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早在1.8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丹东,是中国最靠近朝鲜的城市。仅一江之隔,却如同两个世界。( u7 B# A6 G* O9 w( Z
丹东,古称安东。唐代置安东都护府,清代设安东县。九一八事变后,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1945年,成立安东市。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9 A* O9 ]- E( [2 ]
9 Q/ a" i) o# X$ R2 D9 a
1 A2 Z, b- s# v, P1 Z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为达到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的野心,向安东派出了很多探险家和学者,秘密收集安东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
2 U3 j# ~7 {4 n《亚东印画辑》就是他们在安东探险取得的“成果”之一。下面这些老照片,就出自此画辑。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进行了上色和清晰度修复。照片中,有些老建筑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 |9 G2 A, B/ R5 { k2 |* s" L$ z6 ]; |6 z. L$ n" w7 }
0 B# s$ d+ ^% G+ Q5 w( _这是位于安东大和桥通(今七经街)街景。坐落在七经街的日满旅馆和撒坡罗啤酒屋,建国前叫老一百,现在叫新一百商场。七经街是安东最繁华的商业街。2 x6 O' I& N) G. \% h$ e. h
日军占领时期,在日本人集中居住地,一般用“通”、“町”、“台”等做街道名。街边转角处,有一座三层大楼,楼顶上竖立着硕大的日文招牌。街上有不少拉黄包车的。
, a) ^3 U2 h- _* X9 w2 |& Y$ h
1 D# L5 H0 P, j0 c5 y; v5 |+ R7 F$ ^; C4 F
30年代,辽宁安东火车站。该站始建于1904年,当时叫“铁一浦驿”。1928年,火车站又进行了扩建,改称“安东驿”。站前广场十分宽阔,人并不是很多。站房为欧式建筑,附近有不少黄包车等待载客。
( @# c: e! {$ |1 R; U& k, {2 k! ~& |3 Q
2 r% S% I# Y8 _: Z$ w
一列火车停靠在站台边,长长的站台上建有风雨棚。有不少乘客正在等待火车的到来。铁路警察在站台边维持秩序。0 j) B* A; g7 Q# \% P$ d
通过这条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直通釜山,抵达日本的大通道,日本侵略者从中国疯狂掠夺的粮食、煤炭、矿产等物资,然后通过铁路运回日本。' W1 c6 ?: s5 D i! F$ V; n2 t2 M
. A+ X! N. I# Y! b) y) a( A1 ]+ c% H1 p8 ?2 D5 C
30年代,安东火车站前景象。街道笔直宽阔,一眼望不到尽头。火车站对面,左上角那栋高大建筑,是日本人开设的大和旅馆,旅馆对面,还建有一个很大的公园。街道上不时有汽车驶过。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u5 ~/ e+ s2 U" z9 u5 } P
; ~/ P( f* t9 z- A7 z: ^( a4 A
1 k# ]! j* X |# d' L1 y这是位于安东鸭绿江边一个货运码头。码头边停靠着数不清的货船,桅杆遮天蔽日。码头上堆放着很多货物。图中这些圆形的东西是豆粕。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 |3 C% p$ B/ c q4 A1 N1 `6 K
# z; c6 R' G+ d, }9 t3 L
h* g' k$ c! e3 D5 V5 B& i这栋两层建筑,是当时的安东海关大楼。位于今元宝区菜市街南端,是安东首座海关楼。大楼前还有邮筒。1907年,安东成立海关,这座海关大楼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院内过去有马厩、网球场等,现已拆除。
+ o6 i2 B( T9 J! d- M
+ W0 I+ t' [9 p; h& \" n. @5 s- b2 ]. C1 s g8 e0 B
30年代,安东城内大街上的景象。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建筑多为欧式风格,充满了异域风情。% S1 U% W4 a: W/ A# x5 E
街上人不是很多。不远处一栋建筑的墙壁上,画着“仁丹”图案。它其实是日军行进的路标暗记,其秘密在胡子的画法上,各有不同。2 C. s. v% h) m/ @. x, i+ h
5 G9 a3 y' X: ^! O. C( t5 s u! Q0 ~8 |; h |3 x
站在镇江山公园的楼阁上,远眺安东城。公园里的楼阁,明显带有日式风格,楼阁前还种植了很多樱花树。1964年,镇江山公园改名为锦江山公园。
4 I/ B! I1 f% m* w m# N9 K* }镇江山公园,始建于1905年,位于今丹东市区北部锦江山上。公园内亭台错落,园内有上百年的樱花树近千棵。风光秀美,为东北八景之首。
S4 ^) B7 _% [3 r! B5 `& M# a7 Q
. O, v+ [% }+ }+ ?, d; d
4 z( z A$ p( U# @8 Y2 F3 k这栋建筑,是30年代位于安东的商品陈列馆。建筑一层,由几座建筑群组成,建筑风格为欧式。陈列馆建筑前,有环境幽静的花园景观。如今,这些建筑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T4 Z' w! L" x1 @- M" P" G: n. @% w3 f- h* |; e% t
* J2 X9 \) }; U3 v4 j30年代,安东城内一条大街上的景象。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两侧建筑中西合璧,很有年代感。
& h/ L) j9 c3 ^% a6 _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道上有赶马车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拉板车的。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I& l2 A, v7 L' G
$ w3 N3 J5 |& ~" |* j
/ W; m" [8 q/ C5 j% n- t H- E这是当时镇江山公园里的一个圆形建筑,典型的日式风格,看上去更像是日军修建的一座纪念碑。镇江山公园内绿树苍翠,环境幽静,游客也很少。
3 C: _: y8 x! H# d4 f$ S1 P0 J2 `; F镇江山公园,依山势修建。亭台错落,绿树成荫,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公园大门始建于1924年,起初为木结构,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结构。1 t3 D( h- v; }# g
4 k3 z; o, t5 f8 _$ [7 f
, V; z) u' C: ^9 c5 Z8 @, g/ b8 C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当时的镇江山公园内。公园内景观古朴自然,翠山掩映,层峦叠嶂,人工痕迹很少。0 `) Y( [. _* W% O- p
在公园内一条小溪上,建有石桥,栏杆立柱上写有建桥的时间。桥下有一个小池塘,池塘中间有石头垒砌的喷泉,一股喷泉正从石头缝里冲向高空。水珠落在石头上,沙沙作响。% k* k2 b% L8 n4 t2 A
4 [% U2 A* U$ q# @1 k% P- M5 K% ?* i o# p- X9 ^6 S' b' L) R7 F
30年代,安东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市场通。市场通,就是今天的五经街,是当年日本人在安东的主要商业街。1 G0 i7 ]3 o0 M$ o* i
街道宽阔笔直,两侧建筑古色古香。沿街商铺的门头上,有的写着外文。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拉黄包车的,有骑自行车的。 ? z0 l9 i# @2 l d! ?
* |. ]6 t {5 j, g" n( X
$ L2 x' j5 |$ n) R c! }) A这栋建筑,是当时伪满洲国安东省公署大楼,位于八道沟(原八道沟丹东四中旧址)。位于元宝山麓、满洲人街。建筑三层,高大壮观,楼前停着几辆汽车。现为丹东工商银行干校。
r7 Q3 ?- k- n9 [4 B4 t. ?1934年,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新增设安东省,下辖12个县。2 Q4 M% X/ b- R( k
* K+ M% O) j- G. a! r
3 U8 s3 K& I) z, j- N/ S' {鸭绿江上的铁路大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全长944米,宽11米,有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
0 q: O# @5 D7 s* ~7 n+ j9 a* r! Z% J/ s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可以电动旋转的大桥,放行大型船只,超高舰艇都能顺利通过。放行完成后,又可制动归位。照片中,一列火车正在桥上飞驰。* q; Q. |! J/ y% N
6 g- B0 @# ^2 B. b
a3 }- T; p( d* c( k在这张照片中,鸭绿江大桥正在开桥,便于大型船只通过。江面上,停泊着数不清的大小船只。一艘日军的警备船,正在驶往大桥方向。8 ~9 S6 j: l1 O- W! I1 F& F! t/ @
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8 s, L A8 ]2 L: w/ |: W- ~
5 E- X5 e- e. Q7 s, i4 @6 s1 Z( n' I9 G1 I0 e9 z9 l& E
这张照片,显示了大桥第四孔开闭梁,正在旋转90度。江面上的船只就能顺利通过大桥。这样的场景,看上去令人震撼。: y, \+ |0 c7 r
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我国的见证。如今,断桥属于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
5 ^2 f7 Q, I( z7 E) L/ j1 ~; e7 z4 I( w4 M. ?. p1 h
8 h% G9 A5 J5 m+ |$ ?
30年代,这座位于安东的建筑,是当时的安东公会堂大楼。公会堂的性质是公众礼堂,隶属于伪市公署行政科社会股,附设影剧场,是市公署召开各种会议的场所和娱乐场所。解放后,这里成为丹东市二轻俱乐部。
0 d/ s0 v+ ?& j5 N* v5 L% e/ W# f) W
1 T5 X- z) `; t
8 G( r$ j7 h; V1 ^/ R冬季的鸭绿江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一场滑冰比赛正在冰面上举行。冰面上设置了椭圆形赛道,几名参赛选手正在奋力往前冲刺。岸边站着不少观众为其喝彩。远处,鸭绿江铁路大桥横跨江面,看上去非常壮观。
( {3 C- G7 |& |! g
# W" q; X( ~" m" B
& z7 W; _5 U: v8 c6 Q* v* k- `这张照片,是站在镇江桥上拍摄的。镇江山位于今丹东老城区市中心之北,与鸭绿江相望。
T2 r9 @% M( @3 f, T镇江山下有一桥,名镇江桥,通百年银杏老街之八纬路。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栋欧式建筑,那是日本领事馆大楼。
( D1 A+ j2 z. G5 e- i$ K! t- M) e; O, w0 X+ x
3 X+ t( L3 _& `4 R
这是站在日本领事馆外拍摄的,建筑风格为欧式,有高耸的尖顶建筑和塔楼。领事馆四周绿树掩映,环境幽静。领事馆后面,青山连绵不绝。
, V, @" X' b' q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东北地区有四处总领事馆,领事馆也达到了八处。其中就有位于安东的日本领事馆。/ D& p9 m+ A. _8 Y
: J/ @9 k& r* v% K
' `- H1 @ J; s
30年代,鸭绿江上壮观的放排场面。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山上砍伐下来的木材,大部分都是通过水路运输。一根根木材捆扎在一起,放排人还在上面修建了小木屋。3 z* p( O" @$ k" @7 n0 X
巨大的木排铺满了江面,顺流而下,场面十分壮观。放排是一个很辛苦又危险的职业。一旦遇到水流湍急、水下礁石,靠的是放排人丰富的经验和运气。& v3 `1 g3 n& b d1 b9 i
" P4 b. ?7 B2 |7 _
0 p1 h3 U" Z3 n9 @5 z. _这是当时安东城内一条街道上的景象。街道不是很宽,两侧大部分是欧式建筑。照片上文字介绍说是满人街街景,满人街是日本人对中国商埠地街道的称谓。
! [- \7 r, ?+ g7 l! K这条街上,很多店铺是日本人开的,门口的广告牌子上,能看到很多日文。街上有赶着马车的,有骑自行车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4 G3 z) b) M. N$ s U
3 b% x, r; f5 |* g) `0 i2 l7 C- Q. S r( k' h2 u
30年代,鸭绿江大桥下,三名男子正在冰面上运送几根巨大的圆木。圆木放在雪橇上,三人拉着雪橇在冰面上滑行并不吃力。此时的鸭绿江面,结了厚厚一层冰,一眼望不到尽头。
& u3 p' v* l8 p你一定会很惊讶,这么大的江,怎么会结冰。的确是这样,每年的十二月初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左右,是鸭绿江江面的冰封期,船只也不能通航。; i% P$ Q& a: F3 {( j5 t r% B" M
2 x7 H8 d* o) Q
# [" u6 n, [# l0 s8 D/ o- T Q: I30年代,安东城内街景。街道宽阔笔直,房屋建筑鳞次栉比。街边还有公园,环境幽静。, M* {' c5 g9 G1 T+ g8 C
写在最后:回看30年代辽宁安东老照片,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带着历史的底色,令人印象深刻。对比过去的安东,现在的丹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有理由相信,丹东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