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

[复制链接]
查看6586 | 回复0 | 2021-7-29 0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你会回前公司工作吗”的职场话题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前百度员工私信微博大V,表示自己跳槽多家公司后发现还是百度更适合自己,很纠结要不要重回老东家。你会选择回前公司工作吗?
正在想啊 | 2021-7-29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马不吃回头草的下一句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好的发展、好的机遇,为何不回?
' ^# p. H# X% i1 e4 Q; Z
6 u* V. b1 `* J. }- I  z  ~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1.jpg
% W: Q, E8 d  X& W) X6 q: E) A; ~+ T0 L) C
离职的原因不外乎四点,想升职、想加薪、想转岗、跳槽去的公司前景更好。如今想回来,也不外乎这四个方面,给升职、给加薪、给转岗、公司竞争力强。+ T7 T! T; X; }1 E  ?' Q
都考虑回老东家了,其实也说明外面的其他机会提供的条件没有旧厂好,至少也只能说是不相上下。既然如此,老东家不计前嫌,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回归就是一场宾主尽欢的重逢。
  L# X5 `! N  e+ _9 H" W7 y- |7 X+ P1 p; ^& C: m$ o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2.jpg
3 e$ r4 X# O2 b! r1 C. T* i何况互联网圈的人员流动性本来就比较强,实力强劲的大厂也就那几家,来来回回的选择,回巢发展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就连不少大佬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从腾讯离职又回到腾讯的侯晓楠,从金山出走创办小米的雷军,也重新回到了金山进入了董事会。
$ M/ o( u4 V( f  B- f0 k这一点上,大厂和大佬们可比普通人看得开多了。- ~+ G/ ^" O' o1 L: p1 O
像百度不就迎来了技术大牛们的集体回归热吗?李彦宏还公开表示,“随着AI推动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众多前百度员工重新回归。”. X% _+ ^" I) G% o/ r/ _+ h/ q
原谅我见识的少,见过炫耀技术的,见过炫耀营收的,但是却是第一次看到有CEO炫耀众多老员工陆续回归发展的。这操作可还行?
, ~% ~# K$ r: C( x9 d! t其实真正知名的有底气的大厂,都不会去计较员工曾经离开去拥抱过别的企业。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如今的价值有多少,你的潜力还有多少。8 ?" P" }6 j" W) `1 |
一方面,员工基数比较大,计较不过来,也没有必要。不是有句老话说,“有多大心胸做多大事业”。另一方面,也是爱才惜才的表现。员工出去,历尽千帆,归来还是选了老东家。这说明什么?那就是“信任”。信任企业未来发展的好,信任企业能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信任企业对员工的对待。这是对企业管理的赞扬,更是“我们可以让好马愿意吃回头草”式的炫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家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成功之处。. H' S4 W' k) _( l1 F0 X3 Z1 H+ J* z

0 c& r' v/ M9 T  i/ ^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3.jpg
( u" w* X% ?+ `8 J+ x那么再来说说实际方面,也就是从利益的角度看,为何会有回巢热的出现。$ S+ V2 l: q& M9 _+ ^; c5 D+ E
一、从个人角度分析
0 o1 r$ g# X: H4 ~节省了相关工作上手的时间,对原业务熟悉,对公司风格了解,对周围环境适应。也可以缩短和领导的磨合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群体中。消耗的隐形成本大大降低。
; Z' S; D0 `, g7 [" R5 M9 f有旧的同事和朋友在职场,相对来说,培养新的人际关系消耗的精力要比去一个全新的企业少很多,可以更加专注在业务上,推进工作上可能遇到的阻力也小。
$ X) ]* ~6 }# N0 b: d* e而且,要知道,只有好马才能吃得到回头草。公司愿意接受老员工的回归,其实也是对老员工能力的信任,对人品的肯定。所以在薪资待遇方面不会吝啬,更加容易达到心理预期。
2 G: K. s2 }) N- B6 E工作起来,有了这样的信任,也更方面展开拳脚,不用重新去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信赖,也更容易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 c/ a" u" K$ o& Z3 y8 Y
二、从公司角度分析) u6 G4 V2 ]1 Z. _. u1 l
节省了人力成本。培养一个新员工,并不容易。要让他了解自己企业与其他企业行事上的不同,如何更好地按照本公司的要求工作,让他有集体荣誉感,有归属感,还要跟同事们相处和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成本。9 z. R: _/ }( m1 [9 D. w  W# q. K
但是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就可以省却上述的诸多烦恼。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二度回归的,所以会比一般的员工更加有归属感。在快速适应的同时,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
0 `+ y1 S# j7 H+ {$ x8 h而且因为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了,所以对于一些问题的出现,也能够比较适应,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情绪。反而,因为在回归之前做过心里准备,抗压能力更强,对岗位更容易珍惜,行动力也更高。
" g* @' _7 K" q8 s: e' u. L特别是有能力的管理层人员,经过在外面磨砺的一段时间,感受过不同的企业风格和做事方法,他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能看到企业积病已久的弊端,又比新人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和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利于推进改革,又不会太剑走偏锋。
* Q- x$ T* s* W$ p9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实际上也有很多大公司,愿意对那些离开的精英在合适的时候抛去橄榄枝,主动邀约。像知名的麦肯锡公司,就颇获离职员工的好感,把离职员工的花名册称为“麦肯锡校友录”。这是宝贵的人脉财富,是企业的,也是个人的。
7 G7 w$ |: f- n. M: [, i. `" L1 G  v7 z0 R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4.jpg . ]1 n# e; R, R
如果看完这些优点还有疑虑的话,不妨再来看看一个知名的真实案例。
$ B4 d' o! ^7 ?( }: m我一个熟人接触过的某位技术大牛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企,因为技术过硬,大概六七年的时间,就逐步升到了关键岗位就职。
" O' f7 [" c, v% r6 K! |( M后因工作原因接触到了百度,喜欢百度简洁高效的工作模式,当时又处于互联网浪潮,在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后,毅然决然的跳到了百度。7 b! u, M  V0 C3 H
后来百度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大概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这位大牛离开了百度,去了一家创业期企业,人员不多,大概只有200人左右。因为相信云技术和AI的未来,所以在新公司主攻研究云,是的,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云。4 G3 J) Q6 i& R5 E
可以说离开的这几年,这位大牛对AI心心念念,百度对大牛也是旧情不断,所以2020年年初,百度主动出击,找大牛商谈,想要邀请大牛回归。那时,其实还有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也在挖角大牛。
# H+ A8 S. f9 h* Q怎么说呢,到了大牛和大佬们的这种成就阶段,薪资已经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了,双方合不合得来,价值观和对未来期许的一致性才是最重要的。
) J( N2 M3 J2 ]$ T尤其大牛在国企、大厂、创业企业都呆过,这三种公司的风格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2 @7 S0 S, E- M, B* f$ M  w国企大家都知道,规矩严,条框多,做事要讲原则。这样的结果就是,员工不会太过于肆意妄为,压缩了试错成本,出不了大错,却也很难快速的取得进展,有利必有弊吧。! n) I" R& L! z# K, N9 E
创业企业呢,胆子大一些,冲劲也够足,颇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在。不过毕竟是创业期间的企业,资金方面会有所顾虑。
6 N- |6 b  P* @, a% t大厂,首先现金流是足够雄厚的,这就决定了对试错的包容性比较高。但是大厂对个人的要求也比较高,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压力会大一些。毕竟良好的工作环境、优渥的薪水,高成本总是期待着高回报的。; U7 ?: \) w- s* n
像大牛这样在业内沉浮数载,力求上进,依旧渴望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人来说,他所处的那个阶段,最需要的不是企业的胆气,也不是领导的信任,而是足够的支撑实力,和一定程度的决策权。AI研发真的很烧钱,百度出得起,也愿意放权让大家去尝试,这是第一。
1 r6 j: Z4 g& S4 ], }& l第二,百度的文化氛围他更熟悉,“简单可依赖”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个人认可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做人要简单,做事要厉害”,也可以翻译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朝气,愿意迎接挑战”。这是百度对高管的要求,也是大牛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6 {# l/ @  ~4 X# w
第三,作为技术型公司来说,百度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不吝啬,愿意给员工提供试错的机会,这对他来说是最需要的。
1 h" X) S7 I) |" c; N9 r7 H/ X; w7 y他想要的,百度都能给。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挣扎,他就回归了百度,主要负责百度云这一块的业务。. [+ E' T; ]; R0 U, C. i
从结局来看,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决定。百度迎来了一个技术大牛,大牛有了满意的工作环境。不仅他如此,那些近两年扎堆回归BAT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如此。关键的是,你是否真的拥有让老东家同意你吃回头草的资本。
6 \8 z6 J0 z! f& p# E4 U4 LOffer这件事,企业肯给,个人肯接,这事才能成。说白了,这就是个你情我愿的事,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和什么鸡汤谚语呢?一个好的机会,比什么都难得。
) x7 e& s4 w) m成熟的企业要有容人之心,成熟的个人要有度事之量,两者兼备,那就是和和美美,握手双赢,共创未来的佳事。
老饕 | 2021-7-29 2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渲染什么深情,什么羁绊,什么圈子,单纯就是跑出去比较,发现跳出去的待遇没有原来的好,钞票没有原来的多,福利没有原来的高而已,扯其他的都没用。
- a+ y: u/ c# y6 K0 J-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相对疫情爆发前根本就是两个工作环境,新找的工作待遇有所降低是普遍的客观情况,这跟跳槽者的内心主观期望不符,相当于出轨了艾莉发现还没有品如风骚,产生了回家的诱惑是必然的。0 w. j) [. i% h- _8 @; E
薪水才是真道理,待遇才是硬实力,市场经济的玩法从来就不讲感情,老公司是一个人新的择业选择中,比较熟悉的一个选项罢了。8 b; ^( L8 l; m3 d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因为前面有草,要是前面都是屎,啥马都得吃回头草。
湛湛岚岚 | 2021-7-30 0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工作就跟恋爱似的,不兜一圈,多经历经历,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3 w& ^/ b/ R$ w& q
最近,“互联网回巢”这事儿热度挺高,大佬们当年一个个“出走”,现在一个个回来,就跟说好了的似的。于是,难免引起关于“好马该不该吃回头草”的争论。9 n+ N) X1 ?- M# T, }2 Q
其实我倒觉得无所谓。好马之所以是好马,不是因为它往前头吃草还是回头去吃草,是因为它吃的尽是好草。而且,它还能一直找到好草吃。
* w4 I8 \. _+ y2 X" z* `) @所以,好马在哪儿吃草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哪儿有好马在吃草,证明那片的草,真的很肥美。
: J( I% N% H' I0 @/ O) C' t我的这个认知,来自于我的一个……算是高中学长吧。( `, C$ w( Q; \: W
饭局上认识的,开始不知道是一个学校的,后来聊开了才知道是校友,但比我大两届。为了叙述方便,下文就称他为“学长”好了。/ |2 H. L  e/ _2 i& ~. Y4 W- l4 y
我认识他,纯属意外。那会儿刚回国开始工作,连转正都没转,但跟着领导出去吃饭的机会不少(现在痛风就没办法吃吃喝喝了),可是每次大佬们吃吃喝喝谈笑风生,我这种社恐很是尴尬地坐在旁边充当隐形人,基本没话可说。7 k+ ^" z, Z; Q( Y7 K' f
然后有一次跟领导去聊百度三方合作推广的事,进了包间刚坐下,一眼看到我左手边坐着个背着双肩包穿着卫衣长得跟盗墓笔记张起灵似的哥们,下意识地觉得这也是对方带着的新人。他看到我可能算是同龄人,就主动凑过来找我聊天,才发现人家居然跟我一个学校的!" [; m7 C4 T* X- d5 e
然后不就打开了话匣子,什么我留过学肯定很牛叉,他在百度上班必然是大牛之类的。但当时也就是互相打哈哈,没有真把对方当大神。
& c+ D/ _" ~0 N+ e 到饭局正式开始前,我们关系已经挺融洽了(毕竟是校友),完了饭局一开始,领导挨个敬酒,到学长时说了不少请百度多多照应、毕竟互联网搜索还是你家牛逼之类的话,我当下心里一咯噔——我还在混日子摸鱼等转正,怎么人家就已经能独当一面,代表百度来谈这些专业技术的事儿了?
1 O/ H$ N$ `) o- F 后来加了微信,各种扯闲篇时才知道,原来这位学长进百度才两年多,但用他自己的话说,百度的成长空间那简直就是给你一片鱼塘,让你自由地突飞猛涨。
1 t& l! S: w) ~6 N( G- h+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是互联网的天下,我都曾经想过进BAT,畅想自己能够用脑洞构思些有趣的项目。所以对学长也颇为钦佩跟羡慕。  r; e1 F& c0 ?9 [
后来我俩喝过一次茶,学长盛邀我跳槽过去,觉得我还挺有所谓“互联网思维”的,给我说了不少关于工作的事,我现在还记得的,除了百度食堂八大菜系齐全海鲜烤肉水果随便吃之外,就只剩学长说的一句:“能容许你犯错的公司不算什么,能让你犯错之后再帮着你迅速成长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 f8 n4 l) v' m$ ^
但我当时一方面自己比较懒(所以有几年干脆在家接项目,班都没去上),另一方面也因为家庭关系没办法跟学长那样跑到大城市打拼。" W- F, i2 t. |" s1 X
兜兜转转,最终我没去百度,倒是等来了学长离职的消息。
6 M, Y6 V( y! n( i8 E 问起来,学长说人成长了,该自己创业了,选择了一家研发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做合伙人,一群有共同理想的小伙伴各有擅长,马上第一个项目要落地了。
3 @3 E) B1 Y* i  J4 R! \# }真就,人生赢家。
6 T! A$ S* _9 V% f 后来我也挺关注他公司的,一直发展得不错,有几个项目还在国际上得了奖,反正顺风顺水吧。8 u5 k1 E4 I0 O+ `* b
然后就今年,学长正好出差回我们这儿,顺带约我吃饭,见面没聊几句,就说起自己又回百度了。/ t, p7 j& n  x5 J5 K
我一愣:“为啥?”: M1 b$ m+ |1 b2 J) z4 D( J
学长喝了口酒:“人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试。但是都尝试之后,就会特别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往哪走。”
) [8 R, B+ d1 f3 Z& Z) v. N4 P) }, u 我追问:“所以你觉得百度能给你需要的对吗?”
' x, B  d& H# ]$ K2 \$ X$ _7 W' n 学长 :“百度能给我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其实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有很多人在研究、在触及,但是就国内来说,无论是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资源的整合,没有一家赶得上百度。”9 n' o- [" n, o9 t% O1 ]. t
他放下筷子,眯了眯眼睛,“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想,究竟是要做几个项目,赚点快钱?还是想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绩?想来想去,看看自己好像也不差钱,但是能做出成绩,靠自己单打独斗肯定不行。”
, l; j  A; j! D9 i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互联网圈最近掀起“回巢热”?我觉得这个学长的故事挺有代表性。
/ r' [. \# M$ v0 ~' ^" N, r% _ 很多人才,一开始进入互联网公司,由于相对扁平化的体系和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所看所想所接触的都是新的东西,所以成长得会非常快,无论是从专业技能的成长还是经济收入的方面来看,都会得到几何级的提升,由此而带来的就是这一波人才的自信心亦与日俱增,到了一个专业技能、经济实力和人脉交往都满足自我创业的水平时,他们自然就会希望“自己做一番事业”。
" R' c. L' _, u) V5 ?# M) V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随着认知和格局达到一定水平,就会有一部分专业性更强的人才跳出“个体发展”的局限,而是追求在某个“大事业”上有所建树,在某个领域打下自己的“一片天”。# l1 L0 I  ~+ d* n/ k, n; ]/ G
这就非常需要一个优越的平台了。与其自己一手一脚去刨土搭砖垒个台子出来,不如站上本来就巍然矗立的高台。9 w4 l4 e$ L$ O: Z' \; m2 j
于是,人才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自己的老东家。
- r7 |' x. S1 R& s 只要是曾经在职时与领导与团队相处愉快的,工作氛围宽松,给的自由度足够高,而如今老东家发展得依然不错的,人才们自然会考虑“回巢”。5 q( z* H+ _. A
以百度为例,这几年百度看似低调,其实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对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的技术大牛还是对综合型人才来说,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5 ]& L) s+ s4 [' t7 u 毕竟百度从第一天起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搜索是天然的AI产物,用户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试图去理解用户想要找什么,并把结果呈现出来,积累的数据也是其他公司难以比拟的。
) o/ n8 V5 g. V$ }2 | 而这几年AI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就算是我这样所从事的专业跟人工智能完全不挨着的,家里用的就是小度智能音箱,开车导航也都是用语音来查看地图,毕竟方便啊。# C& p' Z0 O6 {* v$ m
长沙的亲戚,还赶时髦地去试乘过一波百度的无人出租车(亲戚回来特别大惊小怪,说现在的车自己在路上跑得都比我开得稳)。这个时候真的意识到,AI虽然没有大规模普及化,但已经实实在在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 T( j3 |* J& ]
这个时候一直在AI领域深耕的百度无疑拥有着几位广阔的发展空间。+ K: k0 d& a6 }5 W  ]  l2 o
所以,技术是一个方面,而互联网圈择业过程中,组织文化、职业前景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说句不好听的,能“回巢”的,本身人家就专业技能过硬,你再拿死板固化的教条去压制人家,谁会愿意呢?所以,只有丰富的资源+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成长空间,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回巢”啊。
0 k9 f* i. s& v4 ]' r) T' s这点在百度的人才机制上也得到了体现——招最好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7 Z: b/ Y" x! e& C0 P- n# W; P  @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1.jpg
: j* c* G. B5 m2 `在百度,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不管是应届生还是技术大牛,都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这样的工作氛围,是互联网公司的特征,也恰恰是想要依托一个实力强大平台的人才们所最重视的。
" M$ `( h! t6 d+ z$ e5 a' W( g4 Q5 j 其他互联网公司,应该也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情况。毕竟能吸引到人才回巢的,必然都是有不可替代的原因。我总结下来,就是:回巢的,不一定是大佬,但是一定是思路清晰,对前景规划清楚的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环境,什么样的发展前景。有过工作对比的经验,就更容易判断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不同。所以,“回巢”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也是深思熟虑之下的周全之举。
$ `" U% A/ b/ y% ^7 C$ z, z 还是那句话,好马不在于吃不吃回头草,在于到哪儿都能准确地找到最好的草。所以,跟着好马,必然就能找到好草,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点。
初生的牛奶 | 2021-7-30 1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要聊这个问题,得从最早开始。 + W, k: X, o9 r* z' r4 \
互联网时代到来,流水的创业公司,铁打的互联网巨头,顶部公司牢牢掌握的不仅仅是流量入口,还有市场上最顶尖的互联网人才,在那个互联网早期时代,人才是名副其实的稀有资源硬通货。
1 U+ R8 k5 d2 f" @* s  R在那时,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找工作,换工作,各公司怎样,通过软件可以轻松获取资讯,甚至网络猎头也比以往更凶猛的针对老牌互联网公司的顶尖人才进行重点挖墙角行动。在那个哪哪都是蓝海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大厂人才因为经历了公司高速发展,自身的本领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看到了创业氛围浓厚的大环境,想要怀揣梦想自立门户、或是去创业公司担任要职,这种心态也是理所当然。2 m/ u5 a" m2 L& A
而随着近些年O2O,VR,智能硬件等创业泡沫的破裂,不切实际的项目越来越少,资本也开始缩紧,社会上出现大量人才纷纷回巢的现象。7 m: y3 ~4 e7 v/ R/ T" M
$ K! q% N5 z: P0 U% C, r
这些人才为什么回巢?
1 k' |* w  k1 ~顶尖互联网公司又是依靠哪些优势确保人才不流失,同时能保证人才愿意选择老东家呢?
, h7 B8 v4 c1 c$ W# Y# F我们完全可以从几大互联网公司的人才策略开始分析。- G( g* e% L3 p+ f: m
. U! O. ^% S1 S' N# R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1.jpg : T0 ^& Q% G6 E" A

4 d9 X8 V1 n8 g5 R* @+ @譬如阿里巴巴,马云从创业初期就把股份股权制度设计的非常精妙,在阿里巴巴团队里,最大的优点在于提供最好的ROI(指投资回报率)。: l* H# @  F& O# e# `
在马云看来,每一个人才都是一个无可限量的资源,人才并不是简单的损耗成本,通过配置优秀的人才,达到更好的回报和产出,而不是看所谓的成本,因此人才死心塌地。: m( {! L* L9 e# ?  r
再说腾讯的团队特点。# P3 U6 t- H) ~4 w, N" D
# a8 S. e, ^$ I. B$ H! Q( F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2.jpg   S* _; N% {! [4 P$ y6 _0 E! [# d
+ v; ]/ T; Y0 ~& d% [" s! {9 e6 X, g
腾讯历史上经历过3次团队组织的大迭代,对于腾讯项目而言,每一个阶段高速发展的秘诀在于提供给员工极高上限的回报,要保持这样激励,才能不断吸引顶尖人才的忠心。
/ j" i7 [4 u! \1 Z2 Q期权一定不是实现超额回报的手段,其比例有限,收益有限,腾讯的秘诀是设置非常可观的激励措施,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员工觉得自己没收获的情况。# m' ?# s% ^$ P. \" u
6 Q0 e7 i) p+ j. c3 D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3.jpg
& A6 @' p* f4 [0 w# V2 x而百度的人才策略则更加亲和易懂,他们极其重人才,尤其重视培养人才,更加合理的为人才设立目标,进而针对性的培养每个人才,挖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价值是百度尤其擅长的地方。
3 M# m! r) g4 u! b1 z很早前看过一个新闻,说百度有着一套独有的技术人才培养“熔炉机制”,以至于相当多独当一面的技术大牛都是从实习生,校招生起步,当时的百度七剑客里居然有4人是应届毕业生,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在早期国内并没有足够技术人才的情况下,百度对应届生的培养和技术文化的输出,让更多企业看到技术的价值并开始重视技术的投入。
' b8 ~$ V0 N* s, O( E, e( Z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百度为中国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输出了将近100位CTO,所以行业内也有人说百度是AI黄埔军校。哪怕到现在,拥有百度履历的技术人员依然是HR筛选技术岗简历时的快捷操作。
6 M0 P# E9 n- \3 T' Y但当大家在各个领域达成一定成就之后,回头发现百度依然是最具有前景的技术公司,是代表中国的AI名片,人才开始陆续回到百度。5 L6 p. o6 M% Y; A4 ?6 i0 U
我们可以看到,大公司对待人才不仅仅是策略上,方向上的正确,同时他们拥有者完善的制度和规则保障,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好的物质激励,更好的成长空间,更大的试错成本。
' s3 P" `/ v: p' N  A8 T众多的优势集结在一起,量变形成的质变。. x2 f. o4 _0 k( ]& m4 F
凡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创业公司为了吸引人才虽然开具薪资非常诱人,但是能提供的软硬件都非常简陋,无论是办公环境,晋升机制,甚至大内卷下的员工间的矛盾,比想象的要糟糕得多,与其说是比较自由,其实是内功不足,人才的利益,待遇,甚至是能力发挥全部都无法保障。
5 z/ l( q+ z. V4 H; @; m资源条件的匮乏,落后的团队成员,走钢丝一样的试错局限都让人才从根本上难以创造更好的价值。
! @. x; G6 U1 f$ W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先做一个项目,你拥有非常大的预算和时间,身边充满了大神可以给你提供支撑,学习,你可以快速的做完一个项目马上攀登高峰,但是在创业公司,当你的进度卡壳,你很难跨越,很难得到支援,一旦犯错万劫不复。
4 T( g( x! L+ K9 }最致命的莫过于,薪资虽然高,但是创业公司野蛮生长、内部管理混乱、资金相对紧张、前景不明朗等也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之前呆过的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甚至都没有太多晋升空间。干得久无非就是不疼不痒地涨点薪,公司的精英层都是直接挖别人公司现成的,对老员工来说简直是绝望。$ F7 B+ U, A5 @
还有些创业公司,风光的时候是真的风光,但浪潮过后,可能就一落千丈。有些公司现在欠用户的押金还没有还完。
( u- i, E* U2 w于是乎,近些年老一辈出走的人才大抵都悟出来一个关键道理——宁大勿小。
9 E- m: j2 H2 G7 k' a5 l" @: h  y中国新经济穿透流量红利、运营红利,走到了技术红利兑现的时代。每一波红利都会诞生与之相对应的公司,比如流量红利期的头条,运营红利期的美团。技术公司终于走到舞台中央,于是人才纷纷涌向这类公司。
) Q* w9 v8 {. W" F这个新闻事件中,这位投稿人的前东家百度,AI业务发展迅速,公司正是用人之际。当年从百度离开的人,专业能力过硬,这些人在外部经历了历练,成为了专业能力与外部视野都很强的人才,百度自然会对他们张开双臂。
6 s& `" W8 G! j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BAT还是BAT,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互联网大厂之所以能常青,背后的组织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轮的人才回巢的原因也是如此,好的组织会吸引好的人才,留住好的人才,即便是离开了也会让人怀念。
nbkmgzzz7537 | 2021-7-30 1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BAT中的某厂,如果你一直在该厂呆着。你将获得:
1 `4 O1 I1 j) q: D, l-仅限一年一次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的晋升
5 J" A5 }# e! k(注:晋升制度调整之后,名义上一年两次晋升,实际上通常只有春季能晋升,秋季晋升说的是针对“特别优秀的员工”,走特殊通道)3 J0 g" D5 \  g% w- A, q1 q
-卡职级,并且基层员工也会被卡职级(4升5被卡现在几乎是家常便饭,某些部门甚至3升4也会被卡)
: E  d7 p8 m/ F! s0 S(注:该厂校招生入职职级一般定为3,3晋升后为4,4晋升后为5,5开始有股票): D0 q# n6 L$ [  s+ B5 Z5 T
-聊胜于无,并且还会受到部门系数影响的每年一次的普调
3 J5 o1 Z' U: w7 w, W(注:普调比例与业绩挂钩,数值不大,并且会乘以一个叫做部门系数的东西。至于这个部门系数通常大于1还是小于1…你猜?)
9 M/ P8 z: E. e3 r1 J! J1 ?- @1 X: A-以上内容均要求员工入职满一年,不满一年原则上无奖励: N" R  w9 _* m7 u) f
(如果我现在入职,我的第一次晋升和普调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发生在2023年春季,也就是后年)  h! p; V! f$ N& @
' s; V0 w& E: L/ R

! _2 j0 ~( O! a/ }: m4 y而如果你跳到别的企业镀金,一段时间后又跳回该厂,你将获得:
, Y- R0 l6 @* ]/ E' L; ]-较大的薪资涨幅
9 m4 H7 Q4 M8 k(跳出去涨一次,跳回来再涨一次,总涨幅赶得上好多年的普调)
# C" W  ^# i1 p0 Y( z-较好的职级
4 L- `1 D: a+ s& J1 L* B(在缺人的大背景下,argue职级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G) i8 |$ z/ B# C3 d
2 ?8 T# A' V8 m0 M3 G
综上所述,很多人会选择跳出去镀个金,在外面如果待的好就一直待下去,待得不好就找机会跳回来,拿个翻番的总包,这不是美滋滋。
; ?7 o# r6 H& G# L' J回巢热?无非是该厂的政策导向使得大家都喜欢先出后进罢了。
8 J+ T+ z. \  {9 E  ?# H8 Q+ @9 n7 q. `9 Y* Y! o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1.jpg
神奇章鱼帝砂 | 2021-7-31 02: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W4 p4 M, }# R5 `: r
写这段文字的初衷是为了对这个热门话题有感而发。
# h# z0 c  B; T5 h! g. u, i本人的经历并非简单的“吃回头草”,我的职业路径是在四个岗位上横跳,即“国企-百度移动-创业公司-百度云”。
$ P- ^3 M2 o! }+ M7 m. E) X所以在这里我同时会聊一聊要不要“吃回头草”。
; A/ {* [' d' b! X# F首先,从我个人的观点回答一下,如何看待“吃回头草”的问题。
2 A6 r2 M1 J0 T' O  o  d在知乎上看到相对多数人对“吃回头草”都比较赞同。* V: @" \' }& l- w- v  n
因为老员工回流,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好事,比如说,熟悉的同事、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业务,这些都会让双方可以更快的融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t, x; v2 X) p! `5 S8 |1 o6 y
所以,在优质人才紧张的当下,很多公司也将离职返聘作为一种高效的招聘渠道。8 k3 _- x2 H2 n9 L5 P/ H; U* L8 P
但是,为什么又有很多人对此持严重的谨慎态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出来后又重新回老东家那里,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9 C8 Q  e) j8 o# A
为什么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人欲言又止,我在这里不妨说破:5 J8 T  z& H" \# A( k
第一个问题:
) _0 d5 r1 x1 b6 O重新回到前东家的员工(特别是短期内跳出跳回的员工)在心理上容易有一种恐惧。
. ^# n9 _4 c) S  @9 |; j3 E9 L即老东家对自己的“忠诚度”有怀疑,而且这种怀疑,纯属领导和周边同事的自由心证范畴,个人很难通过单方努力去消弭这种疑惑(你总不能攥着老板的衣领说,相信我,我是忠诚的……)。换言之,即使“回宫”后很努力,但个人心理的阴影却是很难打破的。
0 w* V  C  I! Q* E第二个问题:
2 V  |% ]* V" D5 Z" ]在很多人看来,离职之后又返回老东家,是在新单位“混的不好”之后的吃回头草。. ]6 Y, M9 H3 S7 e$ Y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回原单位后在升职、待遇方面的议价能力有可能是会衰减的,因为别人“默认”你在别的地方也争取不到更好的利益才回归。
8 I( q9 z. ^# h/ \必须承认,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究竟回还是不回,这个问题都非常烫手。因为不管选择哪个路径,结果都可能有好,也有坏。" h. y4 e& ~7 {" ]
这里强调一下,以上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因为严重不建议在短期内频繁的跳进跳出(重点是“短期”两个字)。
& E. b& X0 L' I/ z3 r5 Y  Y$ ?但是,我要说正题了,从长期角度来看,以上的理由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你更应该考虑的是两点:
- a8 n3 J2 a# T* i6 o第一,回归的企业是不是你最好的发展和提升个人价值的平台?; B7 k* {* u% f3 G4 n
第二,你是否具备持续的价值成长的空间和能力?
7 X  N" R# u7 M/ D: _& m! s说白了,一个人选择回去,并且能被接受回归,说明自己对原单位还有价值,否则别人也不会接受你的回归,企业付出报酬,就是因为你有价值。但如果这份价值仅仅是团队为了短期内不失去一个“熟手”,那你的价值存在就是有限的。而如果想回去,还想发展的很好,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自己不但有当下的价值,还能持续为公司带来价值。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不但具备良好的上升空间,而且永远不会有被扫地出门的时候。" W6 v5 o) |- V$ ?
所以,我非常建议那些正在考虑重回老东家的同学,你千万不要把聚焦点都放在评估回归对自己有哪些短期的好处,而要重点看:这个平台是否能够成就你持续的发挥个人价值,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辩证关系。/ C1 W9 E6 E, r/ R9 L) U4 X4 C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个人经历:+ M4 p  a8 O9 A8 _5 v! \
本人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在某通讯公司(国企)的关键岗位就职(本人通讯专业技术出身),之所以想离开,是想离开国企,到有更挑战的岗位上去。
7 q9 F5 \! I9 d. M, L% T9 r0 C这里倒不是说国企有什么不好,除了大家公认的稳定之外,这里积淀数十年的规则体系其实非常完备,可谓事事有规则、岗岗有定例。这就导致,你只要按照“尽量不要犯错”的原则,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工作,就一直能生活的很安稳、稳中有升,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留在国企的心态,我个人觉得这不是国企的缺点,而是特点——特点就是你如果接受它,它就是好的,不接受,那就是不舒服的。+ z: H% c9 W" V$ l' H! B
而本人选择换工作去百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百度对技术的重视,毕竟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百度都是BAT中最崇尚技术至上文化的一家企业,而我图的也就是有个简单、高效的平台,继续做我的技术。% I! T, V+ S6 c* \# p' H
记得我也请教过以前的校友、后来的百度技术大牛,我记得他给我的回复,现在我都还保存着当时的聊天记录,他说:
' H: z7 s3 h3 ]5 Z( F. h& L百度的风格:, u7 C; b3 Z5 p7 r5 ~6 u
1)“越复杂的方式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9 p& K& j" c) t; l9 E4 s
2)给予试错成本。& [8 Q0 U2 w' B. \' Q
从宏观来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当然是看不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百度其实已经相对后发,但是我更看不到,百度已经在追赶更新的一拨浪潮(人工智能+智能云)。所以后来个人的感觉是,不要尝试去从太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未来,因为你个人其实很难收集到足够决策的信息,这就是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区别,你更要具体看你去的小平台是否符合大趋势、是否在做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  L8 X, e  Q# n. X9 g4 W% }
所以不得不说,我这一进百度某种程度是“失败”的,所以到了2016年底,百度在移动业务上的大幅度调整,导致我也离开百度。/ f5 H$ K5 s7 F2 {( j
离开后短期去了一家创业公司,C轮,300人规模。去的原因是因为相信云和AI的未来,更准确的说,是相信云和AI结合的未来。! I$ E( |+ l) |" K. ]+ d
秉持着我“绝不短期横跳”的原则,虽然进入这家公司的之初,就感觉有些不对,但我还是呆了将近4年。
$ i: D6 U" W. |% G; R8 F* t具体的不爽的感受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其实也算我的前同事,去的时候谈的也很好,技术VP+2个点的股份,主要待遇都是和老板谈好,HR只是走个形势,但有一件事我绝对不能忘记——; ]" C  a5 v7 T5 y% g* t3 H
HR负责人很热情(甚至看来是有些谄媚)的火速帮我办理好入职手续后,就在我即将要离开的时候,她在身后说了一句话:“忘了告诉您,我们现在是一周上六天班,这个合同里是没有写的,请您别忘了。”5 q6 r& ]# |6 t
事后的经验是,如果你进了一家这样的公司,最好不要像我这样蹉跎4年,而是第一时间就离开,因为这样一家遮遮掩掩的沾员工便宜的公司,它的格局是高不到哪里去的。
; y) S/ _$ @1 {, k: x. L当然,这点小不爽,还不至于让我离开。我得说,这家公司还是有理想的,也有具体的目标,我的工作也受到重视。但经过从2016年到2020年的四年,我认清了一件事:
. Q. |) A: w( {3 m! t4 p0 h云永远是巨头的舞台,小公司是没有希望的,看看排在赛道头部(前五)的“小公司”如金x云、优x得和青x云,就知道了,它们永远不是阿里云这样已经先发的巨头的对手;而如果说中国的云市场有希望有后来居上者的话,我认为只有充分的实现云的差异化,而有这种差异化能力的企业又有云业务较大的生长空间的,我认为只有华为和百度。
3 ~& p% v2 L  T5 H7 h# h. `, B/ g也非常幸运的是,2020年3月,老东家百度又回来找我了,而且方向也很具体,就是百度云。(同时,另一家创业公司亚信也来挖,但我不太认可它们的一些方向所以没有去)
( z+ T( j# z, ^, \接下来,就要重点来谈我为什么要重返百度了。, t( D: R: P; V$ C5 Q
在我回归百度之前,我的一位在百度的兄长兼挚友给我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在疫情前他去参观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神庙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 W7 o$ x( R0 A1 A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句话是一个人一切的事业的起点,那就是,认识你自己热爱什么并适合、也希望做什么,是一切成功的关键,也是你可以为了理想而孜孜不倦的根本理由。( ^0 ~" f& X- o6 U7 R- O9 X, d# c
所以我追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的答案是想在一个有足够大的平台上,做追赶前沿的的技术,同时环境又相对简单(没有绝对的简单,你懂的)。
" u% w- K: K7 E+ ?# {算起来,这已经是我工作的第14个年头了,经历过此前3个截然不同的企业经历(国企、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小公司),我已经学会了不要从“太大”或“太小”的角度来考虑你要择业的平台,还是我刚才总结的两个方向:
( e/ i$ ?! }* k) z7 O; I1.企业能否撑起你的梦想,能否支持你自己真心想做的事业;
  N1 v' d8 r& p2.你能不能在这个平台上持续发挥自己的价值,能给企业一个重用你的理由;5 M6 k( ^) o6 S6 b/ ~
对于问题1,宏观层面,我考虑的很清楚,如果说中国的云市场还能有突破性的变化,那百度的智能+云是最有希望的一个。虽然在整个云市场,百度的份额还很小,但在智能云市场,百度一直是领跑,而且是两位数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百度累计十年投入1000亿以上的资金去开发的AI能力,必然也只能(我的个人观点)主要以云的方式输出和赋能,所以这是一条黄金大道。( }0 _  A/ m! O- Q, B
当然,你要问我,如果百度做不成这件事怎么办?% ?+ a& f  H% \3 h& a# i5 g/ Q
我的回答是,那也值得,至少我现在认为它是最有可能让我梦想实现的平台,让我“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平台。
7 c4 G- {# {4 d. c$ e9 F当然,问题1也有微观层面,就是这里具体的工作环境如何。- K, [+ D1 G( ?. Q. O
首先,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而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AI公司有能力但找不到落地模式,是一个共性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技术转为销售岗的核心原因,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帮助百度的AI能力迅速通过百度云“卖”给千行百业更有价值,也更有挑战。我已经过了技术上的黄金期,但我的行业know how和渐渐有的宏观视角(自吹一下),让我觉得可能自己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V2 c5 i% W, N
百度的文化氛围如何呢?9 U3 S7 i: M3 j* c: H, x) A
简单形容就是“熟悉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可以说,我在2016年体会到的百度,现在还存在,包括比较熟悉的文化氛围、“简单可依赖”思考方式、有了想法就可以迅速投入尝试、快速试错……这些核心的东西都在,这也是我回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R0 _! B$ C
“不一样的味道”是指的百度的管理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界可能都知道的是从KPI向OKR的迁移,但我想强调的是,这不是形式上的变化。
. r8 l# q9 |1 u. p3 }: H, D以前,百度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基本感受不到什么是“管理”,唯一的管理或者评价标准就是你的实践结果。但现在有所不同,除了继续强调结果,百度更强调过程中价值观的重要性,全公司级别的穿透对齐每个月基本都有,BU乃至更小范围内的对齐更频繁,甚至包括“捡起地上的垃圾”也是穿透对齐的价值点……/ K% V# \& M! Z- P
不要笑,起初我也和一些老员工一样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因为我们已经不遗余力的工作,自问三观很正,且为企业在拼命工作。但接触到新的文化对齐方式(而不是文化本身,文化还是一样的)后,我发现的一个好处是,你在跨团队、跨组织协同的时候,衔接成本更低,而且价值观一致的程度更高。以前你信任的是自己,现在你去信任一个团队的成本也更低了。
( P; _0 d+ K& {" y6 e% K2 h! b我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理科生、前程序员在这里大谈文化可能有点班门弄斧,但是,对于如此大的变化,才是我分享的动力。2 Y, r$ p) r8 ?, J
技术至上,从来都是百度的基因,但把基因变成文化,再把文化变成每个人可感的氛围,我感觉是百度这两年的突出变化。这不仅使得工作环境更友好,也让每个人的舞台更大,有更多的实践自己新想法的可能。
$ ?* n2 r, s3 T) h; R写了这么多有替百度打广告之嫌,那我也说一些不足之处,百度的AI能力很强,但谈不上尽善尽美,我们也时常接到外部的反馈,比如NLP的很多接口、文档的规范化程度不高,有些时候找不到文档,和世界级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有距离……但这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搜索引擎公司转型AI公司的范例,世界内只有谷歌和百度,两家公司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基本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当年的百度又回来了? - 知乎)。
0 j6 Q) ?7 W4 H5 c6 Y所以有人问我,30多岁了把自己的命运绑定在一个还在试错的业务方向上是否值得,我想说的是这个年龄可能是你还能拿未来去赌一把的最后一个时间窗口,如果再大5岁我一定做出一个更稳妥、更保守的选择,但我现在的感觉是,方向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收获,关键是1年、3年还是5年。
* ^5 I% ]) g( J) O9 J最后回到“要不要吃回头草”的问题,其实我的答案已经在上面了——短期横跳不可取,看准了方向,又赶上老东家正是用人之际,回归其实是一个好机会,只要你能够持续的发挥价值,而平台又能支撑你的梦想,就值得你兜兜转转再回来,有句不知道是谁写的诗我一直记得两句——鸟儿飞的再远,也是为了回到家乡。
1xu高山 | 2021-7-31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走了又回去的人其实真的挺多的,如果碰到这种机会,建议还是回吧。+ I; [* K2 o* U" ]
这个圈子不大,大家跳槽的理由其实比较千篇一律。
5 g% `9 [) f% H  ~这种大厂里面工作,占最大的比率的一定是一开始觉得钱很重要。5 ], @" X6 E5 }* `9 @; F
于是开始到处找发展前景好的地方,只能说这个阶段还太年轻,比较容易看到短期甚至是单一的利益就考虑让自己变动。( P! c* J1 A, o& ?9 S9 M$ B& o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滚石不生苔。8 l- z$ m8 T$ s. U" G
随着自己的仕途发展,生活和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逐渐发现,钱又没那么重要。
: `! O) f3 I% [* g举点最简单得例子。
7 F3 m) ^1 a+ ?/ k有地方开得很高,把你拉过去,你就像所有网上人说得那样,有钱不赚王八蛋。; e% ?$ |' n; b
但是一到那发现,你被当狗一样的使,大家也并不那么尊重你,团队相处也不够融洽,但是为了钱你也忍了。- R- z- X1 X3 z8 z
可是没干多久,你又发现上面只是把你当阶段性解渴用的东西,一旦过了那个劲,你又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麻烦。
5 e5 F5 u6 f  Z5 h/ L6 X- @最后累了,倦了,绝望了,这些情绪都不是一点半点吧。2 K5 N: S1 u/ ~2 I" R4 u& b! \' f( }
就会发现,选择真不是只看钱的。5 x# ?2 T! h# ^+ n6 P
成年人做选择往往是方方面面综合评价,钱重要但是钱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8 r# S  y. B  X# `% ]0 f
家庭的和谐,未来的发展,公司的潜力,试错的成本,参与感获得,体验感获得,不仅仅是薪水,包括股票以及其他被动收入的获得,这些都很重要。
, v  A( c, E3 ]. `+ m可是我们总是最开始看不到。
! ^! R: {9 R+ E# @  F& S最难受的是,大部分这个圈子里的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奇怪的圈,走走又回来了。
0 c. P+ w) c# c+ X; B所以你可以放心,百度走了又回来的少不了
傻傻得爱你得q | 2021-7-31 15: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老东家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是新公司比不了的
4 ~  }5 N6 d. y; R, F/ i在没有尝试各种工作之前,会觉得跳槽到下一家才是正道,但其实工作的本质都一样,都是要去做事情,都有一套系统性的复杂流程, z% {4 |+ ]! D

5 S2 I1 i; W% ^4 R很多朋友跳槽是想赚多一点,很多人给了他们不切实际的许诺,等你真正跳槽去了其他企业就会发现,很多当初许诺的东西都是虚的: P- f6 l" L6 C; W* F/ a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好马要吃回头草的原因# Q+ q4 S8 ?9 j. [2 [4 X
实际上很多企业你做熟悉了以后,反而更适合你。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工作环境都更加熟悉,你会工作的更得心应手,比起去更新公司而言! f2 C& m4 _9 e3 Q: p% ?
' F% D) p) Z7 W% Y# w+ k8 T
我个人认为,未来回巢热会继续蔓延,大家会慢慢开始努力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在一个公司扎稳脚跟,而不是不断的四处跳槽,这种浮躁的情绪会逐渐平稳下来,大家开始更加重视长远发展,深耕细作,这是各行各业都可能出现的情况
虎虎羊羊 | 2021-8-1 0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年人不看对错& q4 P* }; I7 g) T
只问利弊
* ]" l8 _, d( U7 H" D0 d就连谈恋爱结婚都有找前任的# d8 U- }- d& Y' m
为啥工作就不行?4 |) I2 t) k. M+ Q: T* S5 }. Z
9 ^1 o- ^& I) d3 V! N, U( t
现公司:
6 n4 z" F, {6 w  Q1工资不错但是累的一比% C; `1 r; I7 g: L  q4 l, ?
2你就是个弟弟
2 r6 J1 H6 ~  Q9 U+ L3发现自己不太适应新的公司文化: [: P# y$ n6 }/ A' y. b

- _! o: `( y5 m# t前东家
; |3 b9 S9 A5 Z% G2 o1只要你回来直接加薪酬+股票
/ A! }) U9 A: v1 `2传说中的大佬回来了5 h( R0 p% b5 p
3公司文化门清秒懂如何生存5 F' Q2 N1 k3 a) A
( D5 A3 t) w0 ~) N& l/ y5 \6 _4 @1 E
你看选哪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