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德国读研的网评这么差?

[复制链接]
查看5985 | 回复5 | 2023-2-21 0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二工科生有去德国读研的想法,但是看着网评很害怕…很纠结
丁菇娘 | 2023-2-21 0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网评不能叫差吧,而且德国可是在主观留学鄙视链的偏顶端了。你去某音上刷刷,喷英国喷香港的喷澳洲的,啥时候见过喷德国的。(狗头)8 X) [5 A6 [" F& N3 t7 H* Q+ q! f
但是德国留学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太值的。这种选择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 X9 O7 }! j9 G; t2 G这个时代,留学是很功利的。9 z: D6 o! U- m$ F
大多数人想要尽可能快速的拿到学位,然后赶紧去工作,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留学性价比」。但是德国又慢又难毕业,2年制的硕士你能读个3-4年,就算他不收学费,就算他还能打工,你的时间不值钱吗,严格来说钱和时间比起来,两者几乎没有可比性的。
9 `- Z) n. r" U4 B. A, @想要吃国内的认知,得到很多国内相关单位的认可。这个层面,其实你去那种纯技术流的公司还好,尤其是机械啊化工啊制药啊之类的,德国的头部高校认可度是非常高的,他们不看QS排名的。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国企啊以及一些体制内的单位,那德国就真的太亏了,你付出更多的精力成本,但是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汇报。
% M) s1 D3 J, s4 ]& v还是附加成本太高的问题,你要学德语(英授德授都要学)、要走那个恶心的APS流程(全球就俩国家需要),然后再去到一个中国化程度巨低的地方,没有伦敦巴黎那种大都市,所有学校中国学生的占比都很低,学习压力和适应成本都很大。
7 n4 {; |" {8 O& j) a8 m' U(以前总有德国学生自嘲卡鲁都是中国人,都快反向留学了,去了一次惊呆了,他们真的是对反向留学有误解,但凡去到任何一个QS前200的英国大学看看,也不会有这种认知。): i% }$ v! P$ q, q1 y! p! |
给家里人一种留学的prestige,让别人一听我家孩子去***上学了就树大拇指。目前德国留学仅对行业内人士能有一些prestige,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和英美澳加港等主流国家的知名度差距还是很大的。, i# p/ N0 K4 H
「你家孩子在哪儿上学?」
- x" w0 M* Z1 v: z/ D9 M8 K1 Z「悉尼大学」
+ @$ c6 A! r' N  A3 ^+ g7 j* a「牛啊,世界一线城市一线学府」
9 c1 s0 X- d3 D$ M! Oor
  }) e; x: m/ d3 c0 A( a「你家孩子在哪儿上学?」1 R( r8 t1 ^3 B  H
「亚琛工业大学」
0 i  Y% l# M3 j/ L「你牙咋了?」! v( V: N9 `2 O6 C3 W. n  \
但是德国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对于绝大多数人硬核理工科的选手,只要你能克服申请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那么德国是非常好留下来的,而且申请永居从你留学时就开始累计时长了。虽然不是移民国家,但是其对于技术人才的友善度是极高的。
. _1 n9 A4 w! X* f$ \以及如果以居留为主要诉求,那么完全不需要关注排名,不搞科研也没必要守着TU9,选择还是非常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孤独的欧洲 | 2023-2-21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问?这问题真能问到知乎倒闭。! n. C0 A* h; s& N4 s* z& ~+ F! J
风评差,无非就是需求与现实冲突。" S) i2 |' z! C
大部分人留学的期待是:, v1 |8 M% A9 T1 Z- t( S; q6 c
    ) n+ l8 n, G$ u9 B2 v
  • 不用学外语,或者塑料英语就行
    & ^1 k: `5 m8 X. I) I  S$ R& M) R
  • 快速毕业
    7 S7 ~1 P1 j/ F$ [. w5 L$ Y2 G+ O
  • 学校名气大,排名好看' l! @1 k4 T  Y; ~" n
  • 能学到吃香的专业,比如金融计算机医学
    " P' Z/ K. W2 k
  • 录取要求高,精英化
      l5 A# C- Q: f; d! ~
  • 在上一条的基础上,要是能给自己开个后门就更好了0 o) _7 \2 k% @5 z% g
  • 考试简单,成绩好看
    + E/ K% ]8 O& [) j# j
  • 学习的东西要么贴近业界需求,方便找工作,要么贴近研究前沿,方便搞学术3 H9 |* p  p3 Z$ e% a3 K! u
  • 费用低
    $ y4 V, G' l& P$ C, _
而德国留学是:
' R# z' p. B5 n% @
    ' H- M& C5 m) _* y1 g6 z
  • 花大约一年时间学到B2,到德国之后依旧说不出,听不懂。' W0 y9 Z+ ]9 b: K3 w% M' p
  • 因为语言障碍,两年制的硕士甚至需要三四年。! S' y7 d) p- w% X# }" h
  • 除了慕尼黑工大等个别学校,排名低,名气小。出了德国没什么人知道。时常被国内HR当作野鸡大学,也吃不到人才政策。
    / v/ V. J/ F. J
  • 强势专业的专业,要么全世界都不赚钱(机械),要么回国不赚钱(化工,制药)。对了,医学倒是很赚钱,可是有几个留学生能拿到德国执照呢。+ O' }9 S. P& \4 y9 }  d
  • 录取主要看专业匹配度。什么985一本二本游戏本,众生平等。没有人上人的优越感。5 D6 Y8 F) g: i+ X) P, A: U
  • 有后门,但是基本不开给外国人。0 T/ d2 S+ S+ T$ k. G' |
  • 成绩听天由命吧。很多教授只管出题改卷,你成绩好不好关他屁事。学校没有这方面的KPI。你感觉这次成绩要糟?你可以划卷子下次再考啊(微笑
    : p9 s" G, ^8 A: T" _% J
  • 课程以理论为主,一二十年不改的那种。想贴近工业界或者学术界,需要做学生工或者实习。语言不好,只顾上课的人很吃亏。) R: ^* P$ V" H
  • 每年的费用虽然低,花的总时间更长。很难说到底划算不划算。; k- I. n$ R7 E% }7 q
在我看来,德国留学的最大的优势在于(相对)容易留下来工作。但是很多人志不在此,可以忽略不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香草敏敏 | 2023-2-21 1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非顶尖大学院系招生质量非常感人,有些差的可以说是奇差无比,比如波恩的cs真的只要申请就给offer,学风真的一言难尽。后来申请了转亚琛工大,发现那边的氛围相比波恩真的要好太多太多,教学质量也非常好,但是德国又有几个亚琛工大TUM,LMU海德堡呢?哎。总的来说,德国二三流大学院系教学质量非常堪忧,导致学生个人内耗严重。招国际生过于随意,学习氛围一言难尽,多重Debuff了。) v8 z: O( \7 E' K8 u
更新:& L" M; g1 x' Z! i. k! Z
我还是简单说说波恩教学质量的问题吧。6 e( N& X1 C9 B; }7 }/ e1 ?
波恩计算机自称英授,一些主要的课,拿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举例吧,上课主讲的讲师英语水平约等于雅思5.5的高中生,真就磕磕巴巴地在念slides,有时候一个单词都念不完整(虽然听起来很魔幻,但我真的一点都没夸张,比如algorithm念成爱果粒)而英文流利的正教授只在第一节课,中间一堂课和最后一节课出现。上述提到的这些课的助教是学生(其实很多课都这样),上助教课基本上就是机械重复习题答案,其实并不知其所以然,并要求学生原样背下答案,因为期末考试考的是作业原题(题干完全一样,就改了数字),这些学生助教估计有不少当初也是背答案考的高分。$ W1 I2 N* B3 z
一些比较硬核但冷门的算法数学课,有教授亲自教学,但英语毕竟不是母语,课堂知识传达能力很有限,导致学生课后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来学习,事倍功半浪费时间。算法课有些课件甚至是德语课件,对于英授项目来说,这些工作真的没有做到位。% v. C9 T- s4 h
有一些课的教授,他们教学一般,但是科研水平非常高,讲课亲自上阵,对学生也是极为耐心,我是打心里敬佩和尊敬这些教授的。虽说我觉得波恩的计算机系非常一般,但是提起他们,我都是直接竖起大拇指。但这是我对教授本人的尊敬,完全不是对院系的认可。
6 Z! Y) Y0 A. J" d  L" }& ~6 P: y再说两句招生。' m) M" x7 X( E2 {/ ^9 S
招生质量不是以一句简单的宽进严出就能概括。乱招生的后果就是院系里面充斥大量各项能力都不达标的学生。比如都读硕士了,连高中等级的最简单的复数运算,复合函数求导查了半小时谷歌都搞不明白,还梗着脖子到处说自己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在是尖子生的人,考完试一问考得咋样就转过脸去不说话了。当然这也不会妨碍他们到处横,立人设。这类人在二三流院系里面占大多数。宽进嘛。在这种学习环境下读书可想而知。0 k2 @$ |( U+ U0 ~) H, y
德国有很好的大学和院系,但一定要谨慎选择。就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而言,只看顶级TU,以及有计算机相关马普所入驻的大学值得考虑,其他的一律不用多看一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香草 | 2023-2-21 1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海龟越来越不值钱的大环境下,德国留学越来越显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F7 h8 [9 ^: o
你花了相当大的心血,用你人生最好的青春承担可能是三到四年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样从aps到德语考试再到学校一门一门的专业课实验实习大小论文。最后拿到毕业证,找到那份自己认为还凑合的工作,然后告诉后辈们,在德国收获了很多balabala一大堆务虚的东西,我们德国留学的含金量真的是太高啦!
) P( u5 |0 [  P& h不否认任何吃苦耐劳的过程都伴随着收获和成长,但是大家本可以不必这么阿Q,特别是很多人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窝蚀 | 2023-2-22 04: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因为不要学费,显得不够精英。。。+ X" b/ h1 r% ?+ W7 _3 c
这其实是合理的。
( O  M; _2 \; w% \/ l' F昂贵的学费本来就是家庭背景过滤器。而家庭背景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在父辈的荫蔽下找到好工作,或者职业上取得更大发展。
$ u' h) I4 c- @话说德国教育的目的,是给德国培养人才,而不是中国。所以,最好你问问德国人对本国教育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