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g+ O4 Z* n% ~2 P! q+ M5 ^文=城记智库 聂海峰
* q* {* ?! a" {4 k; J$ U% N" J7 K“人们用脚投票”的时代,人的流向就是发展方向。
" B+ D3 e( y* n8 M7 T8 {这有很多因素:既有“气候移民”,也有“高考移民”,但核心与经济和产业承载力有关。所以,人口(而非面积)才是划分城市规模的唯一依据。超大城市,既是枢纽、经济和教育中心,涉及数以千万人。 & a& W* E' @. C: S/ [, h* c
纵观全国东西南北,西安可能是唯一对自己人口数量“避之不及”的城市。 0 F' s% c7 v2 x$ ]( X( l3 E7 V4 J+ h
如今,西安最新规划正式明确“中心城区”范围。至此,西安要明确自己的超大城市身份,也需按这个标准看待下一步发展。
* T& ^- b" [7 t+ U1 y% t( M2 [# T8 p8 o
3 L L# E2 r+ z( w& T" F Z1 @# {
西安划定“中心城区”范围
9 W% x+ s1 u2 j9 [& p/ x" B新格局至此出现
$ Z; ^5 A* U0 k2 _# h这次,西安“中心城区”范围水落石出。 2 @- Z% n! P1 s! j5 ~/ U( `
在《西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出“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区”说法,并有如下说明——“本区域是西安市城市功能核心区,是展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窗口,范围涉及114个街道”。
: T6 m. B) U& L; B这意味着,西安中心城区正式扩容:传统城六区+高新区+长安主城+高陵大部+临潼主城及渭北工业区+鄠邑主城+西咸新区。 ; P: ~5 T% R5 h. ?. U0 r2 A' e
& u4 W. t* f3 Z
2 `' ?7 A1 t. ^ [: \
西安中心城区范围◎NEWS 8 H* C9 S) `3 d) _& z& J* q% G0 ]2 d
「城记」根据“七普”和大数据测算,这114个街道人口接近1100万。若不含鄠邑主城、临潼渭北园区和空港等,人口也超1000万。
% B$ i# |4 B0 _. B9 q+ D3 k5 z( `! V6 j" `
这才是西安“城区”范围,才能解释《全国“最拥挤”城区,西安四区入围》;这,才能解释地铁客流量及强度……西安人口,在“七普”前一直是谜。从这个角度,之前西安很“分裂”: 3 Y$ F& l; K, V+ n+ S3 }0 F1 u0 m
“七普”之前,很多人说西安“孔雀东南飞”,留不住人就没有前途,“窄口径”数据又加剧人们猜测;当“人口增量北方第一”后,又改口说“全世界的人都为在西安上学买房”,反正都是“炒房客惹的祸”。 2 i& H3 l; [: G$ z" ?9 _
确实!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构筑一个新的逻辑观。
0 \0 l, b3 R( ~* @) z- A! h6 e! ^
) u$ @8 ~! m6 J9 P4 O住建部口径的超大和特大城市[1]◎制图/城记地理
' M5 S8 u0 U! t) }3 X有认识才能明晰未来,我们都是此城“千万分之一”。稀里糊涂不知家底,城则失去方向,人则失去目标。 ; S# r2 H. R$ `# M# F4 X
了解城市,读懂城市,发现背后运作的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也才能按照这个规律引入产业,实现适合发展和需求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规划。因为,我们每个人其中的个体。
: J# a# i& E, v3 L5 \. C4 \8 q2 d8 E西安,是否做好了准备?行政区划、城市规划、全域交通和产业布局等如何进行?这,也是我们呼吁重估西安人口的原因。 % [/ e- ~; p' p" z* G: r
% d9 N" m& M* H0 s- Y2 `
# l' f$ e0 Y. n* N0 N/ D我们呼吁要“重估西安人口” ; l9 c" s) T2 J3 R9 T( D
为更好理解这座城 I: d1 g: D: q
在西安,有很多“世界”。
, ^( E6 @' Q3 n7 V至今,不少人还习惯称小寨为“南郊”、把土门称为“西郊”、把龙首村称为“北郊”、把康复路称为“东郊”。原因很简单,作为千年都城的西安,潜意识里早期城墙以内是“城”,城墙外就是“郊”。
( `# e6 ?, n& r2 M城区概念,从“城三区”变为“城六区”,用了五十余年。
- j5 x9 L* B$ ]+ x1 k随着“开发区时代”到来,继高新和经开后,迎来曲江、航天和浐灞,紧接着就是西咸和港务。当有人惯性将小寨称为“南郊”时,绕城外的曲江、航天和高新,都已成为新的城市。这个时间,缩短至二十年。. _; Q- Q- X% s2 y$ Q
9 t( b/ V) d& K- ^5 x4 C+ f* K( Y9 T0 U# j: X+ Z/ p
“七普”数据中的西安人口◎制图/城记智库
4 H* \; D1 a, o! [; B, k3 z游客眼中,城墙是西安中心;更多定居者认为,曲江和高新才是“宇宙中心”。 0 W3 {" o1 ?8 z" M
这背后,是西安持续的人口“爆炸增长”以及新产业区的崛起——它关联着就业、住房和消费,并直接推动城市半径的扩大。但是,统计层面却与人们感知是紊乱的“两张皮”(更多见文章下的链接): 8 ~% f1 R4 J# A$ c. e
按照国家层面的定义,中国城市规模判断标准是“城区人口”。城区,是我们所说“主城区”或者“中心城区”,而市区是除“县”以外的地区。 & C1 w' O! o. M, F
9 u* _$ x- ]6 X/ Z0 P6 C
* d0 A5 H$ t; D3 x4 Z. y" p+ M6 M" t两个国家级部门口径数据◎制图/城记智库
$ M' p8 a; f, @- w: q) T按此标准,西安市区面积5806平方公里(除蓝田和周至)。关于“城区”,住建部计入暂住人口总量为770万。
% @9 ~9 G$ C# S按照住建部数据,「城记」按“七普”口径推导:“传统城六区+高新+曲江+经开+浐灞+航天+港务”≈770万。大致可以理解,住建部口径的“西安城区”不含长安主城、西咸新区五大新城,就更遑论临潼、高陵了。
$ l* E# U& B/ u1 T7 a) d) I; g4 d* j# n% w+ Q$ D
相比之下,2021年国家统计局口径中,西安是928万。这两个“神仙打架”,差值高达150多万。这个现象,不止是西安遇到。+ z' E0 E+ `; F- A5 R2 E+ i: W
5 [2 K+ s& r/ [ w6 d3 u虽然“城区”概念有诠释,但学术界对此划分和统计标准也提出了困惑:“这些概念的混用对自然资源部门、统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执行城乡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统计工作造成了诸多困扰。”[2] - Y$ U0 l5 ^7 V1 e/ Z
) w" c* H8 c4 f; \4 l: f8 ]8 C
7 Q6 P8 _* w, \$ h4 Y. c8 k1 }' x$ R/ ?, r6 `6 a: b2 S0 f; @$ L( `
7 Z& K5 ^$ `; ^! z2 |! V
中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分布图9 Z0 o* Q" Y, C$ e- x5 _
西安是第八个 # v. k0 }) h% b+ C y: }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 T v; { G5 X: u' E那么,这有何不同特点? + [4 E" d' T& `
尽管城市发展模式有不同,但形态大抵相似: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西安等中心城区发达,是中国城市主流特点;苏州、郑州、成都和青岛等,代管的“县级市”较多。 F4 W" H, X7 K1 [. d6 P6 }: c
& N, @5 [; L) g2 b( i
$ I+ A& c8 l6 ^3 s: p) g不同类型城市的人流量对比◎制图/城记地理 7 q& h4 n8 f4 p: c# ?7 c( D
故京沪深穗镐人口多,主城人口密度极高,地铁客流是最直接的体现。相反,苏州和郑州全域人口超千万,但主城区人少。 & N# L7 r' j+ Y/ M) Y) z
但在住建部口径中:东莞全域人口都计入“城区人口”,天津计入距离主城40公里外的滨海新城。作为强主城区代表的西安,“窄口径”少了数百万人。
* r- e+ C2 d6 \ |" v$ j5 L为何近些年“人口危机”备受瞩目?归根揭底,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绝大部分城市来说,人口是发展的最终结果。当下大环境,人口减少的城市,各种负面效应已出现。
* c$ E0 r7 v( L6 @" I; N4 O- k可以看到,过去很多姿态“高高在上”城市,也放低身段“抢人”。
D7 A5 z, }! E5 ~6 m) {1 i
e2 [/ C: U: @( v. A
/ d& R- w; S! Q9 n j跻身“超大城市”序列的报道◎NEWS
7 j. C' g& @. r* H" d人口,也关联着消费及招商引资,很多城市将其作为“王牌”宣传。这几年,武汉、杭州和东莞等都高调宣布成为“超大城市”,合肥和郑州等也不甘落后宣布人口增量。
, f# ?. c& s$ t u" ]只有西安例外,明明已“领证结婚”,却始终不肯承认这个关系!
8 u3 A6 ~& [* l' ]) y* L4 A我们要正视客观规律,不做把头埋进沙坑里的“鸵鸟”——西安要有更长远的前瞻眼光,按照超大城市规划和建设。否则,诸如“缝缝补补几十年”的环线建设,城市建设“小马拉大车”的拧巴,就是惨痛教训。
' x* z+ ]- ~/ Y, M- j. @: m( e1 Y+ c% U# W
部参考门内容:
# m! ~9 ~6 V' T0 G[1]《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官网
: Z% l2 G m' I) T4 h[2]《学术交流 | “城区”的内涵及空间界定》,发表于2022年《中国测绘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