7 k2 b5 A- m
别看他从55岁炒到75岁,那每只股票平均三周的持有周期和进出频率让我从小伙子感叹到中年大叔,怎么如此地对A股股票如数家珍。9 W. i: J2 I4 ?/ V* N
// 6 他好学7 [  m/ f! K; Y, c
每天除了开始期间盯盘,还孜孜不倦地听取各位老师的经济分析、股票预测,提笼架鸟这事儿他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每天晚上10点坚持坐在办公椅上听着股评睡着。这些年,什么龚伟力之类的老师,都是从他那儿知道的。
3 Z% d1 A* p" V; _' O6 N& t& u// 7 他也不会放弃追求完美
/ Q: N8 E' ]* R0 D- M+ P% S. F; ?6 q他极致追求完美买卖,永远埋怨“都是你妈让我帮她挂衣服,害得我错过了中国联通的最高点”,“都是你妈催着我去接孙子,让我错过了华北电力的最低点”……" ^" ]# {0 @. r$ `0 Y, y# E
// 8 没想到的是,他还痴迷技术
- f! d. D# D* ~% O银证通他第一时间开通学会,连我妈都知道“只要点一下”,银行卡里的钱就到股市账户了。电脑上装满了各种看股软件,手机上永远在安装新的炒股应用。$ G' U& X( Y3 S3 o
9 a) G5 S9 l" X! X( f

9 U% d9 V* N$ @" k8 W, r( X8 B1 A+ H
「自愧不如」
2 A/ T# N( }: j' H; z8 c* z( C  _$ k  J2 U- @  E' ^
嗯,我的老股民爸爸具有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但是,他没有挣到钱。- L: T$ X. {/ y! I& `3 G7 m; Z6 H& ^3 M
直到我重新开始买股票业绩持续向好后的一天,他突然埋怨我,“你既然股票选得好,为啥你不早给我说,我也买点?”我呵呵,“老韭菜拿不住啊。”
9 |3 g# |% S, m* P话虽这么说,但我知道这几年的唠叨他听进去了,时间和业绩才是硬道理啊!  & n( S; o/ H2 t
温馨提示:写给非金融从业人员看和用的,至于是否合理,看完便会知道" U1 Q6 `" d. A8 `5 Q$ g2 Q- V
1 教大家K线分析、建仓?别逗了,非从业人员哪有时间天天去盯盘,一般个人散户的资金量,搞啥“建仓”,找到好时机一口气买入就好了。
. E$ G* v" D! g- j$ {2 教大家财务报表分析?这个确实是有用的,但对很多人依然不现实啊。半吊子财务报表分析水平真的也没啥用,精通财务报表也不是非从业人员能在2年内做到的。: ~; }+ O4 ^) d6 c/ Y' o
3 你知道一个内幕消息?不是蠢就是坏,见下文。6 N$ i' c  v* ~! T7 ^* v3 a
6 [6 f; g. t: V9 ^! Q1 D  k) ?* S# u
先介绍下我自己和我的业绩。
9 J3 }) ^1 ]" J" b9 T4 D3 {A 懂金融:8 x; @. B# C9 _; w; g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科班毕业,导师是目前光华金融系著名教授;CFA国际金融特许分析师持证;大投行从业经历。
) B8 j7 `8 ^  p6 k, w; d- E" V! f& F( _6 I% ?

4 A2 X2 f9 n( p3 i6 L3 ~8 b! J* Z
- O1 ^6 h" Q3 `8 _
# G; n5 u! z8 `# P; [! ~2 B" @( K( D2 j% }# Y
「我的CFA持证资格」$ ?6 C5 O( {, ?# H: q& j4 E
1 C- o% q1 {: D" t5 U5 b
B 不做金融:4 o. U5 D8 b( d/ ~5 \1 z. |
我就是光华里每年少有的那么几个不再做金融的另类,很早就从金融行业出来了。目前是创业公司CEO,但行业跟金融没什么关系。
/ Q1 `- |3 g4 D5 E; g6 S. J我热爱自己的现在的事业和团队小伙伴,目前99%的精力都在自己的事业上。
3 O5 }  D- J" N0 _  c$ z* M我们的共同点:4 P) G2 w9 O( h  [
1. 我跟你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工作、家庭身上,没有多少时间去看盘、盯盘、盘算各种收益。" k& H% I7 l. C- ^2 Q' H
2. 我也没什么内幕消息,所获取的收益全靠自己的判断。相信我,虽然我的同学很多操盘手,但是我一来很少参加同学聚会,二来有自知之明,等所谓的“内幕消息”传到我这个离开金融职业圈多年的人耳朵里,菜场大妈都已经杀进去了。
# X# W; Y$ t6 B. \8 s. A6 n3. 没什么利益相关,我既没打算卖给你理财产品,也不是股评师忽悠你们高频买卖贡献交易佣金。
7 v# [+ Y& H( S- aC 业绩:
+ |- p) R6 ]3 G# `& v; c( }9 ?* e每年投资部分收益平均水平25%,今年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目标到16%了。$ Y! f5 m# \1 B9 P# q. N
D 做法:$ a9 ^' x5 |* N3 P3 e" M% s
没有秘密,不做定投、不买一大堆证券分散风险、手上只集中拿3-4支股票,平均每周花0.5-1个小时看看投资组合的信息。
; K5 I% H9 M) i" n; w  ~' o% X, y) k( b
6 c0 r- t* B4 L

3 B  h+ o2 R' F: }: d' f/ `4 U2 o3 Y  @' B" o$ T# b/ }
我的投资组合也没有秘密,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做散户版的巴菲特,具体策略只有1条,背后的原理有8条。& P) }6 d; O+ c, ~- n( q
先说策略:唯一的操作就金融圈里最简单的做法,buy-and-hold第1步
! A& N' w# a) M! O7 e找到几个向上走的行业,业务一定是你能有直观接触、甚至能懂的。比如特斯拉的行业是向上走的,但不是大众都能懂,因为不是人人都有特斯拉。相比之下,美团这样的公司,业务你一定特别好懂,大家都在用。教育培训这样的行业也是长期向上走的,新东方的业务你也很容易见到、接触到。; `9 j! z; F' g" _5 }! \# q
第2步 ) q# W& {1 P6 I2 s1 P9 v4 ~2 q8 c' t2 P
找出这几个行业里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业前三名,如果时间少,看第一名就够了。财务报表能看懂就看,看不懂也没关系,这项检查和估值工作已经有很多专业机构帮你做了;关键是近距离了解他们的业务,就是我上面说的,你要有体感。因为你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感受,大概率跟其他用户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得这个公司做的东西很不错,你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都觉得很好,那进入第三步。: ]2 O8 D! c+ v( C$ K+ m
第3步
  Y) e' N  k3 i5 `' Z; N/ j% A9 e) X2 C看他们的核心团队那几个人,研究他们的事迹、精力投入程度,有渠道的话打听他们的小道消息,没有渠道上网搜也行。找到野心勃勃、精力旺盛、把握机遇能力很强的公司。比如阿里的团队绝对够强,淘宝几乎人人都用,为什么不能作为备选呢?歪个楼,阿里巴巴的股票就是很适合普通小白持有的,我没有买进只是因为还没有等到它合适的价格,不代表我不打算买它!6 o. ]. u. i( M# G" k
这三步下来,你可能就只剩2-3家公司了。这几家公司的价值都毋庸置疑了。& I4 R4 I' k3 [$ Y% _3 [# h
最后一步 ——2 h' b$ C2 Q9 Q) j' Z' n+ F* E
等到一个价格严重被低估的时候,大笔买进。# D- G  b6 B9 q$ q
比如去年下半年我看上了美团,开始留心美团的事。但是他价格一直稳着不太动,这就是好股票但价格不适合买进的时候,我就等。结果等到10月突然大家都在传王兴的出轨八卦。我知道时机来了:这种八卦一定会导致股价跳水,但其实这种事对团队和业务有什么影响呢?!即便是真的,你会因为王兴出轨不点美团外卖吗?不会的。那就说明股票背后的资产本身没问题,只是价格会非理性跳水,这不就是苦等了的好时候吗?!果然,第二天一开市,股价跳水,一个小时后开始企稳。我一边看着一群人在群里八卦看热闹,一边在73块钱果断买入,一周内就涨了10%。不过我不在意这些,该忙我自己事就去忙了,开始了每周扫一眼的日子。我看好的是整个业务,八卦只是给了我一个买进的空档。
  ~0 f5 S( \7 \0 a: @
' z# N1 `- b; m* g' c5 u& t. u1 A+ S8 K0 K' s
' u& d8 m) G& k! w- M: U
「等」
8 t: t( f$ |& p4 y: F$ }/ l0 }5 \1 d5 R# L: p% Y+ |) j
后续:每周扫一眼,只要本身业务不出重大问题,我就不动。4 T# N( {0 M$ A0 q) V- I
还是那个原理:买完捏住就好。
! S2 E4 [* C  Y* q4 }4 }# \+ p$ e6 S7 {4 x4 P" D9 o- \' C
到这里大家对每一步都会有一堆问题,我留到后面去详细解释原理。不过不管你此刻有多少问题、多少质疑,我告诉你三个事实:4 I% V& C- x) o% l( g6 N( Y
1.我的策略就这么简单,已经说完了。$ b8 d# T5 Q3 W& u
2.我的收益业绩碾压绝大多数整天炒股盯盘的人。
5 ~5 j5 [( f  `7 r* Y% w3.我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很少,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在了我的本职事业里,做好这个本职事业又可以给我提供更多资金的来源。
  |. W+ [& v% J# z+ [4 d# c策略说完了,言简意赅就那么多。2 A$ W$ S3 r- Z$ b
简单说下这套策略背后的基本原理。
! J7 ?2 @* m0 C! i+ ~如果你想更了解,了解完8条基本原理后再去看后面每一条的详解。我把我的思路100%写了出来。没有秘密,有的只是你是不是真心愿意了解它。
6 U; W/ S$ |$ p7 U
- L$ d: F- C! t9 E2 c. @. M  a) u& v* J2 b# v

3 c! O  A( Q( v* i; b" k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行业本职工作,疯狂给自己投资让自己增值,这是早期起步最重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好多人学巴菲特,但唯独没明白一点。老爷爷起手就赢过绝大多数基金了:他们公司有着大量的保费收入作为廉价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资金成本。% P9 J$ t7 Q6 t5 j  P/ N
" X" J  ]2 }- z; T* l
3 x# D7 ]0 i+ k, a
$ D$ y3 r2 u0 C# R
不要天天盯盘、搞技术分析,不要妄想短期波段操作、低买高卖、频繁操作!你搞不来,半吊子技术分析也没用,你买不到最低点也卖不到最高点。追求这个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让你丢掉上主业,还会让你给证券公司贡献大量交易佣金。对,巴菲特老爷子就是看好一支股票,找合适时机重仓买进,捏住、短期不操作,跟着涨。
& y+ m/ i9 R1 a; z7 A/ N: l% h4 u8 r# o* t8 i

& w' G9 b4 r- a& r8 U1 _& ]# \9 d3 M% [, T* w2 j$ K% ^. b& u+ U
关注大事就好,大事包括:宏观经济、长期经济和行业走向、你选定的公司所在行业的大事和公司本身的大事。后面我会结合例子说。
9 k- }7 X3 W( K4 d( v2 A1 A3 E; g2 O7 d
8 O' v. k0 F) t! t( U
& c$ i' n, w9 j7 W' W( d

' n6 p% O3 u0 q4 p  C% U: B  i想增值就必须买股票,少买甚至不买定投,这跟你是不是小白没关系。太多人对股票的认知太差、太片面,一棍子打死,所以活该挣不到股票的收益。哪怕你每个月只有2000块闲钱,你也不可以什么股票都不买。当然,如果你只是追求理财保值和稳健,不追求资产增值,倒也可以少买点,但我个人还是不太偏好,具体原因会解释。
0 v- i0 \. \% U- Q: v) X3 b" S" w& \3 Q
7 {; x+ N& u2 {! h; H

! X7 o2 \/ s2 H" W1 f) T个人资产可以大类分散风险,但是买股票不搞分散投资。集中3、4支就好,起步的时候最好只有1-2支,选好了就捏住,等待。选的操作上面已经说了,详细的例子我后面说,不过别每天盯盘,因为盯盘就会手贱!手贱就会交学费!实在忍不住可以买天早上起来看一眼就好,别盯。懂的人一眼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1 M# G4 [7 i$ s7 w* B9 Y
% O9 g& T% h# u
9 p  s$ Z# ^+ `% O* K5 V# q7 z

# ?4 _+ v, C0 d* V" V7 u' J& M0 b% a
% ]# W9 T8 P! l! W" k  U* O2 [拒绝项目。经常有亲戚朋友跑来给你说,“我这里有个好项目、好机会,一起搞挣钱啊”,我就不去恶意揣度别人了,但我打赌你99.9%挣不到钱,能保本都算不错了,这可比股票风险大多了。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股票如临大敌、却如此热衷于参与朋友的一个项目。6 @- T/ C$ D* y( A5 ~' ~" _' v

7 ?: r% v( i; A! K0 P2 z+ |% H% w! Q3 }2 c
( T' _1 y' v& U7 O' l& v
严格区分投资和消费,拒绝伪精致。能让自己和资产增值的钱,放手花不皱眉头;只是让自己感觉很好、“犒劳一下我自己”的钱尽量节制。
( U+ Z' p7 H( i( a
2 E( N1 g7 c- e8 o  Y3 k! ]* K/ E2 S, |' G" h  R& X, Z: l
; V9 Z* d1 M) z' {
除了一个家庭正常的各种保障,两类钱可以考虑留一点。一类是救亲友急用的钱,一类是靠谱的公益事业的钱。这两类钱让你知道超过自己之外挣钱的意义,其实会让你更懂挣钱和投资。$ W1 v  S# |1 F6 E" }$ ~# V
然后,没有然后了,是不是没什么秘密。真相往往就是这么朴实且无趣。& U, f$ r/ S  E& @3 U- S
看完不难吧?难度在于你需要花点时间理解我的思路,因为部分思路跟你们平时听到的不一样。为啥?我不是科班出身吗?对啊,科班出身所以有反套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啊,投资本来就是个“别人懂了你就挣不到什么钱了”的事情。你们平时听到的思路要么是从业人员管大盘子的思路,比如教科书里一般都是为从业人员准备的;要么是有利益诉求巴不得越多的人知道越好的那种,所以听多了你反而习惯了。- d+ @  n9 y; N$ e7 s
不舒服、觉得不安了?那就对了,我说了这是难点嘛:
& s  y" O2 _( |8 z) k1.我让你不要盯盘,但是很多人告诉你技术分析,一堆K线、金叉、死叉' C% Y3 K/ P: C
2.我让你关注大事,平时不用管,但是很多人告诉你股票就是资金盘,就是要快进快出低买高卖/ ?+ O% i+ k3 {# H5 I" E% f
3.我让你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业,但很多人告诉你工作差不多就可以了,多花时间在副业、在理财
5 ~" H: Y, n. b* }9 S0 t2 S, B/ Q4.我让你不管多少钱一定要沾一点股票,但是很多人告诉你小白不要碰股票
1 R5 w7 [% G/ g0 I/ \* }5.我让你集中风险,但是很多人甚至教科书都告诉你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f+ \9 J) o8 Y4 C
把这些拿出来,是想给大家一套非金融从业人员切实可以操作的投资指南,而不是说得很热闹结果非金融从业人员根本做不到。最重要的原则都在上面了,后面的内容其实是帮你更细致地理解我为什么那样做。: |1 |2 i: _4 t* u3 V- S5 z
* T9 Q) x* _" c( x1 T
7 y+ \) ]$ j6 F4 [
, ^. d6 o  L) L) F
为避免歧义,我提前说明几点:
# N) V& }+ f. o; i- }" f5 M1. 作为前金融从业人员,我从来不听股评、不参加所谓投资培训,因为行内人都清楚,真正给公司挣大钱的操盘手是绝对不会出来跟公众讲的,一方面讲课能挣多少钱?操盘能挣多少钱?那都不是百倍千倍的差别好伐?!压根不划算;另一方面,投资机会讲出来就做不到低买高卖了,谁会去讲。所以大众能接触到的投资培训,呵呵。你看看我们光华科班毕业的同学(不算那些混了个短期培训证书就自称光华校友的鄙视链下端人员,也不算MBA们。在我们眼里,他们的学位都是靠年龄和资历熬出来的,跟我们正牌的学位毕业,呵呵,大家就不说伤感情的话了),一流基金经理一大把,哪有一个出来跟公众讲的?!他们哪怕在圈内也都不太抛头露面的,一个个都闷声搞研究、发大财。
; J5 z6 f, L) |* J2.不过话分两说,上面的态度是在专业圈子里。我也逐渐意识到对于大量小白和初级投资者来说,这种培训也是有些用处的,你看,我不就把我自己的东西写出来了希望能对你有用吗?+ W2 d# \& K- I) a. T
3.我的收益水平在同学圈里也不算高,但却是唯一一个可以供非金融从业人员执行的方式。我的同学死党在熊市A股市场里自己也能做到25%的收益,牛市的收益更不好说了,没办法,人家原来光华学会计的,纯技术流,主业是私募投资,业余时间看报表就能找出投资机会,人家那个财务报表分析水平有几个人学得来?你我这样非金融职业人士做不到呀。5 b1 Z! R0 g9 g
4.我那些做基金经理的同学管理的基金收益水平没有我的高,但不说明我比人家牛逼;相反,他们很牛逼。很简单啊,我是个人散户单枪匹马,啥收益水平都可以期待;人家都是管几十亿甚至百亿的大盘子,这种大盘子稍稍一买或者一卖,都会影响证券的价格,想不引起成本大幅波动建个仓都要分好多批操作。这种吨位,实现平均10%的收益水平都是行业壮举了,能跟我散户难度一样吗?% t6 ^: U2 D8 w  B# `
5.也许你觉得我有点高姿态?嗯,就是的!因为我不需要讨好你让自己平易近人。我们看不起那些整天在外面招摇撞骗的,有错吗?凭本事“装逼”,分清主次,避免情绪做事。
+ x. a: v9 M- a+ S' d" [/ Y" G1 M. f, N* @

* X; M5 m: _; H8 |4 y6 k/ j! h
' F& `5 {3 q& j! s- r! e
8 s! J* o9 ?# E: H" p' @) z% J哪些人特别适合这套做法?
4 Y7 |- V+ w8 i9 Z  F0 l1 k6 f总体来说,就是对自己本职工作有追求、特别忙的那类人:像我一样的非金融行业的创业者、高管。
# G  ]8 k- K3 |8 E8 X! L1 T5 p1. 忙于自己本职事业的大公司高管、中层。那种整天看着其他机会准备靠跳槽加薪的人就算了,你的心不适合这套策略,你投资会图的是快进快出,赔了你还会赖我,咱们气场不合。
8 y7 p3 }4 Q, P/ ?7 v+ _- |# V2. 正在努力拼搏事业的职场新秀、小白。我想帮你提前攒点钱,攒点不但保值还能增值的钱让你拼得更安心,做选择的时候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选真正对自己长期有利的。
7 J- B5 |; C# D% ?3. 带娃的宝妈!说真的,不开玩笑。回想一下,这套方法就是在我自己空档期全职当奶爸那一年里磨出来的(嗯,我是男人我亲自全职收拾屎尿屁,我光荣),投资也是我当时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我是充分理解当宝妈、又想养家的辛苦的,更何况女性还会隐隐有另外一层压力“我花这么多精力带孩子,会不会追不上老公的脚步或者逐渐腰杆不硬了”(我说得比较含蓄,宝妈都懂的)。
0 P4 h2 S2 }, T6 [6 u" O& u  G3 o; r4 B1 l; B0 o7 \" \
4 q+ H# q; q' ?, b; n' D/ A" N; ^

3 W) F) G8 n" e7 D  K1 H  ^# ?2 L# f# [
反正这套方法你们了解清楚了之后,就不会在是照顾事业还是打理财富之间纠结了,完全可以自己本职工作风生水起,已有财富也不但保值还妥妥增值。
- v4 M3 W% b( R6 [
5 n- G/ c, E$ W————————————————————————————————
" n9 C4 \" o' s; j有兴趣交流可以加钱胖胖:happyRO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