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s: g% u1 M8 ^ T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碰巧我也研究过,在这里总结一下吧。
6 p. s; l% G2 I+ L/ U, ]+ P
S7 P& I$ o7 b- F+ Q, {学习的本质,是一个修正旧联系、建立新联系的过程。每个人的思维,可以看作一张由许许多多个「节点」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这些「节点」,就是一个个「观念」。而学习,就是在这张固有的网络之间,插入新的节点,并重建与这个节点的连接。亦即改变固有的思考模式的过程。" P6 ?9 j5 i8 ?/ _5 v& X5 Y. u' }
4 ^* ~: O9 C5 ]( n$ K: a: L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所以学习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件难事。那么,推动我们去改变固有的思考模式的动力,是什么呢?
& N! D/ X8 w! Q0 H4 U/ k$ Y是反馈。
6 @+ Q5 d& F3 H# R0 ~9 ?+ s N: T3 {5 I' F" J5 T# }6 H
反馈,就是由你的行为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你身上的结果。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每一种反馈又可分成即时反馈和预期反馈。正反馈促进我们去做某些行为,负反馈促进我们停止某些行为。3 n2 S3 \' T8 _5 X8 @
: ~" `% C3 k4 A8 F6 \9 U例如,按照六线谱练习几分钟指法,就能弹出一首简单的伴奏,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即时反馈」。它会给予你成就感,鼓励你继续练习下去。 y( s1 r! h$ ^+ _! U
例如,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每背一个单词,就想象自己离托福110又近了一步,离自己出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这就是「预期反馈」。 d4 X+ l+ w+ m, j9 V! T2 P
又例如,你15岁才开始学围棋,然后得知别人学棋都比你早了10年,你这辈子都下不出什么成绩了,就会萌生悲观和放弃的心理。这就是「负反馈」。负反馈的意义,是警示我们远离不利于生存的事物,包括将精力耗费在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事物上。
* Q' n- ]7 y# P! u' o, r+ @
5 K D0 ]" S: u; i: F2 Y1 f为什么我们能够学得进去一样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地受到「即时正反馈」和「预期正反馈」的鼓励。有些人,可能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解出一道难题,便会非常兴奋,对他来说,这就是正反馈。而有些人,可能学到一个东西,感到又比别人更进了一步,满足优越感,这也是一种正反馈。正是这种反馈,抵消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枯燥。
0 Q& `. P1 b( S/ N3 y6 L: Q
3 \& S7 l# C/ [# `6 r" `9 O M学东西比较快的人,他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速度通常比较出众,将知识转化为联系和应用的速度较快,因此,他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个概念,并应用这个概念去解决固有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正反馈」。对他们来说,这种过程是新奇、有趣、充满刺激的,他们陶醉于这种新事物对大脑不断的刺激中。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表示出来的是浓厚的兴趣和极快的学习速度。
. T( z, p: x. o' \
: @2 i6 e! Q# D* `. M2 W但是,这样的模式,也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n( h) g; e* p6 l
3 N$ e4 y9 Y* @/ w z1 j" R9 H) y追求不间断的刺激流,而忽视了对概念的深入掌握。; p) b* j5 h, k- l( K( n
结果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但能深刻记住的和沉淀下来的却不多。也就是过于重视速度而忽视了质量。重视刺激甚于知识本身,舍本逐末,似是而非。
0 Z7 [3 I% }9 L# V他们可能会沉溺于「原来是这样!」的刺激中,满足于这种感觉,而事实上他们的理解可能是似是而非的,甚至纯属曲解,但由于他们足够聪明,能在比较低的层面上自洽解释,因此自以为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 s) P. q2 e( _3 [; `. H也就是说,他们并非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获得快感。
; K# W. r* ~5 A6 Q4 O* ]4 L: y% U3 o积累不够扎实。3 Z, a8 S5 m$ s. J; Z
相比起新事物的刺激,复习、背诵、记忆显得更枯燥无味,所以,他们更喜欢学习新东西,而忽视了将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导致积累不够扎实。
6 Q, W9 m, s$ ^
4 ]- W6 v) K. e9 {. |* E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领域,入门往往都是比较快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前面学到的东西,会成为后面知识的铺垫和基础,这时,不但要求你有较高的理解能力,也要求你能够将已经学到的东西「内化」,让它们彻底为你所用,才能进一步学习。而一开始学习较快的人,他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将知识「内化」的能力。
5 l- E0 a: k% E. ]9 L+ B6 I4 Y% ~$ c) N$ g3 _+ w
而当他们遇上障碍时,因为前期的学习过程相当顺利,「刺激流」一直不断,因此,对比之下,他们更容易放弃。 m6 _ J4 H2 ]7 ~$ A
" Q2 T9 F3 c7 E
举个例子:学习好比走迷宫。聪明的人,也许用不了一分钟就能解开这一层的谜题,找到出口,前往下一层。但也许这一层某处隐藏着一个重要道具,过了十层之后,需要使用这个道具了,他们就傻眼了。回去找吧,又不知道在哪一层,而且面对着已经走过的迷宫,实在不想重新遍历一次。再加上又没有攻略帮忙,很多人也许就选择放弃了。而一开始就仔仔细细将迷宫每一层都走遍的人,花的时间更多,入门更慢,但每一层都走得踏踏实实,就不容易有这样的遗漏。' z% [' }0 o. U" |, l
' y% h9 H: g5 t) o: `9 `* k0 v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2 g; q* M, E+ A
1 o7 |9 Q M1 W7 j* k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东西。) D5 h# q) J: Q
全才固然是好的,但懂得很多又有专长,是最理想的状态。前面已经说过,浅尝辄止的人,多半并不是真的热爱这个领域,只是对其有基本的兴趣而已,因此一旦「刺激流」停止,便很容易放弃。所以,找到你真正热爱、愿意钻研的内容,让每一步都成为你的「预期反馈」,让自己拒绝刺激的诱惑,抱着真心想了解这个领域的心态,去学习,去钻研,才有可能走下去。5 X! a# M! T- Z
! T# ], r3 e' }$ `% k每走一步,时时反省、检视自己,将知识体系化。
* Q; p3 y% U, r& G4 D主要有这么三步:4 g7 B _* _: H8 F, k J
1)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时,将它解释给别人听,或者跟自己对话。& [- \ ~5 ]7 V2 J. [) a
你理解一个概念时,可能只是理解一个侧面,而当你试图解释一个概念时,你会动用到它在你脑海中的一切「联系」。这样一来,你是否掌握到它足够的特点,是否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是否对它的前因后果、逻辑关联都一清二楚,就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一切障碍,都要立刻弄明白,因为这些就是你在正常学习中忽略了的东西。: |1 D& ?2 U9 X. p1 E
2)做笔记,画图,理清逻辑,建立联系。
( x3 h, E# b# N1 \' R1 R0 q这里介绍一个我原创的INK笔记法。
$ w w, _( Y2 R" t! x. R! c详见:如何构建你的笔记系统? - Lachel 的回答
M5 N) ^" S( W# Y3)将这个知识点纳入你的知识体系。# V& O; R2 S) i& @- U
详见:怎么样才能让学习体系化,效果更好? - Lachel 的回答
$ P3 }, \- ]; N* R
; k5 C! c, M" J/ d多与人交流,多应用,多触类旁通。2 G, B* j' g2 d
多交流,交换想法,一来加深理解,二来也可以通过交流的快感建立你的「反馈」。
/ s5 u! {9 ^3 N, k9 V& a9 X多应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为学到的东西写一篇文章,试着去解释日常生活的问题,都是建立反馈、自我检查的良好方式。
9 i+ W3 D0 U0 [6 s2 o多触类旁通,学习的本质是联系,不要埋头于一个领域,多去接触其他相关领域的东西,会开阔你的思路,了解更多不同角度,从而更好地加深理解。
$ w9 m- O% J# f
9 C, R4 w2 [5 Z4 `3 l保持好心态,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 `" j: V- q9 g. G. ^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过分注重眼前的收益。5 z4 K# L' p, T f8 G
. E9 t* y2 o0 \5 h+ [ _# Y# m) g" N) W
希望对你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