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

[复制链接]
查看2084 | 回复0 | 2024-2-21 1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非常擅长在饭局酒桌上搞事情谈事情,鸿门宴、群英会、杯酒释兵权等等,谈笑风生觥筹交错,看上去其乐融融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刀光剑影。
, {" r. I4 ^# X) |5 }* L, T, {8 M) d- e8 b$ I6 u; n3 ^+ m
/ K; h( v5 o4 J3 }! J" P2 F* m
酒场如战场,是筹码与智慧的博弈。1863年12月6日中午苏州城,太平天国的八个将军去敌营赴宴,这一去不但八颗脑袋全掉完,还连累了他们手下的两万多士兵被杀害。
+ O! O* C* b5 L+ ~( B( u; Y) V- k8 Q' b

' f, a0 d# _3 W9 ?* v一口菜没吃到嘴里死了两万人,这八位将军错在何处,竟导致如此凄惨的结局?. C0 p: i" P* A4 G

" l6 H) y" j- K+ e9 n( [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1.jpg
6 ~- a6 |+ ]8 m: V" _
卖主求荣八王投降
. P( O/ _7 p* q- r( Y" R7 c5 t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压迫,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又开了过来,鸦片战争带来了更多灾难和矛盾。再加上老天爷不仁慈,自然灾害连年发生,百姓难以生活,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起义。
* H2 @5 Q8 ^+ r. c- T+ J& f8 D, i8 e/ O4 o" r) n

/ k( ^( j+ [* @& ]9 `, f3 _眼看太平军不断发展壮大,咸丰帝急得坐立难安,最后是曾国藩挺身而出,带着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一起去剿灭太平军。双方历经多年如火如荼的对抗,最终清军占了上风,大有将太平军一举剿灭的势头。
3 B) H+ R* e& l5 A3 u% h
7 X/ t, c' q3 N' Z; Y# e0 C# F5 o; |5 G* k- j* n
1863年,李鸿章在英国洋枪队的帮助下,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太平天国苏南各镇,最后陈兵西南重城苏州城下。
2 O9 n( \/ S, ~# w( J) `" V4 M$ w, z1 T/ ^" O: D; [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2.jpg

% m5 m/ w5 \% b  N( {7 J% {/ n然而,这却是一块硬骨头。因为苏州城是太平天国苏福省的首府,交通要道战略要地,还是太平军整个东南战场的指挥中心,所以也是太平军严防死守的一座城。这座城不但固若金汤布满大炮,而且物资充裕。, }. x5 ?+ v9 p( Q& V" Z6 s

  M9 i9 I5 ]; k! X
: y: X- b2 d) P" }7 M, r* t所以哪怕李鸿章将主战场移到了苏州城下,全力攻城,竟然数月也攻不下。而且苏州城中全部兵力估计有4万多,淮军一共也才6万,真要死磕,淮军肯定会有不小的伤亡。
, {0 `, L4 H, I* P1 J4 T
" g' P# b* d* e5 o9 Q
+ X' M/ r6 d4 a但后来李鸿章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太平军其他地方也失守,李秀成带兵去支援。李秀成离开,城里还剩下他的心腹谭绍光,他主张死守苏州城,但另外还有太平天国的八个王(郜永宽、汪安钧、伍桂文、周文嘉、范起发、汪有为、张大洲、汪花斑),以及军队2万余。% N8 \! T4 C+ P* `+ V, t

7 `2 O, z6 F7 U8 x& J: X7 o
3 o, G& a" ]% F* C+ V& k" V李秀成离开,剩下的八个王根本不将谭绍光当回事,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S" F* j' r; v! N0 b& p* m. Z$ C) S9 B' [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3.jpg

0 o5 @. k0 r) `3 o2 i- U) d当时因为英国洋枪队的加入,大炮轮番轰炸,对太平军的士气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都有一种败兵情绪。另外,在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清廷对太平天国将领一直主张招抚,有些还得到了重用。比如两军阵前就有一个榜样,程学启,他原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部下,投降清廷以后,就成了李鸿章手下的一员爱将,很受重用。
* k: }- b# K- ^2 r/ e: L
8 q( M; ~5 a/ e2 F! W, {) R) Q
0 U$ d! T6 K$ A在这样的形势下,洋枪队派出的奸细,打探到了八大将与谭绍光不和的消息,纳王郜永宽有反意,于是李鸿章就利用这个机会,设下了一条毒计,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苏州城。$ x% g2 V: Z) ?5 c# O9 {& `. _+ [

7 {/ K7 m2 T/ y( @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4.jpg
; M  M9 j6 C4 Q9 g2 e
洋枪队
' z" _* o7 ~/ @$ v3 T  _0 S
纳王郜永宽与清朝的一个副将郑国魁曾是好朋友,定下毒计后,李鸿章就让郑国魁和程学启两人,去策反郜永宽。0 K9 v) c' Y  _7 b# P
. C- t# B* `3 T
& z  D* o" T- b1 e5 d( |% \0 R6 L; I
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两人一番劝导,郜永宽便信以为真,他们还定下了计策,杀掉谭绍光,开城门投降。
) n% G; q$ o+ T% Q' {; K3 P, ^  {
& P& S& @5 o% q: ?: g7 R/ d
郜永宽回去又与另外几个王陈述利弊一番规劝,几个王都是一介武夫头脑简单,全都信以为真,以为清廷会如何善待他们。于是李秀成离开才不过三天,他们就以议事为由,齐聚到谭绍光的幕王府,就餐议事,在这个过程中,趁其不备将谭绍光杀害。$ ?# J8 E8 [  S; R4 \) p. ^- E! N: u

( z" i; o6 ~; Y/ o+ y
( s' p1 J3 t; y) W1 H2 v5 u第二天,八个王就雄赳赳气昂昂的拎着谭绍光的人头,找清军投降谈判去了。7 o% ]3 T" ]+ q
6 N7 r/ T- C/ Y) S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5.jpg
, e) g: o( u' n4 T
剧照
7 N* U& |3 _* A; d' \; w( p
郜永宽等人投降后,便大开城门,将清军放进城里,打了大半年,最后苏州这么容易就落入了清军手中。
  E6 y, R: Q' r' z" ~0 c
$ I! j! S5 ]  b: [* |  I
$ f" x+ q. `( B% t5 {9 u( L史上最惨的午餐
1 ]8 @$ ~2 G3 ?- D$ q8 W% N7 h& P: M) \' D: w
太平军这八个王说起来也都有赫赫战功,但也只是头脑简单的武夫,他们只晓得其他投降的人做了什么高官,却不知道今时,早已不同往日。而且投诚以后,他们还干了不少蠢事。% D0 N  W- ?" K8 C) m- n$ K# K
$ w  B+ _5 v  m% Q1 [5 o1 z( h

  S/ ~$ ?; ~' W- v为何说今时不同往日?在太平天国初期中期,势头正盛,清廷是不敢也不能杀降的。因为此时需要“榜样”,只有投降以后过得更好,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降,若投降一个杀一个,那么只会使太平军破釜沉舟反抗到底,会给剿灭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在早期,连李昭寿这种反复投降又叛变的“三姓家奴”,清廷都能让他活着并给与官位,为的就是担心杀降会带来群体的抵触情绪。; s# F+ Q4 A8 d. W/ I$ @
3 H# f% k) w! X8 ^  o! F3 P
/ Y9 k0 u; S2 h# n
但此时呢?太平天国已经被打到老家了,大量根据地被清军夺走,天京都被包围了一年多了,随时有可能彻底灭亡。这个时候的降将降兵,已经没有给后人树立希望的作用了,因为没有后人了。1 e' j! I# U" Q/ j+ W
* _3 D: G* u  V/ `1 {! O5 F

! Y. U* P! s* U2 G# o头脑简单的八王看不清这个形势,心里就认定苏州是一个战略要城,他们献城是立了大功,所以要高官厚禄。“欲求添立二十营,并奏保总兵、副将官职”,这是八王要求程学启转告李鸿章的投降条件。. x$ P. j& J: x9 b

% z0 s7 n& H; p% B, ^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6.jpg
! Q5 r. s, G( p4 q7 {
添立二十营,这意思是要与清军划城而治,我虽然向你投降了,但是我有兵马,这苏州城有我们一半,这不就相当于要当一方诸侯了吗?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在城中设立了关卡,并且拒绝剃发。
, e. F9 j5 d% S1 Z, A/ p) V# c
0 Y% P* z1 g* y5 H
2 k+ U7 A$ |" S他们提出的条件,李鸿章办不到,总兵可是正二品,八个人都是正二品,还要半个城当诸侯,这是来投降的?- u: q  D3 ?: O+ Z" S

) Z" }8 r/ ^# F! ~& _$ G1 T
9 o# Q. K; S9 C- y挟功自傲,在城中驻兵设防,有反叛意图,除此以外,还有人性上的污点。
- r, ]6 o8 ~; K' r/ [6 @9 K$ h6 |4 Q1 R' r) ^7 \9 d2 b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7.jpg
4 d, J  F9 F( D) n7 h  ^/ p
卖主求荣本来就为人不耻,而谭绍光,他是第一批参加金田起义的将领,这八个王不但杀了他,还对他的部下大肆杀戮。被杀的不下一千人,同室操戈如此心狠手辣,这样的人怎能不令人防备?6 E* X- }( E( }8 \* U4 d, z

6 }0 r& W) L$ i+ K! ?3 |& \; `- y6 H8 R, I6 U) R* R
然后就是,太平军有诈降的黑历史仅仅是几个月前,太仓一战,太平军诈降,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出去参加受降仪式,结果被打断一条腿差点丢了命。亲弟弟几个月前的教训,李鸿章能没有一点心理阴影?: t2 _6 U8 {1 e6 A; l

6 W, v# z: z. p3 O
. s4 w+ c! q# L3 f1 s凡此种种,都表明李鸿章对八王的投降,绝对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8 }4 P. s" [" i& H. Q. z" S5 h9 ~3 [1 Y  }+ Q/ N6 u
8 f5 o9 {6 l, F" a* c# X- ~
12月6日,在谭绍光被杀害两天之后,李鸿章设下丰盛的午宴,邀请八王前去赴宴。郜永宽等八人以为是要给他们定封赏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没有任何怀疑,便欣然前往。
  v! w& C: x) d' i. G
4 P4 L- B  Y( j  H. V$ O
- D3 G2 n; V) f  R八人入席就坐,李鸿章便说:“恭喜各位,我已向朝廷请示,你们的要求皆可实现,不成问题。”
0 Q# J5 b8 r2 l- f; e: F6 H
8 D: e. o$ w% ]) I  t$ S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8.jpg
. {" K' }4 {3 D8 Y" j8 d& ~
话音刚落,便有八个兵士每人捧着一套红顶花翎向他们呈递,八个人酒菜来不及吃一口,便眉开眼笑的伸手去接,红顶武服,这绝对是二品高官了。: g) U/ I- Q% I  L+ ^5 R9 G8 G

; Q7 Y/ B" t: y. ~6 k+ |' ^  e3 H# A) V. h; n0 ]& x
八人只顾着高兴,却不知道这八个兵士,都是精挑细选的武林高手,东西还没接到手里,武士手里的刀已经砍上了他们的脖子。6 m2 f# X% x1 }
/ V8 ?4 ~; @. ^; p2 v' k

5 ~' w2 w" O! I' ^4 V. w% ]+ |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郜永宽等八人便倒下归西了。
+ p. s5 l4 \- y, b; v) ^$ R1 Z% Q! }; P) o6 }7 L* S

0 V- m6 I1 B% C7 o5 S7 M0 s- Z他们八人死了之后,李鸿章又带兵到城内将他们的部下家属杀了个便,具体多少难以考证,但以太平天国留守苏州城的兵士数量来说,最少有两万多人。* ~+ M0 b/ G5 T
! {7 Q( S) m6 q, g( S6 S
: F8 r. L9 @" ~$ \" y, _& {( Q
杀了两万多人,最后也只有一个叫戈登的英国人跳出来痛斥李鸿章心狠手辣。他是洋枪队的指挥官,洋枪队提供的情报,拿下苏州城他没有分到好处,最后李鸿章给了他一万大洋,他便也闭嘴了。" @/ W: w1 ]" W4 g
" y8 D% V, k1 ~- v1 D+ k
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餐:8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却人头落地-9.jpg
; b/ e( j; a0 m; ~) \* K/ k/ t
戈登
( V# a6 L7 u4 q# o1 ~0 ^& d
苏州杀降事件,因为太过于血腥残忍,因此成为了李鸿章一生的污点。要说李鸿章心狠手辣不地道,郜永宽等八王,卖主求荣倨傲愚蠢,他们死的也不算无辜,无辜的,是那两万多名兵士,他们只是倒霉跟错了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