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 a! _+ v7 _ o5 U
# w6 E- a# i* y/ Y: s医学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争议话题,其中“传统中医药能不能抗癌”应该算一个,不少人认为,抗癌是现代科技的事,传统中医无非是想“蹭热点”,有的人干脆宣称“中医是骗子,中药抗癌是笑话”。0 N& t+ j [+ H8 R
不过,事实摆在那里,中药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证明抗癌有用武之地,甚至“当主力”。
- {0 @" V4 o/ D. |* Y. ?, g( Z; C9 M, } L' {) z& Z; }
7 F; G* D) m5 d% C, D- a5 X" R) R9 k9 s* |; h" k; K/ a
2 l/ V7 f5 ?+ [! A5 V2023年4月中旬,全球顶尖大学之一的哈佛大学,联合布朗大学研究团队,在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子刊上发布研究成果,核心内容是:来自传统中药配方的天然化合物,制成PPRX-1701制剂,在静脉注射给药条件下,可阻断实验小鼠的胶质母细胞瘤继续生长,提高“存活率”。- B7 f' N; O, v
. c" V* N3 a) ~
5 h: @1 L3 B. C+ ]* K1 x" o' ^( s
9 o0 }4 `6 c3 P5 r: r4 E! _哈佛大学团队研究的是什么传统中药配方?配方叫“当归龙荟丸”,该组方含有一味“青黛”,属于马蓝、木蓝等茎、叶干燥后制成的清热解毒药粉,主要有效成分是“靛玉红”。$ o4 c, ? m1 } {7 X- b$ U4 e
其实哈佛团队早在十多年前,已开展相关探索研究,发现靛玉红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能有效保护神经、抗炎、抗脑部肿瘤,不过在药物临床开发上遇到“拦路虎”,停滞多年——主要是溶解率、吸收率不行,意味着生物利用度、疗效达不到预期。3 S$ r" |) {8 Z/ ]
0 d( l3 r" C7 `5 a, ?+ {
J4 c" C# L0 B4 A) R& N/ d# N7 @ N& w; ^
7 P# @+ m5 M/ n$ s- ~: M/ C) {
“拦路虎”是我们大脑的“血脑屏障”,它就像身体的“国中之国”、“城中之城”,如果说皮肤、免疫细胞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那么血脑屏障就如同第二道防线。" H* N/ d y! ]' b
血脑屏障像是“门禁”,除了葡萄糖、酮体等少数物质能穿过,其他统统拦在外面,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把细菌病毒挡在外面,也把药物挡住了:一旦大脑出现病症、肿瘤,只能眼睁睁看着病症恶化,治疗药物很难渗透、起效。4 d5 J' f3 R1 _8 W$ ]5 k! N
/ q) K! G( T s
0 ~/ K D! E6 O) i: ~; C6 x2 g' _+ D$ _5 {6 h
& t& K: Q' |' j" g3 B4 m$ b$ V
特别是大脑长了胶质母细胞瘤,这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由于药物很难见效,多数是用手术切除,或针对性放疗,寄希望于射线杀死脑内癌细胞。不过很多患者逐步失语、失明、失聪、大小便失禁,全身器官衰竭,最后脑死亡。+ p( X, m1 i% \
现代五十多年抗癌历程中,胶质母细胞瘤是少数几个治疗进程基本停滞的癌种,且很容易复发,5年存活率不到6%,与癌中之王胰腺癌有一拼。
+ X1 M+ v, ~* [# v! I9 J2 X3 m3 B( h3 H' h% g. K5 k
0 \" C0 {3 y) e' m1 \
: C, F% g. s& w2 V/ y2 f7 V
$ \5 y3 P& P+ q) V, Q) }+ v
哈佛大学联合团队发现的传统中药配方中,含有可抑制和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成分,简直是患者的福音。要知道该癌种每年仅在中国的致死人数就超过3万人,多数是中老年人群体,预后差,救回一个患者,可以拯救好几个家庭。6 u* i5 F2 R) [4 \# g$ P1 b$ f
哈佛大学经过十多年接力研究,通过与知名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改进配方,在充分利用靛玉红基础上,开发出纳米级颗粒配方,叫PPRX-1701,静脉注射给药,已在小鼠实验中取得重大突破。% P5 E. O. O, z" \9 v) o' k* X8 p
1 j" {2 T, w3 k6 V' A f+ d5 }
2 x" @' ]1 W) N: I; \( t8 K7 Q% {. Z6 @) R3 w
7 Q6 u* d ~$ `+ h y' D试验结果发现,在给药1小时后,PPRX-1701的有效成分被输送到颅内肿瘤区域,5小时后仍可检测到足够浓度的PPRX-1701。
8 E+ J0 o0 U, X: a- C9 L& {2 g通过每周3次、共6针的给药,脑部癌细胞复制水平降低13倍,肿瘤体积减少了50%,实验小鼠中位生存期比安慰剂组高1.4倍,且检测到T细胞和树突细胞明显增加,这是免疫力增强的表现。
6 b) Y2 f8 j t) s8 z" \$ d, ~1 Z4 [% H( D/ Y
6 r; A4 D3 l5 S4 d* u& F9 U9 {3 |. @& |: W/ ^" \( O9 n
9 Z( T$ B, C" n, X- T/ G虽然目前仍处于动物临床试验期,但传递的信息已足够令人兴奋。传统中药在推进难治性肿瘤方面的治疗,确有很大潜力可挖,未来在开展胶质母细胞瘤人体临床试验中,这是一个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U5 H9 A* e4 u. H: ^& p9 L
E* h; l0 Y! B( k) y5 Q2 E# E+ ]: t! \# A( e8 b
; t' `# G, X: ]) H, ^
. J% g; y0 v, b, h+ y9 H, O- D
其实,中药能抗癌,已被国外科学家和跨国药企多次证实,如2008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就证实了中药复方黄黛片,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突出疗效。
! |8 E: X, b2 a, x$ l8 O# K哈佛大学从研究中药组方和中医手段里找到打开一些疾病“大门”的钥匙,如2021年研究雷公藤减肥和抗癌、针灸足三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等,引起业界关注。4 }. l% `) ~4 \4 y/ ?. S* z
总之,传统中药配方找到了治疗老大难癌症的办法,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未来的进展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