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老实且有话直说的人在职场中怎么混?

[复制链接]
查看1390 | 回复20 | 2021-5-17 20: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话老实且有话直说的人在职场中怎么混?
元夜胃 | 2021-5-17 2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7 h# \3 k; c7 v1 D! P! L( Y! b

6 M' y/ a) J4 F! j' [0 W  Y/ L看见妻子怀孕了还在熬夜,愤然跟她拍桌子:”你不能多休息休息么?!非把孩子大人都累没了才开心啊?“这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8 j( Z, v& V8 o. l: D# l$ C看见妻子临盆了,张嘴就说:”哎有那么疼么哭爹喊娘的,我们踢足球伤了腿才叫疼呢”——这不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叫自以为是。5 @* i! y( a: W$ Z! H7 {
出题人的所作所为,更接近第二种。* X! r! m; j# r# G9 x, P
世界上每个人有各自的辛苦。没站别人角度思考过体验过,张嘴就对别人做判断,这种事俩字叫毛躁、三个字叫不尊重、四个字就叫自以为是。* R  d, c' n' g6 K
  q/ y9 B2 W% G9 ~
我没经历过职场,但我几年来合作过的编辑也有十几二十位了。过程就是:开始觉得有些编辑市侩世俗,不给我自由;久了才发现,其实人家也是文艺青年出身,也有过远大志向,而且帮我抹平了不知多少事情,由是才觉得,真是每个人都有不容易的一面。9 C7 N4 l" G1 I; |! }
所以和他人合作,一个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完全可以直言不讳描述自己的感受,前提是最好不要带太强的攻击性——这并不难。至于对他人做评价和判断,则需要谨慎和尊重。
+ `$ B) ?& T+ X2 d+ g7 w  t" ?' a. L+ k
这里的问题是,许多少年热血会把谨慎和尊重当成虚伪,把粗鲁、狭隘、短视当成“真性情”,但这种自我判定,通常是最主观和不可靠的,很容易把无知当个性还觉得自己特有洞察力。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想清楚:你要表达的意见是否足够客观?是否有非必要的攻击性?还是那句话,在话语涉及对他人做判断时,谨慎些不是坏事,和是否坦率,丝毫没有冲突。
2 ]& g* i' N6 w% w; K1 e2 G# ?9 t4 `; F4 U( `
举另一个例子。海明威当年在巴黎闯世界,写小说的毛病,也被庞德、乔伊斯们指摘过,庞德吐槽尤其锋利,但海明威还听得下去;但遇到斯泰因阿姨有一天犯二,先是说一个加油站工人态度差,说着说着就开始跟海明威念“你们这代人啊,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当时就生气了,俩人当时失和——斯泰因阿姨也觉得自己有一说一,但其实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一棍子打倒一船人。
雪地里的小哈 | 2021-5-17 2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你说句话,你别生气。4 h! k+ n9 J3 K, G8 ]7 G+ O$ @' J
听到这句话的人接下来肯定要生气。* p% R- Y, W: T9 G9 [
说话前,站在对方立场想一想,永远别拿性子直作为情商低的幌子。
反骗联盟商 | 2021-5-17 2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怼人这项技能,没有人会写在简历上面,但真正事到临头,最好还是会一点。1 c; x( o5 C+ T6 o8 |
有时,怼人是一种防御,可以自保,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守住底线;有时,怼人是一种主动出击,让其它业务线明白自己的利益诉求、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支持。
/ u# n# x% p9 V$ o+ l跟大家分享三个处理职场冲突的技巧。我们不教大家吵架,我们讲的是如何高效沟通:! T4 f  a! ^, K$ h! M4 D& e2 ^0 ^9 n8 b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怼人,需要达到什么目的
* D6 O+ Q6 @) E* J7 [如果你只是想表达愤怒、想要证明对方是个傻 X,那么请先合上电脑关上手机冷静一下,实在不行下楼跑两圈。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你的态度并没那么重要,人们看到的是你交付的结果。大部分时候,表达愤怒只会给你贴上「不职业」「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标签,对话的截图还可能被人断章取义,成为不会消失的黑历史。
3 G/ r5 q4 ?6 Z5 U; a在与他人发生冲突前,要想明白自己是为了得到什么。怼人可以是为了争取更多资源、可以是为了确保对方如期完成工作,然而,证明对方能力不足,显然不是正确的目标,这不能给你自己的业务带来任何收益。. d8 m6 t' e0 w. j
其次,要始终展现出「对事不对人」的姿态,作为公司一员,用公事公办的态度去沟通
0 A2 M) |$ y4 B9 b# b3 t) V1 Y需要记住一点,除非你是公司老板,否则并不是你来给员工发工资,对方并不是为了你在工作,没有义务完成你的要求。
  `3 E* X# H. S3 z5 A% d这时候,就需要淡化个人痕迹,多用公司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观来说事了。想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哀求和谩骂都没有用,跟在屁股后面催,那就太低效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对方明白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如果不能完成,会耽误整个业务线完成目标、影响自己的绩效考核,这样对方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 f- }: P, i  x$ Z
最后,要减少使用反问句、否定句,多陈述事实、提出建议、表达期待
8 a8 q* p) N& T$ Z& u/ [$ `9 z6 D前面已经提到,职场人的怼人,并不是为了证明对方不行,而是为了把事情做成。因此,在处理冲突时的语气很重要。
( i( b6 I* B0 k' @4 ^「为啥这么简单的事情三天还解决不了?还能不能再慢一点了?」像这样的反问句,我们可以改成这样:8 s8 O4 N( y* b& h
) h' a. B& t. R  f

0 o  n/ Z/ ~. |/ [& _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z3 ]; ^. i# b2 T+ a$ E????App 内查看
爱跃朵钥 | 2021-5-17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看标题的话,我会给你一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建议。
# R5 i/ B9 {  U' `: B1 b, O但看了你举的案例,我觉得首要的问题不是这方面,而是其他的地方。4 l1 i9 j, ?, ~) k8 y
说个我现在真实的感受。
3 E' B7 |& u+ Z" N; Y: q我正在弄一个东西,是关于培训体系的,只有二十多页的页面,但必须要保证内容多、有价值,我的同事看见我的时候,我不是捧着杯子发呆,就是拿着本子在上面“乱写乱画”。这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说:“你的工作看起来真轻松。”我肯定会发飙,因为我做的事情并不轻松,我要构架所有内容的结构,要想阅读者想看什么内容,要保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甄选每句话每个字怎么说,要想怎么展现内容更简单、直观等等等等。你会发现,这个项目里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是需要靠思考完成,思考得出结论之后,剩下动手的内容就很容易了。
# k- P7 @1 g& u+ x' y, |6 _- V下面来反思一下,/ O9 c& E: U$ z& L
我为什么会发飙?→因为对方在贬低我工作的价值。% u- z0 f% i: l
为什么他会贬低我的工作价值?→因为他对我的工作不了解。
$ q4 I# O' G0 P1 k# C如果他对我的工作了解了或者有感受,他还会这样说吗?! J/ `* r' z; O6 G$ y4 I  i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你真的对编辑的工作了解吗?你自己认为的“了解”和编辑实际的工作状态真的一致吗?如果你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就不应该发表自己的看法。
: b/ ]$ N1 z* m9 e+ n, F0 J- K实际上,企业里很多问题的矛盾都出在:你看销售部多轻松,打几个电话就挣那么多钱。你看技术部的人多轻松,也不用看客户的脸色,赚的钱也不少。
  [3 j& b# ~% n+ Z4 b8 H; y另外,题主,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轻松,那么你要小心了。工作轻松与否不是取决于企业、岗位或工作内容,而是你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皮靴型男 | 2021-5-17 2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訓你的那個編輯,是個「有一說一」的人。如果不然,當面對你「呵呵」一笑,心裡把你打入「永遠不主動予以合作,永遠背後不給正面評價」的人,你這次就算是爽到家了。' e7 |) J! p1 J9 F9 j
5 _3 w2 F/ d8 Q+ [
這個編輯的同事,也許會想:這樣「有一說一」的人,怎麼在職場上混?犯得上得罪一個毛頭小子麼?對他呵呵一笑。系統自然會教育他。
足迹机足n | 2021-5-17 2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不少回答,我觉得三观不正。$ g: P3 j1 a+ ]1 n3 i
我在奥美广告公司学到的箴言:永远不要因为一个人顶撞你或者持不同意见,而对他区别对待。  G6 l2 S) q- t
我所从事的领域是创意驱动型领域。好的想法是需要不断打磨和冲撞出来的——你凭借直觉想出来的点,通常都是前人想过无数遍的。你的体系是否可以自我颠覆,是否可以自我否定,决定了你的体系的生命力。$ T" C: i( J1 ~3 B6 L3 R1 Z4 }
长期以来,我都不认为老实且有话直说是不好的性格。一个好的组织应该创造机制来保护不同意见。这种机制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
+ v8 \' N. _5 v8 E  ~) _# @2 K3 V8 ]中国大部分企业文化都是假大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文化是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咱们什么钱可以赚,什么钱不可以赚;什么行为是被鼓励的,什么行为是需要被惩罚的;遇到怎样不同的问题,应该怎样去应对。+ T/ E7 |% T9 [/ S! p
举个栗子:在你的领导做了一个决定,而一个新来的不经世事的同事立刻提出了发对意见。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求每个人在此时保持怎样的态度。是搞死这个年轻人,还是给这个年轻人发言的机会。+ U1 r( x5 ]& O. p; A$ h) g
共同的价值观需要共同捍卫,哪怕是组织中权力集大成者。
# }& O$ ^+ T$ C. Z# Y; t大家经常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是“宗教”。哪个宗教是财务驱动型的?都是愿景驱动型的。
4 q( a2 l$ e' o  w1 F不要让年轻人学得那么市侩,而是应该让组织更包容。
1 r7 |& ]3 n% H* `% K/ X我自己与年轻一代(00后)交流时(我自己在中央美院也当老师),特别深刻地感触,他们这一代中的精英恐怕真得有很多人是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奋斗,而不是为了讨一口饭而苟且的。手握大权的领导们,得早一点意识到这点。1 e; ~5 u6 H/ u, S! T9 D
PS,我自己做得也蛮糟糕的,经常不给不同意见以空间,不给别人解释的机会。时代在变,我们老的粗暴的办法开始行不通了。
4 i9 k0 y' A1 h" k; |==更多文章请到汽车文化 - 知乎专栏% t0 q1 E2 X6 W; h5 a: Y  Z
==更多回答请看王洪浩 答过的问题
雪567 | 2021-5-17 2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几何时,我也有题主这样的困惑:天生不会装的人怎样混职场?6 e2 Z8 g: j* b
- d8 W7 a; C9 Z8 H
在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之前,我想题主你先要懂得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无论你在哪里混,请善待和你合作的每一个人,上到隔壁部门的老大,下到保安和保洁,谁都是打工的,出工出力挣一分工钱,谁也不比谁高级,谁也不比谁轻松。你看着有个高富帅白富美占了个性价比高的职位,不服气?你能你上啊,你肤白貌美腿长胸大搞的定老板你也可以占那个坑,你有好爹地好娘亲或者好的七舅爷你倒是说呀,若是没有,那就吃什么饭当什么心,不要去管别人的闲事,闲死也好忙死也罢,管你鸟事,只要在你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他们不掉链子就阿弥陀佛大吉大利了,反正也不是你给他们发工资,你操这份闲心干嘛呢?
7 f$ A, q& l7 O3 k' `8 Y( L' f- l7 m+ Q! B: D$ Q6 f
好,回到正题,如何在职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觉得,得有两个前提条件。% k6 _& K" o& B& l+ P9 _3 C  U1 p% B
第一,你言之有物确实有料7 B: P& N; d9 K: A4 V8 p) C' j
一个新人跑出来指手画脚,请先保证你指手画脚的东西是对的,要不然你就永世不得翻身了,老人们有一百种方法让你胸闷致死还不好啃声。而且新人的名声是很脆弱的,一旦你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个不好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千万不要低估办公室八卦传播网络的力量),你是很难把自己洗白的
4 T" {! y& i. z( \0 {! Y- Q第二,你老板足够挺你( H" U' D- w. e. w. c8 y
你的看法对了又怎么样?另一边的哥们职位比你高,资历比你老,就是不认你的说法怎么办?就这么被人灭了?这时候你就需要你自己老板的支持。新人别怕难为情,别怕打扰人家,和自己的直系老板over-communicate总比under-communicate好,一来保护你自己,二来给团队一个勤恳谦虚谨慎的印象. u& o$ _6 L6 c- d9 M7 i$ F
# Q, L7 ^) P' s  @
有了以上两个条件,你需要找到几个机会,或者一击即中把不同意见扇回去,或者一击不中你老板出来挺你把噪声按下去,总之你需要几次“过往业绩”,在组织内部建立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名声。时间久了大家知道你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人“对事不对人,真性情,有见地,就是脾气固执点,倒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缺点,反正和TA一起工作还是挺干净利落的”,就好了。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你还是先闭嘴吧,否则就是作死,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作不会死...$ @  ?# l' e% Z1 A- n! v) y% V5 H
( r2 y7 O3 W/ b
这事情需要时间,别着急。
8 J& [0 I$ G! i+ x
6 d% S' l; i8 Q在任何组织内部你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有点个性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掌握好度数,千万别把所有人都得罪了,适时服软适当卖萌,这些你就自己去体会吧。现实会是最好的老师。祝你好运。
大鸡m2017 | 2021-5-17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熟的人,说什么都会让别人觉得舒服。& t( ~9 @9 ?& b* c1 `
% X- B9 O7 j* U) R& |
很多人觉得自己心直口快,是种优点。' y" Z2 P* q: I5 _- z4 [
认为总会有朋友喜欢说话直接、真性情的人。0 E7 c$ C) k+ F- J: ^* i- a0 f! ?& T
但是盛赞你真性情的那些人,他们没准儿就是想围观二逼。1 G* n0 g4 t/ P0 S' O$ `+ }+ M+ L
----最后这句是知乎的@玫小玖的名人箴言。
煜阳啦 | 2021-5-17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职场上必须掌握一些说话的诀窍,想要学会「好好说话」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技巧,因为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语言,你的语言又决定了你未来的行为。
. ?/ Y3 A0 N/ L, H+ \1
  M/ K5 {* d2 v1 X+ g首先,职场上必须掌握的「说话秘诀」第一招是:说服能力。因为能让别人感觉你是权威,就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话。$ v, i* ]3 F' {
说服能力是人们的必备能力。无论是政界要人还是商场精英,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普通职员,都需要通过说服来开展工作、成就事业。
7 i- ~/ l; n% H$ z'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非不够优秀,或者不够诚恳,我们缺少的只是说服他人的能力。; X2 [0 V6 L6 L: x1 n
在面试中,优秀的人可能不善言辞,无法说服面试官,结果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如果人是孤岛,那么说服则必定是沟通孤岛的桥梁。" X# ^& b; d+ |& }9 i
而说服别人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让别人相信你说的话,让他们觉得你是权威的。
9 a/ u+ H2 S; ~4 N. p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时,老师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国老师,郑重其事地称这位老师是著名的化学家。* M8 ?9 k) w9 C' r, J
上课后,这位「化学家」有模有样地拿出了一个瓶子,宣称里面装着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气味颇浓,请同学们在闻到味道的时候举手示意。5 |5 s% c+ m% f( r( W3 C% ~, {
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其实,这个瓶子里装的就是普通的蒸馏水,没有任何气味。. F& x) I6 k. u& p, F
但是,由于这位「权威」的德国老师的暗示,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它是有气味的。
9 W& K5 U5 j( h; j5 W$ h$ M'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权威效应。" \% T) T( \. A' Z! h' J) E( }
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地位高、有权威、受人敬重,那么他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都很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且让人相信其正确性。/ T2 y  p9 V( \8 P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多半是出于一种「安全心理」。
6 A" k: `' F8 }0 Z$ f' H就是经常认为权威人士是正确的楷模,效仿他们就能让自己的行为趋向正确,增加行为的安全系数,降低行为的出错率。8 X0 \0 |& ^, Q3 a! P/ ^
另外,人们通常认为权威人士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也能受到认可。+ W) ]+ i+ H& c0 r
如果你能让自己成为「权威」的话,就能让人们相信你的话。6 \0 Q3 a) _9 G. E8 t4 ^6 Y
在将自己打造成权威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从外表入手,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成功人士,来博得他人的认可。9 ]% g0 ?( z* m) J* l8 K% e
在这一点上,化妆品皇后艾斯蒂·劳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5 w. U! t9 [2 w: E+ S$ Y, b艾斯蒂·劳达,没有资金,没有营销资历,没有任何护肤和美容方面的技术特长,也没有经商经验。当她的叔叔约翰·斯考兹向她展示了神奇的润肤霜之后,她便将推广化妆品作为自己的事业,经营起来。
' [4 U$ `2 d9 F8 s/ p, j6 y, T她总是热情地向别人推销面霜,可不是谁都愿意买她的产品,特别是她认为的那些社会上流人物,对那些化妆品看都不看。
% v& l9 n( z, t2 t, d  V9 n在不知道第多少次被拒绝之后,她忍不住问对方:「是我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吗?你为什么不买我的产品?」
/ S1 B. \5 i$ Z: w$ Z3 @8 _对方回答:「不是你的产品有问题,而是你的形象,你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低档次』的人,这怎么能让我相信你卖的是高档的产品?」' E4 C" r# \, `) j$ |* L
劳达猛然意识到,衣着体面的人拒绝自己,是因为自己低档次的形象。+ j8 g4 i3 p; g; Z5 r0 S  Q
劳达开始有意识地和那些商界大亨或者巨富交往,不断提升自己的气质、品位,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脑子里面的那个劳达形象——那个就是真正的劳达。
+ {! q0 x! n9 }$ K她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像有着贵族血液的名门一样优雅,荡涤那个在皇后街五金店长大的女孩子的一切痕迹。( \" T9 u6 v0 B0 |% c/ z
之后,她成功地塑出了自己产品和公司形象。5 W' l) l5 u: S; o) |1 f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树立权威,让别人相信我们说的话呢?) ^6 m* X; h, H) M
第一,一定要自信。
3 V" Q+ @; R) J  z' q! x/ k其实权威是一种内心的自信,是对你自身能力的一种信任。, L. S# S6 w( R) G
来自于「我能行」,「我可以的」、「我应该成功」的态度。每天不断的给自己鼓舞,告诉自己我能行。
; u! X* }4 b& T6 t8 }" [; s/ }第二,果断。3 q* E$ M5 W. \) i6 T! D
果断的外在表现是主动的、直率的、诚实的。它能够传达一种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感觉。忌讳拖拖拉拉的行事作风。8 \$ c( j; R; W- f3 c# B! H' \
第三,易接近。4 q8 j) b1 U4 `/ r- e
任何一位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人脉的构建大师。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你的知名度,使你拥有一个重要的人际圈。你可以对圈子里的人施与支持,自然你也可以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3 J3 |! P, D1 z6 h  w第四,形象。, O( N  C. o! l5 k4 G' u
你的魅力应该通过你的形象展现。这里的形象不是单指穿衣打扮,而是从内到外散发的一种气场,比如站直,走路昂首阔步等等。
  m& c% t8 S& M8 G& T8 j最后一点,交际习惯。
* u2 T2 {1 ?5 m. O; f; e7 ?; K& i* G使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坚定。不说相话,行话,不用犹豫的语气和他人沟通。只进行必要的肢体语言和手势。
! ?3 ]; Q  m6 k1 k总之,权威效应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作用,我们要努力的塑造自己的权威形象。0 ^6 |' X& v0 K, W  w
但我们也要注意,当自己是被说服的一方时,必须要认真思考,不能过分地迷信权威。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才能让事情按照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 M# A/ c' T* _& l2
$ {$ {/ `8 k5 D+ t, O下面,我们来说职场上必须掌握的「说话秘诀」第二招:不谈自己的非凡经历。
* N6 U- n4 S, m4 T( M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些特别的经历,无论时隔多久,回想起来的时候都让人意犹未尽,忍不住想向他人炫耀一番。
1 N* a* g! `# r4 P( S1 L如果你也想过这么做,甚至曾经做过,那么从现在起,赶紧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4 {. \- Z4 X; {8 w因为,墨菲定律会告诉你:谈自己非凡经历的人,往往会被群体不动声色地驱逐,最后的听众就只剩下自己。$ }* P, ]$ O- P% p5 @/ \
非凡的经历,难道不吸引人吗?
9 k9 e  v0 j+ ?5 z5 E1 s5 p  w* b哈佛大学的格斯教授在聚会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分享非凡的经历,只能够吸引人们一时的注意力,但大家最终的兴趣点,还是在一些平淡无奇的事情上。. d( g+ _7 Q/ H$ A$ b- h) M# I" d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4 I# U5 ~$ g. ]: b* T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展开了一项合作,调查非凡经历对个体的长期影响。
8 M  @. C2 K" T5 u! z' H; M2 B# R, P在第一个实验中,68 名被试者被随机分配成 17 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小组中,一人观看评价为「四星」的记录街头艺人神奇魔术的视频剪辑,其他三人观看的是「二星」的从动画片中截取的视频。小组成员彼此知道各自看的是什么内容。4 W) }; z- X$ ]) \
观看之后,四个人聚在一起聊天。结果显示,和观看「二星」的被试者相比,观看「四星」的被试者在交谈之后,心情变得很糟。因为,他们在交谈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变成了「异类」,无法融入到聊天中。
# k; C* t# b) R4 I' Q2 m* R+ V其实,那个观看「四星」的被试者,就相当于生活中有非凡经历的人。9 d  M5 A; ^- o' `3 u; _
当少数的「四星人」和多数的「二星人」交谈时,「四星人」会被「二星人」屏蔽,因为他们观看的内容不同、经历不同,自然谈不到一起。
7 j7 p  U2 R( U) ^% m% l实验之后,格斯说,那些拼命秀自己非凡经历的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一次了不起的经历成为聚会中闪耀的主角。* L0 `6 Z1 r, k5 @( L- d$ i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了不起的经历将他们和周围的人分隔成了两个世界,让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s5 Z4 q% j- f- J. s4 P
理想社交的重要因素就是,社交对象有共同点。换而言之,只有地位、经历相似的人,才能玩到一起。
! M1 I5 U  u9 u' Q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自己的,跟他人毫无关系。不管你的经历多么不凡,都不要将其作为谈资。3 l3 Q5 X; C4 m6 f- x0 n( g* u9 c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9 O& m' u( c+ P8 E
????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