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教育培训行业濒临崩盘,但仍有一线生机

[复制链接]
查看3824 | 回复1 | 2021-9-15 04: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7月28日,中概教育股在美股市场全面崩盘,年内跌幅均值达到90%以上。5 j7 `) z$ h& |- d" B7 V
+ N$ D! E$ F& D7 Z; d; c
双减之后,教育培训行业濒临崩盘,但仍有一线生机-1.jpg
1 @0 J3 Z+ d3 W% H3 y

8 D+ y/ ^8 V! O+ f- c) H6 O
( H/ d2 V) v  }0 X! g( \  k酝酿多年的“双减”政策在今年正式落地,其中明确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6 a' I0 T  E; d  D. ?! n“双减”影响的不仅仅是中概教育股股价的走向,更是对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洗牌,也可以看成中国教育行业改革的序幕。
1 m' r/ w: t" c* e8 A' j校外培训机构怎么了?
/ H; ]5 n/ w4 U学科培训是国内现有校外培训机构的核心业务,对标的是国内传统的应试教育。3 j& A2 I& i, m  M; B; R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应试教育弊端日益凸显,尤其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制约,改革势在必行,而第一刀则选择了校外培训机构不无原因。
3 R: |( H2 ^* a2 F7 i6 E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市场体量巨大,对国内教育领域的意识形态影响深刻,“不送孩子上校外培训班,就会比其他学生落后”的想法深入人心,无形中为教育改革埋下隐患。, U& c- m# J8 R: c7 B
近期,校外培训机构在学科培训领域的发展受到资本热捧,贩卖焦虑、过度宣传达到了全新高度,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更俨然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明暗两面构成了国家强烈抵制的“双轨制”模式,触碰了国家政策红线。) k+ O6 d0 A7 N
教育概念投资崩塌 中概教育股持续低迷2 d; Q/ q# N# H3 y. A$ I1 o
学科培训,在资本圈被称为K12业务。6 z+ ?; L( v7 e8 N
2021年,受“双减”政策影响,涉足K12业务的校外教育行业股票迎来雪崩式大跌,这是一次足以被载入史册的投资事件。截至7月28日,在美国市场上市的新东方、好未来、高途集团的股价,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分别下挫了90.3%、95.6%、89%,整体市值蒸发近万亿元。在香港市场,天立教育的股价也下跌了83.9%。而幼儿园教育股红黄蓝近日也跌逾50%、博实乐教育集团下跌30%。
/ `) t4 P' a/ |% O1 Q/ d* p3 Y  C& r, q, m
双减之后,教育培训行业濒临崩盘,但仍有一线生机-2.jpg

3 {& V# x* [& c- J
0 |  E; I) {/ d" c8 c- m+ B8 g$ t0 A5 `+ J; o0 S
A股上市公司中,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电光科技、昂立教育、群兴玩具、时代出版等公司涉足幼儿园等实体学前教育机构同样受到本轮政策冲击持续走低。计划赴美、赴港上市的企业,如尚德启智、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遭遇重大打击,据悉只金太阳教育一家机构全国就拥有幼儿园超过800家。: Q* K8 K& Z) u; ]- M. Z0 ]
此外,以成人教育为主业的中公教育、尚德机构和中汇集团等教育股也应声下跌,而民办学校领域的上市企业也同样遭遇大跌,如港股的中汇集团26至27日两天,股价跌幅超过30%。, F* ~) P! T! e7 k2 D2 O# e0 Q
一时之间,国内教育企业遭遇大规模资本离场。而仍处于融资状态的企业则迎来了资金断裂潮、裁员潮。# _0 L, y, w+ y# K( H

) Q. i$ R5 Y7 h( f* F$ R
双减之后,教育培训行业濒临崩盘,但仍有一线生机-3.jpg

0 }+ v- }# K. H: m) x+ g+ g! }4 K! F6 d

0 F. \. S$ u, w, M2 m: P此前,2020年被业内称为在线教育领域的风口元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使在线教育再次收获关注,资本也敏锐嗅到了商机,在线教育机构融资的消息不断传来。2020年全年就有67起投融资事件聚焦K12教育领域,K12赛道活跃的投资机构包括腾讯投资、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方源资本、IDG资本、软银愿景资本、云锋基金、老虎环球基金等。如今,除了少数投到素质教育领域的资本计划长线运营之外,多数投资基本从教育市场逃离。
. c  K6 b0 V6 ]2 J受此影响,各大布局K12赛道的企业迎来裁员潮。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已经将教育板块全部裁掉。瓜瓜龙计划在8月底前裁撤50%以上的体验课辅导老师。51Talk开启大规模裁员,而掌门教育宣称将裁员70%。VIPKID预计裁员比例约为15%-20%,涉及岗位包括销售、班主任、教学和教研人员等。* x+ [& p* k6 o. P- t: Q7 c3 g' p& y
此外,众多平台也开始下架违规业务。你拍一、GOGOKID等平台计划停运,清北网校暂时下线了所有初中阶段系统课程,VIPKID宣布不再售卖涉境外外教新课包等,而掌小门被曝出20亿融资断供。随着政策的推进,更多中小企业或许将被资本抛弃。8 u; ~$ b  y% f# @% {1 |
据Oliver Wyman数据,2017年至2019年,我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均合增速接近30%。2019年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其中课后辅导细分市场占比约六成,市场规模约4700亿元;素质教育和英语培训细分市场的规模分别约2500亿元和800亿元。3 D* |1 `: o4 f/ G' G+ Q& y8 w+ e3 F5 z
如今,课后辅导细分市场、英语培训细分市场全部清零,但素质教育仍有较大市场空间,有媒体预测相关领域的近千万级失业者将会在新的素质教育市场迎来机会。' j& O# i' A1 U- B$ \4 r) c
政策落地之后,校外培训机构仍有一线生机% Y4 o' G9 W9 \# Y1 w- Q; G7 r
“双减”政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断了学科培训市场的产业化进程,让教育市场重回单轨制模式,但同时“双减”并未将校外培训机构后路全部封死,仍留一线生机,素质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 R6 e# T3 L3 w' f
目前,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未来学科培训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一些公司已于近日面向素质教育推出新品牌,以提升孩子文学素养、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课程为主。
9 s/ B7 ?; F9 Z) A2 T5月28日,瑞思教育宣布品牌全新升级,并推出“然点科学馆”“瑞思海芽成长空间”和“瑞思研学”三大新品牌,为教育用户提供多元综合的素质教育解决方案。好未来也在6月份推出包括英文戏剧、书法和棋道在内的素质教育产品。
+ A, \* e/ M& l9 ?% D5 i
6 M' ]% ?% f3 v2 v
双减之后,教育培训行业濒临崩盘,但仍有一线生机-4.jpg
5 ?1 v8 z5 `. t! t3 d) ~
8 {) x+ a) G! A
* _8 M$ R/ \8 Q: w, a0 `

* n; C- k+ O1 y
) {2 f, `4 e, B' P' f/ W  C此外,7月28日,猿辅导正式上线“南瓜科学”,成为业内第一家高调转型素质教育的企业。高途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将重心转至成人业务,并将成人教育业务板块定位为新的增长引擎;好未来也瞄准成人教育领域,推出“轻舟”品牌,同时旗下少儿英语品牌“励步英语”更名为“励步”,弱化少儿英语属性,进一步拓展素质教育产品品类。
8 ]' _8 k+ Y. d4 T  C, D5 f老牌教育机构新东方也向素质教育及校外托管服务上转型,设立多家子公司助力公司业务转型。8月7日,北京新东方成立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专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发展要求,打造一站式现代化素质教育综合体。
7 z1 J. Q$ g$ |# a在资本层面,网经社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在线教育共发生60起融资,融资额99.9亿元,同比2020年融资额150.8亿元下降33.75%。其中,活跃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IDG资本、新东方、挚信资本、高瓴创投、经纬中国、源码资本等。) I! Q. ^1 x9 E( V
除融资额下降外,在线教育吸引融资的赛道也在改变。上述报告称,2021上半年在线教育赛道最热门的投资行业为职业教育,其次为steam教育,而K12赛道的融资额仅为1.6亿元,上年同比为130.3亿元。此前,2017、2019、2020上半年最热门的投资行业均为K12。
1 K. k. f4 B4 `% R5 o国家加速布局,教育行业冰点也是蓝海起点; z- L3 K8 r8 ]# w3 T* f+ w# n9 f
从扶贫到扫黑,再到“十四五”计划,中国的政策指向一直是“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双减”政策的初衷与同期政策极其相似。有分析指出,“双减”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中产阶级联合资本在义务教育阶段搞双轨教育,防止形成平行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之外的另一种教育模式,扼杀普通人孩子阶级流动的机会,而这种情况正是诸多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固化的根源,是中国强烈避免的情况。
" r  j! w# @. p& w1 S4 a- B+ ]本次“双减”从国家、企业、学校三个维度,进行了一次针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强调素质教育的意义,减轻了学生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部分焦虑,对于企业则划出了全新的行业版图。; }1 h% n$ z5 `! M8 w0 e* z9 s! S
随着政策的推进,学科教育的比重会明显下降,基于素质教育项目的市场份额及重要性将逐渐加强,甚至有望继承传统科学教育的部分市场。对于教育行业,这是一片全新的蓝海,甚至新兴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向老牌企业发出挑战。
& A$ ]& \: l- @5 t1 D  M# X据Oliver Wyman数据,2019年国内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K12课外辅导课程市场规模达到4700亿。在政策指引之下,教育投入汇聚素质教育市场并非难事,达到万亿以上市场规模只在旦夕之间。
  B2 [6 }* S' ?7 Z, I; }0 H* n* T) ^此外,随着K12市场封闭,职业培训、海外文化传播以及相对开放的知识型平台、公开课平台有望成为潜在风口。而在人无法介入的领域,教育智能硬件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0 C* g$ e' w; n  |$ z从点读笔、学习平板到词典笔、学习台灯、早教机器人,教育智能教育硬件的细分品类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7年~2020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传统品类(学生平板、点读笔、早教机等)为254亿元;新兴品类(扫描笔、书写笔、智能作业灯等)市场规模约89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m. `* ?; p, q) o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中国的教育行业是一次颠覆性洗牌,传统应试模式下的领域将逐渐关闭,但同时也给了创新型教育领域更多的机会。
深度传媒敌 | 2021-9-15 15: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叫你们补!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