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B) ?" L! R# }# p《明世宗坐像轴》 局部
) I- S ~3 F5 f& z) t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驾崩了。 ! U* j$ }6 D; x$ U% s4 f2 n
嘉靖这位仁兄呢,他很喜欢吃丹药,尤其爱吃那种重金属含量超标的。
9 d8 o8 Q4 W1 ^ B; I8 B- A% H我们知道,历史上吃丹求长生的皇帝,那基本上都是短命,比如中晚唐历史上爱好炼丹修玄的几位皇帝,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死的。
( `8 y# V' @3 o/ N嘉靖吃这玩意可以说是从小吃到大,却还能活到整六十岁,可以说是相当高寿了。
8 ]' h5 P7 B' ]3 d6 }1 k. h2 X嘉靖死,继承他皇位的,是裕王朱载坖,也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 ( t3 k1 _$ N( C8 r6 t% U
在此之前,这个大明的太子,帝国的继承人,其实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嘉靖了。
0 S! w7 ^9 B% K' V/ @1 u- R& p# K! d刚才我们说,嘉靖仁兄喜欢吃丹,其实他不仅喜欢吃丹,他还喜欢修玄。 G: C2 Q) i4 q" p
他坚信,自己是神的使者,贯彻落实的是神的意志,所以他和天上的神灵一定拥有某种意义上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7 q( {2 }% I* z0 ~& L' {/ G
为了鼓捣这些神鬼之说,嘉靖还专门在宫里供养了一位叫做陶仲文的道士,跟人家学习这些神奇方术。
D2 u4 R) Y6 c+ e) C* J这个陶仲文,他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是嘉靖精神世界的老师,嘉靖有事没事都会跑去咨询他。
4 ]5 H: @* h# C, @4 j嘉靖十二年,皇帝喜得皇长子朱载基,不过开心没过俩月,孩子就夭折了。
* D" k! V# ~# i; O6 i/ Q/ u嘉靖十五年,皇帝又得皇次子朱载壡,这个朱载壡长到十五岁,也得病死了。 ; b- d8 p: q( v9 J$ G9 Y$ |
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对嘉靖来说当然是不小的打击,朱载壡薨逝的时候皇帝已经人到中老年,他频遭丧子之痛,心里那是相当难受,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去找老道士陶仲文解惑。
3 k# b- y+ K7 O, m w2 [! _7 Q; h
/ g W" ~* a6 g5 q, w
; b# B$ P3 Z- M8 Z(炼丹修玄) ; d" F+ a1 ^$ \0 L
老陶啊,你说这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老天爷怎么接连夺走我两个儿子的生命呢?
9 i, y# t: F0 Z# M: ~, m对于嘉靖的悲伤倾诉,陶仲文心里是没什么感觉的。 % M' I. F0 b* [! ]: Y8 l
那是你儿子死了,又不是我儿子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 H& s, o* n6 w# g: j- d我给你炼丹,你给我发工资,你可没说我还得兼职你的创伤科心理医生啊? 8 C( b3 R4 @0 b( U1 `, |
陶仲文心里烦,但毕竟这是皇帝,是君王,人家风风火火的跑到这里来找你诉苦,你必然得想个解决办法。 ; H# B' e _) V4 D& t
陶仲文是思来想去,最终胡诌出了这么一条理论: " b/ T( b! O# i; {/ @6 l8 h- S9 B
陛下这俩儿子死,不是横死,不是暴死,而是有原因的。 / E) r ], P. G+ Y; v$ \
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陛下是真龙天子,是大龙,陛下的儿子们呢,也是真龙,但他们还不是天子,所以只能是小龙。 8 _# Y. |3 }+ @* L& Y: f0 j0 G
小龙到人世间见了谁都不害怕,什么豺狼虎豹他们都无所畏惧,但他们唯一不能见的,就是大龙。
( d; d' R+ _3 T& a- }, H3 A5 t$ R" E小龙见了大龙,一来畏惧,二来自惭形秽,那就相当于是被震慑住了,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问题,薨逝就在情理之中了。
9 @4 h( ?7 }1 H. Z# y陶仲文一顿扯,嘉靖老兄可以说是深信不疑,连忙追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1 A7 d! M+ K! x' u
陶仲文一清嗓子大手一挥,表示办法当然有,其实也很简单,以后陛下再生儿子,再有小龙,别见面就成了。 2 Q4 m/ e, y+ s0 P9 r
嘉靖呢,他死儿子还真是死怕了,从此之后可以说是严格遵循这个制度,以后再生的儿子,他是能躲着就躲着,能不见就不见。 3 C% |) X# [* f8 ?- O
' l" c5 V0 x m
e% C& P8 d' t6 b$ m
(景王 朱载圳) ( S0 j6 g" ~' k% B7 i- D$ N7 o
后来嘉靖又有了俩儿子,一个是景王朱载圳,另外一个就是隆庆,当时是裕王。 . [% Z% ~1 ]' i m! B5 V& W) g
这俩儿子,基本上从出生到长大,他就完全没有对父亲的印象。 8 S3 [1 ~: M+ ]( @7 \* H
虽然说俩皇子没见过父亲,但是嘉靖很显然对景王朱载圳更为偏爱。
& x" t( u/ h0 `2 k# s因为,朱载圳是第三子,而朱载坖则是第四子,受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影响,嘉靖更希望长子能继承皇位。 0 o8 |+ ` [4 b6 a U' [
老皇帝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他还召集大臣,和臣下提到当年成祖朱棣册立皇储的事情。
4 M7 y+ W9 W; P; I$ ~; P他提这个干嘛呢?当然是对朱棣坚持立长的行为感到欣赏。
3 b- {- \" I7 d' k所以,在储位争夺的较量上,朱载坖从生下来就输了,就因为他不是长子,所以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优秀,怎么证明自己,皇位跟他也是完全无缘的,就更别说朱载坖平时根本见不到皇帝了。 , ?3 p" j1 F, ?. I0 _% q% Q
这叫什么,这叫命里八尺,难求一丈,这叫做万般皆是命,半天他不由人呐。 9 j, }0 t! e4 p& F! J/ z
但是,历史总是出人意料,这个胜券在握的景王朱载圳本来已经躺好了,已经准备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了,谁知道,一场疾病很快摧毁了自己的身体,朱载圳没扑腾两天,也死了。 , P' W- {, i$ X! q3 t7 \: Z) P
朱载圳一死,朱载坖成了嘉靖的独子。
6 y, d B5 k! U+ |独子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老皇帝没得选,你喜欢也是他,你不喜欢也是他,这个本来无缘皇位的朱载坖,反而当定了大明新帝。
, E( Q. [5 p D8 u. t H" a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皇帝病危,眼见是要不行了。 0 ^9 g: y# G, A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明朝皇帝都是居住在乾清宫里的,但是嘉靖不一样,他人生中的后半段时光,一直住在西苑。
! ?( d. s2 @, _嘉靖这个人,他性格有点毛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情绪有点不太稳定,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打骂宫人,嘉靖年间宫女太监的死亡率,那是很高的。 " h' q) M' L+ k; g& J( ^5 W
多行不义必自毙,常干坏事儿你要咽气,嘉靖一天到晚收拾下人,几个小宫女实在是遭不住了,竟然奋起反抗,有天晚上趁着皇帝睡觉,找了根绳子,差点没把嘉靖给勒死。
. s3 s. T. G0 a0 }, a* l# K1 m这事儿发生过后,皇帝是既羞且怕,乾清宫也不敢待了,所以索性直接搬到了西苑。
! u$ w! j5 i0 h% B+ `+ A' ^9 p N! ~6 _" s- E, k# R) c* g/ g
7 a$ o& i4 H% X+ f: I9 p
(壬寅宫变)
' ~2 r- D( B6 b/ Y所以,嘉靖临死,他不在乾清宫里,而是在西苑。 $ k. m |: b" ]% h2 I
又由于嘉靖他始终秉持二龙不相见的这个理论,所以他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来看望他。
5 i% ?8 Z8 D4 g# S# A$ r朱载坖来不了,那就只能把嘉靖往乾清宫里挪。 * L8 ?/ p/ L' A: I' l
那毕竟老皇帝要死了,那肯定要跟儿子交代后事啊,所以几个小宦官抬着嘉靖就往乾清宫里跑,但是可惜,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嘉靖一口气没上来,死在了半路上。 ; f% |& `" v2 N" t4 f$ {3 y
这个号称有名以来最聪明,最有心术,最有城府的大明帝王,临到死,也没能见上自己的儿子一面。
5 R1 ^; \) g/ K% p$ T8 F- L原来,陶仲文告诉嘉靖的,不是方法,而是宿命。 ( f, {! j R7 M
朱载坖登基了,隆庆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 ~1 m4 I' |" @/ c2 d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无论是隆庆之前的嘉靖,还是隆庆之后的万历,他们都是那种辍朝罢工的专业户,他们不爱上班,不乐于处理政务,散漫的大明政坛需要一位新君雷厉风行,来改变这让人不安的死气沉沉。 ( S7 c* L( N" i, ^) a. \
但是很显然,新皇帝似乎有点让大家失望。
% ?. c) \6 H. E1 y$ i+ p虽然新皇帝看上去不像一个慵懒之辈,但看起来也并不勤劳。 : b; W/ A% E* s& p( {5 S; d% x
皇帝上朝的时候不爱说话,往往是大臣们在底下讲十句,皇帝才偶尔说上那么一两句。 ( C" s9 ^, e" M0 `! n6 Y
大臣们讲话,皇帝还能跟着说两句,可如果大臣们不讲话,隆庆也往往习惯于保持沉默。
6 e8 L: Y) |* g- T皇帝的眼睛,总是望向奉天殿外,皇帝的思绪,也早就离开了紫禁城。
- \" l0 ~ e7 {; G7 }5 ` A4 V而且,隆庆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恶习,开始有事没事就以各种理由拒绝早朝。 3 T2 N: a) [7 ]. k
早朝是什么?那不仅仅是大清早的一次会议,更是一个王朝礼仪和制度的体现。 * `4 m; |$ ]; ]
1 L6 B# q; Z4 Y
0 U7 a3 l2 b6 p) _! U" b# x$ Q" Z
(明穆宗谥册 局部)
# J# p5 K$ p5 b! K N. I) b我们的封建王朝,是靠数以百千的官吏去治理远超于官僚阶级数量的千百万乃至更多的农民。 # h1 l) v {' @6 s7 h6 m& R. l2 T# R
朝廷里的事情千丝万缕,而地方上的变化则更无法捉摸,想要把每一件事情都事无巨细的拿到朝廷里来研究和解决,那是不现实的。 / D4 M. |3 C8 ]3 Q/ P
但是,朝廷有礼制,有法度,有规则,这些东西需要昭告天下,让人们学习效仿,而早朝则是一种最好,最直接的榜样。
# [- W5 V% C6 m1 ]" @/ v) T$ q皇帝不上早朝,就代表着这个庞大的帝国陷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 6 y9 {$ s# p, l# D/ ?0 C
隆庆皇帝不仅不爱上朝,连到太庙祭祀天地和祖宗神灵都很少去。 # C3 v, ^; W% x# k9 C. _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你隆庆这样消极懈怠,是不是有点过分啦? $ n- `. d* O+ U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几乎是由天意帮助而成为新君的皇帝的更多缺点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 |0 h& b& M; z7 y' |+ u! f, E皇帝好女色,穷奢丽,广采秀女,留恋后宫,诸多资料更表明,隆庆从即位以来,长期服用壮阳药物。 6 s+ k% ?: E9 }2 E s
这简直是一个昏君。 ; w4 X3 }/ J; S) Q
一些御史言官上疏劝谏皇帝,皇帝二话不说就翻了脸,将他们重重的责打了一顿。
. y% F2 n4 I( K4 s3 I) C4 R1 q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来,隆庆应该是一个失败的,不入流的帝王。 5 x0 Y- X$ }$ a' O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皇帝不喜欢别人管他,同样的,皇帝也不管别人。 4 A- \7 @" F8 P" B$ {. k. N
这个不被嘉靖看好和疼爱的皇子因为没有和父亲有过长时间的接触,所以他的性格和父亲并不相似,而是恰恰相反。 / z8 q1 L) e) x) I+ `9 D9 {
! O8 K% {9 a6 a4 U
/ P7 P2 [* n& t(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 画像) / Z0 R! B: X9 m, O2 N: Y1 L2 q
嘉靖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是权力一定要由我来牢牢掌控,如果我干不成事儿,那么我也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文臣在我的时代里有过多的建树,而隆庆的一生,却走向了和父亲截然相反的路线。 7 O" s" R+ `0 B4 e
隆庆皇帝对权力的掌控力是很弱的,他十分乐于把国家大权按照一定的等份来分给那些想要报效朝廷的大臣,自己好有大把的时间去享受那些曾经在父亲压制下,在潜邸岁月中失去的快乐时光,他要补偿他自己,而得到了皇帝充分信任的臣僚包括但不限于徐阶,高拱和张居正。
7 V; m* H+ J/ H$ l5 X" p1 Q( R于是,魔幻的一幕出现了——皇帝躺平了,而大臣们开始疯狂卷了起来。 5 p/ g( J- {* o+ W6 s
就这样,短暂在位六年的隆庆皇帝完成了隆庆开关和隆庆和议两件大事儿,前者尽可能的解决了倭寇的问题,后者则结束了明朝和蒙古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
& \1 N i8 M7 i4 s( C在隆庆的时代里,人事得到了改革,吏治得到了澄清,海运得到了恢复,就连一条鞭法都开始试行,诚然,张居正已经在为未来做准备了。
, g4 B8 [ [$ N2 k5 n六年的时间,他活出了他父亲嘉靖和他儿子万历活六十年都活不出来的精度。 * h. B7 K* _3 B$ T
那时来天地皆同力,这运去英雄不自由。 4 c5 f/ K5 ^, b- W X. b# g
这样的局面,这样的结果,恐怕就连整日醉生梦死,俨然成了一个色痨的隆庆皇帝本人,大概,也想不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