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 J: q5 C+ Y. C, q0 t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走路是世界上最佳运动之一。不少人盯着每天能走多少步,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指标——步速。! W: q! o8 |* s
近日,一项涉及50.8万人的新成果显示:走路提提速,就能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非常快的步速,与糖尿病风险降低39%相关。
& q; H$ x4 r8 Q3 b2 N' R; o$ Y
& w- i# H: a/ A+ ^8 i. q: k0 f$ k. B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告诉你步速快慢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并支招怎么走路健康获益大。
; R# F* S) x1 u; b走路提提速,就能控糖8 C* b( |' @$ H/ e, [" P7 e
3 ~3 U9 S% {8 K3 E' O3 N1 g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登的这项研究中,伊朗塞姆南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荟萃分析了10项研究,共纳入508121名成年参与者。: C5 ?- h6 E+ I: n9 `" G
( m& U7 X+ _0 }1 y9 D+ C1 v
3 h* M' k0 {) L
根据步行速度,参与者被分为4组:休闲散步(<3km/h)、正常步速(3~5km/h)、轻快步行(5~6.5km/h)、非常快步行(>6.5 km/h)。在8年随访期间,共记录18410例2型糖尿病患者。
. C( y4 F. x: @结果显示,与休闲散步(<3km/h)相比——
1 N1 U% x/ y9 H- c6 ~5 z▶ 正常步行速度(3~5km/h)与糖尿病风险降低15%相关,. ^) v- l- ~/ u4 n# Q6 B% |
▶ 轻快步行(5~6.5km/h)与糖尿病风险降低24%相关,
9 u& H3 k4 u! A2 E▶ 非常快步行(>6.5 km/h)与糖尿病风险降低39%相关。9 |" s5 R) z" I
研究人员还发现步行速度每增加1km/h,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9%;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最低步速是4km/h,相当于男性每分钟87步,女性每分钟100步。
/ M4 N- |0 K7 [1 [1 w「走路快」是种健康优势
% L# o& B& P& r7 z7 l
2 s; I) i; b- y* [6 [2 D' @6 p. s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走路快慢”这件不起眼的事情,其实是衡量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比如身体适氧能力、心肺和下肢肌肉耐力。& W H2 F9 B) z& W; @. a6 G' _
走路快的人,在多个方面拥有健康优势。
7 }5 ^ [) w+ f, r1有助延寿
F+ O/ z+ A. I美国《梅奥诊所学报》对47.5万人的步行速度进行了7年的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不管体重指数如何,走路快的人,寿命也更长。
, U6 J: F( n; c1 T! ^2血压更稳定- @: U% s: K8 j! J3 @
我国暨南大学医学部近日研究发现,与步速慢的老人相比,步速较快与高血压风险较低有关,超重肥胖的老人尤为明显。
3 N/ m- z! M6 `3心脏病风险低3 _' |$ G+ l# q7 l
2022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研究发现,中年人走路速度快,今后患心衰的风险也更低。
; W, A J4 }8 D6 N q研究人员表示,要想达到护心的效果,走路提点速,以微微出汗、呼吸微喘为宜。4 s, j* H' [) b7 X
4大脑更健康
3 ]/ e& B5 C" ?( Z/ H8 z德国明斯特大学对1206名志愿者研究发现,在2分钟内走得越远(步速越快)的志愿者,大脑白质结构完整性越好,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也越强。" d5 T" y9 Y2 F6 }
步速有个底线:0.6米/秒; _$ K+ D/ t& O! {/ u, I8 f
- p+ u( F+ a( X8 j l( \* {, J. o5 N人在步行时会调动全身60%~70%的肌群,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配合。步速变慢可提示身体机能下降。0 O! [& X; _- _
北京老年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健表示,普通人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说明肌肉萎缩较严重,可能患有肌少症。. ^' Q- T/ H0 }% e* I
因此,可以自测行走6米所用的时间,如果超过10秒,就应怀疑肌肉萎缩。
9 Z) ?9 B0 \5 V1 f2 @大家还可以在过红绿灯时简单自测,如果能顺利走到马路对面,说明走路速率正常。
! g. `0 w5 m; O3 s3 e- T$ _, z2 c5 G1 O. ?1 t
/ ^6 ^- V8 D, A9 u' K1 z
肌肉力量不足、营养不良,以及常见的慢性病如膝关节炎、帕金森病、下肢动脉硬化症等均会影响身体机能,表现出步速慢。
9 A# a) q0 m5 A怎么走健康获益最大?% e7 k% b4 c& y+ s. f) F+ e' l( j! l! l
# n# b$ m7 W1 r5 ~5 e很多人每天走路步数很多,对健康的影响却未必很大,主要是因为走路速度较慢、强度不够。& w$ ~+ n4 b9 C, m' D& Q8 ^
要想将走路健身的效果最大化,步速、步数、强度、走路姿势等都有讲究。
Y2 V4 d# X! t* m& p) n) @步速: U( j4 m; {. q7 X
在此次研究中,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最低步速是4km/h,相当于男性每分钟87步,女性每分钟100步。
/ V) N0 K* n9 V: w% J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走路时提点速,如果能达到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的程度就更好了。
[, o0 k& h9 m7 R; [
: U0 B, Z W' a& M; A$ p5 a; r7 l9 r
强度/ q* h/ }3 J& O: V+ M
衡量走路健身时的运动强度如何,比较标准的方法是看“心率”:- G% o, m" f& Q/ N6 ^, [6 z
8 R3 k N" h; g; V0 `, t
-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人,运动时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分钟;% L/ y% |. u, ^
- 中老年人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龄)~(180-年龄)次/分钟。
9 _8 M9 l* p: C% o9 L 比如,一个40岁的人,最健康的运动就是心率在走路中达到130次/分钟,并在锻炼后有微微出汗、说话微喘的现象。$ m# g- U/ e& e; a+ j9 t: s
步数
N, q @9 s9 T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陆一帆说,身体活动分为两种:基础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5 H* F1 i2 a0 ]3 |
虽然说只要动起来就能获益,但还是建议大家抽出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因为基础活动是每日的基础步行量,不含健身目的,健康效应不稳定。
" y# e, h, `* L! x% e6 U陆一帆建议,每周步行锻炼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50分钟,如果是每周步行5次,每次半小时,走够3500~5000步即可。" B6 f4 G$ \" R: @9 a8 h8 o4 S
姿势
: U! D( `: w& ~# e走路时抬头挺胸,不要向前或向后倾,上臂自然摆动;抬腿迈脚,然后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尽可能避免“内外八字”走路,以免由于发力点不科学,对髋、膝关节造成损伤。3 h. g# p2 P# x3 J c
总之,如果没有大块的运动时间,平常走路时不妨提提速,如果能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更好。
, Q3 ?% E9 [7 S3 b( c5 v还要尽可能抓住每一个能走路的机会,无论是把车停远一点,还是少坐一两站公交,都能带来健康益处。▲
; t& |5 i, [4 P3 N* S本期编辑:郑荣华
" K* }( t1 p& A" F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