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首场“部长通道”回应教育热点& a6 F Q* _ I3 d y$ H
1 D. R' A+ I% y3 E9 b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办强办优基础教育3 s3 f2 [/ V# n' s4 J5 J
+ G7 U. X0 N C; g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一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回答了记者提问。
& i; j5 t* C# J7 ?
3 ~8 R5 A, B1 }$ h3 f% v; F% }: t4 S, a
$ c9 L9 {) ~9 }& b7 k* s3月5日上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张学军 摄4 q1 {) H. R0 Y4 H8 @9 r0 l
' p7 U! j2 H+ V _( ?& X: p- C引导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培养人才4 Y) a. R" ^- t. ~2 R |: r
4 F3 V* Z* o1 [& {* h( u: G
新华社记者:最近一段时间,DeepSeek(深度求索)、智能机器人等引起广泛关注,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请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进步与产业需求的人才?
d% J/ h% w$ N9 B' q6 @7 U' d) X% N, g
怀进鹏:DeepSeek和机器人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如何应对的问题。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所以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w1 B0 x. q, H0 |# K" l. h
W- F9 T9 c3 G#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这一点。教育部将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基本出发点,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有三点考虑。
& H# V6 \$ P4 c& E n* }/ C
. n1 O& P1 v9 H J) {7 v. v" @第一,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我们会加大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力度,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围绕产业变革加快和加强学科布局。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目前已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与产业加强合作,聘请2000多位企业的总师、1万多名企业工程师一起培养人才,来自实践的课题超过5000个。我们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根据高校的不同特点,鼓励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评价体系改革,更好地引导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培养人才。
8 J/ q* ~) z* U$ B
2 ^2 a( d, D0 ?* y' d1 o9 g R9 O第二,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科学技术有它的规律、有科学的范式。如何结合科学规律和科学范式培养人才?我们将深入实施“强基计划”,继续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在数学、计算机等领域,推动核心课程、核心师资队伍和核心教材等建设。二是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需要优化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遵循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学科建设。三是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强“双一流”建设,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个领域70%的人才来自职业教育的培养。
5 X f* j; J6 \3 W; q1 ^* V/ S
% O H5 b- R4 G0 R3 F. W第三,推进试点。发挥地方和高校的创新动能,先行先试,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建立示范区。在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都是国家战略的宝贵资源,要把高校已经积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能力,有效地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我们推动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布局高等研究院,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相结合,适应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需要。建立研究生、本科和高职三个学科专业目录统一调整机制,建立人才供需动态监测机制,既要适应还要适度超前,快速跟进产业发展。5 l, b: p2 ^7 C: j% m# q5 Y
6 v7 E; W, M: T, g* V; ?# u
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我们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开门办教育,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办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作出教育的贡献。. W) S2 r+ k8 n, n1 E
" ]' g- `' o3 N.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5 R+ i" e6 c; C- ^7 J* G' K2 t8 i
8 _. Z; O' z3 X* P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基础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都非常关心。请问,教育部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对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要求,又有怎样的考虑?
: X( P0 y/ q5 O6 M9 T% r) k: ]6 a8 s9 n) h$ l2 e
怀进鹏:基础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事。中国基础教育有将近50万所学校,有2.3亿名学生。怎么看我国的基础教育?
, @% p# I3 Z9 k1 E0 a/ S: N9 |8 w0 U+ e8 n# W- |( v" f1 V
一是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1.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这个数据在全球比,处于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二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三是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镇务工随迁子女85%都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 L5 K: T* ]) g! @( F6 w! H ^3 Q/ X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办好基础教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作出专门部署。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两件事。一是教育资源配置。随着人口变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市县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适应社会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二是县中振兴。近60%的普通高中生是在县中学习。我们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 k* k6 C# O: I' R! ]2 C( ^3 C, ]) H; b8 @* r0 k
此外,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好寄宿制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加强综合高中建设,更好地统筹职普融通。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交流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将发布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提升学生在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0 Z ?# B% a+ L" V+ t5 P. k! p. v) f" @5 s/ u7 C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春季学期开学,北京、安徽、甘肃等20多个省份开始实践“课间15分钟”,我们希望学生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I- H, X' r* h7 B
; B" W) S4 g' s" Y6 k# {5 i今天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大家都很关心。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师队伍建设做扎实。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我们将推动制度、政策、保障机制深入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切实把生育、养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惠。/ S; H7 M7 {2 l( G4 ^
. T- |5 \3 Z0 G' m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本报记者 欧媚 林焕新
( M6 a% Z U- J! ^9 }' p u" ~; i9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