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 b( Y* a+ u8 |, {3 V# Y5 ~1 m$ w5 Y- e& q$ j8 o% g
“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6 ?" {6 |/ [9 r6 S7 G' L5 _8 U8 \8 z; Y. _
时间:3月6日下午
# o, Q0 G/ Y/ T9 y# J1 K3 e! `8 U) b/ i/ {+ m! h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 @* F2 ?8 u! i9 _: H
0 j. C6 T u$ g( H* n
1 L0 G7 y5 s1 Y4 U
* C# [- }; `( _8 i0 ~/ o' i' Z&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赛道、新机遇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忧虑也随之而来。( o) v6 E; r5 X# a2 U9 z2 D
6 ]! I2 y$ }' K会场内,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徐坤委员,带来了实践中的思考:“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 \: ~$ D$ \4 W V$ w2 K3 F, w
& q8 f' }' n" `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话题饶有兴致:“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
0 G. e8 x% t2 E/ i8 h O# v2 v6 Y/ \' Q0 `! t9 O
“现在,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
/ s$ C: n6 n" E& x7 C! Q8 P6 O( W" f! X; k3 t9 s# g0 v
今昔对比,他举例说道:过去,到商店买东西,发现有的人找零钱得一个个数去算,往往判断这是数学基本能力不足的表现。而用上计算机以后,这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跟以前打算盘时不一样了。即便如此,“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 s. R$ e3 P6 v/ n
" ^* v! c! }8 i- b2 U" v正所谓,“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哪些是教育不能丢掉的“最基本的”?0 s1 X! d* }: K9 |% G
/ u/ l0 B6 v* H/ m. B比如红色基因的传承。1 ~" w6 e; J( x* I9 i5 O$ g
/ V6 x+ v3 r* [1 f* g1 Z7 j; w
马景林委员来自北京四中,发言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总书记听后有感而发:“学校会在一个人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会在人的一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2 T+ X( Q3 F! n5 I2 ~, F: Q
+ z7 i$ p& @8 c. {这一叮嘱,蕴含着时代变革面前的定力。* S+ F7 ?0 ~/ A0 f4 \, x
* w7 X0 e4 x* s" h. f3 o2 m8 G. p“教育上必须把牢,从小培养爱国心。”总书记语重心长,“从小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信心,这样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可靠的接班人。”
- W1 w$ A; I% j, M( {1 W0 i5 P
4 d& }% v: z! n( \9 v3 P* v0 \再比如阅读。0 \$ i0 a M, v, j5 G ~2 M1 D
" i# y+ T% w& l, f' {6 `1 u6 q文化的繁盛,离不开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阅读碎片化”,也是伴随数字化的一个“烦恼”。
! Z) D. v l6 t0 `+ H% Q* V7 v9 s ?$ t( n" G- r, W( H# s% U
“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总书记从过去的书香世家,讲到现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他饱含期待:“书香是一种氛围。”
. b: k6 x( N2 a/ I; t9 E
" N$ B4 M" O4 c8 |7 x0 z* A/ O: L听到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郑家建委员提出“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总书记予以肯定:“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
. a. ~9 H0 C0 j9 m. I
2 i, p; y ?) c9 J* a3 y这一叮嘱,昭示的是让技术“为我所用”的策略。
* m; g+ u) B! S, P; p0 |
: @" l: |" y& V# u借助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个平台,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这些年,教育事业插上数字之翼,已呈万千气象。“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写进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国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中的排名跃升到第九位。- t0 N: o* Y/ V( ?
( A+ o3 @, x g% Q- F7 O“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这次“下团组”,总书记就这一话题同大家深入交流。2 v* E1 }3 V/ {- y& i8 R3 n; d& S
/ P9 S6 B& G/ w在教育数字化机遇面前,既怀持定力又主动作为,为的是书香氤氲、人才辈出,为的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e$ Y& U1 J6 r- I4 m9 G
1 r7 ^1 H7 b; X! f e- Y3 M' Z
文字: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刘志强;图片:新华社: g9 Y, }/ x- q+ e
$ N' M+ M& d3 l' s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 J6 F. f; S7 V2 x. y% r8 e
3 ?; M( O' x5 f5 V. \( V“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 A9 x/ I: c) A$ c, M7 a5 q6 E- D( j y" ]
时间:3月6日下午
- q- h3 o2 y o X* Y B
4 L5 o8 [+ n' E9 a" ^- p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5 k' i. O. W6 _( o' B4 I8 i
3 x1 i' P# O. R; Y8 Q3 ]" }6 K0 _# r( J( U2 W- v* o
6 r" y! G# w4 |" [/ B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H, m9 r! ?& _$ v; i& J. e6 j8 L# }5 F
“现在家家户户关注教育,这方面的热点不少,说明教育氛围浓厚,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距离人民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就从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适配问题延展开来。3 |' X2 r0 h2 S/ H
K9 g1 A& C0 {& y" h. |. D# v
问答之间,一个比喻耐人寻味:“转弯”。
" G6 u: ~- y' S* {6 V$ i: ^8 ^- o. q; @
来自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张运凯委员发言后,总书记细致询问学生就业率、校企合作的“订单班”近况,他从人才的供需变化、职业学校的定位谈起:
; W! I6 T4 G. T% t$ p( }4 p0 |4 v1 C" C5 \- o; [+ N
“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字里行间,是只争朝夕的紧迫,“当然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转弯’,而是要有一两个‘五年规划’才可能达到适配。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现在不谋划,到那时就晚了。”. B2 }; J2 i# o3 C3 b: T j
! B) M8 F% p3 C“职校要适应现实的供需要求,这里面涉及教育结构性调整问题。结构性调整,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多种因素作用后的矢量变化。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8 i$ s8 Y0 ?3 c4 Z- _$ V" k. i# ?
1 x1 B* b6 ?0 X! ~2 f言谈之间,一个对比指向鲜明:“好学校要看大师,不光是看大楼。”: A }9 n* @; A
( X" v9 Z, m, X9 m! U来自四川省教育厅的蔡光洁委员提到,近些年来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学龄人口梯次减少,一些新问题随之而来,如学位供给过剩与紧缺并存、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等。
6 e. I' n$ {# ]3 B( \+ ]' N8 J
总书记谋深思远:“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U: G# U" d0 _; y- x1 {: |8 \! ]
0 P! w* t7 R7 {) E9 E量与质如何辩证施策?时与效如何有序协同?“有的学校建设得‘高大上’,但好学校要看大师,不光是看大楼。还是要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解决好现存的问题。”8 g/ y s* J, e% h5 G8 Q/ T
- G, X) x& p' d9 |3 z+ ^/ g问题,时代的声音。教育的问题,要两面看、辩证看、长远看。“这些都是进步中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
( H6 n6 J6 v9 `6 f% t6 N0 x% Y" d& _# B/ ~9 T4 I7 w9 ] _
“我们自己的教育历程,天翻地覆!”总书记一席话,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如画卷般渐次铺展。: o- ]3 q/ a6 L T, ]8 M
5 S6 B" `5 R- _+ _
一穷二白之时,为扫盲办识字班。“那个时候是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全中国人民都勒紧裤腰带,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8 Y" J5 ]% w. d/ l8 N- o' P& P9 }" L" x+ k2 _) m) |
改革开放之初,从集资办学到“希望工程”,点亮了多少孩子的梦想!“当年我给梁家河村里还集资办了小学,挺高兴的。后来为什么没了呢?也是好事,为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到乡镇去办了。那也是学校结构的一次调整。”1 u, j' v; O4 I4 y' A+ X% ?( Y2 c5 L
m# C! A7 j! a% g2 V W4 ^! o
到了新世纪,再到新时代,灾区重建的学校、大山深处的学校、民族地区的学校……共同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 V/ d9 M+ z& x% c: d! P& E0 C" c
; @5 h1 v' b* j
时移世易,换了人间。现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昔日的文盲大国成为教育大国,正迈向教育强国,人口大国也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F6 A, o# a6 z. y$ g
6 f6 y2 r0 Z% q( l" Z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一程山水一程新,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伴相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谋求的是顺应时代之变,锚定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t$ X9 W! w/ w
- o& }8 t/ F) ?) B' b3 j
总书记的声音响彻会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 S- ` w/ ~5 J& P+ Y1 f
: s$ x; t2 y8 U4 E5 N文字: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王洲;图片:新华社5 P( `/ t7 D* h, _ E' J! g% P5 d2 }
9 Z: Z- a5 l% p2 w(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