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一味追求高工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样真的有利吗?

[复制链接]
查看842 | 回复20 | 2021-11-1 1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中初级员工谈钱,跟中高级员工谈事业规划,跟高级管理者谈蓝图和未来。) _0 P4 Q7 m2 |  y& F
有些公司本末倒置,拼命想压榨中初级员工节省成本,谈情怀,却跟公司高级管理者谈薪水。
! d# c- o3 C* O: p/ R工作7年之内都属于中初级员工,10年以上并成为大型企业中层的管理干部属于中级员工,行业内积累15年以上并成为副总经理级别以上是高级管理者。
6 @6 r$ a" i1 r  ]. X7 c) O+ h! n" e以我工作的券商投行业务岗位为例,我发现那些券商投行行业组负责人ED级别以上的,多数人基本2年左右跳一次,有的甚至工作10年跳了7次,现在是行业组负责人,他们会对下面员工说,你们好好干,不要总跳槽,然而自己的证券业协会变更记录满满大半页,他们的位置是跳出来的。他们说你们要学技术,主要精力放在学习锻炼上,刚工作不久不要总想着钱,对不对?对啊,可是跳槽就不能在其他团队锻炼了?在哪里锻炼不是锻炼?这并不矛盾,证券公司3年不给你涨工资不给你升级别,我图啥?我去其他家锻炼呗。
' Y6 o# ^4 Z' }: R7 f一次喝酒,一位其他团队领导说了句实在话,跳槽是好事,工作就是挣钱,大多数人碰不到马云团队,钱是衡量你工作公允价值的重要标准。请不要以成本法计量价值,要用公允价值计量法。他自己刚工作前5年在一家券商辛辛苦苦工作,时间长了,能力上来了,自己也认识了人脉,国企券商作风,不怎么涨工资,于是这位总后面的7年一直在跳槽,换了4家券商,人脉资源在自己手上,无论去哪里都是做项目,能力也是自己锻炼的,资源也是自己积累的,靠自己北京买房买车,就一句话,靠自己,谁给的多我去哪里,去哪儿干都是干。
7 `2 H- B" E+ a3 f5 k) T( \: u* ^追求高工资与锻炼业务、积累人脉并不矛盾,但是方向首先要清晰。
% T* X& ?4 j+ e; v8 Z那些说什么让你好好锻炼学习不要跳槽的领导,你就笑笑听听。
' `8 _* c: J  D0 H! A! `. F6 V让我想起大学辅导员的话,先就业再择业,一个道理,为了自己利益在考虑,为了好看的就业率。  u$ X9 N& Z# I2 Q) k# R& [
答非所问了,随便写一点,被折叠就算了。
游容东广 | 2021-11-1 2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中初级员工谈钱,跟中高级员工谈事业规划,跟高级管理者谈蓝图和未来。' \# T) B  v" c2 c5 C4 @
有些公司本末倒置,拼命想压榨中初级员工节省成本,谈情怀,却跟公司高级管理者谈薪水。& Q- D# q7 w1 _5 r6 B+ N& u/ H
工作7年之内都属于中初级员工,10年以上并成为大型企业中层的管理干部属于中级员工,行业内积累15年以上并成为副总经理级别以上是高级管理者。5 ?7 z  _2 F0 _+ ~  H
以我工作的券商投行业务岗位为例,我发现那些券商投行行业组负责人ED级别以上的,多数人基本2年左右跳一次,有的甚至工作10年跳了7次,现在是行业组负责人,他们会对下面员工说,你们好好干,不要总跳槽,然而自己的证券业协会变更记录满满大半页,他们的位置是跳出来的。他们说你们要学技术,主要精力放在学习锻炼上,刚工作不久不要总想着钱,对不对?对啊,可是跳槽就不能在其他团队锻炼了?在哪里锻炼不是锻炼?这并不矛盾,证券公司3年不给你涨工资不给你升级别,我图啥?我去其他家锻炼呗。
+ I3 e9 _" j; o0 n! V! C一次喝酒,一位其他团队领导说了句实在话,跳槽是好事,工作就是挣钱,大多数人碰不到马云团队,钱是衡量你工作公允价值的重要标准。请不要以成本法计量价值,要用公允价值计量法。他自己刚工作前5年在一家券商辛辛苦苦工作,时间长了,能力上来了,自己也认识了人脉,国企券商作风,不怎么涨工资,于是这位总后面的7年一直在跳槽,换了4家券商,人脉资源在自己手上,无论去哪里都是做项目,能力也是自己锻炼的,资源也是自己积累的,靠自己北京买房买车,就一句话,靠自己,谁给的多我去哪里,去哪儿干都是干。
/ j5 e1 G! K% N& g) S9 s, N+ i追求高工资与锻炼业务、积累人脉并不矛盾,但是方向首先要清晰。
# C" S3 k! F& A; _' s那些说什么让你好好锻炼学习不要跳槽的领导,你就笑笑听听。
4 Y1 u: p+ H: `! S: B5 h, Y/ a让我想起大学辅导员的话,先就业再择业,一个道理,为了自己利益在考虑,为了好看的就业率。
2 D, Q3 r! @) D' o; C- ~答非所问了,随便写一点,被折叠就算了。
吃火锅的恐龙曝 | 2021-11-2 01: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追逐高工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 E0 z' T3 |$ i* O, ?0 e( f7 h答:会给自己带来钱。
6 z/ D- s0 c/ B# y. e+ G问:这样真的有利吗?# m/ v6 e  u  q) U
答:真的有利。: m- E' v  F. Z; h6 R
奉劝某些老板,别想着用鸡汤招人,要用钱招人,要知道,那些在应聘时能紧盯薪酬的人,就是那些在处理问题时能抓住主要矛盾的人,这种人才值得录用,相反,那些区区几句鸡汤就能忽悠过来的人,显然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抓不住核心内容,而被各种肤浅的表象所蒙骗,所以也别想指望他们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123461383 | 2021-11-2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槽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只以薪资作为跳槽的依据,还是过于草率了。
, W$ N- E) s" g# |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二十年前,人们不敢换工作;十年前,人们不敢频繁换工作;如今,如果你没有换过工作,恐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实力强
) i! ^/ O4 l" K  k2 g5 E换工作是一个人在职场中常见的节点,如果把职业发展看作是一条曲线,有人会因为换工作而曲线上升,有人的曲线可能没什么波澜,有人的曲线可能从转换工作的节点开始震荡,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7 d$ E7 v! V' Q, a
到底什么时候跳槽才能让你的职场曲线只升不降呢?这里先会为你讲述跳槽的底层逻辑,接着告诉你什么时候是换工作的最好时机,以及跳槽前你该做好什么准备。( a# g& Q; l$ v: q8 a
好,现在开始正文。
2 U8 H( \8 i+ R一、跳槽的底层逻辑: q7 M4 ]5 D2 z/ a, k3 ?
从公司层面来看,如果你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年限低于 2 年,往往会被公司看作是「不够忠诚」;而如果工作不到 1 年,便被视为「稳定性差」。那是不是在一个公司里工作年限越长就越有价值呢?也不是!如果你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 3 年以上,依然没有升职涨薪,那么你在职场中其实就已经失去竞争力了,在公司内部转岗或者外部跳槽或许是你此时实现自我增值的好方式。
1 e: S3 C. m+ z+ ~, G  S* H可以说,跳槽不一定是你在职业发展受阻时不得已的选择,也可能是加速你发展的关键策略。毕竟没有哪份工作能让你做一辈子,但错过转换工作的关键时期,你可能就会陷入发展瓶颈。5 V0 M& ]- T  i- b7 a, c
当然,换了工作并不意味着你就不用再忍受老板的臭脾气、不用再做琐碎的工作,可以直接走上职业发展的快车道,从此就辉煌腾达了。换工作同样需要付出成本代价,这个代价包括探索成本和适应成本两个方面。) G- T- p, i# }4 f6 P" w7 |
先来说第一个方面——探索成本,你换工作无非就是想选对行、入对门、找对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不断改简历、找猎头、参加面试等等,这些花费你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才能够完成的就是探索成本。
; f/ A" ?/ K8 x# ~, b6 j9 ^再来看第二个方面——适应成本,好不容易跳槽成功,先不说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同事,就单单是新的业务,你就可能需要花够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上手,这些就是适应成本。
& N8 @) Q# ~) I% a! @+ H跳槽最基本的原则是:尽可能让跳槽后的价值>跳槽成本。对比「基本原则」, 漫画《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就讲过一句关于跳槽的话,可以视为跳槽的最佳思维境界,话是这么说的:「不是对当下的逃避,而是对未来的选择。」这句话你可以先记下来,慢慢品味。
, D2 b( z2 z) C" G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往往长达三、四十年,三十岁之前探索技能,三十岁之后发力前进,四十岁之后收获努力并开创新的领域,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重点。如果你没有拿捏好其中的度,单是换一份工作就要花费半年的成本,时间稍纵即逝,最后就可能导致自己一无所获。1 h$ q9 v! C; s0 ?
更何况,换工作的一些价值往往可能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当你真的在新的公司工作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原来老板器重、同事和睦、成为精英、工作顺心这些价值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像这样低价值、高成本的买卖,想必没有人愿意去做吧?
2 }) l3 y. L9 x7 j二、换工作的契机/ ^/ R9 W4 F5 O5 |) Y' E" j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6 ]7 P6 m8 t, Z0 [
落英缤纷528 | 2021-11-2 14: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毕业时,我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找过租房。
& D8 Q, Y( s- B: X" j我在广州时,上班地点在体育西,那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三号线的出入口,每天都有如出笼丧尸的既视感。" f1 Z4 l1 k9 t0 m" S* }( B$ Q
租房很难找,不是太贵,就是太偏,要不然,就是杂乱的合租房,阴暗潮湿满地污渍。) y3 k! }$ _2 c8 P7 v" W/ L
还没找到时,突然又做了一个决定,来到深圳工作。) R( E, n# i$ I+ j+ r1 ^- T
赶上了深圳房价涨得最疯的一年。1 u. V2 B2 W* c1 A( t. Z& ]6 t
我工作的地点,在房价均价最高的南山区,一平米七八万。
( \+ \2 i2 N0 C$ w) }找房子的时候,算是第一次直面了社会。
: R" M" R8 ?$ R3 h% c% L9 s才知道,离开了学校,竟然还需要延续「宿舍式合租」的生涯,一个房子可以被隔成十数间,薄薄的墙板竖在中间,美曰其名就是单间了。' x: @$ `/ c- J- U* b5 z% k
这边说话,通过这层板,隔壁还能收到经过功放般的声音。
  ~9 T( e, s: {* Z4 k这样没有性生活一下子就被人知道了,很伤人的。
  E" k8 n- Z+ [8 S! @0 _$ {听闻甚至还有很多出租屋是上下床,铁床,真叫人听者落泪。6 n1 [# {' ~* G0 M
' C" a' m; _* r+ t
我不知道该去责怪什么,反正刚毕业的学生们,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境况的确不太容易。工资低,生活成本高。
7 X, @: P% r0 ^6 a( [& B; W: E我住在宝安区,类似于你们帝都的昌平回龙观之类的吧。房价比较低,很多在南山搬砖的小年轻,都会住在宝安区,所以我每天挤公交地铁的时候,都很想死。
3 x6 ]7 J. Y* i( h7 l$ q) H那是没办法挤上的,并非你排好队,一定会等到你可以上的那班车,而是一切靠「努力」,努力去挤,去抢。9 J) V1 c( \" K+ e" D. [- z
这对我来说很难,其一我讨厌跟人有肢体接触,其二我讨厌去挤抢。8 G- ~* w) p5 @; z, R, W: q0 a& l8 r
但我还是要去适应这个节奏,比如起早一些,比如去坐一趟双倍时间但人少的班车。
) h4 {! v, ^( ]0 t) e7 U7 u" }4 J  m9 k+ W7 e: f
除了那些「天之骄子」们,刚毕业就去了各种高大上企业,拿毕业生界top薪资的,大部分的小年轻们,生活得真是苦逼。有一个回答里,我写了「刚毕业两三年的,在一线城市拿5到10k的薪资是常态」,评论区里被各种说,最后把下限改成了3k。7 P5 ]* ]$ L1 p/ C
这几千块,要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只能是不太「体面」的了。
4 r0 o+ z) L3 k4 U+ z我不知道其它地方、其它行业如何,在深圳的互联网公司,加班是常态,还有很多公司,发明贯彻了「大小周」制度,一周上五天,一周上六天。7 Y9 T, L6 |* K( q2 |
公司不断再跟你说着「创业者心态」、「年轻要拼搏」,一边又给着低到可怜的工资。
: X  D0 Q, X5 Q* f啊,上帝保佑能吃饱饭的年轻人。
9 C6 h: P1 p% U$ |( C8 M7 g0 b% @' e2 [5 _" j+ S+ S7 x# |% A
最近榴莲季,大街小巷都在卖金枕头。
5 [# }1 \5 E% r3 J) |有一天我独自在逛超市,听到两个小年轻情侣,在榴莲摊前,他们挑了一个小小的榴莲,然后拿去打好称。
. D8 D3 n4 k1 W1 V$ R- Q7 C磨磨蹭蹭又回到了摊前,放了回去。
! w4 T& {9 }7 i, J- _0 ]男生跟女生说,等十五号了再来买。4 n' [7 [6 S) y, N! p
十五号。如果这日子是因为发工资,那就是三级哀伤,如果是周年纪念日,那就是十级哀伤了。- `/ n& f& n/ S" d8 [
, X5 ~7 u7 ^: }8 ?
我对吃的很挑,经常自己做饭吃。0 i' i  v: u9 ~
前几天我在家里做自助烤肉的时候,突然想到,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度过,休假、旅行,诗和远方都是奢侈了。能吃自己爱吃的东西,算是最简单的多巴胺满足方式了吧。2 O+ J3 u" I! r: n
我对住的地方也很挑。* s! I/ {# L. i+ ~+ u
我不想跟人合租,特别还是完全不相识的几个人。我洁癖,讨厌脏乱差,受不了潮湿与阴暗。
. ^. k' z/ |3 y- p我需要私人空间,需要一个干净的卫生间,需要一个厨房可以自己做饭,需要一个大大的阳台。
  |7 t3 w$ |6 ~( y/ r如果说每个成功的人的传记都要有住地下室、吃馊饭菜、因为穷困落魄而被恋人抛弃的那一part,那我可能并不想要成功。' w- q: n! u7 s7 R7 c9 j" `
# U& N9 A* g  m' I
所以我支持所谓的一味追求高工资,我觉得这不值得被批评,甚至值得赞赏。2 c) |6 @1 Q! `- K: t
我想我应该就算是一个「一味追求」高工资的年轻人了。
0 M5 X1 x8 y5 Y6 \- \' V! C: ~1 s2 l! Y8 c8 t5 ^
我的职业生涯很短,毕业到现在,还不足一年。
1 [/ E( d+ M) [2 {! K但我已经换了几份工作。+ P* x# }& m9 x5 p* f
我在数万人的大公司待过,也在创业型的小公司待过。, W1 o) Y' r+ A1 [
说实话,我的职业生涯还算顺利,在这一年的菜鸟工作期,没吃过委屈,没挨过骂,甚至没被真正批评过。) P. b* e1 b+ R: k$ t* R
我的上司们对我都很好,非常好。一个月转正,一个半月给期权,主动给涨工资,给各种假期等等。
* d. h- n. j" R- ?: a. q2 }在该跳槽时我还是跳了。% @2 b+ J% _4 b) N/ R( U
7 @; k3 ]  S8 y' I: [& w! t
我能确定的就是,我会很用心尽责去工作,力保不出错,再争超预期的出色。
; z. b8 S8 Z) c4 m' r8 P然后,别怪我往钱多的地方走啊。1 N& Y, {2 F1 i$ M$ R% b" S, L
生活很艰难。# z8 _+ H4 l; N' }* J, \: d
活得有姿态一些,就更不容易了。
3 z1 T: _' [8 E: c6 O$ D0 N3 v1 j0 J2 J) n1 s
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年轻人。
  _" b# e0 N+ E+ ?5 N/ o8 B7 h! T% u5 g) j
9 l; R  \" ^2 W7 @* r
------
2 _; O! r) i% }& S鸡汤鸡血给一杯吧。
6 S# i) [+ {" H+ }2 z9 Q* T- s; b, C我从事的行业不是我所学的专业,也不是我校学子最有竞争力的行业。$ D" ~8 v  w' f( J
我原本的职业规划,是金融向,银行证券我都去实习过,可后来不太喜欢,转了行。可以说的确消耗了极高的沉没成本。; S: i' l( O. J* N2 [+ x+ d
我大四时实习,拿的实习薪资已有5k,那时还住在广州学校,感受不到太大的压力。
* ^% c' J0 i7 ^! Z: u, P" r% I毕业后跨行转岗来到深圳时,也拿了一阵子的菜鸟工资,比学生时代拿的实习工资高不了多少。还好很快就脱离了这个阶段,收入上算是让我有了一点上精英社区知乎的底气。
( q, j7 d, p$ M2 F/ U1 v9 M我并非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强行体会收入暂低的一线城市年轻群体,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太窘迫地生活着了。
# I) m4 A! p* D- S, e正因为我知道这其中的「好处」,所以我才不赞同年轻人被情怀忽悠在原地,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好几年。我宁愿跟你说,你再用点心思,再多努力些,少玩游戏,多钻技能,追求高薪是多么必要且正确的一件事。我经常鼓舞身边的人努力争取涨工资,挺有成效的,好几个朋友都通过各种方式涨了。
: d2 v9 W, [$ m# @& A我的工作完成度很好,从上司到公司高层,对我的评价都很好。但我还是会尽可能地去完成一些份外的事,自己给自己加任务,熬夜加班之类。& Y. v7 l5 _! K2 g* v
我希望自己能衬上一份得体的工作,满意的收入。并不被这日新月异的城市抛在身后。
, n4 v! Q4 U1 C* S* o年轻人的自信多么脆薄,共勉。
正在想啊 | 2021-11-2 17: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那么多鸡汤分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就说句既现实而又残酷的话吧:- R* x; ^- i% r; t, a
大多数的升职加薪不是你在一家公司拼命干就能轻易得到的,而是在你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后,跳槽跳出来的。9 h3 q. ]+ O6 p  b+ v
这个定律适用于各行各业,尤其适用于当今的互联网业和银行业,互联网业跳槽加薪大家都比较清楚,我就说说银行业的现状吧。
& Y- g) @  S5 v中国的银行业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是既传统又成熟,而且创新乏力,尽管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自助网点服务,然而基本的运营模式却一直没变过。$ J- g- [$ ?( O: t$ _( p- B8 W
你如果入职了一家银行,在没有任何资源关系的情况下,想要升职加薪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你只是一颗螺丝钉,你业绩做的好了,最多能给你加绩效,这也是你靠自己努力赚来的,至于升职,你真的想多了。3 s. w3 r0 U& X7 ]' k# ~! o
我以前的那个网点主任,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干了三十年,到头来也还只是一个主任,连支行副行长的位子都提不上去,她为了工作连家人都没时间陪,连孩子的学习都没时间管,整个人就是一个工作狂的状态,现在还依然是网点主任。
; @. u; i7 v' J7 A+ d  w' g我还有一个朋友,三十岁出头就做了网点主任,在网点干满三年后,就被提拔为了支行副行长,这是我见过的最年轻的支行副行长了,至于他为什么升的那么快,你们都懂的。9 ?- R& u3 U4 q1 a- t+ l
我还有一个同事,先前在网点是做国际业务的,因为这块业务做的比较精通,被派到北京去学习了一个月,回来后直接就进入机关国际业务部,工作认真负责,领导也很看重她,然而干了三年多依然只是个普通职员。后来有一天她到我们这里办理离职审计,我才知道她要跳槽到一个新入驻的股份制银行去了,过去直接当国际部的主管,年薪是她现在的四倍。0 T, {, G+ `2 ]8 \; v8 N( [
我还有一个哥们,关系非常好,他在支行一直做公司业务,做了好几年却依然看不到升职的希望,正好前段时间有新的银行入驻,他直接就跳槽过去了,也是当业务主管,走的时候不忘把我也拉一把,当然我没去。  d4 B: t7 K- Z7 J
在银行系统内,想要靠自己努力干活升职,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人最多也就是做到网点主任的位子,再往上走那就真是难于登天,尤其是在官僚化比较严重的国企银行,没有相当的关系,那个位子你看得到却摸不到。$ @: @$ B9 c& z! f% n8 U# U
所以在银行业,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会通过跳槽来升职加薪,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唯一能指望的上升路径了。  D, v/ o. y; Q, U
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就是跟你的薪水紧密相关的,凭什么你做了很多的工作,承担了很多的责任,却依然只能身居低位、领着低薪呢?9 ?6 ?) k( E3 \: a' k
别和我谈什么现在别太看重薪水,要看重自身的发展,你薪水给的那么低,未来的发展根本就看不到好吧。
! D( ~) m6 z. Q2 x年轻时一味追求高工资,顶多只能算是近视,而不能算是短视,在任何时候,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多赚钱,其次才是情怀和理想,跳槽也是同样,你这里不给我升职加薪,那我就去找能给我升职加薪的公司去,拜拜~
  A( D9 N( M# c$ [$ }4 I- t  ^' J当然,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还算满意,生活、工作、刷知乎,三者基本能保持平衡,要是等哪天因为工作的缘故不能常刷知乎了,那我也就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烘干机成功湃 | 2021-11-2 2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追求高工资会带来钱。: F. i+ L2 i  b0 y1 ]1 J8 i
/ O; z8 k, j% x
不然你想要什么?职业前景和理想?别逗了,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机械式重复动作,表现的机会很少,升职就更难。老实说主管请假的时候我也曾代理过她的工作,完全能胜任,可是公司会因为我可以胜任主管的工作就给我这个职位吗?不会,得排队,有资格的人多的是,狼多肉少知道吗。
7 A+ q; L" E# C( S- s3 E
6 D9 i# H2 [/ ]+ r! v其实我不建议在一家公司做很多年,能得到的无非是变不了多少现年资,固定单一的工作处事思维,被划好的交际圈子,太妨碍跳槽了。1 d# A* A( }: ?) a6 Z3 W: C& Z
3 u1 b/ u1 H6 Q8 P: ]7 R8 E
再说咱一普通人,能看出哪家公司有前景值得你卧薪尝胆吗?如果有,至少也是马云爸爸手下的大将了,就不来知乎纠结了。- M! K' M, _0 p8 \- g5 O
% ^, e: ]1 @& d
还有就是,在一家公司涨薪的速度,永远比不上市场价格,举例说我们公司招一个业务,14年进来底薪五千,做一年,15年涨薪到五千八,可是这一年,直接从外面招聘回来的新人底薪直接就是六千五,因为15年招聘市场类似职位都是这个价格,低于这个,没人应聘。最后你有经验,你有年资,可是比不上新人钱多,你乐意啊?8 Q. h6 r2 \% Z2 E/ \

  H) ^" }: x% n- _8 v7 D跳槽的好处就是用钱来直观的衡量出自己的进步,可以接触新鲜的人,新鲜的环境和思路,累计经验来开阔眼界,将来可以在职场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l. C& I' \/ k- z7 q! g% R

; ?/ l9 }0 D. R& ^0 f2 ^6 o! L所以工作这事表面上对我来说就是向钱看,向厚看,我出卖这五天八小时,自然是择优而录,价高者得。而且在这世上,你想要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要靠经济来支撑。物质丰盈了再来谈精神吧,画饼充饥那是阿Q,我不行,我还想吃烧烤火锅小龙虾日料韩料泰国菜西餐法餐大闸蟹蛋糕甜点冰激凌呢。
塞北雪飘诜 | 2021-11-3 05: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高工资,带来的是钱,是成就感,是社交场上的大气而不是抠抠巴巴,是早日追求到你心爱的女孩给她一个家而不是告诉她我没能力给你更好的生活,是早日经济独立脱离父母的庇佑,是在下一次跳槽有更高薪水的前提。. u! o! ~2 w/ c$ s- N$ _  d

; u4 E& Q7 c( ?- n0 w+ q; n最近我一直在忙着跳槽换工作,也刚刚确认了工作,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吧。
3 D* V  y4 u3 Q' a1 d9 A$ m5 Q以前我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年轻人当然不应该只看薪水,要看综合发展前景,做事不能太功利,要看长远。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所以我不这么想了,我觉得年轻时一味追求高薪水多好啊!!我这么穷,不追求薪水我吃啥呀!!5 U8 A  d" L" P' ^; d
“年轻人不应该一味追求高薪水”,刚毕业没几年的人是特别容易被这种泡沫鸡汤迷惑的。为什么这句话是泡沫鸡汤呢,鸡汤好歹有营养,而这话连鸡汤都不算,既不能让人获得工作的动力,也没拿到钱,顶多就是飘着一股鸡汤味儿的泡沫,风一吹就散,还可能让人产生自己没啥能力的奇怪的自我怀疑,带来满满的负能量。
/ [; K6 e% @% t, e8 C5 R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是公司老板或是hr,或者是不明就里的父母。老板和hr为了节约成本,当然钱给的越少越好,父母对子女市场价的判断也很模糊,总想着儿女好好干就好,别要求太多免得在公司混不下去。" W9 [( {3 [: Q% {% O2 n: _
当初我进单位就有人说过这句话,然后我就待着,干着活,职位没有上升,薪水也没有增加。待得越久,公司的期望越高,希望你能干好所有的事情也不出错,但是薪水却跟期望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所以抱怨越来越多,工作的惰性越来越大。我在后勤部门,很多时候没有实际成绩,只有累积工作年限才能看出来工作经验。但是待得越久,薪水缩水就更严重,完全赶不上市场水平。
% A( Y& Z0 ~7 C7 s3 X: q在公司几年,身边不断有人离开,然后公司会用更高的薪水再招来一个同样水平的新人。我挺纳闷,为什么很多公司宁可花更多的钱去招一个不了解的人,却不愿意用这钱给在岗的人加点儿薪水?( i6 o- b% E- \& w* [' a1 Y5 B+ N
然后我就决定跳槽吧,可我居然不敢跟别的公司提要求,因为之前拿的太少了对自己的判断都出现偏差,拿到个行业正常水平还觉得是上天眷顾,这不是笑话么。. U8 M; F0 `- Y; P9 G
" S8 a2 Q. h, p6 @
其实薪水这个事情,当然不止是钱那么简单,这背后可能凝结着公司的实力、领导的魄力以及对你和你手上工作重视的程度。就业者在面对高薪和低薪时的心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人拿到低薪时的想法大都是,给我这么点儿钱,还指望我干出一朵花来吗?而面对相同岗位却有更高薪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我一定要做好这份工作,要配得上这份薪水,可不能丢人啊。
) \! ~3 D, J5 x% B8 C追求高薪水,可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另外一种外在表现,而不仅是追求薪水那么简单。' J; i% I; j, C! B) W: d5 L
; z  n, R4 S$ l+ w
这问题让我想到我曾经回答过的“拿着三千的薪水要干出八千的活”。对我来说,我拿着三千的活我就干三千的事情,我知道自己有八千的实力,但是你瞧不起我的能力,所以就不配拥有我的价值。我出卖我的劳动力,不就是为了获得价值么,那我得不到价值还工作什么,我又不是志愿者。
6 N* T# @* i! N+ K# C: Q2 r5 B1 b这句话说出来可能政治不够正确,但我觉得年轻人刚出社会出来做的都是最底层的工作,要花钱租房还要攒钱买房供房,还要恋爱还要生活,如果家里有背景有后台那大可以不需要追求高薪,但大多数人还是需要用合理的薪水来维持基本生活的。
1 ?. e; J* o$ I  `% N所以如果有同样岗位的更高薪水的工作,我举双手赞成去薪水更高的那个,看着薪水工作时候的抱怨会变少,生活有了保障可以更加卖力的工作,这不是利是什么。7 V9 U5 K" [4 B# m& p8 v' C
2 {+ i5 z" B( ^  K) p( [
但是弊端也还是有的,因为“一味追求高薪”里的这个“一味”就意味着有点盲目追求,只被钱牵着鼻子走。我昨天看奇葩说,蔡康永说“我们人类社会什么时候悲哀到只能用钱来衡量事情了?”这句话让我感触挺深,因为很多事情一旦只用钱来衡量,也就会被钱蒙住双眼。8 K. y) \' P6 r# {% v8 S9 F
在职场,追求高薪也别被高薪蒙蔽。已经有骗子抓住追求高薪人的心态,先开高价把人骗进去,最后骗你去传销、拐卖、乞讨或者被逼卖淫等别的你无法想象的深渊,而这些的源头也就是因为你只看了高薪水却没好好了解这高薪合不合理值不值得。; K/ [" D5 o: q1 \3 [1 b
别看着高薪就头脑发热,选择权终究还是在自己手里,但追求高薪本身肯定是没错的。如果面对的高薪来源正当,职业发展前景光明,那你还不去, 你是不是傻?
4 @8 G1 ~1 f  F# ~) y5 ^7 `
. x' G# }% b6 Q3 y# _* ]; ]1 X 年轻时一味追求高工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样真的有利吗?-1.jpg
' @0 ?9 _, `) k0 `
% ?! S" c7 q' R; Z% ?' d看了橙子君的回答,又想到个事儿,我家一直是在经商的,也开了个小店请了几个服务员。按道理来说服务员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而我家的员工一干能干六七年,生完孩子结完婚继续来。我爹从来不克扣员工薪水还常常发奖金,他说她们卖的越多我赚的越多,我多给她们一些,她们也能帮我多卖些。我爹不是啥大企业家,但这道理他都懂,为啥很多人还不懂呢?
无事闲来禾 | 2021-11-3 0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高工资一点错都没有,不管你年轻不年轻,我们上班都是为了钱。
# n/ a# `& K( e) B2 q6 c为了理想的那帮孙子基本都是不缺钱的,没啥好讨论。  _/ h, [; f$ f" T
但是一味追求钱,别的都不管,是大错特错。
; l% b8 ?, s% X6 e5 b* I. a% p你的每一次跳槽,不能只看钱。# `1 m4 o3 o: j! O' L
虽然可能对于大多数工作不满3年的年轻人大谈职业规划不太接地气,但是我一定要讲这么一个概念。6 u; D% y3 O2 p- A" n! e
当你换工作时,一定要综合考量两家公司的工作环境,管理风格,隐性福利,个人技能成长,人际关系迁移成本,行业地位,历史商誉(有些公司是报复性挖人,随意开出3倍工资挖对手骨干,然后不过试用期就开除)以及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期望,甚至下一次跳槽时的背书(大公司3年工作经验和小公司3年完全不一样),然后才能做决定。
0 |$ {6 |8 o) Z' g5 i& k2 f钱,是目的。* l; U+ w$ R# i$ b5 s4 k3 u3 K
更本质的目的是过上美好的生活。
) P4 c" `% I3 t6 }- c/ D& q而一味,是手段。+ N  [8 V* X+ a$ E
如果使用错误的手段,是没有办法达到正确的目的的。: m- J4 _- w5 f) Z& K) J1 v
贪婪策略不一定是效益最高的策略,为了达到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克服短期的贪婪。
why824 | 2021-11-3 15: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词很流行,叫风口。指当下特别热门的一些行业或平台,他们的薪资高、前景好。甚至呢,我们常常会听到有这样的说法,只要能站对风口,猪都会飞。很多朋友在讨论的问题:9 B. m- w0 i% V* O; ]7 Y
如果一边是高薪的风口,一边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该怎么选呢。
7 F/ `7 I* b2 Q. ~年轻时一味追求高工资,真的对自我发展有利吗?" O$ x* E7 {. }: p# o0 v
面对此类型的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答案,就是如果风口刚好是你的兴趣,那么恭喜你根本不用纠结了。但是如果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我的答案是要选兴趣。为什么这么说?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5 H& ?: _  r' x. T) |1 i9 b
几年前微信公众号很火,我眼看着周围的好多公司、朋友,他们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每天在朋友圈各种写文章斗法。然后有朋友就跟我说,刘同你应该开一个公众号,现在真的是好时机,写你想写的,肯定效果不错。然后我就在各种人的诱惑下,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开了几个公众号。一开始的效果确实不错,很多文章发出去,阅读量 24 小时就能破 10 万加。除了公众号之外,还有好多自媒体也开始兴起,我估计有将近 10 个自媒体账号吧,每个都需要去经营、去更新。
1 n/ \# B- A# ]2 n% k可是很快的,无数犯愁的事就向我铺面而来。比方说如果一篇文章的阅读量低,那到底什么原因呢?标题不好吗?还是我的排版不对呢?是不是选题出了问题?还是我的观点有问题?有时候写一遍文章只需要一个小时,起标题需要两个小时,反问的、排比的、耸人听闻的、挑战底线的,标题很多时候和内容完全无关。然后朋友就给我发了很多类似于公众号如何起标题的攻略。甚至我妈那时也常常跟我分享一些公众号的标题,那些标题都让我自惭形秽。可是讽刺的事情是,我观察了很多公众号的每日更新的内容标题,一个比一个猛,内容呢却一个比一个疲软。类似的标题翻来覆去的写,今天告诉你男人长不大,要等。下个星期告诉你男人长不大,就应该让他去死。' ?, y- t: ]; }+ x0 N8 \) g, |; o
然后因为打理公众号,我每天被困扰的时间无缘无故多了好几个小时。看我那么焦虑,好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真的很想写公众号吗。我说不是,只是觉得不写吧,好像就要被这个社会淘汰了。这次对话让我一下就惊醒了,大家都说公众号是风口,可是我真的很喜欢每天这么写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我的兴趣,但一开始为了在所谓的风口上去证明我自己,我就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0 l' Y5 E9 j" Q( |我们总是有某种惯性,就是拿别人的目标作为社会的目标,把社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 F- f, _0 c" _; X3 n( w
虽然表面上看隐形窃取别人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好像挺节约时间的,但是当你耗尽所有力气去做一件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情的时候。请相信我,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你都会有非常大的失落感。
4 g0 Q: J, C" l4 ?. i# W所以,真的不是所有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的事情都是好的,不是所有看起来有成效的事情都是适合你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一旦失去自我,实际上你也在失去自己的人生。
! I, \) @  l* M2 Y* f& y  g反过来,如果你一开始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算一开始不了解、不擅长,但兴趣这个内在的动力会驱使你不断地想办法去成长、去进阶。一旦开启你的自我管理模式,你的人生其实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去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去为了和别人抢机会。这个原则,是真的值得人生应该努力去践行的基本原则。
' @6 C3 I" L& b) F接下来问题又来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兴趣和职业完美的结合起来呢?首先,6 s8 g& ~( {1 f3 ~' ]( T- a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_  m% ^, N6 u+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