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

[复制链接]
查看1754 | 回复14 | 2021-6-18 23: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研究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章东磐等人,在得知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很多中国远征军的影像资料后,远赴美国,复制了数万张由美国士兵拍摄的关于中国军队的照片及影像资料。随后在国内出版了反映中缅印战区的历史图集作品《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
' w% K5 p. F& |, r& R. C- h8 G5 u4 i. O/ `, B& P. A" C9 W
这本书公开出版后,援助中国远征军老兵的公益组织就将此书作为回忆纪念,送给了统计过还在世的老兵。2014年8月,当志愿者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走访一位叫陈友礼的83岁远征军老兵时,也将此书送给了他作为纪念。陈友礼翻看着这本年轻时代的青春记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外国地名,以及印象中的战争场面再度回想起。在场的几位志愿者,听着陈友礼边翻书边讲着当年的经历。
6 O. d+ X# C* n& f% X5 r/ x& E$ `: q5 f) f. u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jpg
9 l. E( o: t  t; u1 ?, V
陈友礼
) Z* K( ]3 l! X" ?/ i

* x. _" @8 @, X" B3 x) L突然,他在一页讲述中国远征军娃娃兵的图集中停下了,仔细看了几眼后失声痛哭。让在场的志愿者吓了一跳:“陈老,怎么了?这页有您认识的人?”
) F, _& d% A/ O" a+ y* y/ K" Z) s& @6 h1 K
陈友礼调整好心情,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擦干眼泪后,指着一张娃娃兵的照片问:“这照片你们在哪找到的?这是我啊!”% \8 ?# w* I7 o

$ V3 }; s& N* l志愿者面面相觑,都不太敢相信:“您确定?当时是谁给您拍的照片?”
( z/ `5 Z! [- C
6 Z7 G2 ]" g8 p. @  K! L. v" }“两个美国人,1944年年底的时候在云南龙陵县拍的,拍完了有个美国兵还给了我两块饼干。”见陈友礼如此坚定地讲述当时的情况,志愿者们又惊又喜,因为在此之前,这位照片中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的娃娃兵,已经在网上广为流传,大家都被照片中这个娃娃兵在国难当头前的自信感染。# x, x6 z2 [* c4 Y  E( k$ c
: {1 C8 _7 B; ]" K; D5 D& f) P5 c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2.jpg

* D) _% z  F1 R2 u9 e6 m" x& B" X% m% _/ v' x7 E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娃娃兵竟然还活着,而且竟然还看到了70年前的自己。而在“竖大拇指的娃娃兵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后,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关于陈友礼是否就是照片中的娃娃兵,网上的议论一直到两年后才算停歇。: A' e4 _/ z: u6 p- Y
11岁参军的娃娃兵8 g3 o  r/ B. J- ^* t
7 m; U, A% X# E
陈友礼于1931年4月4日出生在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父亲为了让他的人生圆满一些,给他取了个“小满满”的乳名。3 z. ]' J$ q5 m/ z7 d+ M

3 C& }- ?( b* M" r; [+ p' L1 C0 P但陈友礼的人生从来就没有圆满过,母亲在他1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也因病去世。年幼的陈友礼成了村里的孤儿,从小就跟着父亲打零工讨饭吃的他,还不知道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只能在好心邻居的指导下,今天到乡上干点杂活,明天到地主家帮工。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一个人从小就扛起了生活重担。8 B2 q7 b7 ?$ b
( `* Q4 g2 p. B& d4 u7 L
最终,在村里生活不下去的陈友礼,跟着一个在要饭时认识的老乞丐,离开了家乡,两人居无定所,边要饭边上路,漫无目的地走到了云南地界。5 ~9 V- w9 t* K5 k3 e2 v5 L# q6 Y
' L, M1 y- L/ |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3.jpg
( L- u6 k7 h- n2 H
4 L% K) M% n) ^+ i( k
1942年,到云南没多久,老乞丐也与陈友礼走散。在等了好几天没有消息后,陈友礼跟着逃难的人上路,他听说昆明很热闹,到了那里,要饭都能简单得多。
# q+ Q, B$ C# \" B: I
3 G: o2 a3 ^5 J( t( B+ j一天傍晚,逃难路上认识的一个年轻乞丐二来兴冲冲找到陈友礼,见面就对说:“小鬼,听说永平这里的驻军在招兵啊,一起去试试看能不能当兵吧!”6 G0 x: x8 K6 R- Y" o
) i' \9 T$ O' `2 V
“当兵?我可以吗?”年幼的陈友礼,对于当兵这个事,从来未曾想过。但二来接下来的话,让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去当兵,就不用挨饿了,跟着部队天天有饭吃!”
: P, l; b; g8 q) K) u  H# ^9 [9 N1 x& M6 U$ u
就这样,还未满11岁的陈友礼,便跟着人一起去报名参加国军。
& S! V0 Y, S1 A
, N) b+ p2 t  {' m' n: ~4 a到了征兵处,二来顺利应征成功。而对于同来的陈友礼,征兵处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便说:“你太小了,才多大啊?等两年再来吧!”3 s5 ]! k0 S8 K& P% s
( m5 U/ e$ d" y
二来连忙抢着替陈友礼说话:“长官,他14岁马上就15了,不小了。带上他吧!”+ ~" s0 X6 g* @6 X3 o) w

' C2 g" f9 k- M! }+ M见征兵人半信半疑,陈友礼也马上开口:“我是个孤儿,什么都会做,我很勤快的,求你们带我一起走吧,不然我会饿死的。”3 S* J; a6 n9 `3 r% w( b/ r

) q5 l% T3 K& R! [负责征兵的人,依然难以决定,毕竟部队招这么小的兵,用处不大,但又见这个小叫花实在可怜。就在这时,一个当兵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对征兵的人说了句话:“我看就带上他吧,给我当个帮手!”
  c. Q) w+ I2 q" q: {, {2 o6 g' ^7 }3 r- k6 R* K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4.jpg

7 V+ v  l8 M, d9 b
2 @' m; J7 `6 h转身又问了陈友礼一句:“会放马吗?”在得到陈友礼自信的回答后,征兵处的人帮他填写了档案。2 b( ?2 e$ z3 z
: ]+ o# M: E6 w/ Y5 a& D0 O3 s& F
之后,陈友礼才知道,这个替他说话的老兵,是个马夫,专门替部队养马、放马。陈友礼跟着他,开始了军旅生涯。4 r$ ^9 ?$ X! H3 {* H2 C

: X( U8 @7 @: _4 J* q马夫告诉他,他们的部队是国军第5军200师,刚在缅甸跟日本人打了几场硬战,伤亡惨重,撤回来在永平当地休整,原来的戴师长在缅甸牺牲,副师长高吉人继任成为师长,正在到处补充兵源。
( z! m+ L5 T3 u9 `4 @9 ^- Z成为连长的勤务兵1 h' ?5 Y& _" F9 r
% \' C# K3 `& F, _6 i4 |
熟悉远征军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200师是当时国军唯一对外承认的机械化步兵师,可谓是国民党的最精锐的王牌部队。1942年3月,当时由师长戴安澜率领的200师,在缅甸战场同古会战中,血战12天,以牺牲2000多人的代价毙伤日寇5000多人,轰动国内外。% K# f) p/ a; d8 O

- \$ ^7 t! W% N. L/ K但之后由于英军撤退,第5军在缅甸陷入被动,杜聿明命令戴安澜率部回国,在翻山越岭的途中被日军围追堵截,不仅机械化坦克、火炮损失殆尽,还伤亡惨重,损失了5000多人,沿途尸骨遍野,师长戴安澜也重伤不治殉国。
" c# y$ ^6 {& J7 u8 {' o. X( p8 \2 d4 o
陈友礼加入200师的时候,正是该师回到云南休整的时期。所以他并没有参加过最残酷的从野人山撤退回国的战斗,也不认识戴安澜,只知道师长是高吉人。/ N, S  M; M  c" E& i% L

; u. S$ P3 N- O" g) a加入200师不久之后,陈友礼随部队来到昆明近郊的马街驻防,在这里接受了编练,部队也迅速扩充到了12000多人。& R) z) _( m2 u6 e) c( Q$ p

, B  k, D' L/ m2 S8 k+ s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5.jpg
' G3 c9 o& a3 U; p+ _
' N, D1 y1 @; E
在新兵操练过程中,11岁的陈友礼在队列中的身影,引起了200师600团3营8连连长陆春奉的注意。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陆春奉,看着眼前这个还没有枪高的娃娃兵,有些不忍。在新兵训练完后,将陈友礼叫到身边:“小鬼,你多大了?”
( N/ S) ~. [5 F: g5 F4 \+ b( |) h' D9 z! ^6 Q, U
“报告长官,我叫陈友礼,今年14岁了。”陈友礼故意将岁数夸大。' D0 p, Q3 p& c) \5 @  T
6 |' v# ^# F0 r; g
“吹牛,我看你也就十一二岁吧,是他们强拉你进来的,还是你自己愿意来当兵的?”陆春奉问道。
/ ]) S, `0 K$ m2 [: y2 Z2 S+ B1 Q% ~. p# {
陈友礼只得据实相告:“我是自愿当兵的,我是孤儿,无依无靠,不当兵要饿死了。”7 K; Z5 P& J. Q- k- u+ h

4 M. N* s+ j% [7 F“哦,这样啊。”陆春奉沉思片刻,接着说:“你这次训练完了,来给我当勤务兵吧。”
/ _' c! X, {! {! q: X1 g+ L" Q
9 z8 p2 y2 l" O/ a/ X. Y就这样,陈友礼从一名小马夫,变成了8连连长的勤务兵,负责照顾连长的生活,端茶、送饭、送水、洗衣服、背文件及各种杂事,什么都干。后来陈友礼才知道,连长让他当勤务兵,是不想他小小年纪,就上前线去感受战争的残酷。
- _* D$ K8 K4 f( ]8 o8 q# P, y1 w& Z7 z, j; O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6.jpg
8 r: l) v* r0 W3 i' |  _0 C0 _
4 S7 W7 s/ o& R/ u; ]3 ]' p
陈友礼手脚也很麻利,让连长很喜欢他这个娃娃兵。陆春奉一有时间,就教他认字,有时行军,还让陈友礼骑马,吃饭时也会将军官伙食中的肉分两块给这个娃娃兵。
! w( Q( v# h  _0 g
& a) k3 \! ^1 R! E! q* N2 f) s8 B/ L在陈友礼的记忆中,陆春奉曾经对他说过,以后胜利了,没有去处的话,可以跟连长去他的老家湖南,连长会供他上学。! P5 f5 K- r% e! G2 ~, W
美国记者的照片4 W; \2 c8 M6 G: l* ~9 @, B
5 g- ^, h; q0 j6 |& E( m; j
为了向世界展示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及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其中有2万多张中国远征军的照片。
$ M' Z/ q( Y' z% S7 c$ u1 S! Y) _2 z1 f6 [( D' b+ P1 @- ]
1944年8月,200师参加了对日军的反攻,在滇西收复战役中,他们作战勇猛,收复滇西多处失地。陈友礼先后参加了怒江惠通桥保卫战、攻克松山、收复龙陵的战斗。5 t' J$ y! Q1 B2 M1 }
) T! l. \! K% Z5 _+ B: g% B, _# V
1944年11月底的一天,已经收复龙陵县的200师,正在就地休整,两名美军通信兵在师部翻译人员的陪同下,来到8连的驻地,要拍摄该连的风姿及战后的场面。
, R5 Z/ X# c- m0 z( q, [& F0 h* `  r: e$ Y. V- M; o  q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7.jpg

! i- ~% z5 t& N* x; j
配图,非陈友礼
" l: ?& }5 M) z* [( c% C; ^
# c8 [! [$ E* c
美军在陆春奉的陪同下,在8连防区内走访,看着被战争摧残过后的村庄满目苍夷,表情都十分凝重。就在拍摄快结束的时候,当时13岁的陈友礼怕连长口渴,端着连长的茶杯小跑过来。' B3 [" q4 z- M9 o$ x. X
- }  }5 O! S9 k2 A6 x- W/ a& u6 j8 e
美军通信兵一见陈友礼,被眼前这个小孩惊呆了,这么小的娃娃,竟然也在当兵,这让美国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同时也立马来了兴趣,希望为陈友礼拍一组照片。6 a! Z$ v0 b$ n/ a- \- |
0 S) e8 d; v  t: R4 z: X
陈友礼看了看连长,在获得陆春奉同意后,便成了美国通信兵的“模特”。他们先是来到战壕里拍了几张,但美国人似乎不太满意,又来到一处分岔路口,准备拍摄。由于语言不通,陈友礼只能通过翻译与美国人交流。而在昆明驻训期间,陈友礼见当地人经常会朝“飞虎队”的美国人竖大拇指,于是他也学起这个当时与美国人沟通的方式。
1 Y, b2 ~* U" a# E* N5 [& d( k3 `5 T: L
就在他竖起大拇指之际,只听咔嚓一声,他的这个形象被拍了下来。美国通信兵给了他两块饼干,这让陈友礼十分高兴。
. \: b& I2 _+ v9 [  n" Q+ l9 x$ [3 ?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8.jpg

6 F1 W! _9 v( I! _
$ P  @& `8 T% ?3 d  U- w在那次拍照后不久,8连随后又参加了南天门、遮放、畹町、大黑山等战斗。而让他终生难忘的是在大黑山、回龙山一带的战斗,因为此前他都只是作为勤务兵跑跑腿,而那次战斗中,已经被远征军包围的日军,突然发起自杀式冲锋,这让坐等胜利的国军有些措手不及,日军的突围从8连防守的地方冲来,陈友礼第一次近距离见识了日军,陈友礼开枪还击,打光了三个弹夹,有日本兵冲上来拼刺刀,被战友救下。在战斗中,连长陆春奉被日军用刺刀刺伤,陈友礼和战友冒死将连长转移到山下,送往野战医院后,与连长就此失去了联系。% Y8 j1 @- t0 v+ ^
70年后见照片,迟迟无法证明是他6 k+ o* H- W, v" @( `6 T+ K' ~
/ j( ?, ]8 |! @
日本投降的时候,陈友礼和部队还在中缅边境。后来国共内战爆发,邱清泉的第5军被调往内战的战场,陈友礼随军奔赴武汉、郑州等地,并在淮海战役中随部队一起缴械投降。在解放军的感召下,他选择成为解放军战士,跟随解放大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战斗。1 A" f4 F2 d: y: [. c5 ?& w
1 j$ @5 u4 G+ J. N3 F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开始后,陈友礼随部队开赴朝鲜,两年多时间里他参与了几十次大小战斗,1952年回国后继续在部队服役了3年,直到1955年部队整编退伍。
, |) Z* w) ]7 x3 _8 D7 j
5 q0 i* ?8 q, p6 D( V$ }# U陈友礼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后来来到贵阳发展,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后,将父母也接到了贵阳生活。2014年8月,在认出照片中的自己,被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上报后,陈友礼的身份并没有马上被承认,主要是因为部分信息与照片所附的信息对不上。
+ n- C+ p# O8 d
$ v9 Z- f7 C1 H7 P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9.jpg
0 S, B& p6 n6 [2 F3 R' C

- ^# c6 A" W$ ~; D, @2 s% i在原图附的信息中,照片中的娃娃兵叫Lee Chan-Hon(《国家记忆》出版的时候,这个英文名被音译为李占宏),所附信息提到当时这个娃娃兵刚满13岁,但已经服役两年了。虽然后部分的信息与陈友礼相符,但名字对不上号,让人没法下结论。5 ]3 r* y/ E' H1 D7 C' e$ O
. b; O8 g2 ~7 H+ b, k% S  w" b! ]
还有一个信息是,陈友礼在讲述随200师战斗的过程中提到他参加过攻打日军的松山战役,这让很多了解军史的人没法接受,因为在公开资料中,主攻松山的是国军新28师。在陈友礼所属的200师调到滇西的时候,松山战役已经进入尾声,200师并未参加过松山之战。而且在第5军的战史中,也未提到过200师与松山之战有关联。
4 d! J7 V* J# g- F# ]! q
) U8 t, u& e; Y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0.jpg
' T% U: M* l: F& j. ^) F7 z9 z
) Z0 `* U% \& q  ^! _. `
多方论证后的结果8 w) n7 P; F6 d* S7 X9 b1 |5 X

7 [8 \; c+ t4 W) @, g在历史资料无法印证后,贵州当地志愿者希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揭开其中关联。他们将娃娃兵的照片及陈友礼现在的照片送至贵州省公安厅技术处,以及精于人体面部结构的画家鉴定,结论都是:高度疑似。* z5 m- }7 `% ?  W. }, Z8 ~
: ]9 t  V$ G1 a4 b1 E4 s( @
虽然结论没有百分百肯定(技术鉴定也不可能百分百给出肯定),但这个结果已经让志愿者们觉得兴奋。随后,他们再次拜访了陈友礼,这次得到了很多信息。2 [4 O0 C8 u7 _3 ^$ S
1 J1 y* }# e7 C6 y8 t8 D$ m2 }
“美国人说要给我照相后,连长他们就将水壶和干粮袋套在我肩上和脖子上,水壶一个是装水的,一个是装盐和辣椒面,那时候的盐巴是一坨一坨的,打碎成小块后装在水壶里,连长经常吃饭要加盐。”陈友礼对着照片,能把每一个细节讲得头头是道。
2 n3 v8 n9 x/ R3 E8 }8 g1 s3 y; C& d6 ]( [& S+ T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1.jpg
4 ~2 J. M( k( z. |# ], I6 `* @
  _! V# W# W4 F/ `  E% [
他还向志愿者讲述了照片中娃娃兵为什么会戴着两顶帽子:“外边这层是后边新发的,有点大,所以我就戴在原来的帽子上,但这样风吹会掉,所以我让战友将两个帽子缝在了一起。”
0 E3 a$ ]' A  a% r- M; L
& u8 R7 y, x, y3 y在回忆起当时美国人给拍完照后,有没有询问他姓名和年龄时,陈友礼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他们给了我两块饼干,问问题都是问师部来的翻译。”
; ?; G0 z. m; D4 Q3 `: e  U
4 D) `' j) h/ @* v陈友礼回忆起了很多当天的细节,都被志愿者一一记录下来。有了技术鉴定的结论后,工作人员又开始考证陈友礼的经历。
! M( H0 |8 l  X1 _+ x  z; C; g
% I8 F0 n3 C- S; C8 X& |6 P在关于陈友礼的质疑中,Lee Chan-Hon这个英文名称的争论,其实是最容易反驳的,首先根据英语的名和姓与中国倒过来的规律,这个名可以写成Chan Hon Lee,而Chan原本就是民国时期使用的威妥玛式拼音法中“陈”的写法。直到今天,港台等地的陈姓依然还是写做Chan,比如陈奕迅、陈小春等人的英文名,姓氏都是翻译为Chan。而中间“友”的发音不同,很大可能是由翻译或者地方口音造成的障碍。
6 Z- r- E7 k5 {3 U. E: o) V* A/ C2 X3 T1 K0 w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2.jpg

' P3 m% J& \+ l. Q) l8 C2 o
3 I4 Z% s% o1 E* n" Y: i" o在研究资料时,有志愿者又发现在其他省份同行之前走访过的200师600团的老兵中,也有三位此前提到了松山之战。其中,一位提到600团曾参与松山之战的人是毕业于黄埔16期的吕先德,他与陈友礼并不认识,而且文化程度较高,职务也高,回忆比较可信。几位老兵的回忆都相互佐证了当时600团参与了松山之战的后期战斗,但不知是何缘故,200师的战史中并未提及。或许是因为不想抢新28师的功劳,也有可能是因为只有600团参加的小功劳,没有记录进师的荣誉簿。3 m6 p3 o) J! K: I

% G1 ?6 G" v$ o/ e' p1 s2016年5月,在经过技术手段和史料考究,专家组多方论证后,《国家记忆》编写者及志愿者,均认为陈友礼就是照片中的娃娃兵,并邀请了陈友礼到滇西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参加了远征军纪念展,并与根据自己70多年前的照片竖立的雕像合影。$ o9 u" Y3 T4 w

7 o8 g+ O: _* w! j9 @3 _' ?- ^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3.jpg

2 }! c) L( V, h$ i% i$ w
3 u- X! {0 U9 ]* P  K* w$ S2 t5 M对于现在的生活,陈友礼已经很满意,他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还能活到现在这个岁数,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2 w" C7 L8 _5 n
/ h: |, s! f9 W3 ?: l
看到抗日娃娃兵照片,贵州83岁老人流泪:这是70年前的我啊-14.jpg
/ X: ^! x8 n4 M$ U; x) n
. e  y4 H5 q8 x/ m% P0 h
如今,陈友礼已经90岁高龄,每个月能领到国家发的300元补助,他非常感恩,感谢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感谢社会各界对他的关爱。
斯文的鬼宝宝寐 | 2021-6-19 0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哭了,真令人感动到窒息!向老英雄致敬!
真的是个乖宝宝 | 2021-6-19 09: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的确不会忘记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优秀儿女。
13828608703 | 2021-6-19 1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那眉眼脸形就可以看出,陈友礼就是当年的娃娃兵。
小坏无聊万fv | 2021-6-19 2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月才300?这样的革命前辈全国都不剩几个了,三万都不为过。
决就探 | 2021-6-20 0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英雄应该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补贴300圆,有点少了啊!民政局应该多补贴一些吧!
咖墨押 | 2021-6-20 0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才300元补助?他还加入了解放军,并且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斗,按资历也是老干待遇了。
布拉丁古 | 2021-6-20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300元太少了,应该再加一个“0”到3000才对。先辈们是拿命保家卫国的。
bxwBob | 2021-6-20 19: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殇墓园. F: w' J* D+ F: S& `. o! M
家国遭蹂躏,抗日烽火燃。中华好儿女,慷慨赴国难。十万远征军,几人能回还。壮士精气神,世代永相传。1 r8 D( X. Y% z9 r6 D* ~& a& _" K
图中小战士,名叫陈有礼。年仅十三岁,来自贵州省。如今尚健在,孤身一个人。辗转回祖国,抗倭留英名!
枪呢称 | 2021-6-20 2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一辈致敬![赞][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