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过哪些特殊宠物?

[复制链接]
查看9320 | 回复0 | 2021-10-26 07: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来没有在我的社交账号发表过任何关于蚂蚁的图片,因为我发现普罗大众对这种昆虫之类的东西接受能力有限,
- d6 u2 {; d( `而我也不确定知乎er对此的看法,先匿了。
1 O3 C- z% b+ f. {" g( v   由于要和其他答案下知友讨论问题....还是不匿算了....
/ k3 m/ |: V2 i$ q7 }) p: y===========================正文开始========================================
6 E2 x/ D/ G5 v  {6 w1 ]+ ~8 h' s! W0 e7 o# z8 u: S: T
   作为一个想要去美帝进修Zoology undergraduate degree的人来说,蚂蚁在我心中和别的宠物没有什么不同。
$ k* o8 f& ?/ n6 N6 }- m: U) _, u* r) {: V) I
   但是,蚂蚁又是与众不同的,当你开始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时,你会发现,亿年光阴,早已将蚂蚁打造无比精妙而又细致的工艺品。蚂蚁,是进化论的见证者,亦是进化论最强大的佐证者。: r8 b$ z5 Y2 q( g, \+ J0 u# D
* a' y  t4 P0 j& Q+ w0 D4 o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上万种蚂蚁,因为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性,生活智慧和身体形态早已判若云泥。有专门奴役它种蚂蚁的蓄奴蚁,在蚁巢中养蘑菇吃的ATTA切叶蚁,澳大利亚体型巨大粗藏花蜜的蜜蚁,亦有把蟑螂活活麻醉拖进蚁巢给幼虫分食的猛蚁,也有在严酷条件下储存种子的切叶蚁......此间奇妙,不甚枚举。
3 Q# \7 Y  b  x" j
; J! p( a0 v* K8 y/ F" C8 d- I    稍微跑了一下题...好吧。现在就放上我自己养过的几种吧。
- z' e4 b- K, ^# A! Q
0 z, n% ?% y7 K1 d. |" I1.日本弓背蚁
& R( C, }& D' |( s; i: N4 Z3 U( o9 f
6 [. k4 b& F2 [' V2 P
考虑到大部分知乎er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图片上加了标注" Q/ G' \; Y- d( E
8 G6 `- Q2 m2 N
) u1 t7 Y  f7 X$ l

, ~( o, c( c9 {3 t' q2 Z+ ^# g9 E+ h" f8 [

9 v! Y) Q) `0 `( p1 o0 d( S, p, i% Y% s* [! I3 a% h
; L" @8 h. r# `' P# S; y- x
日本弓背蚁是我养得第一窝蚂蚁,当时日本弓背蚁的神经质着实让我很苦恼,一有强光震动就会四散奔逃。而后几天就不吃不喝,然后把自家卵和幼虫直接吃掉....; }5 L# S& P0 j9 j1 g9 X4 N, x6 f
可是一年之后当我辛辛苦苦把这窝蚂蚁养到一百多只工蚁时,胆小的弓背蚁一夜之间性情大变,胆大无比,而且会攻击闯入蚁巢和喂食区的一切生物9 |( g  n% C9 x! N# R
2 T. Q8 P. Q% i3 v  [6 h
后来有一年看了哈佛大学教授的一个演讲后发现这是进化程度较高蚂蚁运用信息素的一种群体性自我保护机制(喂喂说人话= =....)' c5 ~. ?  ^- K* J7 R+ f, i" Y9 f
7 a  Z/ f) g* S. S0 C
两年后发展成了一个大群落,送给了有能力继续饲养的蚁友。8 y' k/ @" P. ^" X* ^5 A% S
1 F$ O$ s9 o. g/ Q
2.拟黑多刺蚁; e% P/ w1 C3 u4 m

3 A. e$ P: p1 P拟黑多刺蚁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树上筑巢...大量的“疑似马蜂窝”其实是蚁巢....: k" G" b& o7 T$ u
这种蚂蚁在树上生活,经常在一个蚁巢里汇集上百只蚁后,这是和别的蚂蚁不同的习性,大多数蚂蚁都是一巢一后的。: U. Q& Y* K+ S- z6 r' C
: r- U: W$ ?" o
有一天,我在公园里看到了这个9 \/ h  Y/ C9 d7 C' E: X  n7 ^+ P; \
0 d" X2 P0 L7 Z1 r  F- d
7 n8 }3 d& e4 e# J3 |# m
) M/ i1 l/ v; W( g# V" |
于是后来就变成了这个
! ~* Z& @$ [0 u$ r/ O& J# D* g8 e: k2 h6 o- a. n

0 I" D( a& e% N) M6 H这张图片是透过玻璃拍的,但是拟黑多刺蚁会用幼虫吐得丝作为蚁巢的粘合剂,所以就糊了一墙...
$ D$ i1 Y2 c8 F. n) \" c( E  Y
: T7 A  N5 S0 a6 r* A! j- [3.卡泼林大头蚁Pheidole capellinii& Q. w* g" p8 y) A0 E
+ m$ f# c6 `3 E* z8 O3 E
6 s7 u& C* z) n4 v4 m6 |# p4 H
7 i- q$ F$ e1 S
+ r* J9 u; ?0 i4 _8 C- z
这窝蚂蚁也是陪伴了我两年时间,我拿到时有1后30工,发展到最后蚁巢装不下....由于是本地物种,所以就放归自由啦~保守估计那时候有1后1000工吧。
9 ~' C' g$ y4 J' g
  J. G9 h( J* f$ n! N4.猎镰猛蚁Harpegnathos venator0 A0 q& D6 N- O
5 ~: |* j. k' y  [3 w: L1 n: L4 y

7 E- `: h! i1 {" n8 o, v猎镰猛蚁的嘴巴(颚部)像剪刀一样,是演化的结果,这种蚂蚁专注于杀蟑事业。钳子可以控制住蟑螂身体,尾部有对蟑螂特效的毒针,蟑螂会处于麻痹状态被幼虫分食。4 f5 Y( r, B% ]* |
这种蚂蚁相当好玩,懂得垃圾分类放在专门的巢室。幼虫结茧需要辅助材料也是这种蚂蚁一大特点- \1 ?" Y& d4 f) V

9 l; U7 v! k: w5 r3 F5.石狩红蚁Formica yessensis Forel( R5 [+ A" ^% W1 v1 @
2 V. g# P  M: J6 p9 C
  z) j6 i# e9 X' s# n* B" g
较为危险,给张图片提醒你们长这样的最好别碰,它喷的蚁酸会很熏人。
( I6 z2 A# |% ?9 O& |0 _  E
6 F. e( D- O  p" G7 s2 _" x9 D7 F; \- t" g. Q
标签上的字不对,请忽略. F+ w3 a) j) |6 a! ~# A- \
3 G" T0 B. g) N( u  M
6.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R0 N# H( N3 I# T4 m
9 W( `/ _* B) m# F0 u  }' ~! U% I

0 [  N. Z* T3 x$ O( r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织叶蚁啦~黄猄蚁是属于进化程度最高蚂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蚂蚁,拥有高度分化的社会组织,整个蚁群就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0 k' {8 _4 X. k9 b+ U

, X! R. ?% c  D* b在网上找了两张图片,你们感受一下。侵权可删
+ C; z* I6 n3 [
4 s( Z; }3 @6 E" i
: f6 I6 o( S1 T) |" y. Z
  W9 X) t5 ~/ a
; k1 l2 K9 N) r中国地区是黄色亚种,不是绿色的。
7 C. t  P& r8 Z! O5 r有一天在一座山上看到了从一个干枯的蚁巢转移到另外一个蚁巢的黄猄蚁群,于是.....  _; X; z' Z. L, z

1 d" C8 O+ @' b7 \, D  q) Y! r$ B/ Z; y3 t  G: Z
) s1 ?; o+ F3 c
/ B! j4 D5 B% s9 j9 f) |

! f2 ]: j5 m7 _+ m* ]于是就抓了模特摆拍。
/ f2 X! a1 z* F( W4 o3 {' K) m
( {3 `. h( Y  I3 b% g. C3 J, f' P# M" V* c/ D
6 N9 w' o2 z9 @8 |; S+ U
2013年后,不再有那么多折腾的时间,于是保留了三窝收获蚁,以前的蚂蚁通过放生,送人等各种方式和他们暂别了。
$ v- [* q, v: O% o3 w& k+ D9 ?
# Y% y! a1 q  l+ M6 r1 I$ F4 ^7.Messor barburus收获蚁
9 ?/ h- q4 d+ g% T$ N 当时友人从德国的ant store带了一些蚂蚁回来,顺便给了我一只欧洲的大型收获蚁Messor barburus的新生蚁后。
( h: W# U7 O6 z/ t! Y- G; x5 z; S那时蚁后孤零零的躺在试管里面,连卵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3 g) X" U2 z5 C& E" I% @. F

3 @$ F# ~, |. `, L2 x
! h7 j8 x1 S$ ^! R' m, P: |之后开始有了卵,幼虫,这张照片是摄于它有了第一个蛹的时候。4 N$ M- M  I1 f% O

! _1 {$ a6 C0 o* `3 S# N" e5 S4 h2 r8 o: v( f0 i/ c
这是现在的样子,也到了几百只了吧.....
8 n9 p6 P1 U- d4 A9 {8 h- M......; w# z9 P) i6 Y( s

+ y; ]5 q# O& o: U9 g" S3 R- z9 o8 h3 x, `; d7 y" [) a. Z' H
这是原生收获蚁,习性差不多。. B  _5 u. Y: h6 m3 Z4 w

; b/ r3 W5 l$ q6 p: d1 E(这次回答,找了好久以前的图片,曾经混迹的论坛业已关闭,自己大量的图片付诸东流了。明白了整理图片的重要性。)4 F% {9 \; L  l3 w* t6 p# T
那些说过和我做朋友的你们别跑啊......
7 \( a# k8 l- I3 D( T; L& u
& _0 j1 y6 \' H( M: ^* R==========================来换换口味================================0 M. v8 m5 C2 f  i% h( t
那就上些别的图片吧,至少没有那么.......
. u  W9 m% ?* q6 ?7 p2 v% j( i* i2 K  F, J0 W4 ~! K# c

7 `2 m/ u: y$ N5 @% t- b
) W8 P0 P% v+ O  C; C6 g; D* U* G, e6 w! \

* l# C& [( }# V% W3 j其实我写这个答案的目的是让各位知道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养蚂蚁的人在中国太小众了。我不写这个答案的话可能很多人就不会有机会了解蚂蚁! a7 l+ n6 N2 u; L& N2 H
如果没有这些可能性,生活会多无趣?
2 Y$ w8 d  }" [$ I, C) @' F
6 E, n% F- w7 j! k8 z' N& Y) }就像知乎说得那样,发现更大的世界。
+ m- G8 e" _7 }- \- x2 N6 ^3 g4 X! }& K7 H0 J" n+ Q2 G
就酱o(╯□╰)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