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的底层原因是因为里面学生大都是富人家庭,从小接受富人教育的关系吗?

[复制链接]
民主富强121 | 2021-7-23 19: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啊……% E8 k" g% J3 c% h: I
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中间阶层,尤其是父母是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员工这种家庭很多。能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个教育环境不只是硬件,还有氛围。在此以教育环境为基础,再加上个人天赋和努力,才有可能(毕竟招生数量也有限,对不对)。, O/ e/ R' \" `
特别富的,按照现在的招生规则,单纯富并没有用,毕竟国家就防着这一手,再加上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
123459385 | 2021-7-24 04: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是智商特别高…
洋洋妈妈2017 | 2021-7-24 1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是因为父母,父母不把他生出来,他就是空气,还清华北大。
5 b4 t* l* v# X- B——你这不是铁杠吗?  C; d: I  h& `! Y. h8 t& r
是,你说的非常对,但是说清北学生(正常考上的)底层原因是因为家庭富裕,也是这种思维,只不过因为这种说法可以受到最大多数人的欢迎,隐藏了它的铁杠的本质。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考不上清北,因为绝大多数人只想听到自己满意的,最大程度安慰自己的答案——原来如此,我没考上清北主要是家穷,艾玛好受多了。
) f: b8 S- C1 f4 m/ h4 q9 Y% n当然绝不是否定家庭富裕和父母受教育多对孩子成绩的正面影响,这个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你要说考上985211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富裕都说得过去。但是具体到清北这么特殊和小众的案例,天赋才是最重要的底层原因。
欣潼旱 | 2021-7-24 18: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教育资源有关系,和个人努力有关系,和遗传因素也有关系。
AAAA310 | 2021-7-24 2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高赞答案也说了,最多的是师医公家庭。
2 {6 ?$ ^2 }% ^5 E$ K% Z2 v6 d4 A这类父母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也有时间鸡娃,所以子女普遍可以好一些。
# k- G1 Z! D+ {- h还有一点,这类父母认为读书重要。因为师医公都是靠考试进去的。. S: W1 }8 H8 V
如果真是大富豪的子女,比如王思聪,显然跟北清学霸不是一个类型。: N  n$ r' U4 _2 w
而且大富豪也未必认为读书重要,可能找一个高官的亲家稳固势力更重要,父母这个态度也会传导给子女。
/ ]' g* J; @. s另外大富豪子女诱惑比较多,很难静下心来学。' {; K: Q/ P. r  p, o  n
其实高考那点内容,真的能每天认真学还是可以考得好的。但每天玩疯了就很难。
海豹突击队海k | 2021-7-24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证明清华学生不是富裕家庭出生。6 y2 o% l; X' b
1、我读书的九十年代,清华学生每人每月有40元伙食补助。每次生活委员发补助的时候,所到宿舍无不欢声雷动,如同节日。
4 e6 v& t: a! }0 {2、我在清华园倒卖二手自行车,一百五十元以下的自行车最好出手,超过这个价格,将遭遇漫长的砍价。
/ r7 M- @+ K" b9 a" {6 e9 q与之作为参照的是,比我大六岁的表哥,上大学时家里买的是新自行车,尽管他所在的大学根本不需要骑车。6 u0 ^/ X: H6 R" Q& l- l) C3 n  t% }* i
3、隔壁宿舍状元A大学期间差不多每天一个鸡腿和一瓶酸奶,成为全班羡慕的对象,他妈妈是西北某重点高中校长。A的体重从入学的120斤成功增长到毕业的160斤。2 L" X9 E6 z6 S5 _  _
4、同学B因为买来的破自行车无刹车无铃铛,在三教门口斜坡撞倒一位孕妇,孕妇最终艰难保胎成功。B同学妈妈也是中学校长。0 x4 P7 V! K' }  `' j
5、同学C申请困难生补助获批。他的床上只有凉席,没有褥子。不光由于C来自福建,因为广东和广西同学不这样。
* ?' |6 `7 K0 ]0 N) Z3 T: p8 A6、入学时宿舍不配电视。我花两百元买一台二手18寸黑白电视放在宿舍,每到重大比赛日,我们宿舍会挤得水泄不通,其他班,其他年级的都会来。
7 C. J4 Z, T7 z7、专业与计算机强相关,宿舍凑钱买电脑是常事,尽管如此,直到毕业,五个男生宿舍中仍有两个宿舍没有电脑。5 O& ~3 A( u& D
8、挨宿舍卖盗版光盘生意非常火爆,几乎一天会来好几个小贩。价格五元一张。
( s6 ^: \! I: R3 \. I% [9、除了盗版光盘,河北白沟来的组装磁带机、充电电池、计算器也很畅销。- Y, l1 Y8 p' D1 c
10、宿舍为省钱去批发过单价一块的统一炸酱面,单价8毛的双汇火腿肠,比楼管卖的便宜两毛钱每包/根。
4 |3 ^: [, r( e. Z4 v' p! g* E! c! u11、上铺北京弟兄D有两个月不知何故缺钱,吃不起食堂,买了一根胳膊粗细的火腿肠,每餐切一片下来,配馒头、面包吃。! j  D2 S" F  d) C
12、大四流行写书挣钱,班上有7人参与写书,耗时两个月,每本书稿酬八千至一万四,作者们纷纷成功脱贫。8 `' ~5 D9 U* F/ t- a8 g- D
13、我所在的维修部,替学生修理电器,主流业务就是修理山寨磁带机、山寨耳机。收费5毛至2元。
3 ^$ W1 ]4 g7 X14、每个班上都有几个男生会修自行车/电脑,价格极其低廉,通常只要一个鸡腿就能提供数小时甚至数天服务。' }4 g% f( q$ k$ ^: h. w4 v
15、除了极个别同学,无人在校外租房,尽管宿舍狭窄,6人一间。
! A1 X6 e+ G+ K8 O% z: C1 P5 B与之对比的是,我在华北电力学院的高中同学,还有我的前北京女友,大学四年一直租房住。
4 F+ c/ y1 y  q16、唐山同学E在唐山大地震中,家里瓦房塌了,婴儿的他被爷爷和奶奶从瓦堆里刨出来,毫发无伤。
* Q+ O6 [0 y$ U3 U' M& P$ c17、宿舍每月会去校外打一次牙祭,涮羊肉,只点两样东西:羊肉一人一斤,啤酒一人一瓶(不喝酒的不点)。( S( G! d) @2 o6 {
18、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在校园里见过化妆的女生,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 E2 v0 j/ X2 B+ Z# ?3 n19、韦东奕如果穿越到我们班,不会有人认为他的打扮举止怪异。
% m0 ?  C) i& w) a' u  b% B$ P5 Q. c! [2 d) }% i
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的底层原因是因为里面学生大都是富人家庭,从小接受富人教育的关系吗?-1.jpg
# f& i- C1 f+ G  F( j9 z<hr/>想起来都是眼泪。
& P' a8 m9 w' R3 Y<hr/>评论区回复:
6 i6 o) Y0 F9 B
% l; {0 A9 v2 \" p( p7 [1 u7 Z) i评论区低估了九十年代中国的收入水平,当时虽谈不上富足,但也不穷。我举两例:  X. D; n; Z$ U' d- d3 K% I
1、我在大学期间打工挣一万多,累计耗时三个月,做的都是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二道贩,码字。收入大约相当于我整个大学的伙食费总和。; x5 H( d& x% ]+ k
2、我姐98年硕士毕业(同年我本科毕业),她的首月工资是五千多(中兴通讯),在同班同学里仅为中下。1 J% e; x% N& d0 I% T
23年后的今天,仍有为数众多的本科甚至硕士毕业生达不到此起薪。
9 `7 d% ^/ x' A  T5 n6 S  [) h我在某个回答里写过,现在一线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境况比本世纪初的同龄人更为窘迫。
司延涛俦 | 2021-7-25 05: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顶级的学习者是需要天赋的,这跟很多领域一样,没有天赋的人再怎么教也教不会,最多只能靠努力混个中上游。" _1 y8 z1 X  F7 J* W1 q
好,在有天赋的情况下,按照家庭富裕情况,如果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会怎么选择孩子的教育投资?会选择出国,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爬藤,因为他们可以消费的起顶级的教育资源。- A, ]6 @& L5 J
为什么北大清华都是师医公这些家庭?一方面原因就是他们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巨额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他们较高的家庭知识文化水平,又能较大程度的开发出孩子的学习能力。
! {. V" X2 C6 j" t而相对贫穷的偏远农村,除了孩子学习能力强以外,还要有相对支持,或者至少不干扰孩子学习的环境。我们常常看到新闻,有农村孩子背着母亲上大学,这些孩子往往很难进入顶流高校,更不必说北大清华,因为他们不得不付出额外的精力照顾父母。1 N5 q; s! P' e; d
当然,对于这个结果,也不必认为多么平等。对于富裕的家庭,孩子其实也不需要多么强的学习天赋,只要他接受的教育良好,就可以活得很成功。毕竟在这个世界,运气是最重要的。
小钉妹椎 | 2021-7-25 1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爸和媳妇都是北大的。我爸爸早些,改开后第一届,我媳妇90后。' g5 J( ~7 x8 H1 [1 b5 s
两位原生家庭和富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爷爷是四线城市离休处级干部,奶奶不认字,五个子女中三个上了大学。我岳父岳母都是八十年代大学生,岳父卖某品牌国产车,岳母在三线城市疾控中心上班。2 p7 M# \3 U4 U; q1 u" e# ~
总的来看,他俩都属于普通的三四线城市家庭,不仅没有啥大富大贵的基因,似乎连书香门第也不算。反倒是我本人,坐拥北大正厅博导老爹,中小学一路名校,最后却混到双非下场……; C" ?, q- t- ^4 }2 N: l
所以,在我看来,“富人”教育对于上清北没啥太大价值。科学的培养方式是基础,而个人天赋是决定性因素。例如,我爸和我媳妇在数理方面都具有我这种凡人看来的超能力,比如媳妇各种数据经常用笔算,excel都不用,嫌麻烦。
雷雨806 | 2021-7-25 17: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这是命。: Q: L- _. B# W0 ?
; F: a6 M$ k. w7 `
别不相信,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将地区因素给去掉,只看分数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刷题时间里,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肯定是聪明的那一小撮。
: A, V4 v1 w6 F4 m% j6 ~! \5 @/ s: D  Y% Z6 P. u* B
而聪明这个东西,就是天赋。既然都天赋了,为什么你不聪明他聪明?为什么你怎么都学不会,对方一点就通?因为那是天生的。+ g/ N5 ?" d$ Z& u

& N$ `+ T! \* T我为什么把教学的部分去掉?以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提到让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去教资质差的学生。一群人说不同学生教法不能一样,你让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去教资质差的学生,并不能改变什么,资质差的学生不适应,没效果。
% {9 ^* E* T) }
8 D! c6 P$ v% `9 ?' Y9 _; ~也就是说,牛逼的人不能教不牛逼的人,否则显示不出牛逼的人有多牛逼。这种观点说明:1.资质差的学生不配有好的师资。2.资质好的学生是天生的。你让牛逼的老师是没法把资质差的学生教到考上清华北大的。/ Z/ |0 D( X, B. |8 K& R- x
, U% C% c2 m: P) Q9 q6 r# j8 w
那也就是命啊!天生的。你天资聪明,你就上清华北大咯。
2 H/ O4 H) t: m4 U) v9 \& w' V# p; h3 \" w/ D4 X, M
至于清华北大优秀什么的,跟富人家庭是如何扯上关系的呢?那是因为天赋好的学生虽然少,但是绝对数量够多,绝对数量中的一部分因为在富人家庭中出生,富人家庭有资源扶持天赋好的小孩,有意引导,那上清华北大的概率更大。再加上还有很多特殊操作,比如先去亚非拉第三世界混一阵子,再走快速通道,一样可以上,甚至不用考。如果是卷赢了,成功在北京拿下本本的,概率又更大了。而这些特殊玩法都是需要通过钱来完成的。2 c8 E6 g. i; U+ T5 n

: Q; F* k) J! i( C' O( E因此如果你感觉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是因为家庭富裕,其实是因为富裕家庭更有能力让小孩容易一些考上清华北大。除此之外,就是靠天赋了。
, l5 o' g. j4 j  q; M
' F& p, g6 _4 p: n& r0 v& f清华北大可不会因为你穷,有骨气,努力读书刷题而对你开放通道,你的天赋是天生的,如果你生下来就不是读书的料,清华北大和你无缘。. A) _& T& M) c6 B" }' n& q8 S0 W
) C& A) x& `& E, k9 q+ V& ]1 z
当然我们的社会不是为了发展成只有清华北大的学生才能优秀,而是你即使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变得优秀。未来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变成:如果我无法考上清华北大,我也许会有其他方式变得优秀。
: F( ^# q  o8 O: z% C. J
1 U4 x/ ?5 o, X) `什么时候变成,我没有上清华北大,但我不羡慕读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不会不甘心没能考上清华北大,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优秀,我也有我自己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我们国家整体就进入了成熟的工业文明社会。
2 O1 q1 C3 V5 }) n4 W9 |4 k& U, \7 t, L! N; F5 X
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的底层原因是因为里面学生大都是富人家庭,从小接受富人教育的关系吗?-1.jpg
相看两不恹宋 | 2021-7-25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北学生家庭里富人比例极低,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有份稳定工作的职员家庭,无论体制内外。
7 |( q% [' U; r* S; A. w, b+ B5 z各大城市的那些收费动辄六七位数富二代扎堆的私立或者国际学校,清北招生组都不去的,连高一高二摸底的工作都没做过。但凡这个学校近年来出过一个清北,招生组就不会放过,从来不去的意义还用再说么?! R  {) s1 U5 [3 w( H+ Z0 {
至于富人教育那套鬼话,这年头了还有人信那类公知毒鸡汤么?清北生从小的教育环境差别挺大的,毕业的小学从史家胡同小学到乡村小学都有,分布五花八门没啥共性,连上没上过课外辅导班、是否早恋、是否不玩游戏都不具备共性。而清北的这个不具备共性就在于其生源来源相对比较公平,本地生源不足15%,而哪怕是华五人的本地生源比例都远高于清北,其中有几个都曾经达到过50%以上,那家庭情况自然就会带上这个城市的烙印。) Y* v! `' r5 w( a6 p1 ^& r6 J
你要说有没有啥教育方面共性的话,我在校和后来协助招生的时候倒是发现过一个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共性,那就是小学一二年级基本上都因为不自觉学习或者做作业挨过家长的揍,三年级挨揍减少,四五年级因为有学习习惯了就没挨揍了。样本大概是五六百清北本科生,其中从没因学习挨过揍的例外只有一人,时间跨度是从1998到2018年入校的,大部分是清华的。
9 M4 E/ Y0 c6 V上清北主要还是靠天赋、毅力、自律和运气。最基本的家庭经济条件是需要的,但只要不是政府扶贫工作对象,经济条件超过基本线后的边际效应特别低,很容易被天赋和努力抵消的。说句实话,在这里边天赋是第一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