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地方有鱼潮?% a0 a( z- u' e/ L8 J$ Q
这个消息乍一看,确实有点让人震惊。毕竟,近几年大家都鲜有鱼钓。因为鱼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南北都在禁渔禁捕。少有的开放性钓鱼场地,也人满为患,钓鱼资源少的可怜。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地方鱼群泛滥呢?
% z0 c% r& `) P7 P, E; @) q0 f
9 s7 o2 ~# k# b$ i; n& {- c) V4 Q' D2 L( M
还真有,这一场景出现在内蒙古赤峰的一条河道里。这条河不仅充斥着数不清的鱼群,水质也是格外的好,可以说是清澈见底。一眼望去,整条河仿佛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密密麻麻的鱼。+ p( T% |, `* x3 N5 U( O
但就是这样的鱼群盛景,当地却没有一个人去垂钓或者捕捞。这是为什么呢?
! F) `4 S% [! v: l, P
. }$ m0 L' f- q' N; e1 V
5 F9 n' Q; X* ]6 s2 f E1 c% l L原来,这种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鱼类,名叫“华子鱼”。因为喜欢群游在水的上层,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阳浮子”、“浮子鱼”。体色洁白,所以也有“白鱼”的称号。8 m4 H% L1 }4 f& I# t
相较于一些地域鱼,华子鱼的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在整个北方地区,大到黄河流域,小到各个水系,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最北的地方,甚至可以到达黑龙江。而在内蒙古的达里湖,华子鱼更是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3 i2 _" C0 u& h! x5 Y5 h! ?$ d" F9 e; |- a
2 M8 Z E: a! I9 O这次之所以会出现华子鱼拥堵河道的情况,其实也并不复杂,每年基本都会出现这样的盛景。# U' t. L# H. Q& t! u% |& E; n$ A
华子鱼,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为了生存和繁殖,每一年它们都会经过漫长的逆流洄游。四月中到五月底的这段时间,大北方空气回温,河道开始正式解冻。而华子鱼,也要就此开始自己的每年的长途迁徙。
3 K0 t: A7 Q5 o1 j. f( h1 ?' p
; q0 ]$ _1 ~, w- l$ ?, ~: m- i1 G, V7 E# l& E. C! S* K5 v
这一路,它们要先离开高盐碱度的达里湖,逆流向上走,进去上游的河道里产卵。等到产卵结束,再原路返回,重新回到达里湖里上涨。在路上,它们会在冰雪初融的河水中穿梭,还要小心着迁徙的候鸟。可以说,这也是九死一生的一条路。我们看到的盛景,其实就是它们洄游的过程。4 r) x9 s! }/ W0 [6 S$ e. z
% C: w/ ^, h( f# d, D
0 c% _0 r/ K0 j& d" n; O. M从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华子鱼就美名在外。很多人为了牟取暴利,想方设法的展开捕捞。无论是不是可捕捞的时期,都放肆的捞取。这样的行为,对华子鱼而言,是几乎灭顶的伤害。要知道,华子鱼虽然脂肪量较高,但肚皮比较薄,被捕后很容易死亡。所以即使再次放生,它们也很难存活下来。
) m+ H! W g( ~
" D f+ Z5 ?2 D! F
* g# P, M b8 v2 l也就是因为如此,每年的这个时候,内蒙古都会采取措施,派出团队在岸边24小时巡护。这些护鱼人,在冬捕时期,是冰面上作业的捕鱼人。冬捕一过,他们便成为了这片水域的守护者。而组成这支巡护队的人,大都是达里湖周边的居民。他们爱这片土地,所以自愿报名加入巡护队。0 l! I& o. ]% M3 B4 O6 m( Z/ `
, @" |% X$ E* X7 a, U* K( G5 e$ A/ L. k# u- A; c2 N
据了解,达里湖的捕捞保护方式,一直都秉持弹性原则。当地的渔场每年的捕捞量都是不一定的,主要根据销量与产量对比来定。而捕捞时所用的渔网网目大小,也是弹性变化的。- `' u6 Y( W7 |& K" q6 N
# Y7 P, w* w1 E) y M9 t1 e. l
( M3 `9 w6 P. d7 X5 r所以,当地人并不是笨,不懂抓鱼,而是还没到时候。即使到了时节,他们也不会毫无顾忌的大肆捕捞。这是他们的可持续思维,也是他们对大自然爱的方式。这样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觉得呢?, { u" {- E) s3 E' S/ l4 E: P
新闻来源:周口广电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