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现在仅50%的初中生能考入高中?

[复制链接]
双馨的德艺投 | 2021-6-13 03: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节选部分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8 e( ]$ J- a0 X! G+ l& U
高中阶段教育
* J% b) I- ~3 K' e% x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9万所,比上年减少732所;招生1397.86万人,比上年减少18.50万人;在校学生4037.69万人,比上年减少132.9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6 Z/ n7 f( P7 s: ?: n: k$ S全国普通高中1.32万所,比上年减少13;招生796.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6;在校生2374.40万人,比上年减少26.07万人;毕业生797.65万人,比上年减少1.97万人。- Q3 P# g- N; {% h: ]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比上年减少18.5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3.0%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59.95万人,比上年增加2861人;职业高中招生155.20万人,比上年减少6.3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121.43万人,比上年减少2.97万人;成人中专招生64.68万人,比上年减少9.48万人。
8 q" i( k; O% G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56.70万人,比上年减少98.5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1.0%
, @: f9 Z/ u4 ^; Q3 N  v* N) E我们看一下山东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节选部分:2015年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Q- W$ g, A, R5 h% \/ p* E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84.77万人,比上年减少3.0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教育招生55.37万人,比上年减少0.5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9.40万人,比上年减少2.5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在校生254.85万人,比上年减少11.2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169.12万人,比上年减少2.1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85.73万人,比上年减少9.0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7.36%; \# O: c: H2 |+ l' d
由上面两个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们可以看出:
& u8 j9 Z/ ?3 v! L3 n* z1.山东省的高中阶段教育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是87.0%,山东是97.36%)。) B& p, x  h0 j, i
2.山东省2015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为84.77万人,普高招生55.37万人,中职招生29.40万人,普高和中职招生比为65.3:34.7,这个比例很接近2:1了,远高于全国57.0:43.0的水平。
7 Q  w6 X4 \$ }( b! ^3.山东省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254.85万人普高在校生169.12万人,中职在校生85.73万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之比接近2:1,也高于全国普高和中职在校生3:2的比例。* A! j) z+ g6 I2 P0 g
4.泰安市在山东省17地市教育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参考山东省的数据,实际上初中毕业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上普通高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去了中职,这个比例要比题主50%的比例小多了。
- T  }+ j! F- o" p8 }5.去了中职的学生也不是题主想的人生从此暗淡了,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等因素,从小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城市和乡村的孩子享受的教育资源可是千差万别的。抑或有的学生天生不怎么适合学习,他们动手能力很好,去了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也是不错的。另外中职生也可以参加春季高考,同普高生一样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9 Y- f; X+ [/ o2 w- }9 k$ j6.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很多情况下不是人家不努力,而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Yuzhiqiang1187 | 2021-6-13 11: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毕业以前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后来自己一算才发现这就是个残酷的现实,并且真正意识到了学区房的重要性,而最残酷的是某种程度上这个现实恐怕是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注定的,而且你的圈子有可能让你完全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G8 ?8 B5 w) L! K7 Z0 F/ ]
家在辽宁五线小城市辽阳市的市区,我市gdp恐怕赶不上很多江浙一带的很多县城,不了解大城市的情况,但至少从我的经历应该能反映出小城市的一般情况
& K9 R: y5 g$ }; N8 v& ~我的小学在当时应该是市内前两名的小学(顺便提一句郭艾伦也是这个小学的),但大家都知道小学开始就是分学区的,而我家却并不属于这个小学的学区,相反我俩楼下100米就有另一所当时水平很烂的小学。只是因为我妈妈在我的小学任教,所以我才得以进入那座更远但更好的小学,而家境贫寒交不起择校费或者不认识人的孩子则只能去差一些的小学,一切从这一刻起也许就注定了,小学基础不牢固在初中就会举步维艰,在中考时就多少会收到影响! E* t, _# d* N5 _4 O
也许小学并不算个大问题,但初中则真正体现了学区的残酷性。我市市区共有12所公立初中,3所私立初中,各初中之间实力层次分明。一中实力超强,九中二中紧随其后,十二,十四加三所私立其次,剩下的不值一提,这个不值一提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到了中考时候这些学校几乎就是凑人数的,除了接收的强校中考移民,他们自己从头培养的学生能考上全市最强高中的凤毛麟角。这时学区房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我家的学区是位于第二档的九中,而与我家一街之隔的小区则是本市倒数三名之中的七中,他们的水平几乎是班里有几个考上高中的老师就会偷着乐的地步。可想而知如果学区不好又交不起择校费的在中考时会是什么惨状。
9 d8 U6 w0 M% Q" `7 \2 N当年的中考还是按成绩排名的,并没有如今的名额到校政策,强校之间由于没有降分政策基本是面对面拼刺刀。我市市区拿的上排面的只有一高中,其余的高中则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一高中每届大约1000人,按照历年的数据,在能考上一高中的学生中,一中大概200人,九中130人,二中100人,十二十四加三所私立应该不会超过300人,剩下所有学校加起来不会超过100人,这还是占了中考移民、弱校降分录取和农村指定名额的招生,在一高中你会发现所有人就来自那么几所初中,而且经常会有一大群住在一起的发小之类的,甚至像我这种如果来自小学初中重点班的人会发现一高中到处都有同班同学,普通班的人则会明显少很多。细想一下就会意识到在不同学校甚至同校的不同班级之间的资源占比差距有多大,这一切早就埋下了伏笔5 a0 {- h" S: ^. A
这只是一高中的情况,我市一共只有四所高中,每届大约招生4000多人,对比一下,全市15所初中,平均每所学校最少也有六七百人了,却一共只有四所高中,另三所还都是很差的学校,一所大概能保100来个一本,另两个恐怕30个都不到,计算一下人数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淘汰率,若不是域外辽化高中的分流50%都不止,大多数人还只能去一个注定考不上好大学的高中度日,再往上推到高考,这个淘汰率实在是无比残酷。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因为你家没钱又没住在好学区。像九中至少有一半能考上高中,而七中这种学校恐怕一年也就几十个,那么剩下的人都去哪了?当然是职高之类的地方,被人们遗忘的地方
( l. Y2 O* ?0 y" G! ~3 z, l$ i如果你考上了高中,你在多年后大概率不会和这些同学再有交集,随着你每一次的升学,你的关系网会逐渐把这些同学完全筛掉。不信的人可以去统计一下自己班里的同学,只要你上的不是某些变态的超级中学或者重点班,你会发现在职高上学的同学数量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这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却也正是最残酷的现实,一切的一切都是你没投一个好胎,我曾经对学区房嗤之以鼻,但如今才意识到这个破户口对你一生的影响有多大。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朋克猫猫厍 | 2021-6-13 1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在教育上投入 以及社会需要底层社畜……………
0 J0 x% m2 l7 y! {- z# A$ ~
8 J0 Z( ?7 V4 Z1 n2 {我国职业教育之差,真跟培养一技之长没啥关系。
明月小青楼厍 | 2021-6-14 03: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50%都已经有一大批根本不适合应试的人在高考里苦苦挣扎。你看看前几天那个复读三年被没收眼镜最后离二本线“仅差”4分的,她花了我两倍的时间结果我缺考一科理综都能比她高,这种人真的有必要浪费这么多光阴在高考上吗?大学还没开始上就21岁了,将来精力最旺盛的几年还要虚度在一个垃圾大学里,读书无用论的人固然可恶,但这家人实在把读书看得太高了。! g' w8 O2 x- w, y1 m2 M! g9 s
真心觉得那个圆圆很可怜
* W  L4 s- A* E' y% U: \0 j安徽“眼镜门”女生高考成绩比二本线低4分 希望被特招遭拒
. c. Z9 m; U& j9 U; n7 N4 I$ I, f0 ]另外题主你也太高估学习了
: q  G( z% m1 n$ R9 b! e6 s这个回答应该被点了不少反对。8 j' e5 x8 f2 n" _0 D1 w7 K
我只对深圳的情况比较了解,那些中考不到500分(标准分)的人基本都在一些破学校里浪费三年青春,有的人本来只是成绩差为人没问题,身边混混太多被带坏了。学也学不出头,因为老师同学都是在混日子。
3 M: r: H& A9 E- E& I" F以及有钱人家更愿意花钱送子女去上普高去高考,现在的职高很差没错,但是这样隐约的歧视继续下去我们的职高永远好不了。现在普高的学生一提起职高就想到打架喝酒抽烟打炮,这样的偏见不消除谁敢上。
何静悦 | 2021-6-14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初三的时候,全班50个人左右,中考考上普通高中的就十个人的样子。我是第一名,也只上了一个普高,高考用尽全力就考了个三本。中考之前我也是天天打游戏,也想不通他们为什么比我还差劲,不过这也许就是真正底层的世界。
易拉罐锭拉ui | 2021-6-14 1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炒作“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考入高中”、渲染焦虑,实际上是隐含了几重前提:
2 {- ]( I% e3 Z' g
    没有升入高中的“另一半”,只能以中专学历在社会上谋生,一辈子(真)底层;所有学生的学业能力是同质/近似的,读不了普高是类似企业“末位淘汰”式的制度性残酷。" |+ t9 C+ ?  H$ s! i- ?5 ]
但这些前提只存在于想象中。/ W$ e& Z+ U: R- `& B' d$ e" m
事实上,“职普比例”是个很粗线条的统计数据,据我了解,本省很多地方把一些非重点普高当做“职高”上报,性质上定性为“职高”。甚至很多(真)职高,也会开办普高班,学生照样参加高考。真实的“读不了普高”的比例,远低于统计数据。而官方数据,根据《2020年杭州市教育事业统计公告》:
6 D, [* h' H8 w: A
全市高中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共有学校153所,较上年增加5所。招收全日制学生7.96万人,比上年增加0.68万人;全日制在校生22.33万人,比上年增加1.4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为99.76%,较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升入普高和中职的普职比为1:0.85。
并不是焦虑渲染者鼓吹的“一比一”。
6 {' t8 ?- K* t/ o" ~4 Y2 P: t哪怕是真正的职高专业,也有大把大把的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职和高职合作,3+2拿个大专,基本上是主流。然后搞个专升本,就是全日制的本科了。注意,是全日制的身份。——还真以为,有那么多年轻人和家长会傻乎乎地让自己的小孩,拿个中专文凭进厂当红利宫酱?
* `( v' e- l2 _) ~提高职高比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红利宫酱——比红利工程师更廉价的那种。但事实上,就像高材生的“劝退”、“逃离工科”,广大学业一般的孩子,就算在职高里学了个宫酱专业,也很少有人会去工厂打工。
. S- N2 m* b- X' L, V9 o3 }我家亲友的小孩,去各类职高的有几个,专业都是根正苗红的宫酱专业,比如机械电子数控之类,但进厂贡献红利的,一个都没有!不管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玩摄影的玩摄影,做生意的做生意,当销售的当销售,一个个小日子都过得优哉游哉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说和“天之骄子”比,但和流水线、施工场上的“红利”们相比,还是高得不知哪里去了。) b+ {: {! j: [3 N" D5 l
当然,这些“全日制本科”同学,真实的知识文化水平,可能也就初中。但反过来说,在社会上谋生、做大多数工作(包括所谓的“白领”工作),初中的知识文化足够应付了。包括公务员考试,基本也就是初中知识为主。
4 @4 Q" `6 U0 `  P6 G这里提出一个很不政治正确的观点:以数理化这种客观性比较强的知识体系作为参照,人类智商的中位数,也就是勉强应付初中的知识体系(按照中国的初中教育标准)。
# P( U0 a) @: f' O( H* }如果有在普通中学(生源没有经过特殊筛选的那种)读初中的经历,就会发现,50%以上(考虑重点中学掐尖的因素,减少了分母)的学生,学习初中的数学、科学,就已经挺吃力了。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做、考试不及格的,大有人在。而到了高中,应付高中的数学物理之类,扛不住的比例就更高(这已经是中考分流了一大批人的情况)。至于大学,可以说,高等数学之类的课程,50%以上的人类,是学不会的(保守估计)。
- i7 W0 P5 v3 k9 E; C" q1 S* z$ Y, ^以前写过一个关于“智商的本质”的回答:  高智商的本质是什么?,算是我在这方面的系统性看法汇编。& q% m+ S, [0 S8 a2 u/ S
对于人类这个整体而言,学习复杂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本非几百万年自然选择的重点。大脑本身就是高耗能器官。而过于发达、超过实际所需的大脑,就是身体的负担、生存的负资产。几百万年生物进化沉淀下来的东西,不会因为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十年的文明社会需求,而发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我们现在感觉很多“刚需”的生理禀赋、心智结构,在史前时代,可能完全就是鸡肋。
' e& S8 V4 [+ }7 {0 M反过来说,一个孩子,如果智商足够学会大学的知识体系,那实际上他并不需要担心“考不上普高,中专学历混社会,一辈子(真)底层“——哪怕因为各种偶然因素、各种阴差阳错,他真的去了职高,在现有的体系下,也有大把的翻盘机会,原因已如前述(想想现在多数高校“水”到什么程度)。
0 u: Q; Z' U* B& M' J; X甚至如果你的智商能力足够,哪怕是纯粹自学,捞个非全日制文凭,也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每年杭州各区的体制内招录公示,都能看到大把用刷来的非全日制文凭考编的(很多人的全日制专业没什么岗位)。/ x8 m/ x7 j* K; p
其实我倒不觉得“普高比例太低”,而是大学比例太高了。把太多学不会、也没必要去学的人,硬塞进来,浪费大家的时间,也浪费全社会的资源。
我来了653 | 2021-6-14 1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知道新加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分流是不是更震惊。1 ^, T) X, R/ v8 A$ V) k3 d/ O
写错了,居然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了。。见这个文章:(教育篇)新加坡残酷的分流
洁琼 | 2021-6-15 0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职业中专随便找几个老师问问他对他学生有什么看法就行了。
8 [, S* S! a0 k. D# z; x说难听了,让他们上高中八成也考不上大学,真的。甚至过不了会考,毕不了业。# J. ^3 m( b4 Y7 \3 |" C% l) w
我以前工作时有一次和我们本地职业中专的老师打过交道,用他们的话说,全班上课有玩手机游戏的打牌的睡觉的追剧的聊天的……就是没有一个听课的,不是老师一个个去宿舍叫,上课出勤率只有零头,考试有的直接来都不来,抄都懒得抄及格,都等着毕业前清考。% P: V5 g2 u/ Y
所有班主任都和派出所混熟了,因为经常去捞学生,酗酒打架常见。; Q) d. p7 A* t- M1 ]
我说评论里认为学校按分录取就是搞社达的,你们都几岁啊?考生不拼分数,拼什么?拼爹吗?真要是按推荐上大学或者按捐款数额录取,那就更没希望了。你觉得有权有钱人都不生孩子还是人家都不稀罕管自己孩子稀罕管你呀?% f( s( k4 \3 l: @4 p
现在(对普通人来说)一考定终身(对有钱人不是,出国跟玩儿似的,何况哪怕初中毕业也不耽误收租继承家产),去职校的,是没钱也没分的。  }+ g! D" V0 `+ A, {
目前的考试制度,对普通人来说,至少还有个努力考分的希望。
5 W" L, X& e) R  V4 N  C但是,如果要改,那就是不管有分没分,没钱的去职校了。(恢复高考前,中国也是有大学和大学生的,但是,是需要本地官员推荐才能上的,去的是什么人自己想)
1 ^7 p0 w3 I, X( X# {按分数定学校,不是完美无缺,但是对底层来说,绝对已经是最公平的了。
+ z' \8 R' X+ ~+ o$ _8 [  e1 ?9 r应试教育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父母认识不到自己阶级的,也想一起搞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结果只会是有钱人家孩子自主招生或出国,回家收租。你孩子去职校去打工。
无敌卡卡2017 | 2021-6-15 04: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刀切大法,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简单粗暴大力出奇迹上面,没有能力去做细致的具体工作。
% H! i  f$ n+ R! z: ~8 u. i有一段时间,在工厂里面技术工人可是非常吃香的,根本不用一刀切也有很多人钻研技术。《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我家有几个长辈曾经就是工厂里面的技术能手,说起当年的事情都是意气风发,用他们的经历聊一下怎么才能真正培养出足够多、足够强的技术工人。
2 _: J" [# @2 [第一:工人阶级在那时是真的领导阶级,社会地位非常高。而技术强的工人又是工人阶级中的强势存在。评书里说:“钱压奴辈手,艺压当行人。”在曾经的工人队伍里面,技术过硬就是大家的榜样。所以当时不用强制分流,很多人都在想办法钻研技术。
, @7 ^. u5 M& \8 j  X第二:稳定的生活让工人们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技术。很多人都把八九十年代国营企业倒闭潮归罪于工人的惰性,其实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公私所有制并存时,公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私有制企业,后来私有制为主体不是工人的原因。反而在工人的经济地位稳固的情况下,没有朝三暮四的想法,整体技术能力更强。$ l( O; O; Z2 v6 S& y/ T
除了从工人层面感受到的以上两点,肯定还有制度设计、体系支撑、培训提高等等细致工作。这些都不是一招力劈华山能一刀切出来的,需要从所有制改造到思想改造多方面因素才能促成。
Mr_吴 | 2021-6-15 0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 X+ k$ L" g3 r/ c  ]( z‘“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X+ ^2 e, T# Z/ A  i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P673
" X  |* h9 W- Q, P: r义务教育要公平,不能区别对待。$ v/ c. w4 S9 S& k- K5 z) y8 w; M. {. v2 O8 a
但是,高中就不同了。
( r4 C  C* [* o& l4 G3 C7 G& I2 k9 f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上高中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那张高中毕业证吗?我想不是的,上高中的目的就是考大学。2 T, i% {! O$ H% B0 f' T) l
我有一朋友,他家的孩子中考没考好,但是家里又想让他上高中。于是,交了不少钱,如愿上了高中。可是结果并不如人意。今年高二,实在不想读了,就跟老师说好,保留学籍,等高考考试,人就出去打工去了。我当时跟他讲:“你哪怕混也要把最后一年混完啊。”他说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当然了,一个并没有什么代表性。7 `) d3 P! L( P2 e% D3 K: D
我上高中那会,有好多赞助生,一个班里大约有五六个吧,都被分配到最后一排了。到高三的时候,最后一排几乎没有人。
! c8 h0 r3 [( R/ P我想,如果初中全上高中,那后面的一半,多半也是这种情况。何苦呢。: g# C0 {9 j- S: d  e4 H) j( ~
老人家有句话说的好“你就不是读书的料”。确实有些残酷,但这就是是现实。6 Y' T! ~! y% E1 t2 G7 E6 T
甭说初中生全上高中了,即便是能考上高中的,又有多少人上本科呢?考不上本科,上个专科,和那些通过职高上高职的其实也没什么区别。6 _1 P- I0 l5 d
还有一点我要说,考不上高中的,多半就连职高都不去,直接进入社会了。
; g$ s2 w, T7 G2 |( t# x1 Y成功,并不只有上学这一条路,但是,其他的道路都比较曲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