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进入冬天,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气温 “唰” 地一下降下来,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这时候,不少老年人就会选择减少外出,甚至直接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们想着,这样既能保暖,又能躲开冬天里肆虐的病菌,减少感冒生病的几率。可您知道吗?长时间这么 “宅” 着,看似是在保护自己,实际上却可能给身体健康埋下不少隐患。特别是那些长时间晒不到太阳、也不怎么活动的老人,身体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 c5 j; N, ]: W
8 E9 x f+ K+ ~$ m! S) w1 b: z% I) J- u5 d7 @3 Y: y
张大爷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今年已经 70 多岁了。每到冬天,他就特别怕冷,所以一入冬就几乎不出门。每天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躺在床上休息。刚开始,张大爷觉得这样的日子挺舒服,可慢慢地,问题就来了。他总感觉自己的骨头越来越疼,尤其是腰和腿,有时候稍微动一下,就疼得直皱眉。家里人发现张大爷的状态不太对,就带他去医院检查。这一查才知道,张大爷的骨质疏松变得更严重了。医生了解了张大爷的生活习惯后,告诉他们,这和张大爷冬天长时间不晒太阳、不运动有很大关系。 M% [ _/ e7 W
( P' N( ~) x" U' K4 v9 O5 z
* |( j g/ k6 C9 K1 L- [$ E寒冷的冬天,温暖的屋子就像一个 “避风港”,吸引着老人们待在里面。可在享受温暖的同时,老人们也远离了阳光。人体合成维生素 D 离不开阳光中的紫外线,而维生素 D 就像是钙吸收的 “小助手”,没有它帮忙,钙就没办法被身体很好地吸收。很多老年人本身骨头就不太硬朗,骨密度比年轻人低,这时候要是再长期缺乏阳光照射,也不怎么活动,那骨质疏松就更容易找上门了。 [( D) Z7 P, Q' ~: A
骨质疏松可不是个小问题,它就像一个偷偷摸摸的 “小偷”,一点点地偷走老人的骨量。一开始,可能只是偶尔觉得腰酸背痛,没什么力气,但随着时间推移,骨头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稍微不小心摔一跤,就可能导致骨折。像髋部骨折,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个大麻烦。骨折后恢复起来特别慢,老人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6 D$ L. x$ ? r6 r6 h
4 w0 }# j3 B$ p1 v
, c" K' N/ B1 f& }7 k$ |冬天一到,气温下降,血管也会跟着 “闹脾气”。寒冷的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容易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血管本就不像年轻人那么有弹性,长期待在家里不运动,血液循环就会变慢,血管里的 “垃圾”,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就容易堆积起来,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得更差。这样一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 a: k( ~3 V. K0 ~李奶奶有高血压,平时就特别注意饮食和锻炼。可一到冬天,她就懒得动了,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坐在床上。有一天,李奶奶正吃着饭,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还喘不上气。家里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李奶奶是因为血压波动,再加上血管堵塞,引发了心梗。经过一番抢救,李奶奶才脱离危险。医生叮嘱李奶奶和她的家人,冬天也要适当运动,不然血管问题随时可能再次发作。
, G, k3 m3 y z/ a! _2 i$ R! r g. d# t. ^# z" n2 D
& e0 A1 d! N1 f$ Q俗话说 “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的肌肉量本来就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到了冬天,天气一冷,很多老人就更不愿意动了,不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躺在床上休息。活动量一减少,肌肉流失的速度就更快了。
% C8 @' Q7 T Q3 J9 I5 K王爷爷就是这样,冬天的时候,他每天都在屋里待着,很少出门走动。有一次,他想站起来去厨房倒杯水,结果刚站起来就觉得腿发软,一下子没站稳,摔倒在地。虽然没摔出大问题,但也把王爷爷吓得不轻。从那以后,王爷爷才意识到,肌肉量减少可不是小事。肌肉是支撑身体平衡的重要部分,肌肉少了,腿部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就会下降,老人稍微不小心就容易摔倒。而摔倒对老人来说,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重视。
0 ?) l) d, y" N+ `& S
& W" [ J- B+ n; R& m" X$ }. r8 T8 r8 W' ]8 ]8 `
冬天的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老人们因为天气冷,出门活动的机会变少,社交圈子也跟着变小了。很多老人独自待在家里,没有人陪着聊天解闷,就容易感到孤独和无聊。' c a* Z. I O \
赵奶奶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就她一个人生活。一到冬天,她就很少出门,每天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觉得特别失落。慢慢地,赵奶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饭也吃得少了,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总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后来,在邻居的提醒下,赵奶奶的子女带她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赵奶奶这是出现了冬季抑郁的症状,和她长时间独处、缺乏活动有很大关系。
2 i- E8 l# v8 ]% k' b1 n T+ l2 O9 Q8 l" R
: {+ D$ K/ G8 e' i) }
如果老年人在冬天 “宅” 在家里不注意健康管理,一些小问题就可能慢慢变成大麻烦。骨质疏松的老人,因为长期钙摄入不足,又缺乏运动和阳光,骨头越来越脆弱,一旦摔倒骨折,康复过程漫长又痛苦,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心脑血管有问题的老人,血管堵塞或者血压波动,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心梗,中风后不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免疫力下降的老人,在冬季空气干燥、流感高发的环境下,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引发肺部感染等疾病;而长期情绪低落的老人,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免疫功能下降,身体也更容易被疾病 “盯上”。8 j! ~! Q% B1 w, B5 W2 \
0 S( p4 x$ g( l! X p' M
9 N% w3 }5 x9 H/ |. w- W1 M( V
冬天虽然寒冷,但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老年人还是可以健康过冬的。哪怕天气再冷,只要是晴天,老人都应该出门晒晒太阳。要是实在不想出门,站在阳台上,让阳光照在身上也行。每天晒 15 - 30 分钟的太阳,就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要是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没办法晒太阳,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维生素 D。像深海鱼、蛋黄、牛奶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1 G' M2 K; t- J运动不一定要去外面,也不一定要做很剧烈的运动。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或者散散步就很不错。老人们可以在家里跟着电视上的健身节目,做一些轻松的操;也可以在客厅里铺上瑜伽垫,练练瑜伽;要是身体条件允许,打打太极拳也是个很好的选择。运动不仅能让血液循环更顺畅,还能增强肌肉力量,让老人的身体更有活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 p8 C! R6 ~" _( I& \. [0 ]+ T; `6 B: S0 F% D: `: m
. ^+ \9 l; N2 L, c- r; @2 ^: p( ~. D
冬天,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喝炖汤,但这些食物往往油盐含量比较高。老年人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尽量少放油和盐,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和粗粮。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粗粮可以帮助肠道蠕动,提高肠道健康。像燕麦、糙米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它们能帮助老人更好地消化,还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 t. T3 h/ S* w0 z9 Z' H冬天,老人因为活动少,社交机会也少,容易感到孤独。这时候,老人可以主动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和他们聊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喜欢书法的老人,可以在家练练书法,陶冶情操;喜欢画画的老人,就拿起画笔,描绘美好的生活;喜欢花草的老人,种种花、养养草,看着它们茁壮成长,心情也会变好。这样不仅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还能让心情更舒畅。1 p( C5 ?* k2 e$ B9 \; K2 j5 u# H
要是老人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心脑血管问题或者抑郁情绪,也别太担心。只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配合医生治疗,还是可以改善的。骨质疏松的老人,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补钙和维生素 D,平时要避免提重物,也不要做剧烈运动,防止摔倒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饮食要低盐低脂,按时吃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保持心情平稳,避免情绪激动;有抑郁情绪的老人,要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家人也要多关心老人的情绪,多陪陪他们,陪伴就是最好的 “良药”。
$ R n$ c% g9 k在寒冷的冬日里,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外面的寒风呼啸,室内的温暖固然诱人,但一味地 “猫冬” 并不利于健康。我们都希望家中的老人能平安度过每一个冬天,那就从现在开始,把这些健康知识分享给他们,鼓励他们行动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