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题主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主角的那种人,就是觉得其他人都是NPC,他们的存在都是为了让主角成长,给主角攒经验值的。我作为一个二级市场私募公司的从业者,就来探讨一下,真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才能做交易吗?- N* T# A& ?, X. x6 d
* O/ n) M; m7 x1 A5 ~; a我想说,认为交易总是反人性的,这种想法是比较危险的。如果认为,交易只有反人性才能盈利,就把自己放到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隐含了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是交易天才的假设。一个普通人,用普通的方法,也能盈利。这是一个交易者必须要有的信念。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就不能进入市场。 原因如下: 如果认为只有天才能盈利,就会在失利的情况下怀疑自己,导致交易行为的扭曲;反过来,当产生了盈利后,又会认为自己是天才,从而将自己置于站在悬崖边上还浑然不知的危险境地。
; @, y" y- c9 h9 q- f( P+ W. N, ]$ n! Y7 A8 X
人性是几万年前就固定在基因里的。基因编码是稳定的,使得人性也是稳定的,因人性引起的市场波动规律是长期存在的。交易就是找这样的规律来获利。金融市场波动,更像生物学。但这并不是说,交易总是反人性的,交易只是利用人性形成的市场规律,具体的交易,既可以是顺人性的,也可以是反人性的。
/ g" Q- a" I* y$ A! x. S$ B6 f b7 V. |
0 ]6 S# I6 n8 Q) C* e7 F/ w: l那么交易者具体该如何利用人性规律来获利呢,下文分享三个案例。请一定不要错过。
. ?7 n3 k0 j* ]7 e( ]* s) O+ l$ J4 F3 C7 w
趋势跟踪者1 S! E! d/ r# }& N$ a" q: ^. J" F2 Y
* B. S3 F* r& Y3 `* O& w/ {# @
关于人性在金融市场上的反应,行为金融学已做了初步探索,如代表性偏差、控制幻觉、信息处理偏差、框架依赖等,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偏差,各偏差含义均可网络搜索,不赘述。各种偏差反应到金融市场上的规律,就是市场呈现出趋势性。5 u+ d- V+ c; t
# v0 }7 j3 }- `7 n- B3 n; w& ^$ F
不仅金融市场有趋势性,实体经济同样呈现趋势性,同时受到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的货币流动性也具有趋势性。央行一旦决定降息,就会持续降息,从未见到过今天降息明天就加息的景象。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政策制定者,都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这一切趋势性的背后,都是源自于人性。( Q3 D3 e; X3 F; D0 T
* a( ?. Z: R$ ~7 Z
既然人类活动的市场存在趋势,那么交易者就设计出了专门的策略,通过捕捉金融市场上存在的趋势来获利,这一类别的策略统称趋势跟踪。80年代的《海龟交易法则》就是著名的趋势跟踪策略,策略的创始人,理查德丹尼斯,用这个策略一度盈利2亿美元,之后他将这个策略的细节全部公开。期货量化策略评比杂志《Future Truth》,上榜最多的策略Aberration,也是趋势跟踪策略。' _8 i0 T, C' @" s
( }4 [3 M) h% {. e不过同样的策略用的人多了,难免遭到市场反噬。市场走势虽然仍存在趋势,但是震荡变得越来越频繁,直接依靠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来捕捉趋势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发现,实体和货币流动性,这类代表基本面的领域,也存在趋势性,而且较金融市场的趋势,更容易预测,于是很多人开始转向研究基本面,通过预测基本面的趋势,来间接预测市场的趋势。比如,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股市就是金融市场,货币流动性就是基本面趋势,通过预测货币流动性的趋势,来间接预测股市。
0 J3 y; p5 C2 F. U3 a& E1 U \, P) m" T1 X) P- z- i
& T, M' E. T8 i; |3 O4 r" B7 W, o
! U" S; q7 h! {& q" r买卖是基于对社会融资规模的预测" l6 R4 J% ^( U/ f
) J; n9 u) t) m+ \1 k$ d
基本面趋势,和金融市场价格趋势,并非完全一致,有时候也有偏离,它们的关系也早已有人做出系统性研究,并命名为“反身性理论”。
$ X$ {+ n7 [3 l+ [
: k. k2 i0 A' x& a; i2 H总之,无论是直接根据市场价格做趋势跟踪,或者根据实体经济或货币流动性做趋势预测,还是反身性理论,背后的原理都是,市场存在趋势。而趋势的形成,来源于人性。8 r" R" o; a# c& G9 [ ]8 _
' `- I3 c5 _5 O1 y3 q# H恐慌反向交易
* _" M$ g8 f4 ]$ A! f {9 U- q: @( F" o) _! b/ q) `6 a5 e5 A
在几万年前,人类遇到危险的时候,基因中会有一个“战斗或逃跑“的机制,这个机制会促使人在极端压力情况下做出本能反应,而非理性思考。在金融市场上的恐慌,就如同这样的危险,人性因素触发市场的非理性抛售,市场会处于极端状态。这一极端状态不会维持太久,一旦人们恢复理性,就会快速修正。8 u$ i0 t) F( D& Z
3 {0 l. n6 ]+ [& b6 N7 m- l
既然恐慌能产生反向交易机会,交易者就会设计相应的策略,去定义和捕捉恐慌。例如,长期交易者,会使用估值指标的极值去反向交易。
" ?* J1 Y' X# i% |
% h2 {, c3 z* ^) f/ p
. \: e9 L) R1 J, U: A4 [
& t( P% M' @) E1 ]7 ?9 W2 ?" _买卖是基于估值指标的极端值 g" j: P o* [ ?% ^. U
- `6 G/ z6 H/ O W& c# W
短期交易者,会使用一些短周期的扩散指标去测量恐慌。/ R: {3 k3 O4 H
) n; N' G0 ~ I. K0 B- @1 f6 k
/ g% W) P6 q3 B" O8 x8 L+ _
! z" t7 u$ B6 V+ ^5 p" Q9 W3 m) J
涨跌家数 = 上涨个股数量/沪深两市总股票数量( q1 |$ {$ R7 K, C& g; b0 V
5 s. F _" P( \( y# H. p9 L波动率异常. V% i4 E- m7 [1 x
' ]) {. J7 {1 ^0 Q! r# ^波动率异常,是极好的说明金融市场呈现生物特征的例子。金融理论中有一个Garch模型,刻画了金融市场波动聚集性的特征。简单说就是,波动率突然大起来之后,会一直维持高波动,所以经常看到暴涨之后,不是继续暴涨就是反转暴跌,因为无论暴涨还是暴跌,都是高波动;同理,波动率小了之后,也会一直维持在低波动。市场波动率就是人类的情绪,情绪激动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复下来,这就造成了市场的波动聚集性。
9 r9 \2 I# ~5 S- G3 O
# g( }# z: G9 E那么如何应用这个规律,可以设计一个策略,当市场违反这个规律的时候,就说明有异常情况发生了,意味着可能有交易机会。例如,一支股票连续放量呈现大波动后,如果突然极度缩量且波动率收敛,就违反了波动聚集性,说明交易这支股票的人,在情绪高涨的时候,瞬间冷静了。这样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暗示着,交易这支个股的人,并非普通投资者,而是做局的控盘者,主力资金留下了交易的痕迹。
% T" y V2 h- \2 _7 b. ^: F! W3 D) R
不要太神话人性,金融投资还是高度依赖“信息差”0 H: n8 ^6 a( T8 F
# K3 D, g$ g! |4 z
交易确实可以利用人性来盈利,但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依赖于人性的规律。还有另一种交易,那就是获取“信息差”。大型投资基金,“利用信息差”贡献的盈利,远高于“利用人性”。
1 h) R: X0 ]# T) w9 w9 U( u' S
最后,有志于在交易领域发展,并系统性地了解人性的规律,例如金融市场的各种偏差,以及Garch模型,可以读一下CFA三级中,关于行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章节。以下是免费资料。5 m' n% S, z3 P0 O* j
<hr/>更多了解CFA和金融职场,可移步答主的以下回答:
# Z4 i. h" Q. v# s2 Y<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3234668/answer/2054967074" class="internal">cfa考下来要多少钱?
) |! U) R& i1 e4 {, N( g5 ?在私募公司工作的体验和经历是怎样的?9 ]4 l. @9 e9 E* R1 a8 y
Quant 未来会成为非常内卷的职业吗?
8 k) N! F# h9 o. u量化金融和传统金融有什么不同?
- q8 z: o& u; T H. X0 j) G%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量化交易都用Python?
% @- z& M [) w5 f9 a& i转发锦鲤真的能转运吗?
2 Y# G, f- `" O1 p在校大学生如何自学CFA?, v8 y5 k7 r; }" M t
想考 CFA,品职教育看起来没那么商业化,但是课程质量怎么样?
: }' U& [1 B5 B) z+ ^ i- H金融分析师都是怎么干活的?
* r+ j# i& u* K- n金融分析师证书(cfa)对普通211硕士进券商有帮助么?' Q0 J( W( j T6 `
双非学校学生建议考CFA吗?8 d$ h+ O% K# D' @. G# o
如何看待 27 岁女孩在金融行业市场部工作朝九晚五年薪 60 万在上海买房一事?真的有这样的工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