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 o' | ^; B7 R“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公元1368年,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大明。公元1644年,朱元璋的十世孙崇祯皇帝朱由检绝望的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杀,34岁的他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朱明王朝对中华大地长达276年的统治。6 O& F( b, b0 @2 m* J+ }! O0 X
在这276年间,大明王朝一共产生了16位皇帝,这16位皇帝之间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祖孙,有的是兄弟,有的甚至素未谋面。他们或英明神武,或昏庸懦弱,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可谓是性格迥异,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6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来回顾这16位皇帝的传奇故事。
1 i* d4 b/ X8 I9 l* s明太祖 朱元璋 年号洪武 在位31年
- G5 B9 O0 b( L a3 ?. ]" P
+ B4 g! |; {8 x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毫无疑问是明朝16帝中功业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皇帝,不但功业最大,他还是明朝最长寿、生育能力最强且最勤政的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把“封建帝王”这个职业做到了极致。
6 X2 B" y) E5 @" W, u! [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他16岁时父母双亡,自己被迫出家为僧,25岁离开皇觉寺投奔了红巾军,从此开始了自己金戈铁马打天下的人生。他41岁基本统一了全国,登基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在位31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勤政不怠,开创了明初的“洪武之治”,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之一。
2 h2 J! }. n' F2 m
* D& }& e/ A$ T# a; Z( u4 Q8 F9 Z) H7 B% s; J( p& D) h
明太祖朱元璋AI修复画像
$ O& m! }& s$ D( c- a同时,作为个人来讲,朱元璋又是极度悲剧的,人生三大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一一发生在朱元璋身上,纵然贵为天子,朱元璋也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他去世之后,大明帝国也完全背离了他的宏伟设计,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而去。
% C$ S; I+ ]& `# e6 W) m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享年七十一岁,上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L6 T( M+ h# E: p. n/ m& w
明惠帝 朱允炆 年号建文 在位4年
( ^# u- U) w$ \6 W7 ?9 W5 ?
; m! v; @' f/ G$ t! x作为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可以说是一位极为特殊的存在。他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他的父亲虽然是贵为皇太子的朱标,但是他的母亲吕氏只是太子嫔,因此他原本既不是朱标的嫡长子,也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大明帝国的皇位看起来似乎离他十分遥远,可是上天却偏偏选中了他。, o. D9 J1 Z( ^0 i! O2 i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悉心培养的皇太子朱标突然去世,大明帝国储君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在处理完朱标的后事之后,朱元璋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朱标当时事实上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明确将来会传位于他。
$ r; x- B6 k4 M2 [0 j可是显然这份任务对于年轻的朱允炆来说太过于艰巨,虽然朱元璋已经为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将开国功臣屠戮殆尽,但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朱允炆最终为自己不成熟的“削藩”行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了皇位,从此不知所终,他的下落也成了困扰历史学者600年的“明史第一谜案”。5 E p+ k" }, X1 J2 z
- L- z: U9 W& _1 @5 K
- y! N: n4 I3 w$ j' j: J$ S n* ?3 b
1 x7 ]- u2 R- U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即位,到建文四年(1402年)失踪,朱允炆短暂在位4年,终究失去了原本也不属于他的皇位。
" ~, _6 O. R9 ]* J# I明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 在位22年: Q: O; M" X: D$ K5 R' H
: U# P3 \3 H. K在很多人眼里,明成祖朱棣所建立的功业丝毫不比朱元璋逊色,可以说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大明王朝,但是没有朱棣大明王朝也就不可能享国276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朱元璋是开创之功,而朱棣则是再造之功,正是朱棣奠定了大明276年的基业。
R2 l& q$ l) b" X9 m朱棣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此时正是他的父亲朱元璋跟陈友谅打仗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据明史记载他的母亲是大脚马皇后,但是据现代明史专家考证,他的生母并非马皇后,事实上马皇后根本没有生育过孩子,他的生母应该是碽妃,这个碽妃很可能是一名高丽或者蒙古族女子,也就是说朱棣很可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2 m8 n4 i/ K+ |: G* x# {洪武三年(1370年),十岁的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成年的他离开南京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夺位。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 w: E* a) \0 p4 p) S" y" o. X4 f; e1 ~
U- u/ A" t! L
明成祖朱棣AI修复画像
3 y! r' C8 ^& B, a0 ?朱棣在位期间做了太多的大事,他创立内阁,迁都北京,疏通运河,五征漠北,六下西洋,修撰大典,这些事情在当年毫无疑问是“国家级”的大工程,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容易做成,但是朱棣却同时完成了以上大事,今天的我们实在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和能力。
! V3 L+ d {* Y4 Q! _7 g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回京的途中驾崩,享年65岁,上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长陵。( m$ E7 f4 k. S1 ]. j% B0 T
明仁宗 朱高炽 年号洪熙 在位10个月6 V4 V+ ]$ c" {) b
j* G2 e% {& `% a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对明朝政治有着十分深远影响的皇帝,他仅在位十个月却流芳百世,可以说他这个皇帝当的很“值”。
* T" ~! @$ N* A) B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他的母亲是开国大将徐达的长女。他3岁时跟随父母前往北平就藩,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成年的朱高炽就将会被立为燕王世子,在父亲朱棣去世后继承燕藩的王位,并在北平当一个逍遥王爷直至老死。) O# Y( U2 _* m( \+ L) z' j
可是人生往往不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在自己的父亲朱棣靖难夺位成功以后,他被父亲立为皇太子,成了大明帝国的储君。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榆木川驾崩。八月十五日,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 E' ^6 [* _# t) R _
) [$ f, e& ^9 h$ }) \
- s! u1 N }% c* p影视剧《大明风华》中明仁宗朱高炽形象
0 T/ I% r; B) x1 ]" M他即位后一改父亲朱棣和祖父朱元璋刚猛治国的风格,与民休养生息,使得大明帝国这趟高速列车逐渐平稳了下来,进入正常的行驶轨道。正是在他的统治之下,大明帝国开启了未来十年“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I& s5 A% |4 C N$ o4 n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驾崩,享年48岁。上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献陵。
6 \4 X' q7 X0 B3 z* G( O明宣宗 朱瞻基 年号宣德 在位10年
+ B; n# s4 T. ]; Z) y3 p/ I9 G5 a3 |' E$ f$ }, a
明宣宗朱瞻基可以说是大明第一位“风流天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瞻基出生于北平燕王府,他的父亲是燕王世子朱高炽,母亲则是世子妃张氏。他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爷爷朱棣的喜欢。为此朱棣甚至不惜违背礼制,在朱高炽仍在世的情况下,立朱瞻基为皇太孙,隔代指定“好圣孙”为自己的继承人。
! s3 P3 N/ F% k# _+ ["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朱高炽驾崩,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是为明宣宗。朱瞻基跟他前面的四人皇帝都不一样,前面四位皇帝都活的很辛苦,为了国事操劳一生,可是朱瞻基不同,他是明朝真正第一位开始享受生活的皇帝。他喜欢写诗作画,还喜欢斗蛐蛐,外号“促织天子”。为了在自己好好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耽误治国理政,他放权给了内阁和司礼监,贯穿整个大明200多年的“票拟”和“批红”制度正是在宣宗时期完善起来并成为定制的。他统治的十年是大明帝国难得的黄金时代,他也因此成为文治武功都颇为强盛的一代明君。
& B. z$ `; g6 i( U# L" J0 j/ F' A3 |$ R" f7 u8 t$ M
, D6 v8 t+ r: r9 K8 ]% a5 U+ R影视剧《大明风华》中的明宣宗朱瞻基形象
0 p9 z6 Y, W4 W8 R- W5 _3 _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驾崩,享年38岁,上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 O6 ]6 y+ u& j3 [明英宗 朱祁镇 年号正统、天顺 在位22年/ B8 q7 H- e, l' ?: l0 e% V, z) S
. `- Z0 d2 Q5 T( X; i5 m$ v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可以称得上是“昏君”的皇帝,他一手酿造的“土木之变”使得大明差点亡国,他复辟之后又冤杀了对大明有再造之功的于谦,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口碑极差,大明帝国在他手中开始由极盛而转衰。# Y, F. x2 S: D9 @6 V
朱祁镇出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他幼年极为受宠,刚出生三个月就被父亲宣宗立为皇太子,是大明年龄最小的皇储;他九岁时父亲去世,他登基即位,又成了明朝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即位十四年后意气风发的他率领大军御驾亲征,结果被蒙古人俘虏成为阶下囚;被俘一年后由于失去了利用价值,重回故土的他又被自己的亲弟弟囚禁;七年后,他被一帮政治投机份子拥立复辟,奇迹般的再次成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
/ }! O1 F+ \7 I' z/ M, K7 b" V3 z# q' y( w* D. M$ `
5 s# H; w3 y6 D- G7 y3 s. c+ g影视剧《大明风华》中的明英宗朱祁镇形象
4 @! E+ C2 W8 @$ k L1 Y他这一生跌宕起伏,堪称传奇,九岁登基,两度在位,拥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驾崩,享年38岁,上庙号英宗,谥号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9 L! N! b1 o0 k# E3 Y# g明代宗 朱祁钰 年号景泰 在位7年
1 L, o) e X) Y2 r4 M0 f) t1 }) N' j, Y- V
朱祁钰是一位命运颇为令人唏嘘的皇帝。他本可以逍遥快活的当一位王爷,可是在国难当头的危难时刻大家选择了他,他也不负重望,带领大明打赢了极为凶险的“北京保卫战”。可是和哥哥朱祁镇的恩恩怨怨却困扰了他的后半生,最终他还是失去了原本也并不属于他的东西。
/ H1 u* n0 V. j A朱祁钰出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他是宣宗朱瞻基的次子,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弟。宣德十年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自己的哥哥被俘,作为宣宗唯二的儿子、英宗唯一的弟弟,朱祁钰“被迫”当上了皇帝。
8 m6 }+ I7 Z0 E. I. r) j0 f9 W+ q
! z1 h/ o4 R& _4 g+ H3 a
) w$ c9 J! X' Y ?" l影视剧《大明风华》中的朱祁钰形象
7 [3 s- d8 d+ m. ~7 r# H虽然即位时极不情愿,但是即位后他很快尝到了权利的甜头,为此他不惜废掉了自己哥哥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妄图让自己这一支继承大统。可是造化弄人,他唯一的儿子早夭,他也再生不出来儿子,他的美梦始终没能成真,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1 U5 ]: r S3 p/ M
景泰七年(1457年),朱祁镇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的哥哥被一帮投机分子拥立复辟,躺在病床上的朱祁钰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好哥哥亲手夺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久朱祁钰就在悲愤中死去,享年30岁。他死后他的哥哥废掉了他的帝号,以亲王礼安葬于北京西山景泰陵,因此他没有庙号,直到200年后南明弘光帝才给他上庙号代宗,谥号景皇帝。
! V7 U& z- w* g3 Y& Q$ f明宪宗 朱见深 年号成化 在位23年1 R; @. ?& E9 i" H
% C |5 R' ]. Q1 \- Z4 |/ p
明宪宗朱见深算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但是受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恋母皇帝”上。 \" b3 w( J/ d
朱见深确实“恋母”,他的恋母源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出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在他仅仅2岁时就爆发了“土木之变”,他的父亲朱祁镇被俘,他的命运也变得多舛起来。为了确保将来皇位还是由朱祁镇这一支继承,孙太后和于谦等人在立朱祁钰为皇帝之前先立2岁的朱见深为太子,可是自己的叔叔即位不久就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
* r3 Y1 b- t: D2 W9 J: O+ h! p8 g& l, j
! V$ q3 S' S6 @6 o6 C9 N明宪宗朱见深画像 ) \' i7 {- |8 w/ I( Y
没过几年他父亲朱祁镇又重夺皇位,他又再次被父亲立为太子,再次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储君。而此时的他年仅10岁,10岁的他已经经历了别人10辈子也经历不了的大起大落。而在他最困难的那几年里,有一位姓万的宫女一直不离不弃的陪着他,照顾他长大,因此从他19岁当上皇帝开始,他便不顾太后以及群臣的反对,专宠这位整整比他大17岁的女人。而在万贵妃去世仅仅几个月后,宪宗便也驾鹤西去。如果朱见深不是皇帝,而只是一位普通百姓,那他的这段爱情故事相信一定会在民间传为佳话。
7 P# `2 u% g2 V' S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见深驾崩,享年41岁,上庙号宪宗,谥号纯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茂陵。
3 [$ n& T' m( K m, D/ E明孝宗 朱佑樘 年号弘治 在位18年
2 z: J" }4 r0 d* t" f+ v( u- R0 n& e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因为他创造了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记录:贵为皇帝的他一生居然只娶了一个老婆,他因此成为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
3 R4 t( U7 t! b0 [1 F朱佑樘出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他的母亲纪氏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只因被明宪宗朱见深宠幸了一次就幸运的怀上了他。可是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就不幸离开了人世,为了防止被宪宗宠幸的万贵妃迫害,宫中好心的太监和宫女将这个可怜的孩子收养了起来,直到五岁朱佑樘才与自己的父亲相认。
% l6 T9 t0 { N& x7 h0 u. M- o
: f8 [/ z6 N* W, k( U) ~+ O
+ \) {+ f/ P/ r n: k5 {) N明孝宗影视形象
, X' ^ k6 @: Y4 I8 N8 t7 A由于是父亲的长子,朱佑樘很快便被立为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见深驾崩,朱佑樘即位,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童年的特殊经历造就了朱佑樘宽厚仁慈的良好品格,父亲悲惨的童年经历和母亲悲惨的身世也深深影响了他。为此他只娶了张皇后一人,他跟张皇后就跟民间的夫妻一样形影不离,白头偕老,并被后世传为佳话。
! @: J. f n0 ?6 ^6 X6 N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享年36岁,上庙号孝宗,谥号敬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泰陵。" }' A! Z2 W( v
明武宗 朱厚照 年号正德 在位16年. a8 l# K1 C2 L* r" M4 p0 t. a9 W
1 e' [+ l P8 i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最会玩、最出格、最能折腾的皇帝,没有之一。同时他也是明朝唯一一位生不出孩子的皇帝,这也就导致了明朝皇位的继承在他这里偏移,这对整个明朝命运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7 Y$ M& M$ j" q4 T) e9 z: `
朱厚照出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他是父亲明孝宗朱佑樘的独生子,刚出生五个月的朱厚照就被父亲立为皇太子,是大明帝国最“根正苗红”的皇储。小时候的朱厚照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的“天之骄子”,可以说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3 A# L- b8 O/ H. D. ]) V' }
$ ~! O8 f4 ^: ]$ { Q
. b2 z5 K' q' ^/ P0 L; h
影视剧中的明武宗朱厚照形象
/ e4 l/ m( b4 D6 J2 d; D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年仅15岁的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皇帝宝座,从此朱厚照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皇帝不能干的事情他都敢干,修建豹房、强抢民女、廷杖百官、御驾亲征、巡游江南等等,他在位十六年,可以说足足折腾了十六年。可是乐极生悲,在从江南巡游完回京的路上他不慎落入水中,染上了重病,从此一病不起。
% E1 R) v* q& I' u1 h; F& x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驾崩,享年31岁,上庙号武宗,谥号毅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康陵。" ]* D, r+ J/ f) `9 `
明世宗 朱厚熜 年号嘉靖 在位45年
3 W, \* n3 {$ N6 S+ A3 {% C/ o+ p7 R, M ~3 p9 r$ Q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冷血、最自私同时可能也是最聪明的皇帝,他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统治了大明帝国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他们祖孙手中,大明帝国逐渐滑向灭亡的深渊。
8 j, x, o. B, I) c正德二年(1507年),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府中。他的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四弟。正德十四年(1519年),父亲病逝,朱厚熜以世子的身份继承了父亲的兴王王位。仅仅两年之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武宗无子,且武宗又是孝宗唯一的血脉,这就导致孝宗这一支绝了后,必须要从孝宗的父亲宪宗的后代里面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A9 |, l' u6 G* z- L
就这样,远在湖广的朱厚熜就幸运的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选中,以藩王的身份来到北京入继大统,改元嘉靖,是为明世宗。年仅15岁的朱厚熜很快便展现出了他非比寻常的政治才能,孤身一人来到京城的他为了给父母以及自己争取合法身份和地位,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大礼议”事件,打压了朝廷中一帮爷爷辈的文武权臣,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 w" d- h+ d: q
/ a: }; [' B+ C$ I" o
. {4 [& f0 W' b, @# f
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帝形象 3 H7 v0 w; e+ L
在发生了差点被十几个宫女勒死的“壬寅宫变”事件后,朱厚熜从此移居西苑,整日沉迷炼丹修道,将近30年不上朝。虽然不上朝,但他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自己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在他统治期间,大明第一奸臣严嵩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大明帝国从此走向衰落。6 I( t, l0 c1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驾崩,享年60岁,上庙号世宗,谥号肃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永陵。
6 \- q* e O" ? q$ ~& r) y明穆宗 朱载垕 年号隆庆 在位6年! F7 x6 ?# _* n2 K" D, x9 S% _
# i* v7 l# v: c. R- v, }6 F明穆宗朱载垕是明朝比较没有存在感的一位皇帝,他的前一任嘉靖皇帝和后一任万历皇帝分别在位45年和48年,创造了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和第一的记录,他夹在中间位置比较尴尬。* ~, j6 e6 F4 L+ {1 @7 K1 n: I! q
朱载垕出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他原本只是父亲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但是老大和老二先后去世,他便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但是他的父亲听信方士的谗言,说“二龙不能相见”,因此基本不见他,也不立太子,父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冷淡。8 T& b$ v! e! B- g6 h/ A: v: q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驾崩,朱载垕以裕王的身份即位,改元隆庆,是为明穆宗。他在位期间任用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帮贤臣,革除了父亲在位时的一系列弊政,并主持了“隆庆开关”以及“俺答封贡”两件大事,扭转了大明的颓势。& ^6 a, p% s+ i( O" j/ @
/ }" L6 L" D. ?0 A
" y8 m5 d2 ^6 q0 p v* f2 Z# ] \/ ?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明穆宗形象
) a5 z4 k9 j3 \% R. {可能是之前压抑的太久,即位后的朱载垕纵情声色,身体则每况愈下。隆庆六年(1572年),在位仅6年的朱载垕驾崩,上庙号穆宗,谥号庄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昭陵。
: B- s, h, D+ B& U7 Z& o明神宗 朱翊钧 年号万历 在位48年
. O0 W( c" e& U. J
9 F5 H8 r3 [; o/ g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口碑最差的皇帝之一,可能也就比天启皇帝朱由校略好一些。他统治了大明整整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他将近30年不上朝,后期几乎不理朝政,国家正是在他手中病入膏肓,濒临灭亡,因此清朝修《明史》时毫不客气的批评道:“明之亡,实亡于万历”。' B4 T, W8 e* c8 z7 N" _
朱翊钧出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跟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是皇三子,但是他也同样十分幸运,老大和老二都早夭,因此他也就成为了父亲事实上的长子。隆庆二年(1568年),6岁的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仅仅4年之后,隆庆六年(1572年),朱载垕驾崩,朱翊钧即位,改元万历,是为明神宗。. ?: z/ v% D7 T, R6 ^1 Y" F* L
& a/ w' {: g3 b2 i- C+ G$ o6 c, `3 `' L
0 R2 I, l- s* t: R+ `3 U3 ]影视剧中的万历皇帝形象
( J9 A! X, a5 e c. q2 t* G4 S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是明朝即位时年龄第二小的皇帝,仅次于9岁继位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初,在母亲李太后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用心辅佐下,一时开创了十年的“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可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小皇帝对于首辅大人独断专行的不满便爆发了出来,他下令抄了老师张居正的家,对张居正及其“党羽”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 H) f3 p6 K- z' z1 v7 [" `, N. Q后来的朱翊钧逐渐懒政,因为爆发了不能立自己心爱的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的“争国本”事件,朱翊钧开始了跟大臣们旷日持久的对峙。他心灰意懒,不理朝政,而且四处派出矿监税使,搜刮民财,导致民怨沸腾。东北的女真人也开始逐渐崛起,辽东的局势也每况日下,渐渐失控。
8 d' t2 g; m+ x" j3 Y p8 a& E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驾崩,上庙号神宗,谥号显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定陵。
- _$ b+ n% I5 Y* F! j" U3 l明光宗 朱常洛 年号泰昌 在位1个月0 \3 n) D7 T3 K# y1 X3 ^8 }0 l2 u
3 k2 B" _5 L: T" r明光宗朱常洛毫无疑问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最悲剧、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没有之一。
/ E- ^7 z' s: T. L0 Y; ?; F1 X: q$ |* E朱常洛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他的母亲王氏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地位低下,因此朱常洛虽然贵为皇长子,但是从出生之后就不被父亲喜欢。他父亲更喜欢宠妃郑贵妃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一直谋求立老三为皇太子。自古废长立幼都是大忌,因此这一行为遭到了群臣的坚决抵制,为此他父亲和群臣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争国本”事件。' n( n X" R8 Q/ T9 s0 |5 G' ~
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将近二十岁的朱常洛才终于被立为皇太子。但是父亲对他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皇三子也一直在京城觊觎着皇位,朱常洛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又熬了二十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驾崩,苦等了39年的朱常洛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 y: [3 A% X0 W/ X! |
5 g5 V+ A4 ]/ ^; m5 q& j
; K% i5 z4 R+ J/ `6 @明光宗朱常洛画像 7 t( \/ p# W- W y# ^) e4 Z
但是由于常年心情压抑,他本就身体不好,再加上即位之后开始疯狂释放自己,纵情声色,他仅仅在位一个月就暴毙而亡,享年39岁,上庙号光宗,谥号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庆陵。
1 m. c" |# T& X( {) r明熹宗 朱由校 年号天启 在位7年" { q( n* c% W, w9 {
6 u! u" o+ L; A5 F! H' s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皇帝,没有之一,因为在他当政期间诞生了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最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可是我必须要说,朱由校的无能和悲剧是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的,他自己也是受害者,对于自己悲剧的人生他也无可奈何,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也没办法过多的苛责于他。
0 J/ Q& t; P) P3 e3 Y3 W v朱由校出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他的父亲就是上面我们刚说过的明朝最悲剧、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母亲则是一名姓王的选侍。由于父亲自己自身都难保,因此朱由校根本得不到父亲和祖父的关爱,也没有受到像样的皇家教育,从小就几乎被所有人忽视的他就像皇宫里的“野孩子”一样慢慢长大。
( }0 `- a; H! I# s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他爷爷万历皇帝驾崩,八月,他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九月,他父亲突然暴毙,默默无闻了17年的他瞬间从“后台”被推到了“前台”,他被群臣拥立仓促登基当上了皇帝,改元天启,是为明熹宗。% V4 y5 M" @4 j
- d: \3 M2 c% b8 D& z' p$ q0 x9 m( Y
+ V6 o4 k2 Y6 S' k8 q! F
影视剧中的朱由校形象 ; ~! S) ~5 S) S2 F! E
可是16岁的朱由校根本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他对权利和女人都不感兴趣,反而终日沉迷于木匠活。可能是从小缺爱的原因,他极度宠信和依赖于自己的乳母客巴巴,而魏忠贤就依靠与客巴巴“对食”从而逐渐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并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他的荒政导致魏忠贤一手遮天,祸乱朝纲,弄得天下大乱,民怨沸腾。8 \- X! Z0 c# K3 `4 I6 u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校驾崩,享年23岁,上庙号熹宗,谥号悊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9 W0 j! m( g& T; V; o$ C明思宗 朱由检 年号崇祯 在位17年+ Y& l4 ?: @* N, k, y8 W$ o
! d( I' a* b; x, R# p7 T3 f
作为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说是16帝中最值得被同情的皇帝之一。明史专家、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曾说,我们可以骂嘉靖,可以骂万历,也可以骂天启,但是请不要骂崇祯,因为崇祯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大明已经病入膏药几乎无药可救,崇祯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恐怕也无力回天,更何况他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3 u. v$ a o F朱由检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在自己的祖父万历皇帝和父亲光宗朱常洛一个月内相继去世以后,他的哥哥朱由校即位,并于天启二年(1622)年立他为信王。
7 ^) u2 L! Y% ^/ A) p! H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朱由校驾崩,由于朱由校无子,遗诏传位于自己唯一一位在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当月,朱由检即位,改元崇祯,是为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迅速铲除了魏忠贤及其阉党集团,并勤于政事,厉行节约,力图扭转大明王朝颓势。
: M4 S: O7 j8 \1 \# p2 z1 h/ k
2 Q( u, D0 f3 k" x g7 r
, Y4 V5 U( N' T0 h; ?明思宗朱由检画像 6 v3 c3 d2 \2 Q1 X5 b$ ?
可是此时的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国内农民军起义声势浩大,如火如荼,东北女真人已然坐大,与明廷分庭抗礼,对关内虎视眈眈,崇祯帝终日忙于救火,顾此失彼,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大明帝国在内外夹攻下轰然倒塌。1 d9 j$ k4 A; V1 I3 X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绝望的在煤山之巅上吊自杀,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大明帝国276年的统治。清军入关后,为他上庙号怀宗(南明政权后改为思宗),谥号端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思陵。* V; P- I3 w/ q. `, [3 Y! f
大明十六帝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16位性格迥异、命运各不相同的皇帝?其实他们也跟普通人一样,很多时候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命中注定的,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纵然贵为天子,他们也无力与命运之神抗争。在研究这些皇帝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能抛开他们皇帝的耀眼光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对他们进行解读,这样或许我们才有可能接近于真实的他们。) [" @6 A0 ^- l) R* m
“读史明智,知古鉴今”,我是明史大观,专注明史研究的历史爱好者一枚。创作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学习明史,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