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细化和升华的助推器

[复制链接]
查看1887 | 回复0 | 2025-2-24 20: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成教育被视为“管一辈子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不断向职业化和知识化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E4 ?+ l$ A% L" o- ]' n  ?$ @/ w/ T$ p! I8 S0 W
养成教育与准军警管理相融合, j: F7 v7 I- T- ~/ l9 T
+ F' X! r9 l7 V. Z( f' `; y' W
作为军事化、警务化管理衍生物的准军警管理,强调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观念、刻苦耐劳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拼搏探索的意识和自信自强的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安全类岗位要求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把每一个细节做细,管理延伸到岗位。安全类高职院校更应当以培养一支敢于承担责任、高执行力、高敬业度、胜任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本要求,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将准军警管理带来的“工作严谨、作风硬朗、执行力强、追求高效”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到每一名学生。* I6 d+ u, _: R9 [3 C

3 M- J/ z4 ]: M0 S在安全类高职院校推行准军警管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具有天然的理论契合。养成教育可以看成一种“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准军警管理是一种遵循“目标分解—情感共鸣—持续实践—反思调整—巩固内化”的综合性、动态化管理过程,是针对高职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活动,是每一名学生必须接受的养成教育内容,其特点是具有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执行纪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实现对组织成员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d) L% V, t/ S4 g
* j" M% E7 k8 t+ O. s( h; @" O, k
实行准军警管理,是强化专业管理、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创建专业特色和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准军警管理的实践与完善应倡导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管促教、以教促学,强调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成为思想过硬、知识全面、作风优良、纪律严明、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S6 ?/ i4 P2 f8 [9 ~) w# k4 a$ [* Q

2 c0 o5 x. r% s9 |4 W  o养成教育与准军警管理相整合- N: N8 y' g8 i8 l/ S
* P' S& e0 B0 C+ E1 ^
实施准军警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首先要建章立制,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迈进新时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高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学校将立德树人和准军警管理相结合,狠抓学生日常管理、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养成教育。6 X0 {9 W. E) b& w2 i
: A+ G! j3 [% `3 m- {0 J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实施准军警管理,全力提升学生育人成效,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利用较好的军警资源,以“学军警、严管理、重实践、强素质”为培养途径,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强化学生优良行为养成,传承“服从、执行、主动、勤劳、尽职、坚持、投入、合作”的军警精神,塑造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逐渐形成“一线二联三合四制五化六平台”的准军警教育工作体系:即以安防人的创造精神为一条主线,校院两级联动,创建“课程集合体+准军警融合体+实践综合体”的“三体”合作育人模式,构建“准军警领导工作责任制、教师育人工作考核制、学生行为养成学分制、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制”四大机制,重点从“责任全员化、教育全程化、管理精细化、队伍专业化、项目品牌化”五个方面凝练特色增效,打造“课堂平台、公寓平台、竞赛平台、服务平台、文化平台、军训平台”六大平台,培养学生成为“忠于祖国、勇于担当、善于执行、严于纪律、敢于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符合岗位要求的“职业人”。准军警管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控力和行动力,解决了高职学生意志力不强、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切实将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落实到每日行为养成中,走出一条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凸显安全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准军警育人新路径,形成一种有创新、可复制、能推广的标准化育人新体系。4 @  m5 N, @# Y! H$ \1 m

) k( }( C. O6 i. w! n+ |养成教育与准军警管理相结合8 g4 B0 g( g+ Q% @
* h6 m2 o  w9 H, t  T" y
在推进养成教育与准军警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刻树立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准军警管理凸显了“以文化人”的力量。准军警管理与培养工匠精神有机结合,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教学理念上、课程安排上、组织管理上,以工匠精神及文化追求,滋润和培养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 ~* D4 ?( v) E, ]4 [; `9 f
, x: w& N& `+ u0 A' W6 f
在准军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将准军警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严格规范的管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责任意识常态化、学习秩序长效化、日常生活规律化、行为表现文明化、技术技能专业化。一方面注重“一日生活制度”落实,对学生在校时间安排、集合列队、内务卫生、礼节礼貌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与要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管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将“准军警教育”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量化为具体的学分,其过程也积累了学生教育管理的各类“大数据”。通过对量化数据的分析,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群体共性和个性的成长动态,从而在教育管理中不断进行优化完善。0 h3 R- H4 w: B5 W+ ?. v& \, m9 Y

+ J# H2 Z5 G, j5 Y5 m建立养成教育与准军警管理有机整合成为更加有序和高效的系统,是提高安全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过程。准军警管理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执行纪律在高职院校育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架构严整、执行高效、标准规范等原则,准军警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竞争力。& P- F# t$ ?( e  p# c8 v' E

6 x+ U& t/ l( O. m: @# E(作者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 W# \; T+ e- H& j
5 \& S8 ~' ~; L; i! F6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25日 第06版 . |# U) n" U7 b5 {
3 z4 Z! [! i* p5 Y/ C) Z1 k
作者:胡伟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5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