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

[复制链接]
查看1193 | 回复0 | 2024-12-31 0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2024年结束已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一年国内车市过得并不容易,尤其上半年,不仅疯狂内卷,而且价格战也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直到下半年迎来“金九银十”,各大车企总算稍微没那么紧张,11月份更是喜报连连。不过,2025年车市的各种严峻挑战,已经提前等着我们。
- T3 ^) ~) `7 k9 L% w( x
3 S# g+ d* |# F% n! Y" ?芯片的限制  ^; W4 d+ A5 r! ?

  @5 j$ |& w$ Z: I! L1 F9 [6 @( O! V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芯片。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发布声明表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这一充满警告性的声明,已经足以体现出事情的严重程度。
9 b3 o, E8 _% w) B$ a( e9 E" O) r
0 p4 g. R: T$ @8 S; R
; d  V) O* a6 E/ m
近年来,国内芯片行业受到各种限制,尤其是AI智能领域的高算力芯片,更是被重点限制的对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芯片的限制很有可能进一步收紧。如今国内推出的新车型,绝大多数都搭载了智能车机系统和自驾系统,而芯片作为这些智能科技配置的核心部件,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国内才刚开始发力的汽车智能技术,发展节奏很有可能会被拖慢。  b# @# C6 M; Q4 O; T) b) k

0 x: h2 c8 j- t1 ~" F( n不过,车规级的芯片目前还不至于被“卡脖子”的程度,主要是因为国内有相对成熟的产业链,还是找到相应的替代品。同时,国内不少车企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这一风险,于是纷纷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像吉利此前发布的“龙鹰一号”7nm车规级座舱芯片、比亚迪预研的3nm智舱芯片、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蔚来流片成功的神玑 NX9031等等,都让行业看到了一些希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在智能科技领域选择与华为合作,不排除也考虑到这层因素。
' _0 s! I7 [* T% Y& v2 `' |9 D) _2 p" v+ d: y/ z  y* r
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2.jpg
6 N& s; s: O$ m0 u7 g
% u  Q2 A  g$ C7 T: T! K0 W
当然,我国在芯片领域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必然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当芯片这颗“工业上的明珠”被摘下来,中国汽车行业也将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U  o* E* B" j+ K5 P- r, k
5 G$ B  d1 R) C" }7 L关税6 [. S7 f9 t0 M6 i. J  `
2 x2 t( P$ O& `$ z
2025年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调整,必然就是关税。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早在10月份已经生效,虽然现在还处于谈判博弈的阶段,争取达成取消关税的决定,但也需要考虑无法取消的最坏打算,对于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的进程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1 l' O& o0 E( f+ F5 `' F) X
0 v) E# K% A% r7 I# J. B4 x* m
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3.jpg
$ P3 L6 m  }  e/ L  i$ I

& k* _. X7 N$ a/ b) U( I此外,美国未来对全球各国都有可能大幅增加关税,中国必然会受到“特别关照”,即使与中国关系还算不错的马斯克参与其中,也并不代表中国汽车行业没有风险。既然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关税带来的风险显然不是车企能轻松应对的对象
6 l, W1 @4 @$ t& m7 n# ^6 M7 S: t: t5 ~& C
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4.jpg
* x( Y2 i( E# {- b) V7 R* q: N

% X0 `, {7 t0 ?" D2 w不过,进军海外的中国车企也并非毫无办法,比如到海外建厂,与海外供应商进行合作,完善优化全球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强化品牌的建设与市场的推广,最终凭借产品的技术与品质优势,获得市场的认可,即使增加了关税,也可以看作是溢价提升的体现。
7 q. x$ v$ I4 J6 T8 Y; c
) v' w' a& A( M9 O/ O5 c2 N价格战  F. e( \% x: m. d/ G

1 U) C4 |' F' A7 J今年十分激烈的价格战,给各大车企带来巨大的压力,至于2025年价格战的还会不会继续打下去,目前还难以猜测,但并不能保证就此结束。不过,临近年末销量冲刺的关键时刻,近期不少车企加大了促销优惠的力度,这也为明年车市的局势留下更多的悬念。" f; t: s( g, H

- h7 d, r# m& D0 H& l
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5.jpg
+ c) \( w8 A6 }, x* F

2 s( r: O1 |4 }7 H但即使价格战继续存在,各大车企恐怕再也不会在舆论上浪费口水,能成功突围才是车企未来必然会发展得更好,从自身作出改变,永远比改变大环境要容易许多。除了卷产品价值、卷技术,各大车企有必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建设,成功的车企不可能单靠产品就能做出成绩,营销也需要不断创新。7 K* i- ^) N; B" ~
! U- A( D# L7 V+ S( n8 [
政策、标准的改变& x1 S  ?5 F: i' o9 Z* T9 f

$ f7 l; s, T; J2025年除了各种挑战,一些政策上的变化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其中“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按照计划将在2024年12月31日截止。此前的一段时间,“以旧换新”对于推动车市销量增长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而补贴的结束,无疑会让消费者购车的需求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不排除会出现“降温”的情况。. G0 }" _4 Z! f* ?" G: _6 B) {) g

  b9 |+ ]3 y* `8 r! K. i! t. L不仅如此,更严苛的“国七”排放标准预计将在2025年发布实施,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挑战难度也必然加大,对发动机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并且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生产省补。即使对于技术上具有优势的混动、增程车型来说,更严苛的排放控制也必须通过相应的技术优化才能达标。
# s2 U% B+ l8 m% f1 D5 c6 h6 a' i4 m; i- p# j
2025年,车市不见得更轻松-6.jpg

# [, v3 n+ X) j9 X, M" P% G% }
% u. S  P1 x& J' G因此,对于如今坚守燃油车市场的品牌来说,不断开发升级新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时,新能源化转型的决心也需要更加坚定,因为未来的终极目标是停售传统燃油车,现在提前布局是为日后发展做准备。5 }; Q( j' L2 [1 b/ L/ q) k- K

: ~% l3 l% w1 w+ H: i2 W汽车网评:2024年很艰难,2025年也不见得更容易,汽车行业的内卷是必然的趋势,过去躺着赚钱的车企,需要对用户的需求更加上心,现在处于标杆地位的车企,也需要强化自身实力,争取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最终才能走的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0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