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始祖伏羲来自何处,伏羲与女娲,炎黄是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8325 | 回复0 | 2024-8-2 04: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颛煜原创,请勿抄袭搬运。
' b* F& J8 e3 M. U; l人物来历
, c5 x7 O6 T. m. U: Y9 q& \6 E" w2 A, m1 p& i+ a- j9 U: ^/ V
伏羲,又名宓羲、庖牺、亦称牺皇、皇羲。他是中华民族的血缘先祖与文化始祖,是炎黄的祖父,女娲的兄长兼配偶。5 k7 @: l. a. q7 _8 E0 X
那么伏羲的父母是谁?主流观点认为女娲伏羲为兄妹,皆由华胥氏所生。华胥氏,女娲,伏羲皆风姓,人身蛇尾。# J- n( D. N2 ^" K
华胥氏是上古母系氏族部落——华胥国的女性首领,相传华胥氏在雷泽涉天神足印,天人交感怀孕后生下伏羲。
  I& w& G! ~" Y' s" v7 {雷泽是古代一个大湖的名称,故址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据说在上古时期,雷泽中居住着一个龙首人身的神,名雷神。: g6 o3 f% r/ h$ ?* ]
另有认为华胥氏与另一部落领袖燧人氏结合,生下了伏羲以及女娲。关于这种说法笔者不太认同,具体理由见本人另一篇关于燧人氏有巢氏的文章。9 o# k6 ~* i9 e  L

1 Z. w7 z* L4 ~% C7 q9 j9 t2 Y
中华始祖伏羲来自何处,伏羲与女娲,炎黄是什么关系?-1.jpg
0 F1 y0 G; e- ^
历史地位
$ _/ _- c" Y, d! w& o
1 A3 B) D8 e  j- W6 ]* `我们知道,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性始祖,位列上古三皇之一。那么伏羲的地位如何呢?2 G1 b$ R  g3 v( \
伏羲被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可以说,他的地位超过了女娲与炎黄。
9 V- M! [; M&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伏羲除了中华血缘始祖的身份之外,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
! Y% \! q6 w: c- n' F2 |+ ?伏羲作为中华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部落领袖,他的多项卓著的发明与创造,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8 [8 Y; I7 H0 R相传他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结网渔猎,驯养飞禽走兽(故称庖牺氏),发明文字与书契代替结绳记事,制定历法,发明琴瑟等乐器与音乐,(与女娲)制定了婚姻嫁娶制度,创造了姓氏,创始八卦以解释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等等。  K6 S9 A1 K' x  l3 y+ U. Y
此处着重讲述婚姻制度,姓氏制度,以及八卦的来历。
: e9 t# P% Z$ k3 C8 |9 m: p& j8 g- I婚姻制度与姓氏
. L+ u- b! q9 F& i5 F5 k1 l/ E- C
: \& q$ F* Q' t' A0 O7 z
中华始祖伏羲来自何处,伏羲与女娲,炎黄是什么关系?-2.jpg

8 e. |; _& P% U. @伏羲所处的时代,社会形式正由母系氏族社会结构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 x9 u9 F$ M; B# I# K, x
在早先的母系氏族部落,实行的是族内群婚制度,男女婚配不论血缘辈分,随意结合。孩子生下来由母亲抚养,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r' x9 m. \' l. w
事实上,女娲伏羲本身就是这种落后婚配制度的后代以及参与者,他们既是夫妻也是亲兄妹。
& `3 D7 Z( q* C) \; d6 _. W但很明显这样的婚配乱象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而伏羲女娲认识到了这一弊端,所以创立了男女对偶结合的婚姻制度,禁止族人任意结合。
) X! S3 ^: T/ D不仅如此,伏羲还对婚姻制度加以改进。他改族内血缘婚为族外婚,以此杜绝近亲结合与乱辈分结合。为了保证这一制度顺利实施,他创始了姓氏,用于标志识别每一个人的血缘与部族来历。! Y& j% h# U5 b9 H* C
众所周知,姓氏代表一个人的血缘祖先来历,但以前的姓氏概念与现代的有所不同。上古时代的“姓”和“氏”代表两种不同的含义。
( c$ b; @. ~8 ~. k4 H9 A2 G* l那时候的“姓”代表的是母亲一脉的血缘传承,换句话说,上古母系社会中,子女都随母“姓”,所以姓字是女字旁。
, t: T- ~  `( k. k6 K伏羲在“姓”的基础上加上了“氏”的概念,以代表人的宗族部落来历。也就是说“氏”的字眼代表的是一个人的部落归属。
* O9 t. }$ e6 w* z5 z! I# M氏族部落往往以所擅长饲养的养动物或植物、居所地点、擅长的技能等等为“氏”。比如: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有蟜氏,黄熊氏(伏羲部落),有熊氏(少典与黄帝的部落)等等。, m! Z8 \8 w. I7 P) H& S' R
随着母系氏族制度向父系氏族制度转变。“氏”代表部落归属,其实也表达了个人的父系宗族的来历。于是一个人“姓氏”信息就可以同时表明他的父母双方的血缘传承关系。根据姓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双方的血缘关系,避免近亲结婚。0 A, |1 {* ~2 M- O7 w5 L  x# k
除了发明姓氏制度,伏羲还制定了男女嫁娶的礼仪,规定婚嫁以鹿皮作为聘礼。这给人类的婚姻结合行为附加了文化含义。9 _3 q" q& _5 v  V
综上,伏羲创立婚姻制度与婚嫁仪式,使得男女结合成为一件庄重且喜庆的事情,而不再是随随便便胡乱搭配。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l7 o' e0 a) `5 p9 x0 I0 U
伏羲画八卦
; @/ K0 f* l4 \5 ]4 t' Q$ }) r8 w$ G, d5 _

* z9 \+ n: v# H3 p# }8 X相传在伏羲所处的时代,部落民众生产力非常低下。尽管人民辛勤劳作,却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是无法抵御各种恶劣气候带来的灾难。
  m3 q3 p2 F  q0 I) ^) V% _9 H5 Z- A面对这些困难,部族民众常常来求助于伏羲,但伏羲也无能为力,这令他感觉迷茫和困惑。( U/ {# d+ @8 @
他时常在劳作之余,独自一人坐在山上观察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风霜雨雪的变化,试图找出其中的运行规律,以帮助族人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预测与避免自然灾害。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他一无所获。
+ u6 g5 M7 `7 s5 G. h  I4 p一日,他独坐在渭河岸边,突然看见对岸的山中石头中开,从裂缝中飞出一只带翅膀的形状像龙又像马的奇异生物,姑且称之为龙马。龙马飞到了河中央降落在一块石头上。2 j8 O/ b( |$ _9 w' {
伏羲好奇上前观察,只见那龙马背上长有奇异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此图案即传说中的“河图”)
' Q6 |; k" e$ D% ?/ p  U5 D/ |伏羲在附近采摘了一根草梗与一片大树叶,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
8 I) P( F2 g% G5 X9 g" H4 ?% O. S伏羲回来后日夜研习此图,并结合自己长时间观测自然现象的一些心得,突然领悟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原来只有阴阳两种东西。2 m" p. V: Z5 h4 i. Z# H; Y
而龙马图案其实是对阴阳二种对立性质的组合变化。如果以长横线代表阳,中断的横线代表阴,那么三根阴阳符号可以组合出八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八卦。  _8 W! H& U: }0 F; g& N
伏羲将这八种组合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界的基本现象,以此分析与预测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 H. m. F0 e# Z9 O. R: W这就是伏羲画八卦的故事。据说伏羲在八卦的基础上,还创立了易经理论。
- E5 z7 E3 y7 m5 S6 O4 y& U0 s“三易”之首《连山》就是伏羲所作。另有《归藏》为黄帝所作,《周易》为周文王所作。前两本已经失传。如今我们接触的易经只有《周易》5 d  J$ U+ C& v  r$ b8 t3 M! l
除了发明八卦,伏羲还亲手创作了龙图腾。
3 M9 b* b+ \* i7 q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虚构了一种神秘的生物——龙,并以此作为部落的图腾。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说法就由此而来。' {  O2 R# z: Y  i6 o; V$ o
伏羲的故乡
0 n! D% `7 h& U  `  t, P3 H, j  D/ j, m

6 J6 N) [* a" N7 t; ?* a4 F% @8 D( R有史料记载:伏羲之母华胥氏曾游于“华胥之洲”,遇青虹绕身,随之怀孕,并于成纪(今甘肃天水)生下伏羲。天水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并保留有伏羲庙。
+ r' R% I) x: X- u6 Q! p另一个神话则在上文已经被提到:即华胥氏于雷泽涉雷神足印怀孕生伏羲。此外有史料记载:伏羲为“泰帝”,曾居泰山,而伏羲母族华胥氏部落曾居山东济宁泗水一带。+ b! M$ I6 t. r
此处伏羲的故乡到底是甘肃还是山东存在争议。以下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 A  Z" C6 r2 L' \6 B个人认为伏羲母族华胥氏发源于上古东夷(今山东一带)。而女娲伏羲也出生于此处。
1 F: R! D) W2 _. K" Z# N华胥部族最早聚居于泰山,这应该与一场史前大洪水有关。上古神话有女娲伏羲兄妹洪水逃生,幸存于昆仑并结合繁衍后代的传说。此处的昆仑并非现在的昆仑山,而应该是泰山。. ~' [3 w, Z" P6 M5 p
关于史前大洪水,世界各国的远古神话都有记载,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上古女娲伏羲时代皆有与洪水抗争的历史遗迹,也佐证了这一点。6 I" i4 i0 X1 r* h8 g: i
洪水褪去后,华胥氏以及族人向泰山周围发展,并聚居于山东济宁一带。
! m+ b/ ?  _) l1 Q随着部落人口增加,食物来源不足,华胥氏带领部分民众向黄河中上游迁徙,而留下女娲伏羲领导本地其余民众。所以有史料记载:伏羲最初落定都汶上(今山东济宁)。
& o9 _1 R, R; Z/ A3 q* k5 |华胥氏向西迁徙曾到达陕西蓝田,华山南麓,甘肃天水等地,并都建立过大型的部落聚居点。后来伏羲可能也都来过这些地方,一为传播先进文化与农业技术,二为看望其母亲。
4 d. v7 Y% I- D5 W. U: y4 L伏羲与女娲的部族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与迁徙过程:随着部落繁衍扩展,出现食物与资源不足的情况。于是伏羲女娲带领部分民众向西迁徙。而留下的其余部族后裔则发展成为后来东夷各部落。(详见本文下一段)
+ Z, z: l6 }( c0 h! @女娲伏羲带领民众最终在陈地(今河南淮阳)落脚并建立聚居点,名为黄熊部落。
0 i1 w! w0 X0 X而后,伏羲女娲的儿子少典,于姬水流域建立了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少典生黄帝和炎帝。黄帝继承了有熊国领袖地位,并引领部落发展壮大。炎帝则于姜水流域建立了姜姓部落。* V2 Q2 C/ {: a2 r$ S! h5 _0 O
青帝,太昊,伏羲6 t" O, Q1 p; A6 e& M( |
( U) r) I% U0 l+ T# Z
中华始祖伏羲来自何处,伏羲与女娲,炎黄是什么关系?-5.jpg
6 A# W  o+ t  x: d+ Y7 l3 J
伏羲因其对中华文明的卓越贡献而被尊为文化始祖,而且还被后人封为“五方天帝”之一:东方青帝,太昊。此处,关于伏羲与太昊是不是同一个人,存在争议。2 z" m1 z. g( I9 P6 Y7 R* r
个人认为伏羲和太昊应该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存在血缘关系。理由如下:& _3 k: C, a1 f3 W4 F. C
太昊是上古时期东夷部落的领袖,风姓,曾建立了颛臾方国。9 S+ Q3 J( ?( A! x: ~! p; p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载:“伏羲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由此似乎可以推断,太昊是伏羲的后代。  [, q+ \+ V' h+ b6 W0 V
在西汉之前的史料中,伏羲是伏羲,太昊是太昊,没有提到二者同体。可能正是因为两者都发源于东方,而且都是风姓,有血缘联系,所以后来被混为一谈。# U4 e6 P: u$ j  }' t% g& h5 w* ]; a
但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如果伏羲不等于太昊)伏羲的地位无疑要高于太昊,所以被封为东方天帝的应该是伏羲。后人可能把伏羲太昊合并之后,才以东方天帝太昊代指伏羲。9 O( t' M# u7 Y- |, S5 Z
此处还有个问题:青帝和伏羲或太昊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 h3 q" F5 }, n) M4 G青帝是先秦祭祀的天神。居东方,摄青龙。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个人理解青帝是一个原生的天神,不同于太昊伏羲——由历史人物死后飞升而来的神。9 G( Y! @4 |$ Q
而且在汉代以后,才有将青帝,太昊,伏羲合并为东方天帝的说法(这可能是因为三者都带有东方的属性吧?)
, L: H7 D2 Q9 a3 ]- r综上,青帝和太昊,伏羲,应不等同。8 f; S2 J0 B' P/ T
伏羲女娲的后裔
$ c* p; ?/ e. |7 D: T( y. X- B" \/ |; J: p
中华始祖伏羲来自何处,伏羲与女娲,炎黄是什么关系?-6.jpg

5 U( K. |% |5 k/ @' k: b: I" F5 z! ?4 r4 Z; ]9 B  c
下面我们两说说伏羲(与女娲)的后代,以及与炎黄的关系。2 F8 s7 T+ @& a( O6 |0 S
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为有熊氏部落领袖,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附宝”和“任姒”,分别生下黄帝和炎帝。0 h3 K5 ?! l3 j9 z
此处“有蟜氏”据说是一个以蜜蜂为图腾的姒姓部落。有观点认为有蟜氏就是女娲氏。如果是这样,也就意味着附宝和任姒也是女娲伏羲的女儿。/ e' \& D7 R+ l5 z( A( m# f2 v
但我个人不太认同这个说法,因为女娲风姓,部族以蛇为图腾。不管是姓还是图腾,两者都不相同。
  y5 ^% E& o5 H5 q另外,如果有蟜氏就是女娲的话,那么少典娶的就是自己的亲姐妹,这岂不是违背了伏羲设立婚姻制度杜绝近亲结婚的初衷了?% E+ l: D% t- {4 B, M- O
除了少典,伏羲女娲有女儿雒妃(宓妃)。雒妃因游洛水溺亡,死后被天帝封为洛神。关于洛神还有一个故事,涉及到很多其他上古神话人物,见后续篇章讲述。! ?; l1 q7 @# @. c& d: s
本文由颛煜原创,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友善探讨,谢谢!
& n& b! {' X; x  v( Q' I) B7 f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