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培老师离职后说出的6个“教育的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5227 | 回复0 | 2022-5-5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教培老师离职后说出的6个“教育的真相”-1.jpg

$ k  z# k  a3 e0 h6 `, F) ~5 e前段与一个已经离职的教培机构的老师聊了5小时,受益匪浅。其中对学习和教育的底层逻辑的思考,阐明了很多学习底层逻辑背后的“真相”,让我豁然开朗。今日与大家分享:
# F+ L  N# M+ H1 ^! y% C1 Z
1.

5 N: z3 V) `0 I0 K
学的太多太杂,孩子串联不起来
8 ?. X+ u# D- {% \) a+ g2 J
现在孩子从很小就上了很多兴趣班,一个孩子五六个都是常态,家长总觉得都让孩子接触一下,全方位发挥孩子的兴趣。但很多课并没有学成自己的,一旦停课,一切归零,仿佛没学过。& Q# Q$ l6 {; ^) Y2 Y
因为学的太多太杂了,孩子每次上课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全当上课,甚至疲于上课,自然无法把自己学到的技能都串联起来,也就无法融会贯通。) n6 A1 `  Y3 H6 X  K# E( p

  Q5 o& |5 ^* e3 ]( z# F6 Y- M7 a
2 b. |: }+ p. C9 R( y& V0 b
2.
* N+ Y2 q4 [1 ^1 W) R
超前鸡娃没用,根本学不透

4 r  S( O9 s/ V: v, J5 r" M# S& c现代教育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快速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家长在培养的是“提前学”能力。3岁识字1500,4岁会说几句英文,5岁背会100篇小古文的孩子被视为牛娃。更多家长被迫卷入这样的竞争。/ i* @: [, V+ e1 G
在不合适的时间里逼迫记住,用三年的时间学小学一年级的内容,表面上看很优秀,长期压抑在非本龄段认知能力外,被迫追逐着超越自己能力范畴的内容,每天一睁眼就得爬高山,日复一日,能不抑郁吗?
3 X5 R8 l9 j4 M' Z& t5 l$ {. l但未来呢?孩子能一辈子超前学吗?当没有足够时间提前学习的时候,如何才能赢得人生的大考?" J$ v; I' G* H& V7 B- \
快速学习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信息搜索整理能力都无法用超前学搞定,相反更应该在认知达到的对应年龄被高效的锻炼出来。
: I" w2 V* d( w# L% u% \2 O
# ]1 a% d# u' R. q
一个教培老师离职后说出的6个“教育的真相”-2.jpg

1 K& L0 L) ?6 R
9 ~" i6 l' H9 i' g. T% p4 E5 u, p8 r
3.
0 [# `- ], L5 a' X+ q2 K
不重视课本
6 {7 b7 _4 A% _- G2 I
不少家长觉得,学校教的太简单的,回家使劲给布置作业加码;真的是学校学的简单,满足不了孩子和家长吗?. t% W# l$ Z( V; {
并不是!!!
# h, I+ Y, \, B1 X" q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基本上孩子也没学透课本!一天10小时上课不好好学,回家家长让孩子学难题拔高,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内吃不透学不扎实,课外压力大学的迷迷糊糊。. |4 R: S- b. s5 x9 g- Z
中高考都是基础,即使有难题也就一两道,就算不会做,也不影响高分。" k  D6 f4 V0 W) Q+ b! U
但能会题不错,很少孩子能做到,这才是分数不高的重要原因。
. ]4 x; i! ?1 {9 t$ A1 [! s9 P( u% u1 r, N% P! E6 f5 O2 \; N
' V" I% r7 S6 F/ m4 Z5 W
4.

9 t8 e( N- F# Y& K
预习和复习很重要

- W* f2 d1 ?% Z& G; N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会自学,才能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p; r* R/ `) @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是被迫上补习班,因为不上就成绩下滑,就会被别人超过。其实这不是补习班和老师的问题,是孩子不会自己学。1 o% d0 X8 H. j$ J$ l
灌进去的知识都只是表面的浮萍,过几天就忘了。
( h4 k! X1 s$ m* S自己不预习不复习不举一反三探索,知识永远也无法成为自己的。
2 ^8 s, q! z; V+ [' f- [那些会学的孩子上课之前都做好了大量的预习和准备,带着问题来听课,回家认真复习总结,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而不是上课听了几个解题思路,下课后书本都不再打开。
/ W1 C/ P2 \# d% D有多少孩子上完补习班还会回去复习一遍写好每一道题的作业?
# R: p2 K; P; S# O  C" j5 }这就是为什么上了一堆补习班,学习没太大提升的底层原因。
% Z& w6 M3 T% O8 n" C. H自驱力,自学能力,自我探索与研究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根本核心竞争力。
  S" P" ^/ M( O1 l' A- u/ ]8 P/ J4 [5 X6 j  ?, B) V% H
一个教培老师离职后说出的6个“教育的真相”-3.jpg
( }" m9 v( z. p. `% \2 k
& i! S9 C  e% }$ [1 _$ X+ U: C

$ c: |( r2 V! z: H6 I
5.

. y8 q: t% J0 E" w& B9 _
自己找资源找资料来自学
" S, k3 D( v; j* h# a0 @) L
对知识的探索和搜索能力,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之前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一个真正好学的孩子,即使资源有限,也会主动搜索更多的内容来自学。
/ I% K7 z  j" d$ T8 f上课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离开被老师的督促,就不会自己学习了,更不会自己探索和研究,完全无法自己往前走。
2 P6 c9 R. S- t5 T8 Y6 o纵观我们成年人人里的那些优秀人士,有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主动,自发的自我精进与探索,而不是领导说1,恨不得只做0.5。而这个能力不是18岁成年时候嘎嘣就有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养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2 j$ l- C7 w( D: h
现在的孩子,缺的从来不是资源,而是对知识的探索和获取能力。3 B* ?8 b- y3 W1 J7 ]3 D
有啥学啥,没有就不学了,才是最大的问题。
4 }6 G4 \$ Z# r% ?1 @8 _: |% V) i' X3 \2 a2 G6 _4 n! F7 ]4 W

9 A& H4 K) J8 @4 @
6.
. Y/ X0 M% j1 f1 r/ T$ T. q* e, d. ~
大部分孩子的努力还轮不到拼天赋

8 M/ w) w9 o0 m& ~9 [太多的家长,每天孜孜不倦的寻找孩子的天赋,而并非努力的程度。- k& Y8 k4 O& d7 P5 ^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总觉的孩子天赋大于一切,学习不用那么辛苦,自由快乐最重要。一旦发现孩子在哪方面还不错,就总觉得孩子在这个方向会成就非凡,言必称自己孩子天赋在哪里,其他方面了了也无妨。
, r  U7 @9 r2 c; s( B但是,再好的天赋,也要在实际中才能发现,也只能在不断练习中才能精进真的成为天赋。但很多家长就在家等着天赋放光芒,而忽略了刻苦的训练和专业的学习。3 _/ K$ N8 k; t2 k3 {+ l
总觉得靠天赋就可以1分努力10分收获,最终孩子慢慢泯于众人间。
( U. Y' P, X% b真的有天赋这件事吗?当然有,但大部分孩子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 ~  w. _' r
只有长久的练习,并在训练中看到自己的所长,并加以不断的练习和坚持,才有可能成为天赋。) e% a, C1 l4 \6 Q5 f* _
才华这东西,从来都是转瞬即逝的。没有10000小时的训练,何谈天赋论?3 ^) w. K5 j$ k. H" a
以上内容之前分开发过微博和朋友圈,再一起分享在微信公众号,因为我发现有人抄袭我其他平台的文字并在未经许可情况下标注了原创,导致我无法与大家分享。
3 T) M/ u" s5 W( t: G7 ]+ M- v/ S& q, [' V

9 S% A7 x- D3 H% k2 r# d% U特此声明,微博和朋友圈都有发表日期!
1 H, z' W1 Z' \( k+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