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下的好是一种什么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9970 | 回复20 | 2021-7-4 08: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中开始下象棋,如今大三,对象棋很有兴趣,但没有深入系统的学习,很想知道象棋好是一种什么体验
/ A8 ~8 n& D- Y0 j$ B) O期待象棋大森告知
我会上树 | 2021-7-4 2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之前,互联网的大潮还没露出冰山一角,人们在日常劳作之余,象棋因为具有足够的复杂度与观赏性,加之一直以来的群众基础,而成为一项主流的娱乐活动。
3 Q# r9 d4 n8 p: M* I2 S' }在街边,在公园,甚至是棋牌室,都能看到象棋的存在。而且和扑克麻将等不公开信息的游戏不同,围观者总是可以表达意见。人多也不会招致反感,反而侧证了对弈者的水平高超,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循环。
% |- L, E, P# j然而时代变了。* }4 M3 R* Q& \. I, Y. s& p% D
不知何时开始,街上下棋的人少了,打牌的却日渐增多。也有些人觉得象棋杀伐太重,江湖习气浓厚,好感日渐淡化,兼之一些媒体诸如“街边残局合伙引人入彀”的新闻,又使人把象棋和骗术建立起了联系。人言可畏,大家也不再细想真实的情况,想必虽不中亦不远吧。  h" @! z% [2 J; r
职业界也不乐观。自决策树/估值函数为核心的象棋软件成熟之后,即使是公认的第一人,以棋风稳健著称的许银川也难以拿下一胜,人与软件的差距早已达到不容超越的地步。看着围棋这几年的新闻,就像是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历史重演。接下来,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的软件高手,甚至蔓延到了正式比赛。棋软像机枪一样,席卷了整个旧棋坛。面对无法战胜的对手,有人坚持,有人妥协,也有人随波逐流,毕竟,又能如何呢。
, e1 f- H: X7 F+ H* x. }5 p( n4 b! z2 }) s$ e7 j
到了个人,棋手的修炼在上学前就已经开始了。所谓“二十岁不成国手,此生无望”,也同样适用于象棋。学习象棋,5岁算是年少正盛,8岁就已经是大龄儿童了。10岁之前,少年棋手们便开始四处争战,在压抑的赛场上体验到竞技体育的残酷。经历长久的历练后,有些人过早地心如止水,有些能够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更多的则被挡在排名的界线之外,以娱乐的心态度过快乐的时光,或是失望地离开这个伤心地。
" Y' t# M, P5 L% C" W" }7 T于是,在十几岁这个年龄,还在读初高中的时候,一些人已经成为了象棋世界万中无一的存在。如果出现在街头,盲棋迎战也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即使是这些人,也会经历学业的压力,一部分被迫离开,为决定命运的重要考试做准备。在那之后,也许他们会继续下棋,但也不会再进入职业界。" i7 K' O( W4 q3 [/ T
. T' n0 G8 b8 N
这些有过不寻常经历的棋手,他们学棋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从一无所知到有所小成,在不同的阶段,棋盘上考虑的事情也千差万别。% V( `1 W1 ?1 A) f
刚了解规则的,知道不同子力的分值不同,自然会想到弱子换强子的战术,发动的局部战争也以子力交换为核心。! @7 k. F# Z6 ]6 i- `
随着交换的熟练,他们逐渐意识到,带有明显目的的行为不会总是奏效,对手也很容易读懂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些人选择掩饰原本的目的,使行为尽可能带有二义性;一些人则开始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希望把剪枝后的变化全部纳入考量。$ v- s' a3 ]; B( l7 L
两种方式或许看上去差不多,却是术与道的区别。意图掩饰,其目的必然唯一,能够看清真相,攻势自然会消解;而思考深度的提升,行为本身就存在多重目的,顾此失彼,离失败就不远了。
0 R( y  G' k5 K/ c0 `为了抗衡后者,合理的战术只能是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从这里开始,步入了萌新和入门的分水岭,入门者可以被称为棋手了。
. _: {6 j/ E9 b- `: }, `接下来,棋手们意识到,在象棋世界中,战争的发端往往起源于微妙的局部变化。位置的变动,干扰了原来的部署,一开始的强弱对比,在发动攻势一方的策动下,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K( F1 `6 R* Z* `
在这个水平的对局中,逐渐可以感受到盘面上的张力。每一手都知道它的缘由,并提前做出应对,常人看来可能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涌动。就像是太极的推手,每次行棋都伴随着强弱之势的变化,直到一方支撑不住,棋局也从抽象转为具象,开始接近终局。这个阶段,精神往往高度集中,思想的火花在脑内神驰,视野也仿佛缩小了。到了胜负的阶段,投入心力之巨,失败的伤感与胜利的喜悦都会被放大数倍,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J, A+ j& y+ v. f9 h
了解到势的变化,就会意识到先的重要性。这个阶段的棋局,战火从开局就漫溢出来了。虽然只是先后手的区别,先手的人总能选择手段,贯彻自己的意图,后手的一方见招拆招,刚好足够抵挡。如果做个比喻,如同精密的齿轮机械,接触点无不严丝合缝,使整个机械达成和谐的运转。先手方倘若不慎走了无效的着数,便难以再掌握主动权,形成平和或互有顾忌的局面;如果是后手,就很可能被压制,到终局也难以翻盘。
! e+ I  b' S  v7 b' m就像川端康成的《名人》中吴先生所说的,“是啊,是细微的棋,非常细微的棋”。
' M; P1 n9 A2 W$ d0 b0 R到了这里,已经开始接近玄妙的境地了。这个阶段的战斗,很少大开大合,而是像泡沫一样,一点点地产生、消逝。走着走着,形势慢慢地变差了,直到终局。如果差得很多,便没有足以防御的能力,失败也就注定了。  a& L; C  E' ^' h  s1 [
5 x3 A1 K  o" U( x( g
和软件对弈又是另外一种奇妙的体验。在比自己高出数段的对手面前,一切的努力几乎都是徒劳的,只是重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不存在技巧介入的余地,常人看来的好棋必然会改变摇摇欲坠的平衡,会让自己输得更快;找不到进攻的方向,也无法读懂对方的意图,仿佛任何行动都是错的;只能遵循正道,缓慢地充实力量,但是优势在一瞬间仍可能逆转,并直接导向终局。我一度怀疑,一个人如果经受这样长时间的折磨,而没有正向的反馈,终究会成为虚无主义者。9 k  x  B: Y/ ]: C, f* W
但是,软件也会教给我们一些事情。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当失败已经既成事实,无可挽回的时候,我们用对方的视角回顾每一次决策,会发现 —— 看到形势变差,意味着一切选择已经导向破灭,而真正变差的时机,则早在数回合之前就出现了,常人察觉不到,也没有能力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诚不我欺罢了。) b9 K& ]% c/ e: ~

3 I, d) x/ C' ~, ~说到底,象棋下得好,不过是想得比他人周全一些,谨慎一些。而且总会有下得更好的人,知道艺无止境,也清楚自身的强大和渺小。如果说还有什么共性,多半能够客观地评判身边的事物,下意识地权衡利弊,同时保持相对宽容的心态,大概就是这样吧。
一定挺杨子祷 | 2021-7-5 0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次和老婆下棋,我状态非常好,连赢5局,最后一局吃的她只剩下2个士保帅,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D0 e3 O. F  ]
! K1 X( B0 s% Y, n3 _
~~~~那是我第一次跪棋盘~~~~~~~
败院园全 | 2021-7-5 1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象棋:千古一绝!沈志弈大师巅峰之局!弃双车只剩马炮!
第一修身
+ k% S+ @. B/ ]5 J6 \0 A/ F7 c: ~- s8 O) C我脾气急躁,天生胆汁质。易怒,急躁,所以下棋30多年,懂得了优势累积。上风不可得意,低潮不可绝望,只能是凝神专注,把每一步利益最大化,尽自己的努力。
5 K3 k8 L6 \, p+ ^& _
, Y" ]% S6 e/ S, G第二
2 z) X: Z8 t* U知道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现实里我不会有对手,朋友,亲戚,砍他们如切瓜剁菜,兵不血刃。! s6 N* H4 O8 n0 ?$ K" O
但是我不会骄狂。开始内敛、含蓄。因为我网络输多。" {, X& w6 W7 y& M3 h) Z+ S
三次元也几乎不下棋。
, ?! u# Y9 j$ i# C; }" a8 c0 N! F街边棋摊,一眼能看出死活水平,但从不发一言。: U  B8 k; |+ q8 `
盈亏同源。
* c3 a: H- A% u$ _象棋谁赢的多谁就输不得多。即使常胜高手,他们胜率至多75%,并为棋付出太多。
8 ?9 s1 \5 U" \9 l  t( j% o# W
: }4 G( B* \7 V, P" j- k! \* h8 q第三科技
" Z$ C4 l+ c# f9 G什么求道,胜负,哲学,文化,传统。在计算机三十四十层的计算能力前就是被碾压。
; u7 G9 T+ L5 w棋王里吹牛,势能算出百步之远。' q( ?2 o$ c9 Z- H+ ~! d
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为将,不过如此。9 c! ^# u7 B4 x, F* z7 u. l# X% {
# j9 _* n5 U8 ~
吹得屁颠屁颠的。其实也不过县级水平。: |5 x' _, R# x1 L
胡荣华,李来群,到今天也会跪,跪得还挺惨。
) C* @4 M  N) |* P7 H/ J* n: J( _, {: a8 d7 B! v! {
王天一这样的象甲第一杀手,开直播,别人直接用“老王今夜你要跪”对的id挑拨他。5 O* i+ _/ m5 M) J, T0 x
后手玩冷僻布局,弃子关死他大车。* S: ?- N7 k: X9 J
让顶级高手一马不是说大话。4 G; N% @5 W- I3 S& `3 `

! O- F% i+ i3 [; Q6 [! ~* `# Y- `未来属于科技的时代
我爱生活页 | 2021-7-5 1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棋陪伴了我几乎整个青春,家里至今还有一大堆奖状奖牌,这也是父母非常自豪的地方。7岁学棋,按照父上大人的记忆,学了三个多月,就拿到了市级比赛的前几名,看到这么有兴趣(天赋),(噗 臭不要脸),就让我一直学下去了,小学时候半天上课,半天下棋,差点想一辈子都走下棋的路。到现在都记得,小学时候中午午休,别的小朋友都被强制要求伏在桌上,我却可以去教导主任办公室,陪他下棋。。。。后来参加比赛,拿到了二级运动员就专心学业。高中时候想走捷径,以象棋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出去参加自主招生,结果高三最紧张的时候,别人都在看书做题,我和我爸两个人在北京比赛完,逛圆明园,爬长城,玩了一个星期。虽然后来没有靠象棋上大学,但总算多了一段别人没有的经历。上了大学,参加棋类社团,老社长被我连杀几盘,直接要把社长的位子给我。。。事实证明,我也就棋下得好了,在我卸任社长的第二年,社团就没了……$ q) ~' X0 T$ l) x6 [" W

( I* H' A6 j3 ^. v现在总是在幻想,未来的岳父如果也是个棋迷,我一定会不露痕迹的输给他! 毕竟,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计较输赢的耿直少年了、哈哈哈
西风小胖马 | 2021-7-5 1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
弯小刀伟 | 2021-7-5 2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园和大爷下象棋,有点紧张,走了第一步后,大爷沉默了很久。
" e( R: t: U, a5 c“你应该是新手吧?”
' a* w: g$ W6 t" B  T' o- ~: U我惊为天人,“大爷你怎么知道?”8 J! x# @) P+ y8 @- A; X- ]
“我在这玩了几年,第一步走帅的真不多…”
摇摆中坚持 | 2021-7-6 01: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朋友#系列…
" O- V/ [9 q' E: `5 I& ?他是一个痴迷象棋30年的清华学子,5岁向当地象棋大师拜师学艺,8岁获得当地小学象棋大赛少年组冠军;曾担任两届清华校象棋队队长,多次参加清华北大对抗赛、北京市高校比赛夺得冠军;在印尼全国象棋锦标赛中被授予印尼国家大师的称号,在2015世界象棋锦标赛中被授予国际棋联大师的称号,是全世界获此殊荣的150人之一;他跟我下棋,像是在做慈善……我们一年下棋20回,19回半都赢我。不是我学艺不精,实在是对手太强了!
; W+ ^8 [; j( d) h; E5 v; a就这样一个把我膝盖拿走的朋友,他在2018TUPT途游棋牌锦标赛深圳站上却惜败了…败了…了…所以象棋下得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去TUPT围观一圈可能就知道了吧…
. W8 ?( L! D0 V# }  j, y3 {2 I; Q+ L; H3 X. l$ c
象棋下的好是一种什么体验?-1.jpg
pgggfph1173 | 2021-7-6 08: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棋好,基本上都是极度自省的,每次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