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真正踏踏实实干活儿的人,其实只占职场人的五分之一,其余的五分之四,本质上都不是认真干活的人。他们都有各种心机和小算盘,有各种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手段。
3 h+ ?# ? O ~$ O为什么职场中踏实干活儿的人只有五分之一,而职场一样高速和谐的运转呢?
3 `, J/ @- Q( @那是因为,在大部分普通职场人看不见的地方,有阴森森的职场黑洞。
, m" j0 N- I2 h4 v! j
4 f, u( C* t0 }2 C( P7 `- P! g2 B1 |8 J4 [
职场黑洞之一:组织体系的生产力来源于组织机构的稳定,组织机构的稳定关键在于领导对不同力量的驾驭。
; @% U( K# b2 q- y( m$ Y# T1 [. u2 N: N领导,自己本身也不干活儿。他一方面要哄着干活儿的人多干活儿,从而实现组织的生产目标。另一方面,他要平衡其他的几股力量,保证着组织体系生态平衡,让组织内的所有人都别乱来,以保障自身权力安全,才是领导者的首要目标。
K+ C3 f3 ~6 B# B, N1 G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组织体系中踏实干活儿的人,和其他几类并不踏实干活儿的人是一样重要的!
5 I8 F8 W8 r( g! y年轻的职场人一定不要把踏实干活和获得重用升迁划等号。任何人都仅仅是职场生态体系的一种类型。你不比其他几种类型高明到哪儿去。你也只能满足组织体系或者领导管理的某一种需求,其他的需求,你也是满足不了的。
5 Y2 }8 o, ?- a& _1 O# m——很简单的例子:你干活干业务很辛苦。但是,不干活干业务的同事去搞接待,去陪领导打牌喝酒,阿谀奉承,百般跪舔,难道就不辛苦吗?2 F8 |% [8 s+ ^* c- i6 ^% Z w
其实在任何单位,踏实干本职工作的人,就只占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都是盯着领导脸色混饭吃的。
" ]% T9 x6 Z2 ]3 o& v, O; t% j/ L" W
4 @: k! A2 C$ C; x+ D
职场黑洞之二:关键性技能型岗位的几个核心业务人员创造的价值,足够一家单位的运转,其余大部分普通庸人,要么佛了,要么就沦为了跪舔族。4 `0 h j7 \2 O
当下的职场,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职场,都不能完全过渡到效益驱动型社会。本质上,除了极少数技术驱动和科技驱动型的组织必须靠实力说话的组织,其他一切组织,依然是人情驱动型结构。
; _ l! d) T. ~ W, ^0 _7 [% r# g7 p7 b做事,是离人情驱动最远的一种方式。所以,只知道做事者,往往落不到好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斤两,别人怎么会重视你。
- `7 n$ i8 v& \8 h/ Z聪明的底层人,都是以做事为平台,为基础,为借口,最终接触权力中心,实现人情驱动,才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混职场的正途!职场是个大杂烩,所以,很多职场菜鸟都会觉得职场很复杂。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职场的结构也很简单。: l4 m: [+ s+ p) x2 Z
从人情驱动和技能驱动两种驱动力来看。; I2 ?, \% U+ ?6 A
五分之一的职场人靠技能驱动,其余五分之四的人都靠人情驱动。6 `- k0 w& W7 ?" Q4 C9 i- M
' {( V+ ]6 T& J1 z# b; [' Q3 V
& G+ C. V+ Y9 ?+ Z. c, l/ J
职场黑洞之三:任何职场只有五种人,各有各的生存法则,实际上,认真干活的人的比例就只占五分之一,其余的要么是辅助力量,要么是掣肘力量。但不重要,一团和气,永远心往一处想的职场反而会让组织整体失去竞争力。- g1 M- E5 l- F% c8 {
职场的五类人:5 s" }2 N N6 H" F* {. S
1,带领人干活的人。
8 r+ z |/ S% i: X( @2,认真干活的人。
# n U& N6 s# |; ] w$ K% x) b1 e% D3,有条件的干活的人。1 t) t7 M% v3 ]/ M( x
4,监督别人干活的人。) x4 \; o% |; W& ]; f A
5,拉干活的后腿的人。
3 D3 H2 q6 t/ m, \* o
. B/ P: I8 _9 K8 k3 K" R3 D `: ~, R
上述五类职场人各自的生存法则:0 |: G" X7 s- j
第一种人是管理层。他们以利益分配为基础,以心理操控为手段,实现对干活的人的驱使和控制 ,最终达成生产目标。
" W) K# i8 o$ {, a: _% l第二种人是任何组织的核心业务人员。他们以出卖知识,技能,力气和时间,换取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
3 s7 X, C, y- m% Z$ f) m第三种人是组织中的投机者。他们有针对性和倾向性地出卖自己的知识,技能,力气和时间,换取超额的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攫取更高的权益和更有利的位置。
* L0 w# p8 o* `; N2 L第四种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干活而且还提若干意见,叉着腰指手画脚,人五人六。他们主要以高层授权和特殊的制度设计为依托,行使变态权力,通常是组织体系的制衡元素。) C& E X4 O0 A) ?9 H0 `6 F0 l8 @
第五种人负责使坏,使绊子,打小报告,说风凉话,甚至是跳梁小丑。他们的生存法则只有一个:无底线的顺从于领导,尤其顺从于组织体系的主要领导,竭尽全力地维护主要领导的权威。至于其他的,他们一般不会考虑。5 \4 P3 k( t& b" D& u$ m
2 A, i' U; V( \3 i* x! r
% x. p1 p+ K/ ~# ]4 Z: T$ n
我们可以窥见上述五种人的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3 I7 s3 s5 X2 o& Q第一种人通过调度其他四种人的互相看不上,互相倾轧情绪从而实现对全盘的操控。3 i' y/ K' U" s* N- z. d
第二种人通过付出核心能力获得第一种人的肯定,从而得到成就感和优越感。
5 W9 G4 B9 Q& R$ W第三种人通过人情驱动实现对第一种人的跪舔,对第二种人的笼络,从而站稳脚跟。
' O" P! i2 Q9 X* h6 }0 R& `第四种人作为特殊力量,往往是第一种人的眼线或“特勤”人员。
2 l8 T) ]8 r3 q. p, t0 \; n4 D& {第五种人多数是被领导利用的小丑,他们为领导服务,舍得一身剐的人。领导虽然从心眼里不待见这种人,但会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痞气和无赖,制约第二,第三,第四种人。8 U1 w, z3 l9 L& t6 ?* s3 Y: ?5 C
; K7 D+ P- a- k8 c
d; J2 v% I- o( M职场黑洞之四:职场五种人各有各的成长模型,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型定位,是不是踏实干活儿根本就不重要。0 ]; w* S' i+ m
(1)带领人干活的人的成长模型。
! ]1 i2 ~& [7 }; c3 w8 }3 S第一条路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驱使团队成员卖命,或者亲自带头干出显著的成绩,实现颠覆性的改革发展成果,用成果作铺垫实现成长升迁。体制内叫政绩导向。, \# U# V4 d6 e5 w/ H8 ~" v
第二条路是通过向上跪舔和多种手腕对上层的围猎和收买,牺牲自我的时间,金钱甚或尊严,去换取与上级更近的距离,成为类似上级的“家奴”一样的存在,继而实现上级对其补偿式的回报,给予其升迁和成长机会。体制内叫依附或者叫攀附。
( `8 i5 d- |, o) k7 I% q第三条路是既用实绩为手段为自己垫脚,又动用手腕对上级攀附寻找提挈之力,两手并用,当然,这条路是最快的,也是最累的。1 k+ [8 I6 `# d& X7 d
0 Q4 |/ w% Q1 o! G, Z
& r9 w; e" C* z* X( A( a" G
(2)认真干活的人的成长模型。8 g" G8 S( V9 L
第一条路:在某个专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领军式人物,从而名利双收,甚至名垂青史,这类人只占整个社会的千万分之一!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而且还需要很高的天分和很好的机缘。- ~; n# y7 D* c% L7 \
第二条路:在某个小的范围,小的领域小有名气,得到伯乐的赏识,从而实现小的成长升迁。
* s! W5 q$ j5 n `% L: O第三条路:埋头苦干,踏实干,拼命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老本行。这类人一辈子寂寞,寥落,清贫;安静的来,安静的去,不掀起半点波浪,不带走一丝云彩。
. m- {& ^& H" M- O2 h终其一生,他们的收获可能只有两点:
8 j- ?8 B, o% U4 t5 T9 D W第一点:平稳安宁,糟心的事情较少。5 i* H5 A g/ X) h3 W# {
第二点:最后在去世时的悼词中多这样一句话:他的一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仅此而已。
" s" u1 f# R; D z) a# Y2 [# h$ P) N( ?$ V
, B4 x3 H! v3 S# ]8 _(3)有条件的干活的人的成长模型。) M& {2 F6 L5 m
第一条路:遇乱世,此类人多成枭雄。遇盛世,此类人多不安分。因为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投机精神,具有过分灵活和油滑的素质,所以,他们很可能多成多败,很少有能善始至善终者。; ^: b9 M" t/ r2 H" A
第二条路:媚上型的有条件干活者,以上级的要求为干活的唯一条件。无论是不是该干,能不能干,全听上级指示,因此,多能给上级留下能办事的好印象,从而得到重要升迁。但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要么把自己累得半死,要么为了个人的升迁,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小团队累得半死。
' C# c! C% H6 \' x& U8 E. r第三条路:被上下级唾弃的有条件干活者,他们只为一己私利而干活的嘴脸迟早被上级发现,被下级不耻。狐狸尾巴最终是藏不住的,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所以,此类欺瞒型,唯利是图者,往往难得大的发展和善终。2 w! t+ I2 X8 c$ }3 I
( j/ M8 \* A8 n: B' L9 a" R
+ u; N5 T1 S/ i5 V4 j7 |, E6 H(4)监督别人干活的人的成长路径, S) h9 U/ _" W6 K, e% G( g b3 P- D
此类人很讨厌。但是几乎所有的组织都需要这种人的存在。原因很简单,组织体系失去了制衡监督力量,则组织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了。: f+ @3 t+ d$ s! x% T
第一条路:他们一般直接对组织的高层负责。所以起点还是很高的,在组织中的地位也比较高。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资历和专业能力上位。什么叫专业能力?对他们来说:发现更多的存在于组织中的个人的问题,发现更多的组织中的不良现象并用制度去遏制,——这就是他们的专业能力。
/ |6 _2 U8 h: D+ U. V$ p所以,大部分职场人,对此类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安全。要找你茬,有一万种理由。- q E( I/ n3 |$ Q' x
第二条路:通过发现高层的问题,以此相要挟,从而实现权力的交换。即以秘密换权力。这种模式的实行者都是大智大勇的人,一般能走到较高的层级和位置,只是心理阴影面积比较大,随时在考虑把别人干掉,同时也在担心自己被别人干掉。) {& C7 j% |! M0 ]
- f3 F9 O$ Z9 w, Z
9 x$ z6 [, f1 H+ B4 u
(5)拉干活的后腿的人的成长路径
: h; ]% f0 n9 h( g" m此类人统称为职场垃圾。' I( }, {( K1 q! \' p/ x
就像在物质非常繁盛的今天,很多小卖店,超市还有大量的垃圾食品一样。
/ E3 H' g% K- O7 D存在即合理。
$ y% A# w: ^ l2 f9 R垃圾食品不仅和其他健康食品存在于一个空间进行销售,而且垃圾食品对有一类人的吸引力,往往比健康食品的吸引力还要大得多。因为人们知道它是垃圾,对身体不好,但是别人的卖点就是味道好!刺激!
- v3 e5 [! \3 a7 \0 o" t, g所以,这类人的成长路径比较畸形但往往能得到实惠。
3 D: f5 S1 g6 W. H* W* v2 j; q) N9 Y/ j0 d- c, L& A
3 k0 [ J/ W. I; n o
第一条路:以领导为中心,拉领导的竞争者和对手的后腿,从而成功站队领导这边,成为领导干下三滥事情的马前卒。领导赢的是政治,拉后腿的垃圾员工赢的是领导的信任。作为回报,领导一定会给糖吃。因为领导有很多自己想干的垃圾事儿,但是自己又不便于出面的情况,因此,任何组织体系,对垃圾员工的需求,都是刚需。
* t: A% u" o3 m( @, u9 a- o第二条路:跟死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领导。在任何环境,任何条件,唯领导马首是瞻。6 D/ B# x: e& s( U
这种死跟法,有点类似于押宝。他和领导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i, s1 W, K4 t0 O& e6 w
如果领导得势,他也差不到哪儿去。
) M4 ]+ T3 ^6 V9 r& {) z
" o, X* S" Z% s0 w& l7 \2 n: X2 c( d. ]8 s
1 \% h, S+ {" v, m*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