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房子是消费品,即房子是用来住的,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就成了民生问题。
' l/ v$ j" J" N* t% V# \7 ]同时,房子也可以用来投资,这样的话,房地产就成为投资品。6 L7 y/ z4 n* m f0 P- I9 t5 f
在中国,由于房地产贷款与人民币信用、国家信用息息相关,房地产就成为国家信用的基础。
}+ Q! a; X% ^1 T) T, ^所以,如何能够使中国的房地产问题软着陆,这对于中国经济至关重要。1 G# W4 [! q7 H
在探讨中国房地产改革的方向之前,我们先大致看看几个典型国家是如何进行房地产市场改革的。$ g' \# i7 V7 n/ _; ^
我们先看看德国。- l' L! y( @$ ~/ u! C' \( u
1 p/ K( u& q& D1 T7 a: Q J
( h; a& L1 g( }1 w' K! O. H2 e4 Q6 ~3 J
3 D2 K% o! d k( Z* Y( U( J" o5 V5 Q+ m! }6 f. [4 a) S8 E$ l
大家都知道,德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比较平稳,那么,德国是如何利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呢?) f3 W3 I0 @0 p3 m) U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当时德国的房屋缺口很大,再加上德国的土地私有化,政府就通过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等行为,鼓励一切市场主体建设了大量的住房,先把房屋供给问题给解决掉。5 ^5 D' ~( @7 w
然后,德国政府严格管理房屋租赁市场,规定租金的上涨幅度,如果房东设置的租金上涨幅度超越政府的规定,房东是要坐牢的。
, H, r6 d. u7 q1 W2 o很快,德国就解决了国民的居住问题。. o. i* C/ g/ {% K% r; Y0 S
德国能够快速解决国民住房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德国政府人为破坏房地产市场化运作,因为如果房地产市场化运作,按照自然法则,人性都是贪婪的,很容易使房+ P% h2 i* I3 M1 R
美国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与德国不同。
% g1 g4 m5 S/ `0 l8 D: u; T, U5 P, @0 Y9 K
$ H+ ^: _% `3 u Z
! H0 Y- m/ t2 T5 m, K+ f. i: e9 }3 \
你可能说,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就是由房地产的次级贷款引起的吗?, C) s+ N( G/ b
美国虽然点燃了全球经济危机,但是美国的住房问题真的没有那么糟糕。美国建国以来,刚开始的13个州的土地是私有的,后来,美国通过各种方法从其他国家弄来的土地是国有的,美国政府把这些国有土地出售给私人,私人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面自由的建房子。6 m& @; o4 {$ G! g0 T/ s
美国很大,人口3.3亿,相当于其地理面积,人口并不多,所以美国人的住房条件还是很好的,人均住房面积也比较大。0 V2 t1 V: j3 j8 v% p% R
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而非美国所有的城市,针对的阶层也更多是中产阶级,低收入者买不起房,高收入者自己就有土地,不需要买房。! y3 k( i" s6 o( w8 j( `7 p
这些中产阶级在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撑下,他们可以从银行以很低的利率借款,同时首付比例也不高,这才酿成后来蔓延全世界的次贷危机。
/ T( F _" y8 s1 U! h! @美国与德国这两个国家的土地是私有化的,这与中国的情况不太一致,有一个地方的土地是国有的,房地产价格也控制的很好,它就是新加坡。. ]) k4 u8 }. V1 s1 \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是非常成功的。, J6 m" s. w8 r& h$ X0 v8 ]
# ~8 u V8 b1 s7 r P
" m, R8 ?' {+ K- h8 l" A
: z# b* h, m }" S8 l
' u: S" O3 `4 v- Z4 w; N; ~. I# a
1960年,李光耀刚刚上台,就成立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当时的新加坡甚至还没有独立,经济条件也比较差,就是在这么差的条件之下,新加坡建了许多保障性住房。5 f" `( ?" s5 Y. E' A& A
后期,新加坡形成了土地国有、保障性住房、市场化运行,三大模式交相呼应的场面,有效解决了新加坡人民的住房问题。
. _: X( u* A' ]: s- M3 p3 _7 P政府通过修建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使得许多人民以极低的租金就可以入住,并且,个别经济条件很好的富翁,也可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两不耽误。6 u7 j3 [ [" r8 [: H' x7 t' Q7 U
这样的话,商品房就不会形成人为的稀缺,房地产的价格就更加的市场化,这点与中国不一样,由于中国存在许多刚需人群,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得不去买,其实这时的商品房价格时扭曲的。& F3 u6 v O2 k' C6 F! j
事实上,土地的国有化,对于房地产改革帮助很大,就看你怎么使用了。
5 Y3 }& \$ h# e2 P( E ~由于住房的成本主要集中的土地上,盖房用的砖头、瓦块其实花不了多少钱,政府拥有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本就大大降低,政府这么做,其实就相当于放弃部分土地出让金收入而已。
. U) N* ^3 |* C d1 g大家听我讲新加坡、美国、德国的住房制度,我们就会大概清楚,中国的房地产改革方向在哪里?! \, |( j. l% t
我们更应该学习新加坡!
! d6 G7 M4 U, A' `7 V4 @3 F新加坡的反面案例就是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金融化,乃至最终货币化。
0 K/ f6 M& p* p9 H' w% Q这种模式只会造成政府与房地产商、金融巨头形成利益合作体,国民经济被房地产绑架,房价扭曲,经济债务率高企,贫富差距加大。
( r- E2 a/ F+ J3 D& d% Y, B当然,中国实施的并非此种模式。
8 ~/ \- _) H$ j& N/ N但是,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市场化的策略也不是太好。
9 p! B2 y, y$ D6 s由于政府是唯一的土地供给方,这也容易造成大地产商通过竞价买地,垄断房地产市场,政府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收入,也倾向于支持房价上涨。
4 ~) m. C) X5 P2 E: G" M这种模式也会造成居民购房压力加大,居民杠杆率高,老百姓不敢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也会形成挤出效应。& Y5 W0 y0 e% V& |7 D- r
所以,土地国有化、批租制度、保障性住房、房地产金融化,四者的有效结合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
7 Z( [* i9 ]4 m! f" z r而中国自房地产商品化改革以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市场有货币化的倾向,这造成许多城市房价翻了好几番,房地产市场泡沫明显,这也是管理层主要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