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选择大于努力!
F- T( {9 \4 g1 z2 i
8 d+ |1 w" J% Z% l5 F" k$ |全文略长,将从多角度用数据来说明选择有多重要 & 如何根据各种信息评估录取难度,旨在为大家理性“做选择”提供一些思考角度和报考技巧。' A0 P1 Y) J7 m, M) e
3月10日重要更新!关于如何获取录取信息的补充 昨日,哈工大复试基本结束,以下为控制的拟录取名单:% \1 {; b/ m* i( p4 P, M0 P6 }
哈工大控制2019拟录取名单节选
5 F* C# O- B$ d$ X. X, Y) p名单本身不重要,我只是想借这件事来强调一些注意事项~5 k4 U6 }; g! o
未来的一个月正是各大院校的复试进行时,近期将会公布大量重要信息,比如目前34所均已公布复试线,复试名单基本也已公布。接下来陆续进行的复试,还将公布拟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当然这些很多考生都知道,所以并不是重点。重点是:7 {. Z+ M' H- V3 w% e+ Z
回到上面那份名单, 可以挖掘出几个要点:
K: e% B" i* b# u% j1、该名单有“本科单位”这一信息。1 k8 ~( }' Z0 Z( k: I
总有很多考生,尤其是本科双非想跨考985的,担心考名校时自己的本科出身会被歧视,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本科院校及其成绩就成了重要参考。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基本上还是以985居多,211占少数,双非那就更少了……另外,从另一份未录取名单中,还可以看出有许多本科哈工大的考生照样被刷。这说明了什么大家都懂,无需多说。我这并不是劝退,只是想借此强调一下,如果你能找到目标院校的该项信息,还是参考一下现实吧,合理评估自身实力和一年后能达到的层次,再去决定是否挑战,这是对自己的负责。2 v2 q' P2 G( w' {0 M+ D9 Q
2、该名单有详细的初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复试面试成绩以及总成绩。
. y! q, } N8 ?* g4 z; ~在正文中我强调要去了解目标院校的初复试权重以及复试中面试的权重,那么这份名单就可以很好地验证复试录取的规则。三项原始分相加按总成绩录取的方式,就决定了初试成绩的地位;还有复试中面试分数的权重,也体现了对跨校考生的友好。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985考生的高分,并不是因为面试的偏袒,而是在初试和笔试中确实以超强的实力取得了高分,即使面试时有意多给几分,又能产生多大影响呢?本校考生不照样被刷了许多。有时自己能力确实不如别人得承认,不能甩锅给所谓的“歧视”。(以上分析仅限于哈工大,某些初复试五五开甚至四六开的院校,或者初试成绩还要打折扣的院校,就不好说了,或许面试才是关键,这样的学校,你真的有信心在综合实力上超过或者比肩985考生吗?)
8 b( o' F! B0 F4 n3、最重要的是!这份名单,是张照片!照片!. k x4 ]. b6 i1 p
这点可能有很多读者疑惑,但这才是真正的、我此次更新的目的。照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是第一手信息!有很多读者反应:“嗯,你说的都对,道理我也都懂,但是你提到的这些信息,我都找不到啊!!” 所以我先说说这张照片怎么来的吧。昨日(3月9日)哈工大早上笔试+下午面试结束后,老师们当天加班到半夜,在院楼贴出了这份拟录取名单,之后立马有考生拍照发到了群里,而我最近每天都在关注几个千人群的风吹草动,所以才有了这份名单。而之后公布到网上的正式录取名单,会删减大量次要信息,只留下姓名专业,良心点的院校可能还会留着总成绩给后来人参考,恶心点的院校甚至在官网公示了三五天录取名单,就直接下架/删除了。所以你才找不到去年的更多信息,还有再晚两三个月才决定考研、才开始收集信息的20考生们,也将找不到此次复试的一些细节性文件。我就问问,过了两三个月才开始关注信息,你真的还能再找到我发的这张照片吗?还能查到被录取考生的本科学校吗?也许可以,但一定要比现在收集更困难。3 `# u: J) F+ `2 y! p8 n' L
这,就是我在正文以及评论中一再强调的——保持对目标院校的持续关注和对信息的敏感度!* P( q/ a( t m! T0 a' b
P.S. 的确,不是所有的院校都会像哈工大一样把这些信息都公布出来,而且即便是哈工大这样信息相对公开透明的高校,也只有在线下才贴出本科院校这类详细信息,并不会在官网公开全部。所以,你的蹲守并不能保证得到想要的情报(比如同是哈工大,机械就没公开本科院校,而控制公开了)。 但是我相信,复试结束当天或隔天,一定会通知参加复试的考生们一些线下特有的关键信息!所以,请保持对目标院校的持续关注,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会得到某些官网上不会公开的情报……【END】7 ? \6 ]8 O; R; |6 }
<hr/>写在出分后的一些拙见~(正文请往下拉) , t9 H4 C! b y1 W" w+ n {
多所高校应用统计学专硕人均400+ 神仙打架;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高分扎堆。
7 u# T+ q. E0 l4 Y 有必要前排提醒一下,后文提到的“大小年规律”,对于这样的超·热门专业请慎用!随着考研人数激增等原因,热门专业的热度只增不减,几乎不存在小年现象。! J) U5 v6 H) d1 }" Y6 F
有人问,应统今年的复试线都400+了,会不会吓退一波20考生,从而导致20难度降低?我的拙见是:这个真不一定!我认为此次会有不少高分被刷大佬不甘心,知难而上选择二战死磕,一个好专业值得他们再来一年。诚然,这次的超高分数一定程度上会劝退一波考生,尤其是还在观望中的20考生,报考人数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只要高分选手还在,竞争并不会变小多少,依旧会出现高分扎堆神仙打架的现象,例如金融这样的专业年年都是神仙打架大家懂的~即使有大小年那也只是相对的轻微的难度变动,适合真·大佬,已不是我所能理解的层次。
5 ` N6 J$ M# q7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课压分”登上新浪微博热搜
/ V/ \ W: B) Y* w2 L. ] 当同时出现多人抱怨被压分时,基本上可以排除个人水平原因而确定压分现象确实存在。这几天我看到了太多考生反应被压分,报考各种院校的都有,结合本文主题,我只能说,既然我们短期还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避开,所以请尽量在择校之前就把是否压分、是否保护一志愿这些情报搞清楚好吗?不要等到考完出分了才后知后觉开始抱怨。。一个院校如果有压分的“传统”一般在往届考研中也会表现出来,具体如何从往届录取信息中判断是否压分、是否更喜欢985调剂生源,可以去答主 @江水 的高票回答中查看。有多少考生由着性子,仅仅是因为主观喜欢等原因,草草查了些信息就报考了,有些甚至嫌查信息太麻烦而跟风报考,现在好了,发现自己被压分考不上还不好调剂甚至国家线都过不了……我知道自己这样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还是认为,除了报考院校的原因,如今这窘态一定程度上也是自己当初择校不够慎重而种下的因所留下的果~0 h$ Z) g% E# {+ N V( u* X: ?
<hr/>三千赞更新!这次要强烈安利答主 @江水 的一个回答!请一定要看!!
; T; x/ s6 K7 M) i, o/ r考研院校有哪些黑名单或者性价比极低的院校?这个回答里的前两点和我说的基本一样,而后三点从调剂与一志愿的角度,分析得比我更加全面和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引用过来作为补充,我认为很大一部分考生都难以考虑到这么多。而答主 @江水 对于数据的收集能力、对录取情况的分析深度,择校的具体操作,都让我惊讶于这竟是位20考生,相比于此前见过的多数“萌新”,不可不谓之老道!
6 H! }2 R# |; A5 @7 J该回答中还有答主的详细择校操作,值得大家好好借鉴~(已征得引用许可)! J4 d3 y' z5 M. V3 {& g
第一步:信息收集——在研究生在线信息平台里找出全国所有开设了你想报考专业的院校,打开Excel,全部复制粘贴。3 O9 {8 }- ?+ C
( E) T# M- h, f M
第二步:排除——先从地区开始排除,比如你只想考北上广,此时筛选出所有北上广高校,(其他学校不要删,隐藏就好了,没准儿调剂时候用得上呢)。然后根据学校档次再次排除,比如你只想考985,那就再次筛选,隐藏其他所有非985高校。- G* M0 i/ _4 A" B1 h, i5 R
/ v/ T: G2 D/ r6 D9 {$ ]5 V第三步:对比——此时已经没剩下几所学校了,咱们一一打开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官网,找出复试方案,在表格中录入总成绩计算公式、复试公式。再找出接受调剂方案,复制调剂要求到Excel表。然后下载近五年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调剂名单、推免名单。5 e7 g) F/ I; Q9 Y
# p+ v, M1 n" Y: t0 a& B8 L' _第四步:计算——算出除推免后的招生人数,算出历年复录比以及上面说过的一些其他的数据。一切复录比低但拟录取分数高的、调剂非985211不接受复试里调剂占比还大的、招生人数4推免3的……都可以隐藏了。
+ i W9 g, o3 o ~( y4 I- G- y
' e3 |' c( S! g第五步:剩下的自己对比着看吧,选个最合适的加油考吧。
# Q, q7 I% i. {. D8 r! _
# X! f5 r7 V+ A! D2 m( B作者:江水4 h& c, b& @1 P* q2 V8 q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848134/answer/598750581
' `" Z; Q, e) h* w' n! k, A' b0 h来源:知乎
+ Q, u+ Z2 b: O m+ j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能够这么认真、有耐心地列出所有备选院校再一一进行排查,我逢人就推荐也不为过,这样的前期信息储备,我深信答主 @江水 一定成功。同时也想借她的做法,告诉有些考生,别整天纠结,无从下手了,行动起来,收集情报,最终自然会有合适的选择。
# Q3 v7 P" m9 i9 ^/ ~$ v
: i, N- P$ }4 u: v5 F: q
1 }) K S5 J- h关于选择,引用一个说法~
; ]$ u0 N6 n% t3 L8 W1 O$ })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是前半句。
0 `, R; Q7 V. g1 C+ V% p后半句是:“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努力来磨练的技能。
+ |$ K% j# H4 H' J- f; p( k0 [5 N. |5 W+ J
优秀的选择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也叫作“决策能力”,它包含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仔细对比,这是一个极为辛苦的认知过程。而它也包含了在信息不那么对称的情况下进行一把小小的赌博。如果把它总结成一句话:我们必须努力学会真正清晰地思考和决策方式,才能让自己是“做选择”,而不是“做赌博”。, f1 ^4 d' k/ Q0 ~! C" Z
; {9 \( w) ]9 I9 \% ?' y9 _/ T作者:学霸猫' Y* `' S! z7 F6 `* M! \5 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19007/answer/108306964$ O! Y3 u/ @% {% a+ 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X4 M4 X. q7 L" A( W3 f0 d
. { o# ?4 F2 A R2月16日更新 这个回答火了之后,有必要补充一些说明:我收到许多评论和私信,其中有不少超纲问题,比如让我帮忙择校、问我20考研趋势、问我某专业前景怎么样…我想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我写这个回答的本意是强调大家一定要去注意一些信息,而非手把手教学如何获取情报、如何择校;我也不是先知,没办法保证20考研某专业会是大年或是小年。另外也有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不过截止至目前为止的评论和私信我都尽量认真回复啦,回复评论的时间已超过正文撰写时间,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但不限于:
9 u, d7 E' Y6 S" W( ^研友们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补充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以及选择问题复录比等信息的具体获取方法对于大小年规律的补充分析对于经验贴的看法我的一些私人情况……
% N7 e+ e* A" o9 E- D- [+ T- r 所以请一定要去看看评论区作为补充(至少看完置顶的十多条精选评论,都是我挑出来详细说明的常见问题)相信看完后一些疑惑能得到解决,如果还有问题非常欢迎进行补充,评论我都会去看,只不过接下去比较忙会降低回复频率,对于之前已经回复过的问题可能不再回复。我知道很多20考生一开始面对诸多院校专业和信息时无从下手,难免会各种询问这我理解,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完置顶评论再提问,已经回答过的基本问题再问就有点伸手党的嫌疑啦!谢谢理解~
$ ]! j) _4 ?9 k2 ]# U3 i; u<hr/>以下是正文!!
* ~; _2 n; Y& V r8 S' F: _ W) _3 C* N; a6 U- d9 u% R0 v
6 E5 I+ r! {3 R* d2 [3 @4 I- K4 S
9 \) t+ q& P% ^$ ]+ I9 v
" B5 o9 N2 H: O) \- G
【前言】) D: _; y4 F% v/ M: `! k' S8 U7 W
% d& J6 W, B2 O, p# S
有什么是考研前不知道而考后才知道的事?会有不少过来人说,选择大于努力。在同样的努力程度下,选对了,能大大增加录取成功率,选错了,每年高分被刷的也不在少数。(注意!我并不是在说要避开热门专业,而是强调要尽可能全面收集信息,合理分析,预测趋势,即所谓的“大小年”问题,这便是写这个回答的目的所在)2 F5 w+ Y4 J9 s! R+ p) N7 i" I Z
我要谈的是择校进阶。何谓“进阶”?作为过来人,备考初期我也看了网上的大量攻略贴,各公众号/营销号都会告诉你要结合地区/城市、院校/学科的排名、报录比等等来进行选择;会告诉你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还会告诉你怎么获取简单的信息诸如研招网、考研帮、QQ群这样的渠道……这些对于初期一个懵懂的考研小白来说确实重要,我假设大家都已经看过这些,故不多赘述(实在不懂的可以寒假无聊时去看看张雪峰的视频,会有个初步的认识)那么本文的重点就在于介绍:当你已经选好若干个意向院校后,如何进一步根据各种数据来评估考研难度。这是更重要的一步,有些考生直到初试,甚至考研结束了都还不明白自己所报考院校的复试是什么情况……
$ {# l! X* h3 x, aP.S. 文中案例全部为工科院校,非理工类专业不一定适用,我不了解不便多说。若有表达不清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交流~~
9 b G8 K8 T7 z" g* W' {2 |, g" h5 M6 }) q
1 m/ w% P1 p( s【关于复试,你需要知道什么】
/ M( S V5 W* F. U P6 n5 U5 K# G& ~; J
一、复录比: c: `/ g4 H2 u: [
可能会有人问:这初试还早着呢你就让我们关注复试?我想先抛出以下观点:
' C7 ^# U0 U4 f: Q- A: L. e2 R1 \“复录比”要比“报录比”更有参考价值!
4 T6 ? h- \ i, M“复录比”,即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这是更直观的反映录取难度的指标。网上的经验之谈会强调“报录比”,这的确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直接把报录比告诉你,有的学校从始至终都不会在网上公布出报考人数;其次,报考人数有不少水分。相比之下,复录比基本都能查到,你需要两份名单:1、复试名单;2、录取名单。能够过线进入复试的实力都摆在那,这才是你真正的对手。尤其对于34所来说,初复试比重都在五五开甚至四六开,很多时候复试才是决定性的环节。那么你设想一下,好不容易通过初试,还得紧张地应对复试,如果复试还会刷掉近一半的人……我想谁都希望自己复试能稳一些,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把复试的难度考虑进去。(关于复录比还有门道,且看后文案例)
/ F) W3 [/ ?9 e7 _8 ^) Q8 D
0 j0 G! f! G" J0 {6 c( N2 ]# a) v+ r7 V* U4 E& ~
二、二级学科以及复试线的划定规则
0 n( T& x4 }& T+ b* q( v首先,请自行了解“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这两个概念。
& ^( C5 `) t( H) \- s然后,还要了解“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这两种方式。. j- T- x+ S' D# Y4 Z
请重视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对于复试线来说大有讲究!(默认34所)5 T; Z0 U! k8 D8 B* H& o& i) g |
简单举例说明:3 x E0 b# B ~# l z, E* u% ]) H
一、二级学科举例$ z7 @' w b$ ]( ]: S
如上,若按照大类招生,我报考时只需要选择0802机械工程即可;(P.S.专硕不存在二级学科的说法)若按照专业招生,指的是按二级学科来招生,即我已经确定了考机械学硕,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考哪个学科方向,080201机制、080202机电、080203机设还是080204车辆?为什么说这个?因为不同方向,常常会因为发展前景、个人喜好不同等原因同样存在热门与冷门学科。当结合复试线的划分与录取规则时,情况就复杂了!% E' k5 N" J; ~9 n+ l9 e& R
在我研究的几所院校中,复试线的划分有以下三种情况:(以机械专业为例)
, s* T, F! b% @5 I j( f4 h1 U1、按专业招生+各专业分别划线。即根据报考每个二级学科的人数与招生计划来划定复试线。比如机电方向拟招生20人,若按1.5的复录比,就把报考机电方向的考生的初试分数从高到低排下来,第30名的分数,就是复试线。这种方式比较好理解,越热门,复试线就越高;0 p9 J( G: d1 |, w# b& d% h
2、按专业招生+各专业统一划线。这是一种最复杂的方式,也是我写这篇文章最最最想要介绍的一点,因为它的报考非常讲究,放到后文案例分析中再详细介绍。不过用这种方式的学校应该不多,如果你的意向院校是这种方式,请一定一定要看到最后!! 代表:19考研以前的哈工大机械, k/ G# U$ I/ V' B: D4 ?% k5 j
3、按大类招生+全学院统一划线。这是种最简单的方式,暂时不需要考虑二级学科,选好学硕还是专硕即可。代表:19改革后的哈工大机械首次按照大类招生,具体情况得3月录取结束后知晓。2 p5 I7 w; e/ C5 z& O
6 L0 x7 r) e' z5 t) f- o* P6 G2 x+ B! W
三、至少近三年复试线以及“大小年”
' t7 D4 X6 U- z% X/ F0 G3 w+ ~这点我简单指出即可,“大小年”问题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的大家都懂,预测对了低分上好专业,预测错了高分照样可能被刷。但是具体如何预测和博弈就是门玄学了,还需各位自己抉择,我只能强调一下要注意这点,却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 l" T$ C [8 r0 R% w( j* U
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即使你是20考研,这段时间尤其是2~4月请和19的学长学姐们一样重视复试,密切关注意向院校官网上的公告,包括但不限于复试名单、招生计划、复试方式、录取名单等等,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信息,并且!部分院校的这些信息只公布一段时间!!晚了就查不到了!!这就是早早开始关注考研的一个优势,等学长学姐们复试结束,还能第一时间联系上取经~5 ?" Z0 N: r! f+ {; X* |( V% X* j0 ^1 c
/ g, N- o) M7 p( X, d. U7 t" D6 D4 w/ Z) A5 ^
四、复试分数评定细则7 y$ p8 { e: q- M& H
众所周知,复试通常至少会有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最终成绩由初试与复试两部分的得分组成。那么,你要知道的是:初、复试分数的权重 & 复试中笔试与面试分数的权重。为什么说这个?
; @, ~) X3 L: b我想谈谈众多考生尤其是双非院校的考生都很在意的一个问题:复试时我本科出身不好,考985会不会被歧视?又或者,我都没什么比赛经历,没有获奖证书,没有发表文章…复试得分会不会很低?包括我本人其实也在担心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老师们偏爱本校学生是很正常的,毕竟本校的学生大概率能力要比考来的学生更强……但是,我们再想想,这个所谓的“歧视”,会发生在什么环节?面试,对不对?因为只有这一环节的给分是相对主观的。我们怕的无非是老师们面试时一看到本科双非就给分偏低,而本校考生给分偏高。我姑且不论是否真的会这样,就假设真的如此,那么如何尽量减小这种影响?下面就是我想提供的一种思考角度:+ \& _' B; X7 a- Z, Z
关注初、复试分数的权重 & 复试中笔试与面试分数的权重,让数据来说话最客观。1 O" T5 m9 T. p$ _, v: M) |
对于本科出身不好、或者没有比赛经历,又或者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 担心面试吃亏的考生来说,一个好办法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初试以及笔试的分数更高,那么就选择那些面试占比小的院校;相反,对于擅长面试的考生来说,就选择面试占比大的院校。扬长避短,才能让自己被录取的成功率最大化。各部分的权重与占比都是用数据明文公示的,相对一面之词来说比较客观。
$ r) |2 I+ H) Q1 R0 }当然,上述观点还不够深刻,初、复试分数的权重还有学问,这才是我要着重介绍的部分,还是在下文案例中分析,我将用数据说明,复试分数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a8 V9 M# P" L2 ^; s" F1 K3 s4 c0 T. R- I$ t. k& M
5 s. T& x& w: ~ d
【案例一】/ q4 k% G+ K) N% N# Z- j
, \; \- S6 l7 b0 _
哈工大VS福大——从“总分计算规则”来看复试翻车/逆风翻盘的可能性大小
+ n3 q. q2 T6 n9 g7 S# z8 \先来简单了解下哈工大机械的复试情况:: m% [+ N% ?0 V1 O3 b
复试分数组成与笔试内容
9 W- J' [6 v$ ?; z- U9 `: ~结论:复试分数中,笔试占比 > 面试占比 。且笔试10选6,光考纲给出的参考书目就有16本之多,范围极广,难度相当大,但是该部分的分数是很客观的,对于担心面试的人,笔试的200分若能取得高分,应该说是比较有利的。下面再简单了解下面试的150分:
1 L3 v5 W; L/ G' V4 ^
面试内容/ X" A+ c5 Q, _0 l7 n
结论:采用结构化面试,只有第一部分的20分会涉及到本科出身、大学成绩、比赛经历、获奖证书这些问题,即使你没有,也不会比那些优秀的考生差很多分。而剩下的130分,就全凭个人的能力了。所以说,哈工大是所相当公平的学校,不论出身,能力至上。这种类型的院校,能够把那些双非考生考985院校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恐慌降到最低。
! m4 |1 r0 |* X7 `& P以上只是简介,下面才是该案例要对比的部分:3 i# y- f# R8 F+ K
哈工大机械的总分计算规则:总分==初试分数(满分500分) + 复试分数(满分200+150==350分)即总分一共是850分。这种计算规则有两个要点:1、初试分数占比更大,而不是大部分985院校采用的五五开;2、初、复试分数按1:1叠加,即初试分数带来的优势不会打折扣,可能还是不好懂,所以请对比下面第二个学校——福州大学的计算规则:
8 C5 X5 j* x; d% B; k
请注意红框部分!6 R# ` K2 S0 v' X; [2 p0 T/ R4 O
福大的复试满分100分,其中光面试就占了40分。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总成绩的计算规则!为什么?. ]* o, e& n; m( { _6 D
还是请注意红框部分!
# x1 g, {: X1 y这两个考生总成绩相近,只差了0.35分,一个复试成绩高,一个初试成绩高,这能说明什么?下面我们根据计算规则把初试的原始得分还原一下:60分的考生原始得分300分,73分的考生原始得分365分!!你懂了吗?两人的初试竟然差了65分,而初试365分的考生却因为复试低了13.7分反而最终低于初试300分的考生。初试65的分差应该说是相当大的,但复试13.7分的分差,不大吧?+ B) z+ R1 f5 S8 o( w) @: C
这种把初试的分数折算成百分制再与复试分数叠加的计算方式,让初试的优势/劣势被大大缩小。如果你的报考院校是这种计算方式,初试分高请不要得意,因为你复试一旦大意可能会翻车;初试分低也请不要放弃,因为你复试好好准备很可能逆风翻盘!
! C, [* ` M7 v% l1 C- V如果继续思考,面试的40分&复试分数的权重,是否给一些处于淘汰边缘的本校考生提供了逆袭的“操作空间”?可能面试多给两三分,抵得上初试十几二十分的差距……当然,我不是在黑母校复试存在歧视甚至黑幕,并且我也相信福大还是公平的。我只是针对这种总分计算方式,有必要客观地提醒各位存在这种可能性,主要还是想告诉各位请重视复试。
8 n- z$ n" H7 U
5 K; G" o, ^* v* ]* \8 h
( \, Y' u6 y' k0 Q5 { f【案例二】, z7 ^- e, @* J
) a2 O& H9 e( |3 m7 B
改革前的哈工大机械——何为“按专业招生+各专业统一划线”?有何门道?
) d" V( J! P' ]前文提到过,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式,刚上路的考生很难了解到这些细节,下面请看数据举例:各专业统一划线,即直接给出整个一级学科的招生指标,但具体每个二级学科的招生指标未公布
. i. L1 t5 g$ H3 C5 B) X) l6 x6 T! z
复试前几天才公布的18招生计划9 }% i, ]4 x3 w+ D/ O, g. Q
官网给出的进入复试人数
& }7 ?6 \, ?$ i2 N8 x1 O如上,我们只能得知整个哈工大机械学院打算招生206人,院方根据国家不低于120%的差额复录比,决定让252人进入复试,于是把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划定了323分的复试线。
/ V/ W Q' t9 O2 C
官网给出的18复试分数线
' G, O' |! `- p) p3 Q) j+ q252个考生录取206个,1.223的复录比,才刷掉46人,乍一看还挺简单的,其实不然……因为18考研还是按照专业招生,即考生在报考时,需要具体报考某个二级学科,那么问题就来了!这过了复试线的206个人中,报考每个二级学科的各有多少呢?假设考生们扎堆于机械电子,然而学院对于机械电子也是有招生计划的,其结果是一大堆高分考生被刷或者调剂,17年尤其严重,请看数据:& r& ~. G" u6 ^7 _. c
17哈工大本部录取情况统计
( H$ d( R6 W3 ^(首先说一句,统计数据来源于官网给出的推免名单+复试名单+录取名单+调剂名单,像这种加工过的情报就别指望着能伸手就有了,自己多花点时间好好去研究!)
& X# O) \2 x5 r6 ]. p* ]0 m该年机械电子拟招生100人,结果推免的就已经达到74人,而进入复试的考生中竟然有89人都报考了机械电子,其结果自然是神仙打架,只录取了26人,剩下的分高的校内调剂,分低的被刷;相反,专硕的机械工程拟招生174人,扣除83个推免,还有91个名额,但是过复试线的考生却只有76人,因此,除了1人放弃未参加复试,75人全部录取,并且还接收了16个机电被刷下来的考生。9 G, c0 J* H r
看到这里,不知各位作何感想?为什么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为什么我如此强调这个案例?很多考生从始至终都未能意识到这些,名校有时也不是那么难,赌对了,你甚至进入复试就能被录取,而且并非是冷门专业,哈工大作为“机械五虎”之一,不论哪个二级学科实力都很强大;名校有时又是难得吓人,400+却因为招生人数少而无奈调剂……7 Z9 l0 d3 o$ K' ~" C
不过,哈工大机械从19考研开始采用“大类招生”,即学硕不再按照二级学科报考,机电选不上的还能去隔壁的机制和机设,而想报考冷门机设投机取巧的法子也不再管用。但是学硕VS专硕的抉择依然存在,对于这样一所学硕与专硕几乎没有区别的特殊院校,哪个相对容易被录取,就很难说了…" ` ]% X4 y( E" z. z& Q: F
(这里有个小插曲,本打算举华南理工的例子与哈工大对比,华工是各二级学科分别划线,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也存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小年案例。但是我把华南理工的研招网翻遍了也没找到我想要的复试名单等信息,而我去年确实是找到了,所以可能是过了公示的时间段,被官网给“下架”了!这里要再次提醒一下,对院校的研招网请保持持续的关注,而且并非所有的院校都会把招生信息全公布出来,有的只公示那么几天,哈工大的信息我也是前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不断完善的)* E/ Y# F3 r3 j7 o
# f' ]# F) w' K! _* d& ]
. J4 l' S) l" W" t
【案例三】. I! Z4 Q \# N: ]% ~: V
* P7 U1 b+ a/ h1 J
哈工大&华科机械——重视大小年,做出性价比最高的抉择* Y4 x! G7 U5 e" s' Q1 j" H
在案例二中提到17哈工大机电挤破头的现象,引申一下,可以自然地得出推论:18势必会有很多考生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不敢再报考机电,也会有很多考生因为专硕的机械工程招不满过线就能被录取的现象而选择专硕。从而可以预测18的机电会有所好转,专硕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会变大。实践证明确实如此,机电复试53人录取28人,专硕复试100人录取78人,二者相对都比较正常。至于19考研形势如何,说实话我也不好预测,待今年三月份便可揭晓……' z+ L3 D. I! Q% s3 _4 {
既然没了华南理工的例子,那下面就搬运一个华科的例子吧,这是我特别特别赞同的一个回答
% _8 K! k8 a% |+ _9 b! [哪些问题是考研前不知道考研后才知道的?节选部分(侵删)
8 `$ [* ?6 K! z9 T6 o作者:Marina6 c- R5 h. o# Z# W. ~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29538/answer/355809481
5 z0 q+ Z" P2 s来源:知乎
# r9 z) O- i! n" Q7 f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8 y4 }- ` }3 R/ L: H' l5 n# {3 d% j/ ]
: A8 s+ C* Y# h9 v" w0 s2017年我报考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当年考了408分,原以为稳上的。谁知道,当年报考华科自动化学硕的人数爆棚了!410以上的都有几十个,408都只在录取边缘,终于还是复试被刷,郁闷了两个月,突然对人生失去了希望,怀疑自己没有读个好书的命。! q8 f5 R) ~& l- i
好在我在自暴自弃中重新站起来,再看这一切的时候发现似乎我的失败是注定的。1 [( g8 e0 h1 C4 R4 [
我本科是机械电子工程,我们这个专业既可以选择读研机械,也可以选择自动化。在考研之初,我也犹豫了一下,读机械还是自动化?读华科还是其他985。我也想过哪些院校性价比高些,哪些好考哪些不好考(尽管可能院校实力差不多)。但是我太懒了,不想去收集这些信息,还将自己的这种懒惰美化成果断与决绝。我盲目的决定报考华科自动化学硕并一条路走到黑,即使当我看到2017华科自动化考研群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即使当我看到华科自动化学院的考试大纲下载次数远超机械学院,即使在群里聊起来发现大部分人都准备考自动化学硕了,即使隐隐约约感到了竞争将会很激烈,我也居然没有想过收集一些信息做一些比较。当结果出来时,我很意外,我这么高的分居然被刷了。" R/ {5 d% n9 Y
要是我考专硕,我都能到前几名了。
1 J8 H: d3 G' ?: K2 q要是我考华科机械(华科机械更强,但是我不敢考,而当年300出头就能上了。),我早就上了。
8 c* k0 ~ f8 [ X0 O0 N$ P2 I要是......要是我早点重视这些信息。 5 O3 P, ^7 \. B) ~# G! P9 ?
3 P1 M! w5 h' i+ O/ M
可能有人说:“你这说了半天结果不还是不确定该怎么选嘛。”的确,我无法断定20考研会是怎样的形势,人心的博弈,没人敢断定。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增大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罢了。若你看完此文,能够开始重视这些,把未来抓在自己手里,做出心里有数的抉择,我的目的就达到了……5 k. ~* V' L1 e9 t$ J, k
$ p O) J s* A" d
3 @; \; A L8 M$ A5 e7 C I. q+ k
【总结】
# |" B7 C( J( _; K/ d! G4 {: {& \: `- s5 F
考研是场“信息战”,每一个院校的深入了解都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成本,请不要偷懒,在掌握各种信息的情况下再选择,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另外,术业有专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无法回答大家关于其他院校的问题。考研的报考技巧有其普遍性,但每一所院校又有其特殊性,我举自己报考院校哈工大的例子,尽管大家目标各不相同无法通用,但思路和重点应该还是基本通用的。希望读者们能有所启发,利用寒假时间好好研究,拒绝伸手,从我做起!(寒假很多19的学长学姐还在准备复试,请先自己做功课,尽量别问一些很低级的问题)
" x2 a* t+ } V& a, e0 R( k! w建议寒假时间,最迟到3月/4月份19的录取结果出来,请确定好院校,可以确定两个不同档次的院校(数一/数二、英一/英二、专业课最好基本一致),以最高目标全力备考,待暑假强化结束后到正式报名前,若实在没信心,再考虑是否降低目标。不要嫌麻烦一时决定不了,想着先复习再说,一拖再拖,结果复习过程朝三暮四犹豫不决无法全力以赴,到了6月匆忙决定结果又后悔……
: ]. T- W/ k( C( ~/ i9 F3 {关于“准备过早战线太长后劲不足”的说法我也简单表达下自己的观点,寒假开始了解不算早了,从萌新到基本了解考研概况保守估计半个月时间。现在的考研大势,即使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50w我也不惊讶。除非你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又或是学习能力超群可以忽视,否则还是不要冒险,早点开始复习,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给自己一些容错率来走弯路……
+ O7 x* d- K: r% O% _' l: g2 e1 G至于“后劲不足”,我想说,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请做好思想觉悟!我们已经比保研的同学们落后太多,考研只是一个起点,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强度和考研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吗!人往高处走,身边的人越来越优秀,追赶都来不及哪有功夫休息。寒假认真想想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决定是否真的要考研,是否要跨考等等……以平常心看待考研,这只是一个过程,无论何时何种状态,不断学习才是应有的态度。有这样的认识,我相信应该不会再感到后劲不足。, F8 Q- P* I% F+ ^) B1 e8 E% Y
8 T" z; Z+ h) J( k0 ]
2 J ~) W+ z1 _+ u: U
答应我,选择考研了,就请对自己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