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

[复制链接]
查看5012 | 回复0 | 2024-9-12 12: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已经结束,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也过去了,紧接着迎来的就是立秋,俗话说立秋一到秋天就到。# c5 @" H0 f) a

$ U7 D& M# P- u, _! a9 F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jpg
/ X# ~& P  m* j" U$ z  L2 m

4 U; U1 f! `9 ^- W今年的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初四,与往年的立秋日期有所不同,属于“晚立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通常会在农历六月末或七月初到来,而今年的立秋落在农历七月,这在历法上显得较为罕见。
* l& b7 ^- m! V" x# U. R8 `: b/ I# b( o* @' F6 m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2.jpg
' l) F# \/ B3 ~1 R5 P* H7 `, t% q
民间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七月立秋样样收,八月立秋把人愁。”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于立秋月份的不同看法。七月立秋那是预示着丰收,可八月立秋就可能让人犯愁啦。这句老俗语呀,体现了咱中国农历里对立秋时间的看重,也说明了这时间对农作物收成的大影响。4 b! S9 I# Q9 o' z! y
0 h0 h( b. H- i5 ]2 d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3.jpg
5 f$ H: @0 D, H; k
具体来讲,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意味着后面的日子对农作物生长可好了,能迎来大丰收。可要是立秋在农历八月,那可能接下来的生长季就得面对一些难题,对农作物生长和最后收成可能不利,所以让人心里头不踏实。" M! n4 Z7 B& c6 t

- X$ r+ [, ^6 |5 t$ Y* H9 O- U* W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4.jpg

; z, W% ]3 K5 Q/ S$ W8 |; b5 A这种说法是从古代传下来的,那时候劳动人民天天跟土地打交道,长期观察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总结出了这些经验。立秋可是秋天的开头,对农作物生长收成特别重要。要是立秋这天赶上降雨,那对正处在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可太棒啦,这时候农作物正需要水呢,经常下雨就能满足它们,让它们使劲长,最后大丰收。
) n* h: G2 i/ @3 g9 t: I1 i  e( g! m; i3 f; `0 l. x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5.jpg
* @; j" k  d- `
反过来,要是立秋这天没下雨,以后的雨可能就少了,农作物缺水长不好,收成也就不行了。所以呢,“七月立秋样样收”就是说一个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都好的季节要来啦,“八月立秋把人愁”就是暗示可能会有麻烦,特别是对靠种地过日子的家庭,农作物收成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生活过得咋样。
4 A2 d9 ]6 a* o/ O" V9 q5 T: T* ]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6.jpg
1 A7 b$ y+ }+ b  Z% l
古代人对立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立秋不仅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还象征着农作物由生长转向成熟的转折点。而在现代,气象学家通过观测气温的变化来界定季节的转换,例如“候平均气温”——即连续五天的日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时,便认定为秋季的开始。6 B8 V" X8 }( ]4 L8 W  C

+ b' t# _  e* u- w" u" B  _3 y3 w0 ?

- r$ z5 g, B; S2 x( B9 s1 W' w+ O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名称,更是一个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当北斗七星指向西南方向,太阳黄经达到135°时,就意味着酷暑将逐渐消退,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在古代,立秋是农民们最为关注的时间点之一。因为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是时候准备收获,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了。
% s5 R3 G( I+ }# D
+ b2 B1 ]' C! h/ M8 f. p% y8 E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8.jpg

6 Z2 G0 q* g! N5 ?5 W现代科学将“候平均气温”作为季节划分的标准之一。当连续五天的日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时,就可以确定秋天的到来。这种划分方式更加注重实际气温的变化,而非单纯依赖日历。- q6 }. q! \1 u/ z. h* @" T! d4 G

6 i, c- U& X" m" M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9.jpg

& @" Z5 ?- s" ^9 P. g4 d/ c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早晚立秋对后续天气的影响。早立秋时,天气迅速转凉,而晚立秋则意味着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它说的就是根据立秋的时间来估摸秋季的天气状况。( @0 E. k$ X/ a+ v* U! F+ X

$ |! V* S5 W5 h- b0 u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0.jpg

% y( K1 G9 M5 @) v8 m9 h如果立秋的时间挺早的,也就是“早立秋”,那接下来的秋季可能就会比较凉快。为啥呢?因为立秋早,夏天那股子热乎劲儿就能快点消退,秋天的凉爽就能早早地让人感觉到。可要是立秋的时间晚,那就是“晚立秋”啦,这秋季可能就热得够呛,而且热的时间还长着呢。* Z, D* q$ i9 s, Z0 f+ F' Z; H
7 p! W! v/ m" U" X% n0 ^6 `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1.jpg

6 Y  A* x; S, i# ]) c! D为啥会这样?就因为立秋晚,夏天的热气不容易散掉,可能就会有一直高温的天气,热得都能赶上“热死牛”啦!还有一种说法呢,要是立秋的时间在中午 12 点以前,那就算是“早立秋”;要是在 12 点以后,那就算“晚立秋”。这种分法更能说明立秋时间对秋季天气的影响。: l1 w/ K0 L$ X) O; h

4 r2 I' [2 `6 E7 ~4 K0 H; N6 r6 P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2.jpg
  ^" r7 E0 f+ Y& l# t
反正啊,这句俗语是咱们老祖宗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虽说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不一样的解释,可在咱们的文化和民间传统里,它还是挺有意义,挺有价值的呢!早立秋时节,太阳直射点快速南移,地面接收的热量减少,气温随之下降。而晚立秋时,太阳直射点仍在较高位置,地面继续接收较多的热量,因此气温下降较慢,炎热天气延续。, ], ]' J' n& a; F% L7 @

, h" o7 t1 u. H( i- A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3.jpg

. D: ^1 ~- S! o, s( K; x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地面的热量接收量。早立秋时,太阳直射点南移速度快,地面接受的热量减少,气温自然下降较快;而晚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移动缓慢,地面仍能接收较多热量,使得气温下降速度变慢。1 f( f" q0 C# d9 a

$ F9 H3 W. \/ u( W( c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4.jpg

( V' A1 t  [; ^3 N尽管有上述的一般规律,但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年份和地区特性。某些年份即使晚立秋,也可能出现凉爽的天气;而有些年份即便早立秋,也可能遇到“秋老虎”的袭击。面对今年的“晚立秋”,我们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持续的高温天气。生活上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多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 {7 V3 U) x9 F, {+ h- @" g: r$ [8 N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5.jpg
- `3 T! H; }+ C/ J* h
对于农民朋友们而言,晚立秋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挑战。高温天气容易导致病虫害增多,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最终的收成。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选育抗旱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等,以尽量减少损失,争取有个好收成。6 S. u1 s' E5 k% \" Q" H
% |/ `0 @4 V" @; _7 J- `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6.jpg
4 ~! B1 m/ S: b" [/ N+ K4 F) z
今年是晚立秋,立秋后炎热天气将持续。农民要加强田间管理防病虫害,可种抗旱作物、调整种植结构提产量质量。今年立秋在农历双日称“母秋”,天气热似“秋老虎”。还有“秋包伏”,高温会持续。另有“闭眼秋”“脱衣秋”说法,预示丰收但高温影响仍在。面对此,要做好准备并采取措施应对,期待丰收,关注气候,保护家园。! L0 S8 _! ~: h

' V) d. |3 e, ~; l2 U( \, t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知道早准备-17.jpg
8 h$ A+ t: C! f8 D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 O; r: \4 b% f, \9 ~- k8 t. [, m%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8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