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中小学校刮起“AI风”,AI+教育,会带来怎样的“火花”?

[复制链接]
查看1540 | 回复0 | 2025-2-21 04: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学期,多地中小学校刮起“AI风”。不少学校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路径,以满满新意“打开”新学期。
% I+ C9 a! h$ {* b
  W3 f4 g' A0 i! f  y& v8 |在这股“AI风”中,AI不仅成为赋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更是被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课”AI+教育,在新学期的课堂上,AI+教育,会带来怎样的“火花”?又将如何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引领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O- }& j+ ^, i# \+ i( S; k, H* d2 [

3 J8 Y3 B$ u- M/ z+ J
多地中小学校刮起“AI风”,AI+教育,会带来怎样的“火花”?-1.jpg
1 E2 l8 m2 ^3 u" s' U2 F% G
% u4 }' ~! K* A
在河南省许昌市建设路小学,新学期的美术课上,美术老师通过AI技术将同学们的美术作品进行转化,看看他们的作品如果变成现实将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看着AI技术转化后的图片,不由得发出惊叹声。
- N5 K" ?! `, |$ @. u7 F" f; k% @- \/ \: A- _# ?  @
学生 刘思喆:我画的是一幅想象类的图画,就是一双会喷火的鞋子。老师用AI技术将我的画进行处理了,这双会喷火的鞋子就变得更加真实了,感觉很神奇,很震撼。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H: I* u' M! b# j( B9 Y" G
' [# E8 B7 c6 g7 f; s
当AI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展示,传统课堂的边界也正在被重新定义。4 {8 J. u1 e9 Q! \% J9 }
( ?' B, x0 K) A
上午11点多,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初一(11)班英语课上,一个名叫“Sam”的虚拟人像出现在屏幕中央,对于这位新朋友,学生们充满了好奇,英语老师冯瑞琦说,他们已经在尝试使用AI做微课,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教案,创设数字人也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练习口语。! v, b4 y/ F! P# n" t. M

" N, z, A" b7 _5 |8 z8 {8 P/ J冯瑞琦:比如,有个疑问句的训练,借助AI平台设定课本人物智能体,我们把性格、姓名、年龄,包括它参加了什么活动,全部预先设定好,它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英语语言,回答学生的相关问题。在我们设定中,也包含单元主题和文化意识,学生与AI智能体对话中,很自然把这些内容进行传达。
0 J& M/ C0 Y- O+ j! _9 x: v5 }+ c
, t2 v3 O# }! b' C1 ]除了课堂上的人机互动,人工智能也已经走进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评估体系当中。3 ?- n! H. N3 C% F2 |, u+ s) `

* l$ |4 t# t7 p/ M/ Q# ]6 W6 K. x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教师陈琦告诉记者,如今,教师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根据学生在日常作业中的答题表现,评估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薄弱环节,从而给同学们设置不同层级的作业内容,针对性地设计强化练习。
2 o$ V# P4 |4 F1 X7 W: G3 w& L( [, c, ~" _! D
陈琦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想借助比较精准和精炼的分层作业,帮助学生补齐薄弱知识点。7 _0 b3 K( ^4 h" K5 v
2 }% d) ]7 }2 y- k  |' H. ?* x
而这样的分层作业,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u; l9 ?7 P5 Z5 ^2 [6 i+ u+ }% {

7 z+ S8 A2 g2 {4 c学生 黎凌语我自己做这些分层作业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去抓住我的弱点,然后逐一去攻破这些弱点,起到了更好的巩固作用。
! R0 A, B: \$ f+ A1 S. A( [
8 T1 V1 ]3 T" R$ F
多地中小学校刮起“AI风”,AI+教育,会带来怎样的“火花”?-2.jpg

# p7 H! L7 ?* _% z7 H0 N. B1 p. W9 ^
当AI走入课堂,走进校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人工智能日益渗透教育领域的大背景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清晰地明确,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之下,我们到底要怎样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6 ?; V" Z) L- K, p% d) S+ A8 i" e
& Q; v0 k( a# [1 |: Z7 ]8 N
储朝晖AI赋能之下,将有利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地去使用AI。当然,AI在知识、信息的获取上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那么,我们怎么理解AI的赋能,就像之前我们人类发明汽车,汽车跑得比人快,那我们需要人跟汽车去比赛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过去我们可能以知识量、以分数来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但是在未来,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个有创新能力、有辨别能力、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人才。. i& |( v9 e9 _( H
' {- v$ R( H' `" a: k, x) o  N
未来AI将如何赋能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看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让大规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 v3 E* r8 q$ y+ ~; @' d2 H

* y" g" e  w8 F3 ~; ?( t杨银付人工智能可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共享优质资源。同时,人工智能让教育领域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那么借助于数字化的转型,借助于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学习个性化,培养个性化、成长个性化,我们能够较好地测评(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等,从而来取代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无限可能,而这种可能性成长为现实性,还需要我们苦练内功,扎实探索。
) t8 K4 x) G! o) D$ K& U
- ]0 j) h; Y# L) Q2 s/ b监制 | 王磊
0 V$ c4 v1 D" }- W% f
1 O5 ?; r. k7 l) R* v, V/ T记者 | 孔颖 钱成 沈杨 杨煜 胡晓辉 刘佳 卢光宇$ s+ ^0 S9 q9 h! j  F- f3 K) ^5 D" H! P9 G

- J, Q. ^! t  b8 t编辑 | 章宗鹏
  L+ {% c  Q3 C! N/ r. h
3 B' m4 ~; Y: s, H图源 | 视觉中国
- x# d% n9 G& M$ H3 C2 t
" Q! h8 ^% J+ s6 S; `责任编辑:章宗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