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I: F& m8 E: U; c
+ b p2 A+ T. I3 b6 P& r- ?; j2022年下旬的一场沟通会里,比亚迪高管曾对我说,如果啃下丰田这最后一块硬骨头,我们就在民用市场全面拿下了。
7 p n. p' a2 W
( Y/ u0 a1 X: j T他所说的丰田硬骨头,自然就是凯美瑞。在那一年里,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18.7%,累计上险量超过25万辆,超过了所有同价格、同级别对手,创造了历史最高销量。
) M3 d# a, j5 r( M- U/ m4 }) I* K P1 R; f
不过,随着2023年开始,同级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如今手握冠军头衔的变成了比亚迪的3款车,凯美瑞的价格从之前的非常坚挺,变成了上市时价格比老款下调最高9000元,后续应对价格战进一步下探3.2万元。5 N, z! r# q) T8 i' r8 p/ S* o
2 ?" ` @+ e! [
# b! ^ p4 p e! T$ D) v
' E U) x4 v1 k3 |2 m+ C2 J" S体现在销量榜单上,今年10月,中级车冠军为比亚迪秦L、海豹06,凯美瑞则排在第五。
& d a! H5 b N4 A! s/ M0 g( {$ E
' g. a) A2 g5 H9 f! c# H当车市里出现围攻现象时,并非只是表面的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销量发生重新分配,而是趋势的集合。从燃油车切换至新能源时,话语权从跨国品牌切换至中国品牌,市场要重新洗牌。
/ k" D- t8 v: ^* s! O; h! l/ ~9 ` v& [+ k7 l0 S
而接下来的局面会是,不止是华为和理想在40万元以上有所建树,问界M9和理想L9有所建树。随着眼前路虎揽胜被“围攻”,新能源车开始切入油车最后的几块自留地。
4 {% N" @# A1 ~+ m0 b6款揽胜式新车,价格要进入30万内' H1 a+ H1 W- a- t. ?% x
; U7 h$ b# K6 j+ ~
在2024年的汽车市场里,围攻既有着同级别同价位的战斗,也有着同级别跨价格的战斗。$ d# l* c, m; E+ R8 V6 A4 \" ~
: f T4 t+ F, S7 S+ l4 H前者,就在2个月之前的9月底刚刚发生过。9月底,Model Y被围攻,中国品牌主角是,智界R7、极氪7X、乐道L60、智己LS6、阿维塔07。+ i b& E; X$ j; M
4 }0 N) A* i5 m( G4 |: A
" ?, n+ B- A* Q* t
! J/ \5 M$ b+ l: S4 @1 u
趋势性是,中国品牌在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和突破后,开始同时向特斯拉发起挑战。目前可见的结果是,特斯拉中国10月零售销量环比降43.9%,意外跌出前五。排名从9月的榜单第四跌落至第七。但如今只是短期结果,因为有说法是,其将多数Model Y和3用于出口,提前规避欧盟加税等,导致中国市场的供应减少,从而影响了销量。" u/ F/ V) R6 [7 w
# G# T' ^: t6 @3 f: d
% E# B( c, l8 j; @6 D6 y# ~# I) u6 ?2 T0 g2 C
而11月底以及2025年上半年,被围攻的主角将陆续变成路虎揽胜。11月底的中国品牌主角是,方程豹豹8、腾势N9、传祺S7、领克L946,以及吉利和极氪分别将出场的新SUV。
+ p) C, [' E( N& I/ P g5 N1 [% C) O
目前可以确定的局面是,中国品牌的新车,将以一半的价格,实现百万元级车型全有的功能和体现,做出平替,甚至是超越。
- B& n( O% c | E1 S
0 K6 j: M& p$ A. l6 ]5 Y
; i |( |* k- R$ [
- S7 Q) H) G% e( ?以方程豹豹8的上市为例,其全身的亮点肉眼可见,中国两大技术巨头的首次联手,把目前手握的最新、最强技术完成落地。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融合DM-i与DM-P的全部亮点的DM-o纵置插混,华为给出了乾崑智驾ADS3.0,车辆带有AI智能座舱,有4nm制程的BYD 9000芯片,以及比亚迪云辇-P悬架。
2 `7 B1 e4 K9 o( `- \: }% k r3 ]3 U( a, w( `) O
- B2 j( i; N# `9 q$ f& K
1 O5 r; O7 \. R* \# a动力数据上,综合功率550kW,最大扭矩760N·m,百公里加速4.8秒,馈电油耗8.5L/100km。3 |. |0 w: j+ p) {* [3 X! `* G
0 ]& }) ~. o9 Q) S
最终,37.98-40.78万元的价格,再加上整车的豪华能力等体现,已经是直接压着BBA、丰田普拉多等来打,甚至是后期威胁到更高价位的路虎揽胜。
' K5 {8 n! u x8 ^, F
% K6 O" F# S7 i/ `, x( V9 F4 y+ u+ | f
% n+ b: c6 B5 I4 X( k9 `原因,自然如同近几年比亚迪多次上演的桥段,先是击败卡罗拉、朗逸、轩逸,再吃掉凯美瑞、迈腾等。4 @$ G) R$ E0 m7 Q! d
9 x0 z* _4 \$ Z" ]& W只要在体验方面能够实现平替,以及超越,再配合上一个有利的价格,这就是市场竞争的铁律。而除了方程豹豹8之外,其余几款新车能带来的体验变化也是一样。
4 T, H8 Y! Y9 W+ y7 Y e' G6 q. `2 }2 L
. X8 I2 K; _ w7 n2 ]1 ?
: V& R5 b5 Y) _& e7 |( r
腾势N9会在广州车展首发,设计上已经不是秘密,气质是直逼路虎揽胜,身上有着易三方、更大空间、更多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如果说方程豹豹8的竞争模式是越野强标签配豪华辅助标签,那腾势N9就是豪华强标配,陪越野的辅助标签。
2 j8 }. o* c* |4 J2 E) `4 S( ]9 a
N, v+ X1 @6 Y- w8 h
) P3 J6 `; @& s传祺S7的发布也是一样,官方图是侧面图,直接就被人拿来和揽胜对比,会有第三代混动技术,如果按传祺的品牌定位来看,这大概率会在20-30万元之间。至于为什么不会是更高,因为更高端的昊铂品牌,它的HL也已经曝光,对手是向着问界M9发起挑战。
8 D3 l, I/ d7 r2 D3 h5 v
2 @7 u- l |) _/ i
6 J8 i3 u- u6 w' T. y5 k& O
5 U9 F) q' N4 Q4 z( k5 n! T8 Z
; U" C& a( C1 H; c9 H
2 E& m$ Y6 h* ~7 i5 U6 P1 N! Z8 r% I+ r吉利手里则是捏着三个大招,一个是今年4月车展时的大型SUV,被称为可能是吉利银河L9;一个是已经开始传播招标的领克L946,预计明年3-4月完成上市;一个则是今年官宣要进入电混,可能是增程的极氪。& U/ k/ i, T$ F* s2 g
! I2 d# I7 ?! Y( i% r2 ^# z: O+ z, l* J3 `- N- N6 N
9 B8 f0 N; O& d+ c! d6 X而吉利的3款车,分别对标的是问界M9,路虎揽胜,劳斯莱斯库里南,大概率,四电机都会在50万元以内出现。( L. c, t# r2 X5 ^& V& {% @ B( p# u2 l
豪华车贬值,以后很难卖到100万元?% ^* P2 z/ H: R% O$ s5 T
$ ]/ t; _ K" _* g( k已经有了问界M9的前例,后续的预期其实不难分析。5 Y5 n6 `' X9 Z
8 n/ \1 u) n s* r
把配置和技术预期基本拉满之后,新推出的中国车,因为在立项时就已经在传统关键指标(性能、加速、空间、座椅舒适度)上进行了设定,所以完成制造之后,确实如同余承东和李想在各种发布会时喊出的金句一样,“500万内最好”“重新定义1000万元以内豪华”等。2 Z, }! s0 U; z( \7 X
! r: S, G5 g. F( x* s- K7 ]& \6 e( P2 G# H. b- x, L
3 D( }: T7 M& }# X9 @7 Y8 G4 y不过,话是没有说的特别全面,如果是加上家用最好,定义豪华车的智能等,才更贴近事实。
! E8 F$ {- A t0 `6 W& n# h. E) I8 p" [
但不管怎么样,不管怎么说,当市场的销量数字发生实质性变化时,消费观念就会很快被重铸。. ^8 _8 _* q+ e j/ ]
* A7 U( [5 i/ M& Z( I! @! e
' m* ]0 W8 T' _- ^
1 p3 Z5 g/ J9 S ~9 S例如,以进行国产后的宝马X5为样本,在今年开年时,其1月销量为11935辆,而从2月问界M9开始陆续交付之后,二者的数字走势发生比较明显的扭转。: Y0 H a8 c: B/ J
. d- U: L/ Z2 u# z% R2 \0 O; r5 T: b- C- `
- T& ?& d' R: C3 H9 ^: O) ?
问界M9从4月开始,从不足6000辆,爬升至1.5万辆以上,宝马X5则是从4月开始,进入8000辆以下。另外,价格方面,问界M9是不降价,宝马X5则放出了折扣。
u& c7 t$ o: M" u9 Z
: W" q t; N4 e7 Y9 C奥迪Q7和理想L9的案例,也是相同逻辑。就在理想推出的2022年开始,奥迪Q7从之前的销量下滑,变为在50万元以上市场丢失核心竞争力。
6 a: z5 ^/ E9 e# A1 K! I: e; i) V# {8 B' [# e
5 v! X m* _% u) u, W6 ~$ I/ z0 Q9 P9 n' F9 w5 y
不过,这之中也并非只有中国车产品力提升的一层因素,还包括了全球经济因为疫情后续影响,俄乌战争等等带来的系列影响,简言之就是豪华消费的降低。
) g. ?+ G: `* R0 u5 y
; W- l# [2 ]# F' O1 q例如,今年上半年,奔驰S级轿车在所有主要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该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13%,至10430辆;在美国下降19%,至5026辆;在欧洲下降27%,至4249辆。
$ ?( v8 o$ W, y& E
# `. W- j4 e) Q# g* x* a9 d. M1 j2 Q4 ?/ ]
' g6 a3 k3 X- a8 W1 n0 {# [4 W2 i所以,眼前最新的消息就变成了,公司发言人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S级轿车将在辛德尔芬根的56号工厂进行单班生产,由于需求量下降,这个工厂数月以来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 z- i. p# r! h: s- z+ \' o5 _
, m9 D; m! j! J' ~& i6 E不过,也有少数的车型因为产品力比较能打,产品定位比较独特,以及企业的战略等原因,是能够做出反差的。比如2024年上半年,宝马7系的全球销量比2023年同比增长了22%。$ G, k4 U/ s0 {: z' q/ H q/ {
' }5 c/ E) P5 l, [1 m. J2 ]$ \/ x/ x* G8 z这一次被围攻的揽胜也是一样,2023年,揽胜与揽胜运动版全年累计销量超过了2.5万辆,同比增长31%;卫士全年累计销量接近2万辆,同比增长59%。
$ J( }/ c* f6 Z
3 |- i: _8 r* f" k& @9 _5 f也就是说,燃油车向新能源切换时,尽管顶级豪华品牌的旗舰型号护城河相对更深,但如今被后追的趋势也是很明显。通常情况下,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变大,只要付出控制整体成本,完成价格下探等操作,就能保持住相应的销量水平。
0 S* U% z( P) B
\% S) H. }( o* f) S1 x但,接下来,一方面是围攻,一方面还有更多变数。传统的百万豪车,还能保持多久的生命力,这将是个大话题。
$ G+ m2 s' }5 N+ ^, D: u
( P% Z6 d- O s8 K& a* F: u# J1 D! [) N, n3 H1 L- F/ s
3 t, E6 y* e" R" ~, @9 x
比如,就在广州车展期间大概率会发布的华为第四界尊界,其很多技术特征已经目前被拆解的比较清楚。
% b+ @$ c1 n/ {/ i% w$ x# D* ]' b* r$ z, U
如果只是以后轮转向、虚拟底盘控制系统、更长的续航、更好的电动平台、纯血鸿蒙等,其实并不足以支持起它百万元豪车的预设定义。
: y8 j' z3 z/ z+ j
. U3 R, f3 n. d" F: ^5 K甚至于,目前猜测较多的空中成像技术,相当于是后排不配屏幕就能完成影像的投射,视觉上的目光控制功能等,也并不足以支持其百万元售价。" G1 {& I6 b, p
* U, T, m) T, D% p5 B2 N f, u7 y尊界最大的杀招,其实还是在余承东不久前在智能汽车大会上的公开发言,华为预计将在2025年时,完成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其中高速公路会有很多场景覆盖,城区则是进行试点。
0 Y; v# g3 o+ W3 X! q
+ \! k( d9 y$ y4 r% K9 _: ]4 l, ]7 Z* s$ a1 z) B9 }
) `6 M/ Y! W% _
那么,如果是按照华为车BU另一方面的规划,ADS3.0在引入端到端之后正在加速迭代,3.1已经推送,3.2则已经在开始小范围用户测试。按已经公开的相关规划,ADS4.0是会在2025年完成落地的。
1 N3 `% u" \/ \1 C7 t6 D# M a- j- |% i
以上很多信息,都直指一个事实,华为的顶级车型,预计会在2025年时靠自动驾驶,带来很明显的市场差异竞争力。$ o+ E7 r1 ?. g- ~5 x, m0 {
7 Y; ]1 f; h8 X而对于跨国车企来说,这方面的应用效率以及能力,除了已经拿下执照和实际成绩的奔驰和宝马来说,其他人都要打上个问号。
9 c3 l! M% E7 }8 @+ _) d& R+ `+ B0 z0 r* E
所以,百万元级的豪车,价格还能坚挺多久,这其实在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预期。
) y. P: t5 p; a( A) R; [5 A; R J写在最后:
, e N* g! q" T; A. J
+ G. L( J# g$ Q4 {随着电机和电池技术的增长,增程和插混的增长,以及全球越来越严苛的发动机排放法规,顶级豪华车靠发动机带来的溢价能力已经开始明显衰减。而随着揽胜类的新车不断上市,尤其是方程豹豹8这种硬核选手,接下来关于驾驶和越野,护城河也会逐渐被填平。" q. A: b% q; J0 C; X# ^' [) E7 Y
8 e G$ Q# ^3 @" e: s. W; r而之后更有趣的局面还将包括,燃油车如果从100万元以上的皇冠位置跌落,以目前的新能源车型竞争趋势来看,能够爬上高位的也并不多。原因是,进入了智能手机竞争逻辑之后,各家的产品同质化越来越多,可替代性越来越强。
/ f( S9 c/ t* X, z+ d$ A, R+ I6 i2 I+ ?# S3 C
差异越小,市场越卷,价格就越透明。所以,接下来的局面,其实不止是百万元级豪华车的贬值,更可能是整个百万元级市场的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