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上跑出教育加速度

[复制链接]
查看9850 | 回复0 | 2025-3-9 0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赛道上跑出教育加速度-1.jpg
; R* M, r0 ^) [2 k) K9 w
$ Y1 _# q7 \" s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教育界别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程建平(右)发言。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 l8 M/ o# C' @; O  d" W$ W/ p! y- J. F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 k- h/ L( [; c. N
/ |' p  M" J( _2025年,中国将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三年。新赛道上,如何跑出教育加速度?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 Q0 P: f; Q1 j; d: X& i
) e" ?$ |$ R# s# s2 s0 Y让数字化撬动教育之变
) u  T3 _7 A1 }  x5 H1 E/ ^# R+ ?8 ?$ ]9 ^. h2 M9 {; \( ]# ^
教育数字化正不断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这场教育之变,代表委员们有目共睹。
. f! a& D5 }6 {, h4 A' x* M7 B( v
& ?/ ~2 ]: E/ g; e$ G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副校长李瑞芳代表就向教育同行们分享了好消息:“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全县中小学已全部接入教育专网,校园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 n8 v" W  ?3 Q  n) h+ m8 `3 O1 d: R" X*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委员表示:“对人体解剖教学来说,人体资源非常必要却极其有限。而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为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架构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过去,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s  U& }( T$ Y4 d

  b2 N. o  ?) X4 j未来,着眼于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学习,舒晓刚建议,进一步推进传统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创建数字化教育的新型学习模式,让学习者深切感受到教育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z, [9 l. t: O! }
6 I# C2 C4 v% B
让优质资源铺得更广
) x) M6 `  b5 h( L; C0 D/ h. e. m3 H$ N
很多代表委员都在行动,以数字化推动教育公平。
9 |- F2 O" |4 S. q6 d
) \. w  n6 V4 c- j0 `- ^& S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代表告诉记者,每周,谢家湾学校通过“云课堂”开展远程教学,与重庆巫山、丰都等10所成员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每期大直播、每月小直播成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的数字化常态模式,辐射带动市区乃至全国教育同行共同发展。
5 @* R. K& Y4 {) i2 N
2 M7 f5 M$ W6 x& w, b+ X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表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合作。他认为,教育科技公司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 _* A9 g0 k4 y& L) E* ]8 u6 }/ g* {) `# b; U& }4 K6 \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代表表示,在地理跨度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的优质资源,正在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在时间跨度上,通过支持学习成果的跨机构认证、构建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体系等方式,加速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 m& n, e# f( ?! G( B0 Q9 O1 _
! w! Z4 p1 Q* p  {0 C% V+ c& u$ E
让数字化基座更加扎实! E2 {8 L* b! s9 E4 q, o# H
% w: h& d. g* I# r
截至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教育资源库。平台坚持“应用为王”,不断提高助学助教助管助研水平。在此基础上,跑出数字化发展的加速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q! d) A& n  f
1 b1 W6 H5 h9 D$ F8 y  a2 f. [9 o
刘希娅说:“从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拓展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f+ K$ y, z& t) w  i; H
( \  D, J5 O5 Q7 l: {7 K! I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张来斌委员建议,要注重教学范式重构,从知识传递转变为个人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要关注科研创新突破,重塑知识生产流程;要推动治理体系升级,优化从经验决策到大数据引导的资源动态配置;要促进生态体系重构,提供产教融合的数字共同体和终身学习服务;要夯实数字基座,推动新型基础设施迭代升级。
* L4 O6 v5 M1 a' a& {9 g3 G8 ?2 u0 T  o# r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08日 第03版
  E+ V% c1 W, u. O3 Y6 P& D* w" D
* T, o3 F" y. Q3 U7 |, U, q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唐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