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平台热搜「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

[复制链接]
唯一836 | 2021-5-25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一直在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市重点初高中上学的北京孩子(现在985本科在读),我看完那个北大附视频以及某人大附学子的文章以后,噌噌冒火,跟父母分享完感受以后,又被父母的反应气得噌噌冒火。我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决定写点东西。0 ]) F/ b8 c. b7 J& x5 Y. q* o
首先说说那个“北大附的一天”视频。这个视频和《后浪》一样,不是对现实的记录,是对现实的想象和诱导。我身边有不少北大附的同学,我很了解他们平时的校园生活(或者说我跟他们其实过着一样的校园生活),绝大多数北大附同学绝没有视频里这么不食高考烟火。这一点高赞答案里也有人说过。(我绝不是为了北京考生和北大附辩护,请各位耐心看完我说的。)《后浪》也是如此。这两个视频的共同点是,都把“一线大城市”“中产”“精英”的典型意象拿出来高密度堆砌,营造一种对于“人上人生活”的想象。观众在看视频的时候,就会浸泡在这种想象里,产生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请注意,我们常识里经常会觉得小说啊视频啊是对生活经验、生活方式的记录,但我想提醒大家,正是小说、视频塑造了我们读者或者观众对于生活方式的认知与想象,我们看这样的视频,就会认为生活理应是这样子的。二十年前,这种视频基本不会有人骂,反而会激发起大家为了人上人生活而奋斗的激情;但是今天,2021年,这种视频一定会被大家骂得狗血喷头,因为仅靠你个人的“奋斗”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了,左右你生活水平的很大程度上不是你的努力程度或者天赋,而是你的投胎技术(我没有说努力没有用,我只是说努力没有二十年前那么有用)。发视频的博主是谁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做这个视频我也不了解,但是这个视频的实际上起到了什么效果呢:用一种循循善诱的口吻,让你觉得阶层固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被阶层扼住命运的喉咙者应该为阶层固化拍手叫好,高唱一句“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一句话概括,这种视频就是让你被别人卖了还替人家死心塌地数钱。- \' B% K3 C% P' Z+ ]
对于前面答案里的某些我亲爱的北京同学们,我只想说一句:你们说什么都不如不说。保持沉默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个事儿北京考生确实没有任何发言权。我的教育经历跟你们非常相似,我非常理解你们为什么想回怼,但是我想你们弄错了大家的愤怒点。大家愤怒不是因为北京孩子“400分上清北”,但凡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400分在北京只能上三本(或许连三本都上不了)。大家都知道北京孩子考上好大学离不开考生个人的努力,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北京孩子甚至非常拼命,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你们想证明的也正是这一点,你们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北京人也很努力,甚至比外省考生还努力。我非常理解,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高三没睡满过7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只睡5.5小时,把吃饭时间严格控制在20分钟之内。但同样是“努力”,高考大省的同学每天学16个小时,北京同学每天学不到12个小时,甚至某些天资聪颖的学不到8个小时,那么请你来告诉告诉我到底什么算努力?(这两个数字只是举例,如有不实请别骂我)就算你和外省同学有同样的努力,能换来同样的结果吗?北京同学说,考上985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但实际上你能上985离得开北京高素质家长的言传身教、从娃娃抓起的高效人生规划、优越的家境、优质的师资、先进的教育理念、宽裕的清北名额、简单的高考题吗?这几个条件之中,哪一个不是小镇做题家们梦寐以求的?这些条件我都有,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我拥有这些条件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孩子的努力在高考大省看来很可笑,因为你但凡张口为北京考生辩护,“何不食肉糜”的效果就会瞬间拉满。9 Z: z! F: z8 k; k- y8 I
我奉劝大家,得了便宜就不要卖乖,更不要把便宜当成理所当然。(其实后者更需要广大北京考生注意。)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何尝不觉得嚷嚷“北京人400分就能上清北”的人有病,但是当我的河北室友告诉我2019年清华在河北全省文科生里只招两个人的时候,我彻底破防了,整个人三观当场碎裂。原因很简单,我也是2019级北京考生,我高中文科生只有100人左右,上清华的人数比河北一个省还多。这一刻,我明白了,就算有人当着我面说400分上清北,我都没底气骂他,因为我的起点是某些人的终点。所以,那位说“活该你累死累活过不好,活该你一辈子挣扎在劳累中,我北京考生就是nb,哎,能学习我不想学,哎,还考上了你考不上的大学,哎,就是玩”的人大附优秀学子,我援引甄嬛传的一句话,“你这句话足以让天下北京人/人大附人为你羞愧而死”。你就差把“小镇做题家十年的寒窗苦读,凭什么追上资本家好几代人的努力”刻脑门上了。如果国家的未来真交到你们手上,精英子弟和寒门子弟之间就不是“士庶之别”,就该是物种之别了。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们,你们什么时候能多一点同理心呢?
# V: v, d: r& E/ u$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麓山峰 | 2021-5-25 1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婆罗门当然只是句调侃3 c( G& [, U; G& R! [$ D9 {! y
薛定谔的婆罗门(当然可能是个反串的高中壬)们的高傲我当然不太懂
  p/ D; c) l/ p% S: K+ F* s: l天生万物以养人后两句是啥来着. t& w9 v8 O% v& S7 v; `" R$ o6 i. w9 R& d
如何看待某平台热搜「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1.jpg
* H7 a7 }6 F6 S, i7 g+ @/ E
9 L4 u( H( |1 m8 t8 A6 D<hr/>原回答:百京的婆罗门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 {' q) d2 F( ~! ?1 T3 A9 G
要不等小镇做题家们受不了的时候就晚了
2 k4 r; }5 i. E( z5 g不过我看你们倒是挺想加速的
) N6 Q) X9 ~2 ~( l你平时确实可以做美食吃播发个炫耀视频“啊 姐妹们 绝绝子 太幸福了 绝绝子绝绝子”
. s) M4 f/ R. c. f/ A4 u但你现在就像踩在别人一辈子黄土的父母的头上说 姐妹们绝绝子我好幸福啊  H9 H) ^4 k- q
你们是什么东西啊
奔跑的男人 | 2021-5-26 0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忘了2001年青岛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了
; j" I5 w: a& e0 I- X北京文科一本456分,二本429分,专科360分;山东文科一本575分,二本539分,专科509分。+ S( a7 D! c7 H8 s! K3 n
2001年北京还是全国卷,三位考生分数在山东连专科都上不了,相同分数在北京上一本,青岛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以后北京不再用全国卷
. p# m8 u1 f; |! g
中新网济南8月23日消息:要状告教育部的三名青岛考生与其代理律师昨日一起乘飞机赶到北京,23日上午,考生们将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诉讼状。
; s. A2 `: ]) q9 Q/ Q$ Z
! _# T* k) J) d( L- b1 H* s+ o( h  据齐鲁晚报报道,这三名考生分别是青岛铁一中高三四班姜妍(理科,高考成绩522分)、青岛一中高三四班栾倩(文科,高考成绩457分)和青岛15中高三九班的张天珠(文科,高考成绩506分),她们三人将分别向教育部提起行政诉讼,诉教育部所作出的关于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她们的平等受教育权。
& ~4 g  I% h! C1 J; R  R
, g' K9 M! m8 _9 \) f! N" _  张天珠说,她是在8月初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定以后有了这个想法的。在青岛,文科专科提档线是509分,一般本科是539分,重点本科是575分,而北京的重点本科提档线是456分。两地分数线差别悬殊,她觉得不公平。
无奈的心声赌 | 2021-5-26 1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文重提:
& n% Q$ P, p8 O" w' j; U
“有钱,就可以进入高等学校”,这是苏修一家不大不小的官方报纸吐出来的一句很难得的真话。当然,苏修统治者“标准的提法”可不是这样。因为这么说,他们那个冒牌的“社会主义”不就露了底?你听,苏修《国民教育立法原则》说得多么堂皇:苏联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但事实呢?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0 @3 t* Q+ }! v# Z, H/ F6 M$ }

) O1 R; K9 B0 H2 A# k9 ~9 H" i) T% e/ d且以他们自己对新西伯利亚所作的调查为例,那里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子女被排斥在大学门外,而城市知识分子(不要忘记,其中也包括官僚)的子女却有近百分之九十都钻进了高等学校。按照苏修的“立法原则”,或者可以这样说吧,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还不是“一律平等”么?其实,什么抽象的“自由”、“平等”,从来就是资产阶级的谎言。列宁曾说过:“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一般自由和平等的谈论都是欺骗自己,或者是欺骗工人,欺骗全体劳动者和受资本剥削的人,无论如何,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列宁的话,这样无情地揭露了一切关于一般自由、平等言论的虚伪性。可是,以“列宁主义者”自命的勃列日涅夫们,在明明不平等的事实面前,还在那儿高谈着“一律平等”之类的神话,这难道不正是为了欺骗苏联劳动人民吗!6 z4 O' W9 o3 n( m+ n: v

8 F0 ^$ a4 F# q4 C学校商业化,知识商品化,这完全是苏修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给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苏修统治者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宣传,公然要青年人树立“合理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并且毫不隐讳地对他们说,“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是一个将能产生高额利钱的贮钱匣”。既然“知识”、“文凭”、“学衔”都可以用金钱买来,那么,这些东西一旦到手,当然就要立即投入“周转”,以谋取更大的利润。亏本的生意谁会去做?这种腐朽透顶的“教育”,是一个黑色染缸,别说特权阶级的子女,就是少数劳动人民的子女进校后,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和毒害。它只能培养那种以赚钱赢利为人生哲学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即培养特权阶级的接班人。
节选自《红旗》一九七五年第十一期《请看苏修的一种新行业》1 Y6 G6 [1 `# x$ p5 T& a4 ~8 Q

: w2 n+ w, e) A- i& N3 j- l7 b2 l  B3 `# h% j) \3 [$ `- m
所以说苏联的解体,是苏修特权阶层对全体苏联人民的背叛。
" [( T! \! s0 _6 Q% I苏联不暇自哀而越南哀之,越南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越南也。
唐钰尐寳逊 | 2021-5-26 19: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正如菲茨杰拉德说言,拥有了别人不可想象的优越条件,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如此的条件对称?4 ~$ i$ L$ c$ E4 y4 W
至少我觉得,享受到了如此条件是娘胎彩票中了头奖,本身并无对错,是自己的行为决定社会评价。另外我坚持认为,每个人,至少中国的每一个中了头奖的人,都有义务去填平城乡、地区之间的巨大沟壑,而非有意无意以凡尔赛的形式炫耀自己的幸福、展现自己的高贵,去激化矛盾,让本来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快要压垮的人抬头时看到的另一个世界却是自己由于先天的运气不足而永远无法达到的。共情是相互的,以俯视的视角去看待众生,作为社会变革决定力量的芸芸众生,终究会以更磅礴的力量将其碾碎——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1 \6 K2 E+ ~9 Z& w社会责任和人人平等从来就不应该是一句空话。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填平沟壑,才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应有之举。而这一实际行动,并非让别人眼馋,而是帮助他们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生活水平。无论帮助多少,至少我们看到的是诚意,是希望,而并非privilege。
3 C* B8 {5 a+ z" ^+ U' h& W; c* v因此,作为一个自认为还算幸运的人,我一直坚持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分享在这个平台上,个人的付费咨询甚至只需要一块钱,目的就是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让也许没有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条件的同学也能从中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启发。当然,这对于我自身的成长也极有帮助,我也在与很多其他地区的同学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
+ v4 ?6 C& f  t$ e( p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正如初中课本中就学过的杨绛先生的《老王》中所言。
潘华1 | 2021-5-27 06: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知乎搜的时候看到了这张图,微博上这个话题下面这种言论很多,北京的学生自辩说自己的综合能力高,但是看到他们列举的证明自己综合能力的各种荣誉,真的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 ]( N4 V; _% o8 Q/ l& r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这些经历,是河南安徽山东这些高考大省的孩子们根本没有渠道接触到的……* d, `2 ~# h! G7 b5 U; |1 ^  N
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也不是够不够努力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机会,根本就没见过,根本就接触不到。  V. L. t2 ?" E) q, Q- G$ N
我是河南籍考生,初中的时候有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去了郑州外国语上学,高二保送到某985大学。那个时候我才懂在市里上学和在省会上学的不一样,我们市即使是最好的高中,也没有这样的资源能在高二就有报送的机会。更不用说北京高中和郑州高中差距。(经评论更正应该是考的少年班,大家都可以报名。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他不去省会上学可能就了解不到这个机会。)
- {6 ^' D7 @( L" C# {5 r' @# Y大家能力不一样我认,家庭条件不一样我认,但是北京的考生谈论他们的素质教育谈论他们的综合能力说他们一点也不比地方高中的学生差,说他们参加过各种比赛演讲、拍微电影拿奖、有过编剧和导演经历……认为地方考生对北京考生有偏见和歧视的时候,真有一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 v5 Y- p5 R( i. ~7 h在微博上看到有北京考生说自己高中“清北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十”4 E9 w* W: p) p/ n6 u5 l+ N
这种感觉就更深了。
1 g8 Y. ]3 v  x我知道这种现象不怪他们,但是真的希望这些高考优势地区的考生能够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
4 c5 O; n4 j% J5 ^/ x! a; b( m因为他们是真的不知道高考大省的考生在过怎样的生活。1 Z6 I# `$ [7 j" O: o
如何看待某平台热搜「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1.jpg
obc雪橙妹妹 | 2021-5-27 13: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5.18更,所谓的“高傲”人士热搜了
8 n0 n0 W* Q+ }9 j6 L+ K8 Y2 E) | 如何看待某平台热搜「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1.jpg 「我们在有特权的环境下学会了善良」是我今年迄今为止看过最搞笑而悲伤的话了。搞笑的是看到了特权人有一点特权就要包装精美的来贬低别人、悲伤的是我们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l# V+ t- |0 F! w: e  M/ y
<hr/>有的人穷的没饭吃了,有的人端着盘健身餐抱怨沙拉好难吃。
9 O* Q: x- w4 X4 J/ ~" A摘自博主千寻菠萝油,: I# _% R& h7 ]/ k1 k/ `2 c+ q! }
“我希望北上这种发达一线城市的朋友,在所有谈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话题时,能表现出适当的沉默。
" p( @4 N3 x3 A" B, Q/ O) \刚刚刷到一个北大附中的女生拍自己高中的一天,八点多到校,击剑国文,生物实验话剧排练。评论里河北,河南和安徽这些高考大省的同学表达了朴素的羡慕之情。4 r2 `6 H# ~+ `. c' x' Z
紧接着就有北京人表示:“北大附是特殊情况,大家不要误会,北京其他公立学校同学也是要和大家一样穿校服做试卷刷题的。”* X9 q: P/ ]* A7 B( X" K
我真的很想请求一下这些同学,在类似黑人群体控诉“black lives matter”的时候,就收一收你说“all lives matter”的欲望好吗?大家同样是早起上学,你七点半起床,我五点半起床。同样是老师讲课,你的老师毕业于北师大,我的老师毕业于省内二本师范。同样是做题,你是为了考上重本,我是为了考上本科。你的模拟考是海淀联考,我的模拟考是学校从江浙沪那里借来的考卷。你的那些话,在那些每天在学校呆12+小时,周末只休息半天,学到掉头发,最终只考上一个二本的做题家们面前说:“我们学习也很努力。”既正确又烦人。, ^+ s7 B; ~$ i* r6 U3 T# F; \
我举个例子,我的一位户籍北京的网友,说自己没法考研,只能选择出国的原因是:“没法坐在那一天学个上十小时。”( G# s9 z( r( [/ r
我不求你们反思自己的privilege了,沉默是美德。”4 n  z1 u' S+ R& z+ V, l
©️weibo千寻菠萝油(以上): U) ^/ O  O0 e8 ?1 e! i- x* v% h
我认为这不是示弱,但是有些不平等就是存在。
创作吧姆 | 2021-5-27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说北大附这种档次的学校了,当我一个撈敝刚进大学,遇到X市高级中学出来的同学的时候,我感觉我们从里到外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人。
3 H/ V) x. t2 R, J1 ~精英中学的人大踏步迈向一线新一线的不锈钢合金镶玻璃的高楼;破县中出来的年轻人,一部分涌进大城市昏暗的办公室,一部分带着不甘的心回到家乡的小镇乃至于农村。
- w+ B- s0 B1 N精英中学的青年将成为这个国家各个领域的执牛耳者,破县中的一小部分人有可能凭借勤奋才智与机遇成为他们的臂助甚至挤上这群“天之骄子”的行列,其中的大部分青年们则将成为他们的倾慕者与被领导者,
! H6 {2 t. V# f0 R5 n5 a还有一部分人我不知道,他们可能会一边在哪个不知名的小角落谋一份小差事讨口饭吃,一边将自己的不甘与热情和大众的焦虑与迷茫相结合,因为他们和“天之骄子”有一个为数不多的共同点,那就是多少看了一些书,受了一些教育,我只希望当这些年轻人真正成长起来后,他们可以和“天之骄子”们以和平的方式再会。) X$ `( ]% ^1 q# ^/ Z8 M
1921年,湖南山沟沟的学生可以和北京、上海的学生同一时间举起同一面旗帜。那么到了2021年呢?3 |. B! @1 P" S5 x& I
我没有刻意制造青年群体之间的裂痕,不过仔细想想这个裂痕和疮疤也不需要我去揭,我既没有这个意愿,也没有这个能力,实在不想贪天之功。& i0 |( S) E  m" r4 _
历史的运动是曲折的,脉搏是不平的,有时能顺遂人愿,有时却事与愿违,一帆风顺的时候,多得要给他更多,少的连他仅有的都要拿走,当事与愿违的时刻来临时,谁又都觉得自己没错。: I- K3 }; w5 [" T
高级中学的同学们必将拥有光明的前途,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愿他们也有“光明”的前途,我的话说完了,上个图吧。$ A7 E  e/ R1 H7 W$ I! J
如何看待某平台热搜「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1.jpg
浮生未歇138 | 2021-5-28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评论里指出了两点,主要都是质疑北大附中算不算好学校,算不算超级中学3 P7 X: q8 o' D8 ]9 ^8 s
1.这里主要指得是资源好,不是高考好,这一点我非常清楚。人大附中高考比北大附中好多了。我也认识一些人大附中的朋友,这一点我很清楚。& z* w  j0 I, R1 x( E9 t* T
2.不能因为北大附中不如人大附中,就觉得它不算非常好的名校了。尤其考虑到这个女生去的是北大附中国际部,压根不高考,她事实上享受的资源依然是顶尖的。
& n5 ~# n# P( h( ]/ c  [对了,她当时完全可以去人大附中,是不想太累,不想走应试教育的路,然后她觉得北大附中的氛围特别的自由,特别的不束缚人,所以选了北大附中国际部。(她自己原话陈述,她的同学也和我说过这个事): m3 _2 W, t: p0 _  T2 y! A6 c
很多人还在pk学校的时候,她压根就选择退出了。这才是资源真正的力量。
; u  \3 v* l1 R* S5 q/ W  y连人大附中都不去,就是为了高中的开心。, E; ~* V5 e: e6 f5 F9 U
<hr/>我之前介绍刹帝利的答案,说了一个超级中学国际班毕业的女生的故事,这个超级中学,就是北大附中。没错,她就是北大附中国际班的。
; ]1 t: n9 ~6 Z  H她亲口说的,北大附中的条件,还是比北大,好太多了。击剑,戏剧,歌剧,天文,各种小众运动,科研资源,所有的一切,本来就是他们的日常。基本上,在国内的学校中,属于资源顶尖的。可以去北大做做调查,看看北大有多少学生,可以获得这么优质的资源。
: d  k: W& X- D0 H其实一些顶尖高中,一直都是如此。只是之前大家不知道罢了。至于我个人,我认为00后的高层子弟的白左化,是必然的趋势。白左在我这也不是贬义词。
0 z+ L5 {* L7 {# _( {1 w+ r0 z4 _至少比起硬装糊涂的cfz,天天把所有问题都怪在弱势群体头上,怪弱势群体太想争个好前途。和这一群入关人比起来,北大附中的这些学生,可爱太多了。至少人家足够真诚,不骗你。/ w+ i5 `& j' Z2 W+ N) D- z( `
知道了北大附中有多好,总归是帮助大部分学生,真正的面对现实。而听信了cfz,学土木,去非洲工作,去鹤岗买房,那才是真正的自我麻痹,低配阿Q精神。! C( ?- J& T& c5 U0 J  M
阿Q精神要不得,精神胜利法不可取。毕竟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工作,每一把镰刀都在那,不是精神胜利法就行的。
忘了吧忘了啊唤 | 2021-5-28 15: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底下一片愤怒和抱怨不公的回答,只能苦笑。为什么会产生北京和其他地域的对立,为什么会产生高“阶层”的人和普通人家的对立,为什么每个人都在争辩【自己很辛苦】?因为看到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啊。大家往往都很在意自己失去的。8 i" G6 s% @0 i/ g& b7 D) ?$ w% I
我也是北京人,或者说我不配是北京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我的父母就是这个问题底下高赞的翻版。靠自身努力往上爬,依旧漂泊无依的结果。' Y) Y. ?& ~. s# B2 U; I3 j
他们在小县城过着捡老鼠尾巴的日子,他们很努力很努力,那个年代很多学生冬天还要走几公里,到教室最早的学生负责烧炉子。最终他们考了前三名,然后把我带到北京。没有住所,没有依靠;而我作为他们的后代,在这里,没有乡音,没有亲人,没有兄弟姐妹。" s: R% w, n2 l' T1 h1 K
我在成年之前搬了九次家,大概两年一次。所有的玩伴都在搬家之中疏远失去了。而这一切就是为了在“在海淀区上学”。最后也只去了个普通的高中和普通的大学。
4 z0 V3 }6 E; O& y0 b当然我也觉得在这里高考比在别的地方简单,如果忽略掉我那个为了高考把北京户口迁到天津的同学的话。竞争少了太多了。但是我可能正因为拥有所以痛苦的就是别的点了。
/ t8 |0 m* X/ G# r" k我的初中也是个区重点,优秀的同学高中就分别去了法国、美国、加拿大。有个上了变形记的孩子,曾经把卷子撕了甩在班主任的脸上,班主任一句话都不敢说。他现在才24岁,已经结婚了,太太很漂亮,去年还在网上看到了她在纽约的街拍图。* p% t' ^: z$ m9 K
但是呢,我还有一些同学,念了职高当了普普通通的理发师,或者家长是保姆,连洗衣机都没有,每次校服都是手搓。
6 c6 Y9 E7 H: X0 E高中时的理科第一名,每次走路速度都跟飞一样快,曾经因为考了一次第二名而在班里当场崩溃大哭。" _0 `0 O/ T7 a% `
这些都是北京人。北京考生。或者说,这些都是人类吧。毕竟同一片土地都不足以概括人们的差距,“世界的参差”。
; s0 s8 }- T9 _北大附?啊,我那个初中好像班里只有一个人上了吧。当时就听说了在采用大学的模式,流动班级。我们只是听听而已。任何地区,享受到绝对优质资源的“人上人”都是千分万分之一,其他人在底下当砖瓦。至于那个女生为什么当初天天自残划手腕儿,谁又知道呢,反正我不清楚她痛苦的原因。
  S. d/ [7 O# }( K6 U' ?# m像高赞的答主,自己已经那么优秀了,可是如果留在北京的话,孩子也不过会成为砖瓦中的一个。拼尽全力工作,买房,试图让孩子挤进海淀区或者西城区生活,这不悲哀吗。
6 \6 \' @' n2 t6 M你们以为的北京考生,每天就读那么一会儿书,就考上大学了。可是不是只有海淀才叫北京啊。去五环外看看,多少人坐地铁一个小时也到不了学校。去南城看看,不用走远,在二三环就行。居民区穿插着破败的平房,旁边是倒了一半的砖墙,两个老人带着幼儿坐在上面看夕阳,不知道的还以为在上演《乡村爱情》。2 _! b+ E$ y, f* J! g( T
这不是什么值得向往的地域优势,这是社会竞争的悲哀啊。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的悲哀啊。看到那些炫耀这些人的面孔,我眼前浮现出的竟然是一位西北的前任。他明明是很普通的家庭,但是笑着跟我说“考公务员家里托关系为他量身设置了一个岗位”的时候,那么刺眼。( L9 b* C6 L0 v6 Q+ h
那些争论地域教育资源的不妨看看,你们身边的其它资源,是不是也在被“不公平”夺走?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而高考,就像一个大长梯,已经是“不公平里最大的公平”了,它给了人一个“通过自身努力成就自我”的希望。6 p& m4 M: q. L, S: c
至于清华附的那个新闻,我建议你们当《小时代》看看就好,狭隘、自负,不食人间烟火,是一群人的特征,请不要把这顶帽子扣在地域上。
  x$ T+ z1 b+ P' t. j想想那位一到上海外环就过敏的顾里,她几万块的高跟鞋没有踏过肮脏的水沟、人间的泥泞。她不懂得连书都没钱上的苦,被人路边抢钱再打一顿的痛。为什么有些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在省会城市立足。% X: L4 l. S- o
(再想想《我的歌声里》的曲婉婷,她可不是什么北京上海人吧?这和地域有关吗)
3 Z1 m7 @- D2 p4 l$ W! [) g. U5 d  ?他们不知道,以至于把这当作“特权”来炫耀。
( q4 X$ D  ?9 k6 X
2 r+ _7 w; D% ?, n至于他们曾经说不定出现过的,走出深山用自己的能力爬上高塔尖的那位祖辈,不知道他们会用何心态来看待?
% Q( [. F" N. Z) x吸着人血肉,还要擦擦嘴问问别人怎么不来上一口?哦,原来这是“我的privilege”。可笑。) ~/ \7 G% F3 A" N. g
世界上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人,你知我知,我们明白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