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2 y) b1 E+ ]# S在职场时,每个人基本上都会碰到一些瓶颈,有时候甚至会焦虑、各种迷茫。这种时候,如何破局?作者在学会从老板的角度看待工作以后,自己的心态和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详情,我们看看本文的分析。
, t! a4 E8 B/ O8 p6 B0 U8 R . E8 C" Z( Y! ]$ s4 v! }% p2 v
) R$ i! s5 @7 o$ @* e0 r6 o) r; A
3 ]6 x! l( b2 `
最近,我收到了一个反馈,说我在工作中没有像面试时那样积极主动,这让我十分困扰。在我看来,我一直都在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虽然有些方面可能做得不够完美,但我自认为这是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而非态度不积极。这使我不禁思考,在他人眼中,积极的员工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实现更快的晋升,我决定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 F9 i8 a3 B- w5 q2 z( c6 ~; W1 H$ y2 n
经过一番反思,我发现关键在于要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待工作。这一想法的灵感源于阅读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可以做到半年升总监?到底做对了什么?》),再结合自己近两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感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现在能做得更好。
+ {- \: X9 |3 y
1 O& r) S: i9 R5 t7 v6 W一、转变之前的思维1 _& D! s$ F8 O% T( w, ~
# Z2 T- y0 w4 Y其实我前面对自己的性格以及如何去做改变分析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然后给自己指出了各种各样需要改进的点。- G4 Q! L$ d2 p1 q) |5 d
! _6 I1 |. O9 a% o p5 W/ Z: `
结果呢,总结的当天记住了,第二天以及之后的几天又忘了,所以这种分析模式对我来说不是很可取,所以也就有了后续这个魔法语句的作用。. E( B0 W: t3 k
/ d" c' E3 B8 f6 p. l \1 ~% d* X
之前总结的内容举几个例子:
& T5 @" _& ^. `* O0 B; Z9 C1 c( f! @" {% A9 ^
1. 变汇报为沟通
8 i& I" A1 F5 J* Y5 s* s
9 T9 F* g. X& s. _0 u- X% Y2 |& Z; R! y
从小害怕老师,长大害怕领导,但是我看到的是别的人和大家沟通着看着并不有意思的想法,那时候我突然明白,啊,好像也不用很不一样,有时候你只要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好的想法会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展现出来。
3 S7 U q+ s# I+ m8 g! j2 C( u
- O4 X9 |, h- ~1 T2. 那是我的时间6 u& t& b7 @4 H( B7 e: ~6 G
: _( p2 T6 K6 ^3 T) H7 R6 Z
( K+ W: p- S# i( | k0 k9 G
帕金森定律指出:“为了填满完成工作所预先分配的时间,人们会人为地扩大自己的工作量。”如果你给某人6个月的时间来制订一份商业计划书,他们就会用6个月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如果你给他们6天的时间,他们就会找到办法在6天的时间里完成。# `5 [: a1 t$ _1 g- A$ Z1 J1 E$ S
2 r! B) ~% Z. i$ L8 a7 s$ A. e
工作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有一个很浪费我自己的东西,我总觉得公司买的是我的时间,要求我在xxx时间完成xxxx工作,我总会控制时间,在要求的时间完成基本不会提前当然也不会在时间之外,但是最近才发现,完成之外的时间是我自己的,我完全可以用剩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ps:当然在我自卑的那个阶段这个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为我害怕以及没有欲望)4 O3 u/ u$ r- w( c8 j
* o" @( R* V4 Q) l
你要的是结果,如果机会不来敲你的门,那你就建一扇门
/ c( u% g+ j- g2 U5 j+ X
- F: }3 J2 ~ _说的容易做的难,当公司的资源有限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这个就不太好做,虽然看电视剧里面的绝地反击靠自己扭转局面真的很帅
! {2 k1 G5 @2 R% @+ C9 V
% U1 b$ J& [9 ?0 ]3. 开放
( P1 c' A( U& R7 L8 O A! C
- x) M3 m8 M' w. E; W# Q+ w- N9 Z) D% c: `+ y- x0 r
我不知道有什么规则,所以我会毫无顾忌地打破规则,我对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会持开放的态度。在我的头脑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当一家初创企业来到“创始人空间”时,我会让他们向我演示他们的商业模式能行得通的证据。而无论这个模式是多么离经叛道,对我来讲,只要数据能支撑他们的愿景,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 g% o+ q4 Q, a# F9 C" {4 b, X/ B; L6 q0 a0 [2 K
4. 执行速度8 ^) o( I! ]% \; Y( o
? X% o; W( D6 M
; c( Y3 O0 D* U% a( i$ l
他用一种最不讨巧的方式,即通过犯错学到了他所有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斯科特所犯下的最令他痛苦的错误发生在他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中。避免那些非常聪明的人阻挡你前进一个马上就能强力执行的好计划,要比一个下周才能到手的完美计划好很多。
1 h% o. b- S' q0 y7 p/ U7 q5 i
3 [- J D& }( |二、魔法语句使用& ~# O. T$ h1 Q5 T8 n' I
' ?( f9 \; Y f% Z$ {, s0 G. }: [
! l. M" ]- U! d我就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换做我是老板去想,我会怎么做—来源@武林(《我为什么可以做到半年升总监?到底做对了什么?》)
, x R" ^7 @+ e$ ^, j: I
8 v k! F$ V" G, j* ?) }我试了下,突然发现好像也不需要记住各种各样的东西,只需要要记住这一句话“换做我是老板去想,我会怎么做”,重新回顾最近做的几个决定,最近处理的几个事件我就会有不一样的模式,确实很有意思。! J4 @9 g0 n/ W3 @9 A% A$ Q
0 e1 \; ? w5 ^7 b) t+ P因为这句话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wow,原来只需要有个条件,原来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出现了变化,换个角度后确实发现我自己不够积极,又或者说不够像老板一样,举几个例子:
. b& x, V$ c9 z: O
. T. `( |/ N. _$ Y7 Z" W$ F* Q/ j1 x' d" X" c% h- ~% H
& m f4 a' ]+ S; E4 s8 T, Y# ]
三、总结
$ r, j: t- i% V' T ]- J6 p% U7 `2 ~% J5 G
视角转换引发积极转变- v4 Z' h6 v+ B: e4 `& A; S5 V' B
& m5 \4 [9 H& n0 K' c% u8 S/ c9 j" f* x. t! ]0 B$ w: Q2 ^; K" D
换个视角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后,我不再抱怨,也不再轻易自我否定。面对问题时,我会站在公司的立场思考,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力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比如,之前遇到工作流程繁琐的情况,我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私下抱怨,而是深入分析流程中可优化的环节,向领导提出改进方案。我意识到,当我把自己当成老板时,就有责任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哪怕是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9 N6 ]+ M/ w$ J6 t+ C, E
! t7 ~' p! D' g! @9 g& Y4 O: R这样的改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部门领导和 HR 近期都反馈我工作态度积极。实际上,我只是把内心的想法坦率地表达出来,不再顾虑重重。因为我开始觉得,以老板的心态看待工作,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说出自己的观点,就算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到公司事务的讨论与解决中。
# K. O2 z) u& U0 A2 r2 z' R L9 i: {( G5 o+ u, ~- Y5 W, _& ]
语言策略助力计划推进
1 g+ `- F3 j- S2 Z# r0 M. l
' j( C, I" q- {% Y5 L3 q7 p g6 J* }+ b7 x" x- [# g
在工作之外,我还发现了有趣的自我管理方式 —— 通过调整语言描述来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从而提升执行力。当计划学习某项知识时,我在规划里将其写成 “去图书馆”,这样的表述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更具行动力和场景感;计划去爬山 10 公里,我写 “去外边逛逛”,减轻了任务的沉重感,使其更像是一次轻松的出行;把 “上班” 写成 “去我的公司看看”,赋予工作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写一篇可以发布的文章” 变成 “记录下我自己的想法”,降低了写作的压力。通过这些小小的语言调整,原本容易让人犹豫、内耗和拖延的计划内容,竟然都顺利完成了。
7 y! D/ m5 e6 a8 v0 u6 T. K: {, Z' j3 T6 C
魔力话语背后的力量与感悟9 h1 L3 f- {' q0 q5 q
$ u5 G& o7 X' V; E0 r1 {
. v3 z! m/ g7 r8 F& m
“如果我是老板”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不仅象征着自我地位与权力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当我从老板的角度思考时,我会不自觉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各种问题,挖掘出自身更大的潜力。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在职场乃至生活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v7 E/ u' _) T3 E+ Z9 e' b% p1 U4 u
0 y8 s) \' a8 c参考内容9 ]2 |6 s. z. ^# g2 N, C. _$ z( V
7 g$ W* W- W, K4 `& |
9 _: P% `2 J6 l: X9 l3 O本文由 @4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l& W% R. t; y# `6 K0 z2 o1 z x5 Y
4 {+ w/ N0 z4 |# A8 d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6 w; w4 }* a; q7 a) T# H
' k$ P5 ^) u$ g, n8 ~$ K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