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重点大学,却因沉迷游戏而频频挂科,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复制链接]
123472147 | 2021-10-28 0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我居然能答。
/ y. r# r' L) t1 m% t& k坐标北京大学。
2 T" Y2 n7 ~4 R7 d本科二年级开始打,打到研一,没挂科,院里成绩中间线,但本科基本荒废了,研一电脑不太行了就不打了。
  ~$ w. B& I  G$ V$ z* G  ]/ V会后悔,因为这时间应该用来学习知识,我说不定能走学术道路。
. Y$ B7 L; H% ]' d又不太后悔,因为玩游戏的时候忘我了很快乐,会忘记迷茫,大二大三有点抑郁了,不知道有游戏好还是没游戏好,无法判断。; U1 ]1 G2 Y1 q' e
其实打游戏一半的时间确实快乐,另一半,也是为了逃避现实。, D6 H1 [. \/ f: D* ^3 S' M/ d. y- \  i
大二有一段时间,没事躺在床上,饭不吃,事不做,满脑子这人生有什么意义,真无趣。
- D2 r$ f, p3 ?7 C- k; r% Z后来,我学会了不再追问意义。
) r% {  k0 J$ ]) j9 H! g研究生期间偶尔抑郁,但我学会了放弃思考,不思考人生问题,就觉得日子挺快的,人生有快乐有焦虑,挺好的。
2 [' o4 m5 @- d; X9 F4 U* Z研究生期间,基本没怎么玩游戏了,我发现,游戏对我来说,其实不重要,我其实也没那么喜欢。9 Z$ |* v9 U3 j8 P0 N
情况大概这样,分析一下为啥玩游戏:3 y; g7 _8 P( g# T3 l! P' ]
1,做题家进了大学,没人告诉我怎么做题了,我很迷茫,不知道怎么自主学习,对专业不感兴趣,以前没有底子,跟同学们的知识储备相差很大。
* k) b& d. L6 [8 a* h2,高考前所有人告诉我,大学就解放了,只要不挂科就行了。我就随便学学,期末没有那么努力复习,八十几就差不多了吧。其实,真相是我这种来自农村的,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学生,你没有资格解放的,必须更加努力学才可以。我现在知道了,又怎么样?我的意志已经被削弱了,气已经卸了,错误已经形成了,时间已经浪费了。4 A8 X5 D! U( N' D) j3 G
3,高考前从不思考人生,忽然接触很多知识和信息,就会觉得人生无趣,陷入虚无主义。我现在早不纠结那些问题了,躺平了,现在如果能保持健康心理,在平凡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我就满足了。其实是还债,虽然我是从穷地方很努力才考到北大,但毕竟还是占了社会资源,总得做正事回报社会吧。
3 V6 k2 w8 D& T) }! }- P7 m4 z4,游戏真的快乐,这个是对做题家而言的。因为高考前做题家真的不快乐,我们通常不太会玩,如果太会玩也不叫做题家了,而是叫会玩会学的学神。如果有正常的快乐获取渠道,谁会只痴迷游戏呢?' p, `0 _$ b! @9 o3 B4 N  r2 {' D: G
总结,考上重点学校的大学生爱玩游戏,至少有一半不是真那么爱玩游戏,而是游戏能让痛苦和迷茫的他们感到轻松快乐。5 b; w+ L6 a/ {" ~& R* U- k; v
我现在还会关注我之前沉迷的游戏,但去网吧坐一会就晕3D,坐下也不太想玩。
6 ~0 x, _- I5 M& A/ R' f* c前一周沉迷淘宝里的消消乐,一口气玩到500关,其实300关就腻了,但憋着一口气,刷个进度。快到500关,我就决定停手,可谓拔X无情。现在根本不想打开淘宝的消消乐,真没意思。: y: D9 @! ^, J; R! G- l- W! a
游戏就是这样,玩的时候,憋着一口气,刷进度,游戏的进步是可以量化的,能给我反馈的感觉真好。
+ }7 [' K6 m% s6 l$ H一旦退出,你就会发现真没意思。
123471887 | 2021-10-28 15: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大学(西安交大)就是打了两年游戏,泡了两年BBS,一路荒唐过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S' o8 g5 b- D
中学的努力只有一个目标——上大学,而上了大学,就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于是接下来的学习,就成了无根之木,感受不到意义,自然也没法学下去了。) a8 A% ^& y- R' y8 [# _
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唤起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找到怦然心动的目标,这样自然就会努力学习了。
2 _3 ~! t/ Z9 X6 b我个人是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半之后,才惊觉不能混日子,才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疯狂补课的。
中典慢康 | 2021-10-28 2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也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
5 p+ d% Q; @5 l$ B& T9 S' D网络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调侃“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i3 g  J' S1 m$ \) a+ Y, N
这句话不只适用于舰C打甲章的时候,还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H# ~& e; v( n$ y+ A2 V1 [
我们都知道:游戏只是人生的调剂。能考上大学,说明他们的智商是足够的,不可能想不通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要沉迷游戏沉迷到挂科呢?
0 a' H, ^3 ^5 a# U* z因为长久以来的教育,已经让这部分人失去了对未来期望和判断的能力,又或者,从一开始这种能力就被他们的父母扼杀了。
1 [* x, d. u  }9 d; e我身边喜欢游戏的人里,有买了季票依旧每天奋战DOTA2的老板;有靠着gal做心灵支柱,成为当地高考状元,现在跑到枫叶成家立业依旧在做几乎相当于义务劳动的汉化工作的友人A;有热衷于滚雷烂作的一般公务员;有晕3D的IT企业管理层,他们每年花费在游戏上的时间和金钱都不在少数,游戏影响他们的生活了吗?或许的确影响了,但也就限于坐在电脑前喝肥宅快乐水而不是去健身的地步,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犹如大学生挂科一样的害处。' [+ _4 u& F$ X5 P. l3 y
因为他们是有梦想……或者说:是有人生目标的。无论这个目标是开发更有趣的游戏、赚钱、买房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总之并不是单纯的“玩”游戏,单纯的被奶头乐堵住嘴。因此,游戏这种并不具有生理性成瘾的东西,根本不会让他们“沉迷”其中,不问世事。
' p6 D( N" d+ E. j7 e. x* d题目中说的那种大学生,我上学时也见识过几个,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被一个模糊的“应该上大学”的目标推动着上了大学,却不清楚也不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对未来的期望也仅仅处于“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模糊的地步,读这个专业只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分数合适或这个专业看起来就业好。
7 f+ W+ w  g/ ?* p5 M) @明天会怎样?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 ^; a$ R4 z( f; }6 T9 g/ E
那么在“及时行乐”这个层面,又有什么比得过游戏、视频等产物物美价廉呢?相比麻烦的复习和考试,只要点击某个图标就立刻能获得快感和成就又是对么的便捷美妙,就算挂科,进入游戏中也能很快忘记难受的心情。
! w6 Q9 s/ n$ w) f$ g  q$ ]$ t但其实……这并非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大学时我见识到的这些人里,有不少现在过的不错,因为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脱离了咸鱼的范畴,游戏也就不再成为拖后腿的存在。; a$ u" X- |! Q5 W" d; D7 u
可怕的是一直没有找到目标,始终沉溺在奶头乐制造的廉价快乐中,那才是真正的完蛋了。
辛集杨森辛f | 2021-10-29 05: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勉强算是符合题目吧,我来解读一下这类人的特点
! g: T7 M( ^( Q9 L  a' \
$ G/ p" o6 \1 ]- V4 z9 V+ P: m* E- L 考入重点大学,却因沉迷游戏而频频挂科,这些人是怎么想的?-1.jpg
2 s( V3 }9 Z: H$ A& G通常这一类人18岁前没有能够接触到游戏的途径,没有智能手机(五六年前)没有个人电脑,或者拥有也被限制使用时间
. t! _; E8 s* I5 Q9 a) E常被灌输的理念是考上大学之后就轻松了
. U7 J; \$ A8 l将考上好大学作为人生最大目标
, J: A. C9 s( N( e) i$ }4 |& R* x' W通常爸妈是社会中层偏下,没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理念,管理孩子的方法多半是堵而不是疏,通常父母孩子间关系紧张; |6 R' Y" o5 k% d* I0 x
不擅长交际,内向,自卑,初见第一印象很斯文,做人比较佛系,没啥存在感
5 ~2 }4 N! A% f+ ^  a不是懒惰的人,通常大一时学习勤奋,学习成绩尚可(懒人玩不了游戏,肝游戏太累了哈哈哈哈)
( J( e7 F! h3 t# q. G拖延症严重5 ]( x+ G! W* p4 s
7 f/ ?- @& H0 F8 M$ @# t
$ X- d& R* A# Z; z& [
在我的理解中,人的动力分为内动力和外动力  T1 h( N4 h% p# g

2 J. [, `) |+ `; g& C$ X7 @一个人发自内心想要做一件事,比外力逼迫做一件事情要专注很多。但是内动力可以被外因消耗。比如说,我喜欢游泳,但是如果今天天气太冷,今天太劳累,今天跟别人吵架心情不好,我就不想去游泳了,内动力的作用是抵消这些负面影响,只有当内动力值大于负面影响总和,才能去主动做一件事情
; G) i  D) Z* b1 @2 R/ `% z( `" e+ f
我说的这一类人身在985却更容易沉沦的原因是什么呢?2 b$ `) n' s+ m5 o( S
: R: E: U* x( d
他们内动力太小,负面影响又太大1 R% o& x8 F3 M, C& n0 O
+ s- a1 m  F# ?: G/ P- y  h
通常家长会让他们倍感压力,心情低落,他们又内向不善释放压力,常常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高中时期,他们处在相对隔绝的环境,周围都是学习的孩子,父母管得紧,接触不到游戏和花花世界,他们就随大流学习。除了考试以外没有其他方面的压力,高中的环境仿佛世外桃源,恰巧他们的智商都在线,成绩不错,就不会受到父母过分的压力,也不会在同学面前相形见绌。高中生活有强烈的外动力逼迫他们学习,日复一日的催眠让他们相信必须要考上好大学,内动力充足,外动力强劲,负面影响微小,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们顺利考进了985
0 ^& [% s8 B' X8 S9 c  q0 o: G! I但是到了大学,他们丧失了明确的目标,大学里没有强劲的外动力逼迫他们往前走,他们在迷茫中留在原地玩游戏,越玩越迷茫,越迷茫越玩,内动力的重心一点一点地从学习上转变到游戏上,后来习惯成了自然,玩游戏取代了学习,所以很多网瘾少年在别人看来,不懒惰,甚至十分勤奋地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做游戏任务,所以在现充看来十分疑惑,“这人玩游戏图啥?”
/ Z, N: b; l- v# @
3 k& C8 S4 ?5 g5 f- C! T1 F; S  N
分割线1 n. D$ N8 [# k/ _3 s- c
我歪一下楼,聊一下教育。7 g: Z' J/ c2 e2 Y) E+ \0 h
关于“人生目标”,我觉得中产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主要是他们自己都没把日子过明白。
0 G. ~9 e- N8 z; L; ~: l; j0 w小学,一个很烂大街的作文题目就是“长大后想做什么”,很多小学生会回答说,想当老师,医生,科学家,宇航员,现在流行当官当土豪。但是你问问小学生对这些职业了解什么,小学生表示不知道,再问家长做什么工作,就明白了,家里没有人做这些梦想中的职业。家长自己对这些职业知之甚少怎么能给孩子洗脑这些职业好呢?也不一定是家长洗脑的,有时候社会就会给某些职业渲染出非常好的外表,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凭传闻和想象以为这些工作真的很好,等上大学选专业之后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洗脑出来的价值观崩塌之后会觉得格外迷茫7 E' [/ F' c) q) q  i0 c

- Y; ?3 K; z. z' x6 [) c关于“奖励机制”,有些家长觉得培养学习能力就是让孩子心无旁骛,短期确实有效,长期来看完全没用
) W  p' r9 X& g6 c* [小孩子心性无异于动物,训练动物无外乎两种办法:一,打,二,喂
; h/ v) k8 x! x6 D+ G: G1 O: E这两种方法都是建立条件反射,动物的本能就是,会疼,所以不能做,好吃,所以继续做
) H8 E0 w5 c! x( t5 s2 I家长通过隔绝游戏,其实是让孩子感受不到其他甜头,那么相对来说学习就不痛苦了。很多家长知道奖励机制可以鼓励孩子学习,考高分就给钱,给礼物什么的,这样看起来是建立了正向的条件反射,其实这种操作方法对于人类来说很危险,因为一旦孩子接触到更大的甜头,前面的训练就会崩塌。题目里问的为什么985大学生会沉溺游戏,我告诉你这就是原因,他们的条件反射失效了,长期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甚至会让他们的快感double,普通人玩游戏顶多半年就腻了,而这类人却可以玩得十分专注,因为他们的快乐阈值不正常,普通人图新鲜玩游戏,新鲜感过去就放手了,而苦行僧感觉游戏过于好玩,游戏通过庞大的副本和不断更新的任务给予玩家即时生效的快感能刺激他们持续玩下去直至训练出习惯。有些人“明白人”甚至觉得自己活亏了,前18年没有好好享受人生,后面就要加倍玩回来0 ^" e- x  s9 w' n$ M0 K

! S2 J/ ~; k6 M2 N. v2 K- |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告诉家长,想孩子少走弯路,还是多言传身教吧) g9 T0 p: S. |9 H9 B( U. O( t
) M4 [! s# e4 b/ g- H! W  D# |9 w8 ?1 a
那么游戏究竟有错吗?有也可以没有。游戏确实使一部分人沉迷,但是没有游戏这部分人还是会沉迷其他东西。鲁迅说,给路铺上牛皮不如给自己做双牛皮鞋子。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就别怪游戏了+ {) k) ~1 g* D" J/ k. M0 h

) E& e6 O/ `  c* O: s  G" n6 X/ S 考入重点大学,却因沉迷游戏而频频挂科,这些人是怎么想的?-2.jpg
8 I  u( B7 f2 G3 W话说我戒了游戏之后迷上了这个破乎(摔!)
* Z1 x- \2 t  b$ {3 j! R1 Y( n. n+ u* d9 t( q. q! P
对于已经沉溺游戏的大学生,试试看找学霸室友,24小时跟他们在一起,别再每天发誓明天要戒游戏了,每天少玩一点点就行。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戒手游的一个狠办法是,玩他个24小时,玩到头疼,玩到想吐,然后在脑子快炸之前把游戏删了,这样保证之后3天都不会再想碰游戏,趁着空窗期赶紧抱学霸大腿,把考试先过了。我认识一个狠人为了戒手机直接换了老人机,真的戒成了,釜底抽薪十分好用。我以前为了戒端游,把电脑换成了mac,因为电脑十分贵,担心发热损坏电脑就没再玩过,有些游戏根本就没mac版,果然端游也戒了
并家全 | 2021-10-29 14: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占据着不错的教育资源却不珍惜,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类似的还有,
0 H" B7 p" _# E2 g' I$ J
国家花那么多资源培养博士,他们却不24小时科研,居然还有时间吃饭拉屎,他们怎么对得起国家,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放任下去的话就是这样,# H' x6 W" z. f4 G! P
都在地球上,他拿了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分一点给我呢?
% G7 Y; q% {/ V5 n; C$ C# C8 Y
- b3 x1 Q4 J& _
他们在想些什么呢,没沉迷于游戏的人怎么会懂呢…2 }) ]8 W* ?3 X' h  [
他们再怎么也不会去惦记觉得别人「占」了自己什么,毕竟是自己凭本事争的…7 t6 Q0 w# J! I# r% h3 U3 e
# k0 E7 `9 ~0 s0 u

, h3 e0 [/ y9 W+ `>>>贱贱的圈|群|站<<<
飞不走的影子 | 2021-10-29 2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其实不能单纯以“人是怎么想的”来下定结论,而导致这种沉迷游戏,或者说有了网瘾的人群的诱因原因有很多。但总体无非跟一个词有关——家庭环境/ Z' p% ~0 b! [7 ?
若以唯物主义的范畴来论述,那就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Z  i- d! K: S
即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环境中存在的多种物质共同导致的。" l  M! V& l) Y* _% g. @
而从网络成瘾的人群角度来讲的话,无论是否重点大学,凡是家庭背景不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成瘾。6 C8 x2 F7 y3 \4 |6 y# ]) k
3 Y: r" i- E+ T5 f; e( \
网络游戏成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那就是家庭环境与背景,而家庭环境与背景是影响到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入学率的。
0 o( j2 ]+ F& u* }3 `+ W在家庭环境背景越好,父母职业阶层越高的背景下出生的学生,越容易进入重点大学。不同家庭背# m5 M. [1 j4 _- D; W1 ?6 P
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对机会并不均等。
; y0 J9 h8 u9 w5 p" ~' u8 B9 Q8 r那些大多数就读于重点大学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实力,是普遍优于普通大学、民办大学、专科院校的学生家庭的。! H, c. `. h9 ?+ }2 O

' }  Q" g& @" F+ u7 b4 P这个问题,也就涉及到经济条件了。
0 p& \" {4 D, Y: C" r4 l4 l5 o在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中,经济资源是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收入越高,能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会越多,子女接受的基础教育越好,从而获得好的高考成绩的可能性越大[1]。
% \4 {9 w4 U( r7 S; s8 y# g$ r) Q  A; \" C
而早在1970年,以蒂奇纳教授组成的明尼苏达小组,提出过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 ?! A+ z! [: Y( P9 ?& p知识沟理论(Knowledge-gap):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加,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情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0 o! K, g0 _/ o' G5 J& Z2 p
这也算是阶层固化的影响因素之一,经济实力条件越好的家庭,在信息获取的方面上是超越于经济实力条件低的家庭,而信息的获取往往会涉及到文化资源。
1 }& j: ~7 h3 y* U( a. r& p! X, x/ J8 W2 h9 i+ k
经济实力的高低,也能够反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能够携带的文化资源。
& u: W! X) Y0 S2 u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等方面的能力越强[2]。
0 j+ s3 y3 U4 c1 ~$ u3 k在家庭背景优秀的情况下,父母给子女提供的,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文化资源,还是思想观念资源,都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符合教育方针,符合“真正的教育”的。也在网络游戏方面也能够给孩子带给更多的抵抗力。+ s# C7 D1 z" X# \; j# E
也因此,父母的职业阶层越高,大学生在网络成瘾的程度上也就越低,整体是呈负相关[3]。
) g9 I: z+ L) k) E3 G; s1 p1 O: g7 Q- d
而至于那些即使是考入了重点大学,但是频频挂科,沉迷于游戏的。从比例上来说,他们大多数不属于上面所说的优秀家庭的子女。
, c% D% h  [! W& @9 r( M大部分都是出生于贫寒,或者出生于普通工农家庭的学生,他们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努力”,通过高考这扇大门,从而进入到了重点大学。
* U8 r* b! w5 e7 Z! t- `4 i3 ^他们与优秀家庭的区别就是:没有优秀家庭提供的资源,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获取这个社会上的众多信息,无法准确地对当前所遇的事情下定结论,也无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为自己进行博弈选择。1 i$ z+ o( a0 V  {( D1 I4 \
也就无法在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上,提前建立抵抗力。; E8 L$ d4 H8 d$ Q
$ f* |% \% Y: \( @+ ?2 H& k$ S
因为他们本身携带的学习属性,是一种狭义的学习,不是广义的。也就是在高中三年那没日没夜的刷题做题,月考周考跟高考,并不会过多的涉及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学习”。
, K( U0 p) a; C( j( T/ L6 ^! y9 @9 A, Q2 X
而在未来,这种趋势会慢慢下降,因为现在的高考改革,越来越倾向于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高考的筛选机制不断完善,也就能够逐渐淘汰这些“低素质人群”,降低他们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 k& m2 B7 n1 c" P- Y2 X阶层固化的脚步,是越来越紧迫了啊。
/ K4 r5 L2 I1 @* o9 K* k! e- X% O6 d. {, [. G
不信的话,你随便找几个学生问问,问问他们:你为什么想上大学?
8 j: {0 J; O- |& x4 z+ _# p2 n6 l上大学的初始动机,就能够几乎决定他们在大学里面的历程了。# p) ]( p. e& m" c8 j0 z
参考文献
7 Y0 k0 e4 D3 u; z& I" W8 q* R& T4 _2 `0 y- K: e# `0 C
[1]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3):58-63.+ y+ ]! ]2 F5 H* @2 G
[2]〔法〕P.布尔迪约, 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5,6.  ]' h+ |. z2 |, D) X0 @
[3]闫宏微.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李老大丶 | 2021-10-30 0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为什么沉迷游戏”这个问题上,很多大学生和小学生的缘由是差不多的,那就是没有自理能力。
$ M, M! ]0 n  d8 n4 R; F% |7 \( x. `当然这里的自理能力不限于“能自己洗衣服”或者“自己饿不死”,而是一种对“内在”的自我管理——他们无法正确或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自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很多答主说“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正是如此。
  N/ k: W6 B' `% i4 L" I我们做一件事,是需要理由的。上大学这件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扩宽交际圈”、“获得更好的平台”……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上大学根本没有理由,或者说唯一的理由是”应付父母“。
+ I2 W! B" |1 i为什么会有留学生付着数万刀一年的学费还不去上课?我之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一个切确的结论,但我的看法是这些人并没有在”付出“和”回报“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联系。他们或许会觉得钱是父母付的、时间是自己的,我爱做什么不行?
; M  {7 t' @; s# D
4 i2 |1 T9 G2 |! J: O9 Y3 B+ h- T一个有自理能力的人、一个能明确知道自己所为的预期回报的人,就算再沉迷游戏,也不会让游戏完全颠覆掉自己的正常生活。你可能因为玩过头了导致成绩下滑一个档次、并且在下个学期基本会迅速纠正回来,但不可能因为整天玩游戏导致全部挂科。$ V& }' D- S, b# H; Y/ g- L7 g
我们直白一些——大多数本科的课程设计都没有紧张到一个星期学习100个小时才能不挂科,事实上每周50-70个小时完全能保证你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呢?除去吃喝拉撒你还剩下几十个小时去可劲了造,全用来打游戏你还没把自己打吐啊?* B  z5 k. `8 r# a
真正因为打游戏挂科的人,基本都不仅仅是”沉迷游戏“这么简单。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无法管理自己每项行为的预期回报。这项技能本该是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应该逐渐掌握的,但必然会有很多人,他们在初高中之所以会拼命学习基本不是出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外部环境(家长、学校)把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生活内容都剥夺了,他们不得不学习。- S* L  c$ Z; A* k! N

6 |2 m! T& n2 w: F& m8 y用“很多人沉迷游戏也学业有成”来反驳,恰恰是忽略了这个核心问题。那些“沉迷游戏”却依旧不受影响的人,是能够正确理解自己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该做其他事的人;那些因为打游戏而频繁挂科的,你把游戏换成任何其他东西,他们一样能挂科给你看。
longyard | 2021-10-30 16: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我是可以亲身经历答一下的。
: u3 a- [) [- l, A本人80后,第一次接触游戏就是红白机小霸王。我父母担心我玩太多影响学业和视力,但他们没有完全隔绝游戏,而是限制我每天作业完成后只能玩一个小时,而且期末考试如果考得好,会买新游戏卡作为奖励。
, l( T1 a& @7 {" N结果就是我成了附近小孩里拥有游戏卡最多的(但换来换去的都不知道哪去了),然后考上了清华。/ B% H7 a; j4 {: r& b5 Q# R
当然我不敢说这全是靠游戏作为奖励的功劳,但至少能说明适当的游戏和学习成绩是不冲突的。2 K( V' Q4 e* O3 A3 D- ^% \
上了大学以后,一个小时的限制也没了,买了电脑后也能玩更多的游戏。但我至少还是能做到要把每门课程的作业靠自己完成后再玩游戏。而且除了和室友打打CS以外,玩的最多的还是各种单机和模拟器。/ O( `8 Y+ L4 E0 C( y+ o
所以大学里没有挂过科。
0 |$ `* g* v7 J1 R, c" K* i然而毕业之后进入了游戏行业。。。这却是另一番因缘巧合。
  U( x4 h+ D* m* ?8 E# l总之,就像很多答主说的,完全隔绝并不能消灭心理上的欲望。反而是有限制的接触后,才能有效的培养自制能力(生理性的比如抽烟吸毒不在此列)。
文倩麻麻 | 2021-10-30 2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在的大学每年招生2000名学生,但是毕业时每年大约有10%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这10%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挂科等原因而拿不到学位证。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而不学习。就算挂了科也毫不在乎,依然沉迷游戏。我在想为什么高中时那么优秀的学生怎么到了大学就沉迷游戏,不知道学习了呢?
6 z- p; m" _7 }4 G" r后来跟几个沉迷游戏的学生做咨询才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那个曾经“优秀的自我。”
8 D( N6 y+ H9 ~+ e) Y' t9 V: D: \0 G2 {这些学生从小就学习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从而他们形成了一种自我评价“我是优秀的”、“我必须考前三名或前几名”。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取好的名次,获取别人的夸奖和奖励。但是到了大学后,由于周围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这个时候就会通过竞争重新洗牌。一定就会有同学排在中间和后面。如果你努力的目的还是为了名次和奖励,你会发现有些人你是怎么努力都超不过的。怎么努力都考不到原先的前几名。" z0 h7 f. Q! m  H& W, Z
那怎么办呢?只有通过游戏,在游戏里取得好的成绩来安慰自己。这时游戏成了安慰剂,你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和感觉在游戏里找到了。所以,自然就会沉迷于游戏了。
4 C7 W& ~- g8 `! Y) P而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沉迷于游戏,一般就会得严重的心理疾患,比如抑郁、焦虑,甚至精神疾病。而现在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也确实在逐年上升,越好的高校越严重。
! z# [4 U" i1 U/ K* {) M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u0 e. k3 Z/ z$ Q. T8 E5 T/ {: T
一是打破“我是优秀的”这个自我概念,在新的集体中重新给自己定位;二是明确自己努力的目的,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别人的奖励和佩服。所以明确自己的价值方向非常重要。
$ |+ L6 a. R; R* `4 b' O+ f1 s# ]& u( @6 D- F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越努力 越焦虑》7 M9 ]) Q+ v6 J1 d) ]; }% @
https://www.zhihu.com/pub/book/119575178
- {1 _- n! [, }5 S# p4 l)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 w% S/ Q( ~% \  w, o( i. N0 o
从我们出生开始,耳边就回荡着各种与努力有关的「紧箍咒」:「起跑线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但努力会!」「大学不努力,你连毕业证都拿不到!」「25 岁不拼命努力,35 岁一定一贫如洗!」……
  V4 S; n+ ?& t! R, h6 }( R然而,当你清晨奋战在图书馆、加班到深夜、报名各种网络课时,却不时会从心底生出一丝迷茫——为什么越努力越痛苦?为什么努力了却没有结果?为什么努力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仍然不开心?/ f% ]" i. a( f
其实,你并非因为努力不够才如此焦虑,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向本身就有问题。7 p1 Q; J4 C3 v& a. k, O
这本「一小时」,我们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刘希庆,他将结合专业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从努力的根源讲起,探寻造成你无效努力的原因,同时以轻松易懂的 8 个方法,带你重新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 T1 Z5 O+ z/ P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认知迷宫,重拾活力四射的生活。
阿闪啊 | 2021-10-31 0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有成本也有收益。/ x0 q, w# B. V: m
沉迷游戏的,在计算成本收益上有自己的一套“内在算法”,很多更看重玩游戏当下带来的直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算不准(或者是故意不去算)付出的成本,特别是很多往往低估了沉迷游戏付出的人生机会成本,总觉得“当下快乐最重要”,“别想那些让人烦恼的事”,“放松一下就好,过去太累太苦,过段时间再努力”,“未来还远,还有时间,到时再说,讲不定到时一切就好了”,“本钱足够,浪费一点没关系”……
/ u. ?. x# y6 B2 V游戏设计者对人的心理下了大功夫,投人性之所好、让人愉悦是基本原则,不这样干,设计出来的游戏就根本不吸引人。) d( t* m; x# q0 p( L8 |$ g
有些游戏具有很强的赢利目的,更是需要利用人性的特点来拉住玩家,以便从其身上获取利益。以有心对无心,后者基本没有抵抗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