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对数学有排斥的心态,那其实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会是引导孩子去主动靠近和探索的好方法。+ }; g7 E. u [$ d2 K. m
我们都知道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和比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如果让孩子直接学习,认知和学习能力有限的孩子很容易会出现畏难情绪,或者降低学习热情。
0 v7 f7 U8 f' ]/ o# W2 K这时候,融入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性呢。' R" b0 q9 V! K5 y$ X! }% X
之前经历了我家哥哥的幼小衔接阶段后,根据孩子学校教学模式和孩子的学习内容,我整理了不少关于趣味数学游戏的笔记,分享给同样“受困”于孩子数学启蒙的朋友们啦~; b! l( ]5 n% w8 C
坦白说,数学启蒙的本质真的不是让孩子学会数数和计算,而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包括分类、数感、金钱、运算、测量、几何,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大家也可以利用这些游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孩子进行体验。
' ^$ e) j3 L, v4 T一、分类能力(Classifications)
: a/ P6 H( f9 l4 P/ M5 ?: s
8 g. B0 U! F4 k4 ?数学不是简单的 1+1=2,还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式,比如学习收纳、整理和归类,都是孩子接触数学的第一次体验。
3 j- ~) m" t/ h2 d; J4 S6 r在收纳、整理和归类中,孩子会对不同物件的异同点进行观察,比如大小、颜色或者功能,同时孩子也会对不同物件的属性进行讨论,平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和孩子一起体验。
5 ~' ]0 l% @+ b0 g# H( g2 U: f比如根据字母的大小、形状、数量、颜色或其他类型来进行分类:. L: P. z5 a. l6 m) L# S) S) x/ {
下面这张图是之前孩子的老师示范的,根据种类等特点,来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小卡片游戏。我们同样也可以延伸出,根据工种对工人分类,根据花瓣数量对花进行分类,根据颜色对交通工具分类等等玩法。! S, c9 M8 _% }$ M5 K X7 n ]& g3 M; b
要注意的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能够运用的分类法就越少,所以即使同样的主题,所用到的分类法,对处在3岁阶段和5岁阶段的孩子来说,也有很大的不同。
0 o0 V, y7 M0 J- `4 _还有一些根据不同的节日设计的小游戏。比如下图,看似是填色游戏,但其实结合了数学的分类逻辑,对3岁的孩子偏难了,但是对5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小练习。
. B% q1 _" b1 t6 F) l$ l7 y {% t7 r5 ?
二、数感(Number Sense)3 d% j: @* b7 j# X1 K/ |
7 x- G5 O( f/ Y
数学也不是简单地数数字,但不意味着孩子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来认识数字不重要。* { ~* u" k8 L5 @0 B! x( N. i7 h
孩子能够记住数字、快速读出数字是数学能力的起点。在掌握了这项能力后,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开始把背的数字和计数结合起来,比如根据物品来数数字,这又是孩子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g6 p z: l% j/ S! _' s6 _
然后,孩子会在幼儿园里学会如何写数字,从练习册或者临摹本上引导孩子去誊写,这个过程是培养孩子数感的一部分。 W) q+ D/ U0 D
比如下面的列表就是用“我可以……”的句式,来引导孩子体验数感的微妙之处,为了方便大家更好识别,我做了简化处理,这些都是我家哥哥学校老师设计各种丰富多样数学游戏的基础逻辑。) a, @! C: F9 k! W+ a. [
1.我可以从1数到100,或者几十几十的数数。▼
! l' Y* ~7 S) g3 i! v) L
2. 我可以从任何数字开始进行数数。▼2 B8 ^. s8 \; C" `
3. 我可以理解一个数字代表的意思,并且理解这个数值是我所数的东西的总和。▼8 W E/ ?% w# ^2 \4 i3 R3 O
4. 我可以知道我每数一个数的时候,都比之前的数字大1。▼, Z; e) F; Z0 |
5. 我可以看出到底图片里有多少个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排成一列,还是围成一个圆形,还是散落在画面里。▼
( X& W, P# D# m- \" B/ A
6. 我可以看出数字与物品之间,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的关系。▼- f) I& y; k5 K2 J" i7 x
7. 我可以比较1到10之间的任何数字的大小。▼
9 x% |# a+ j" Y5 a. ^: A
加强这部分的游戏会利于提高孩子对数感的认知,因为孩子的数感混淆期也会出现在这个时期,比如你发现孩子对6和9、7和1、3和8、19和91无法识别的话,原因就是孩子在这块的数感能力还不足够稳定。- E" D0 m/ m7 E2 B6 p
这些游戏平时也可以自己进行设计拓展,像上面的图片也是可以轻松设计出来的。8 Q' X0 x$ u0 R1 a! ^: b$ t Y
另外,在生活中其实还有大量的场合场景,能够让我们帮助孩子理解一个数学或者代表一个特定的数量,在这个过程,孩子会建立自己的“输出”,最终拥有敏锐的数感力。- ?' P" c/ W {7 q
以出行为例,我们可以怎么样把有意识地数数讨论加入到生活中呢?
) s# S8 D. a! ?/ {. }6 E# p3 w1. 跟孩子散步的时候
5 Q" d, ~3 T( C" A ?; ~0 n可以讨论沿途经过的红绿灯数量,并强调总数:“我们刚刚经过了1、2、3、4、5,我们经过了5个红绿灯。” (采用分开+总和的描述方式)
5 }# V. y: C! x$ [' O) f可以讨论建筑物的路牌和地点信息:“我们刚刚经过的门牌号是28号,天字街的28号。”、“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正佳超市,沿江路31号。”+ H6 [6 e$ G$ v4 f
2. 坐公共汽车或者开车# P8 S7 w2 u* Q
可以数数路过的红绿灯数量、或者不同类别的汽车、公共汽车的数量,“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黄色公共汽车经过我们呢?”、“刚刚我们窗户右边有1、2,有两辆公共汽车经过了我们。”
1 k" \1 E( i3 t- H, R K8 a可以讨论不同车辆的车轮数量,比如路边经过的汽车、自行车、三轮车、大巴和摩托车等。
$ u1 V0 y) e# J. X' A2 z! ]3. 停车的时候
. }3 B% C, D$ E* x3 K可以讨论停车位的数字,“我们现在停在D区339号车位”。! z9 ?6 N# R9 Q4 p4 C
可以讨论车之间的距离,“1、2、3、4,我们的车跟那部红色的跑车之间隔了4辆车。”
8 ^' Y4 P1 D7 [: L- M$ `; r
单是一个出行场景,就可以在这么多个方面跟孩子进行提问游戏,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中,比如外出购物、旅游等等。
1 {% a$ K6 N" P2 A三、金钱意识(Money). x1 ~, I- G' }$ r: F
# F/ B7 p6 M4 g6 w! e; [
数学也包括孩子对金钱的识别能力,包括知道如何使用钱、分配钱,以及钱的用途和价值是什么。
( N/ Z" F8 ^% T& T0 _我家孩子学校主要是通过慈善会、换书会等活动帮助孩子认识金钱,那时候我会准备好一些钱,拿给孩子到图书馆里参加慈善拍卖会,他们自己也会衡量商品置换的过程,深度了解钱的使用规则和场景。, G& O( A+ I- B
关于孩子的财商管理,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给0-3岁和3-6岁两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金钱启蒙的方法:
( ~& y3 N8 r1 P# s/ ?) J如何给给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求助?还有我家孩子很喜欢的财商绘本推荐:6 J! y2 d4 \9 f5 P1 K! j
如何让孩子有节制的花钱?四、运算能力(Computation)
8 D& e' ] K- x' | q# t
# t& I( D* R5 ^2 A- j运算能力最简单的,就是形象地告诉孩子关于“+、-”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了,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进行关联。
" J* f" j+ t* _* K我感触最大的是在引导孩子理解物品的增加或减少时,往往需要我们打开创意,用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来引入,孩子所接受的程度会更高。比如,将几组东西放在在一起,增加或拿走其中的物品,让孩子观察数量的变化。
. f0 b: f9 m. p2 v! H) [* ]7 c7 f大家也可以看看下面的“我可以……”句式,这五点也是我们平时设计数学游戏的要点。
. V+ U2 o9 V; J2 u, z1 b% I5 [4 \2 G1. 我可以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
m3 p9 a5 E$ N
2. 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 _2 s: w: U. ~# C
3. 我可以从1-9中取一个数字,然后进行组合运算。▼
6 S0 t! J* T! F9 U) W9 \( Q! S
4. 我可以在数字5以内流利地进行加减运算。▼" h+ ^( j+ q5 K3 d1 _9 _: g" x
5. 我可以把超过10以上的数字进行组合、分解运算。▼" T5 H9 d7 e9 u1 E7 c0 D
五、测量能力(Measurement)
: `+ s, R- t, H+ h+ o+ C# J1 Y5 ]/ P6 l$ p+ ^, ~4 {
引导孩子学会使用描述性的词语并不难,比如大、小、更大、更小等,但是要引导孩子运用实验的方式验证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花点心思了。+ k, s- L1 x2 v: n# d
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过程,其中“测量”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明白,测量是描述事物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测量得来的数据,比如物体的大小、重量和体积等特性来比较不同物体间的差异。' f0 Y) }+ q! p& M" v! h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了解测量工具(卷尺、温度计、体重计)开始,接下来才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运用测量工具,以及使用可替代的测量工具(比如用铅笔代替卷尺,用手和脚进行测量等)来进行测量。( W. Z! R/ n3 y- L3 C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用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偶,来用实验测量的方法进行数学启蒙。
: T& j9 S$ u' L& q/ W: a5 I3 D) g像之前,我就用过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偶小羊乘香,跟他们做一个“给好朋友做房子”的游戏,需要孩子们测量完玩偶后,再帮它用纸板搭建一个简易房子。▼5 X& D+ y2 }8 ]# x
这是我家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偶小羊乘香
3 }+ s7 {* P; L% _4 V- r实际互动中我是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测量的方式。比如我会这样问问孩子,& |' F/ m2 p2 g6 H% a
“你觉得要让玩具放的进这个房子里,需要做得比乘香大还是小呢?”- W ~* S9 z7 |* B( F8 {2 [
“我们要把纸皮裁剪成多大才能把它放进去呢?”
1 P/ I/ C& C8 A! r" ~7 w+ |/ H7 B“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可以找一些工具帮帮我们。”& [; I' W" t" I" ~
比起手把手教,通过引导能让孩子参与到更多,也能增加孩子完成后的成就感呢。
- [& ^ a+ R* Q+ a: w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提供机会让孩子练习。比如使用卷尺测量桌椅的长短,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孩子一起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题”游戏,都能在无形中帮助孩子加强掌握了科学测量的技法。$ C; I# y m$ ]; I* x( D5 u
另外,可以玩的趣味测量游戏还有很多,比如:* r6 K$ r4 E9 j
1. 吃饭时间
+ J/ d& i/ N, y3 d& a如果给孩子准备了面包/水果,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把面包切成两半,告诉孩子,“这两部分大小一样,我们称之为’半’”,8 S3 t2 ]. S/ y3 V! ?# _* k
接着,可以尝试再把每一半切成两半,然后跟孩子一起数“1、2、3、4”,: m: k/ K- W* I& J
就可以告诉孩子,“这4块,每一块就叫做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比一半还小。”9 `* x& a, _7 M
如果给孩子分发零食,可以告诉孩子,
* d4 c% ~" H! [ m“点心时间我们有一个橘子和一个苹果,你觉得哪一个更宽呢?”
% @2 J9 m+ o' A+ @) L( ]" l: ?“宝宝你看,香蕉比苹果长,(比划长度)这——么——长。”: f, q" j6 q9 X8 G
或者让孩子手里拿着两个不同的水果,然后问孩子“哪个水果更重?”“哪个水果更轻?”1 R8 F4 g7 C+ ^& ?
2. 准备食物的过程
& d! \& Y9 i( U8 ^1 L1 X! ~1 f6 d引导孩子研究勺子的大小,可以用“最小”、“小”、“中”、“大”、“最大”等词来描述,或者把勺子放在桌子上,问问孩子“谁的勺子长?” “谁的勺子比较长?”“谁的勺子最长?”* y. Y6 c& @. ?; ?% V# j9 [
引导孩子比较食物份量,“你的青菜比我多”、“我的青菜比你少”。
% D% S( a3 N; |$ L. z. Q这样看来,其实数学启蒙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够敏感,随时都能捕捉到对孩子进行启蒙的时机呢。
* ]! p* h0 P* ?/ A9 b8 Q六、几何能力(Geometry)- D% d4 P2 O9 |
# L9 s! }' K# [# S/ C
几何能力,除了需要孩子识别出不同的形状,也包括地图、地理、方位、空间词汇的运用和学习,帮助提高孩子的抽象视觉能力。
" X+ V6 V) i! l. ]$ s& m% Y, Y4 m) X0 ]培养孩子的几何能力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起来,比如我们经常都会问到孩子:“这个尺子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者指着树上的小鸟问孩子,“你说小鸟在那里呢?”,“小鸟在树的上面。”这些都是孩子几何能力启蒙的一部分。
' e* b( a( ]# y! R% w下图中这5种“我可以……”的句式,平时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起来。7 l7 w [3 j1 R
1. 我可以描述环境中的对象,以及对象所处的位置1 U0 o6 y ^; k
2.我可以正确地对形状进行命名$ @- i1 `, H0 p4 P4 z
3. 我可以识别2D和3D的形状0 S/ h. @4 ?8 A2 \* @
4. 我可以使用简单的形状来组合成其他形状
8 |2 J2 r4 P" b" {( D& s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一点是,几何能力的培养其实还部分包括了对时间(Time)的运用和管理。关于孩子的时间管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戳链接:萌芽: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会的时间管理术(附分龄引导策略)),下面这个小游戏也可以继续深化孩子需要掌握的时间概念。9 V5 ~# O9 g2 T2 a( I( K: [# v, {$ ]" Z
我家哥哥学校之前给过孩子们一个小时钟,然后让孩子根据时钟的指示来进行时间管理的小游戏。比如了解不同时间段所代表的意义,并和自己在做的事情联系起来。! Q- X( o1 k+ I6 Z; s. y
或者识别不同的时间,并能够和钟表的指针进行对应。! y8 c1 ]) L: @- l, G' `4 [! T
下面这个游戏我特别喜欢,叫做《时间故事》,玩法是鼓励孩子创作自己的时间线索,创作自己的时间故事。
" @# B2 M: D/ L+ b$ j刚开始玩的时候也很简单,比如孩子们只需要说,我们7点起床,8点上学……把自己日程规划和所处的时间轴联在一起就可以了。
3 y: w4 r: r O3 l, N. ]( P$ _
上面说的这几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游戏,都是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延伸,目的是综合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孩子在体验到数学的乐趣的同时拓展数学学习的深度,持续进步。2 k* \# S. B8 a" k( s) M# u
<hr/>终于写完这篇超长干货啦,这个问题的范围其实很广泛,我尽量把答案写得更全面些,其实我还是那个观点啊,生活和家庭,是孩子早教最大的课堂,我们都不要错过了最好的启蒙时机,希望这份学习笔记能够帮到大家~1 O# o- |' u$ r: K9 M
归根结底,学龄前孩子更需要的是“知识”背后的“思维”,就好像培育土壤一般,需要一点点地去湿润、松土,才能让小苗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有时候一开始慢一些,反而可以帮助孩子之后发展得更快、更稳健,这也是我在学前启蒙教育中,学到的更重要的东西。
% F1 C' g w- O: y0 D! Q9 @@知乎亲子
b, g% l" A8 P9 M U2 V6 b
2 I2 g, y0 Y" A) s0 s: A6 h& ], K3 V# R# \
更多阅读:' ^9 F, A4 l# I! T) W
疫情期间,去不了科技馆,那在家能用身边的物品做什么科学小实验呢?0 d+ V! q# Z; ^
有哪些适合在家里跟孩子做的科学实验?
( r, Q6 S" Z) F
7 J% G2 |) A* Y9 b+ Z/ l4 l
( r' J' J( c5 R2 t; R) EEND
1 k! N( Q. W; M/ w* P我是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 [. W3 I7 C2 d z1 W2 x4 ?: N' C8 Y; v2 J" p% E/ l9 }8 [
; ]5 `, b. C$ W% X( |6 J4 @" C) T码字不易' [7 a) y1 @0 E& |& {" R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k% x6 j* n6 {* [# V
可以关注我! q6 V+ f% ^8 h* ?- A
也可以点个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