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4 n* i0 ^4 ~& X! Z# x& {
. q' l8 V0 M( o7 X, h7 G1 m; @& E& x/ Z' o! H2 w
文|风木4 v: ?1 X/ D: h" O
编辑|风木
/ k# ^6 o& C2 A) ~# s' b1 G$ v前言
& [& t9 o" u" N- F0 r$ Y9 U
$ Z2 q; k, ?; h( ^) d9 D6 R! S4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 K( K. A7 [* l
1947年的一天,湖北黄安的七里坪村,一个“可疑”的人,穿着军装,突然来到了这个宁静的村子。他进入村子后,一直环顾四周,神情时而惊讶,时而激动,引起了村民们的好奇和疑虑。
, I3 g4 |: g q" h2 M; J( G( N# S4 y8 F5 V6 I2 F6 p( |
& E0 z: C5 M& N% g B" l4 h. z所有人都纷纷猜测这个陌生人的身份和目的。他走到村子一间破败的茅草屋前,踱步徘徊,显得犹豫不定。
, h Z& u3 h/ I* q& g' h他多次抬起右手,似乎试图去敲响房门,但每一次都放下手,似乎犹豫不决。几分钟后,他突然下定决心,轻轻地敲响了那扇陈旧的房门。
- r; W* o8 {+ I. k5 ^" k
+ i2 _' |: i8 a4 `
) F7 b- D2 }9 @4 t茅草屋的门慢慢地被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缓缓地走出房门。她看着站在门前的陌生男人,脸上带着疑惑和警惕。老妇轻声问道:“长官,您找谁?”8 E0 u5 h8 Z5 }4 ? Y& J( U
老妇话音未落,就看到那位中年军人“噗通”一声跪在了她的面前,泪水夺眶而出,喊道:“娘……”4 Y! d9 ]/ t4 V- R0 o* I& R
5 i& l8 m% Q. A$ P9 q3 |' H
2 A5 o K) i/ i3 ]- v
老妇明显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情景吓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颤声说:“长官,我儿子早就牺牲在了战场上,您认错了吧!”0 K/ x6 y# {! n$ X3 K
5 N1 W# H$ z* L5 S$ }1 o8 y9 Q9 t0 c5 H. a1 K& f8 K8 n3 D
这位中年军人哽咽着说道:“娘,我就是你们那不争气的儿子,18年前瞒着您参军,是孩儿不孝……5 L0 E2 p' q8 A* |2 y
少年热血为革命4 a H* J: B# y
; x2 F9 t: j& s5 J& ]# S1913年,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其中的一个农户家里诞生了一名男婴名为郑国仲,但是这名男婴的降生,并没有给整个家里带来一丝喜悦,毕竟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自保成一个问题,生下来容易,但活下去却是异常艰难。
- G, v+ o" ?4 s% J6 j1 g; x# R% T5 b1 {+ b& R2 q
; u* O) p& i# V
为了生存,郑国仲从小就开始干农活,也只能够全家勉强的活下去,乡里的地主恶霸也时不时的会横行霸道,强枪粮食,本来就苦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这种日子还是一眼望不到头。2 C# u1 D" W9 [ R8 f/ O0 n
1 o$ ?9 H+ F0 x
& {5 @6 q6 n( v/ X W- H
; X* f' h0 X' B2 w+ y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a/ ]7 z+ U+ o! O1927年,大别山区的黄麻起义掀起了一场革命的星星之火,照亮了曾经被压迫和困苦的农民的希望。
; Y' P w" a# q8 T* n4 F年仅14岁的郑国仲,也因这场革命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他突然明白,原来穷苦的人也可以反抗,只要他们团结起来,就能够摆脱土豪劣势的压迫,享受更好的生活。
; j% g0 U: U) l# N" H: l* _
8 ]6 R B; Q2 [" S/ g/ U$ g( t3 Q6 s- f& B' C
这一想法让他充满了决心,他渴望着加入红军,为了打倒那些欺压自己的土豪和恶霸,为了不再被欺凌,为了让家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6 [8 e9 {: p( M% R
但郑国仲的父母,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加危险的红军,去打仗送命呢?他们将儿子死死地按在家里,不愿意放他冒险。( ^4 _9 `& s# J9 E# \
' X, M; C4 l5 e8 [9 g
2 i: u$ Q0 ^1 ?$ J" L% ^- @
5 z$ i# h, V: d' j" f郑国仲感到无奈,他的决心如火如荼,但父母的坚持使他只能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Y8 R9 {+ Y8 k' I/ m' h+ A I
那个机会来临在1929年的春天。16岁的郑国仲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当突然听到小伙伴们传来的“红军招兵啦!”的呼喊声。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锄头,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奔向了招兵点。
# V. _# Q$ l0 f* c: d6 N2 R: C6 k6 t O6 F9 D5 N# h2 u. t* g
$ P5 g: j) H- y8 H3 W0 N) R
郑国仲的青涩面孔引起了一名红军指导员的注意。这位指导员看出了郑国仲眼中的渴望和决心,他开始询问他的动机和背景。. `! }6 O/ b5 H% P
郑国仲坚定地说出了他的愿望,他渴望为农民争取更好的生活,反抗地主的压迫。他说他愿意为了这个理想献身,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这些真诚的话语感动了红军指导员
9 {: H' S! Q9 S/ d" i [: _, g( v% @4 m1 W- g; j: K1 r; B9 f5 H
J! s" d$ M Q5 [3 o
: Q( b) g3 i; \2 i/ k% O& I2 Y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在花名册上,这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坚定。
; f; ~& R4 ]* {8 x! W! i4 s红军干部最后提醒他:“去告诉你的父母,告别他们。”# ]# }# m! M6 v! {1 [+ ]/ m! i# b
虽然郑国仲嘴上答应,但他深知,这意味着他将不再回到家,他的父母不会轻易放他离去。于是没有去告别父母而是直接跟随大部队离去。8 \1 k5 p9 V1 H( X# h `
$ w6 M& z* `5 D, ]+ f$ z$ ?' _ O8 p4 u `8 d) s, y/ w4 |# w, z! A
( h$ `$ v. b, J ^/ E- q3 {
在黄昏降临时,郑国仲的母亲仍然在村口徘徊,担忧着儿子的去向。不久,几位村民回来了。2 H t8 y& K% d8 H2 u
一个老大爷走到她身边,喊道:“郑家的媳妇,别再等了,你家老大已经跟着队伍走了,现在应该离村好远了!”
0 W4 R! C6 {. ?1 c+ `) j) k4 f; c4 F' Q* G( f! r
她惊愕地说:“这孩子,竟然不跟我们说一声就走了!什么都没带就上路了,他日子该怎么过啊!”
( N9 M2 C$ ^9 u+ E2 ?
1 l5 r. i$ Z* G" h6 y( `
" Q0 e* n2 g7 g4 k3 U
4 t+ q! C1 ^& o5 q* d* {0 Y: E; O( w就这样,郑国仲怀着对父母的愧疚和对革命的向往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a: C1 X! ]( O' W f( U
郑国仲的军旅生涯
/ x$ ~" ], h9 n( Y8 @- A" Q' a/ |6 o/ a& r" |9 V
郑国仲早在加入红军时就开始了他的革命道路,积极参与了抗击地主恶霸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天赋,还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L- \" ^* q8 a1 Q6 a6 c# L0 i
7 _7 g1 z3 n4 R9 u+ }1 ]" l) m5 X5 N# m
% X! _/ [7 R7 |! f在之后的五年中,他参加了四次鄂豫皖苏区的分“围剿”和当时开辟川陕根军地的几乎所有战役。8 h4 g" ?; L+ X8 Q# _
在21,郑国仲就已经成为了红四军最年轻的的团长之一。0 K. Y( j5 X0 a# A$ x* \$ w
1 I' z" j, f: D* C; H/ X3 W6 Y' U7 F( ?+ M+ e+ D
而他真正大方异彩的地方则是在白晋战役。' I, l1 o* |( V' w# Q- i2 f1 d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一个紧要的时刻,日军对我军的封锁使得我方行动受限,根据地受到了严重威胁。
$ A) W6 _4 q( O; p9 x+ N9 X8 z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军队决定发动一次规模庞大的反“扫荡”战斗,这便是备受称赞的“百团大战”。然而,在百团大战爆发之前,郑国仲主导了一场精彩的“开局战”,那就是白晋战役。
, D; c2 ]+ M% @! A0 n
* @3 w K' p% s. c# j S, g
# Y# J+ i$ @! d/ y白晋战役,作为“百团大战”的前哨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在百团大战中取得最大的成果,必须在战斗打响之前摧毁日军在白晋铁路周围的据点,因为这里是日军在太行山区和太岳山区主要的部队后勤补给线。% R- v7 `0 M1 G6 D$ ?
为了维护白晋铁路的控制,日军已经在这一带部署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这个任务无疑充满了危险,但它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它对百团大战的胜利至关重要。 m+ U, ?: ~4 I) h4 }2 P {+ U8 V
! A- s6 l5 ^; `0 [( \
+ n( b( Z3 a: \
在众多军事指挥员中,上级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郑国仲,他率领着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 j! l. o/ f1 y3 x# \, O
白晋地区的山地林林密布,是个充满挑战的地方,但郑国仲精心策划了一场完美的军事行动。
2 z3 W; d, V5 z# Y5 y
' F0 ]" ~; w8 R" A, u- j2 S
4 k1 B+ j. N6 u# k' a3 l他深夜召集士兵,传达作战计划,突袭的决定已经做出,白晋小镇是他们的目标。郑国仲亲自审查了计划,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f* W5 c' A. S9 ^; a
当夜幕降临,八路军769团开始了前进。他们走在陡峭的山路上,谨慎地避开了日军哨岗。郑国仲的领导鼓舞了士气,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危险的冒险,但也是一场必须取胜的战斗。5 r; r9 ~# Y1 c: L. Q' C
3 Y8 O& B. s8 E
" y; Z6 ]( b, v$ E1 d* h; `在静夜里,郑国仲的部队快速接近了白晋小镇。突袭的计划是关键,他们需要趁着夜色,突然袭击,占领据点,使日军措手不及。火炮的轰鸣声响起,子弹呼啸而过,战斗一触即发。
2 t# O1 w) |* t3 I E. `激烈的战斗在白晋小镇爆发。郑国仲亲自指挥,士兵们勇往直前,与坚守的日军交火。爆炸声、火光和硝烟充斥着整个小镇。郑国仲的军事智慧和领导力得以充分展现,他调动部队,采用埋伏战术,将日军逐渐赶出据点。
- e! w$ t) h4 |; E4 ?; A; X
( I/ ?1 L3 l& I5 N% T q
- z4 N9 v! i) \4 v: v, L0 q日夜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天,但八路军769团坚韧不拔。他们逐渐推进,清剿了坚守的日军。最终,白晋小镇被八路军成功占领,这是一场充满荣誉和牺牲的战斗。
, J0 u+ ^ Z$ Y- E郑国仲的领导和军事才能在白晋战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的部队对抗日军的顽强抵抗表现出色。这场战役的胜利为中国军队的信心注入了强心剂,也为接下来的“百团大战”铺平了道路。; V7 L# z0 b/ i7 W& m& N$ E
, Q3 U+ u L6 \; |2 I) m
0 a: F9 M* w" W& d
为此八路军总部还连发了四天的《捷报》。彭德怀将军更是激动的称赞道“这是一支英勇的部队”。1 A& X; W8 @ z5 V; B' w' l
离家18年重反乡
4 e- v4 x+ J3 v4 s$ d# D
# T4 Y* P( L' R ]*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奋勇跃进大别山,郑国仲终于回到了他离家已久的故乡。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愧疚和对父母的深深思念。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7 w' P# X% D6 d" j) i% T
. H/ g9 {/ O$ Y- y, q9 y+ V& s1 O; M
! }9 a! D$ o. p8 m
他离家已经整整18年,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无数次离别,牺牲,以及战火纷飞的岁月。- g+ L6 t) M5 \7 L$ s
经过了十八年,他的父母都快认不出眼前这位高大威猛的儿子,老两口缓了半天,才确定真的是儿子,时隔十八年一家人也终算团聚了。# q8 N8 a3 u! w/ y* G1 x6 b) h
% u9 W* B0 r3 ^3 s0 i! }" \
; @8 _5 L( S; l. _7 p- h
' S9 z# m7 R" ^2 t+ p但是这次相聚也是短暂的,毕竟郑国仲还有军务在身,和父母没有待太久便匆匆回了部队。
! X- e7 v. B6 u: W" [
1 s! k& Q2 l: t- s' I3 f( h2 N在新中国成立后,郑国仲的军旅生涯继续,但他不再离开父母,将他们带在身边。他明白自己欠父母的太多,因此,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顺他们,陪伴他们度过晚年。
2 O2 S- N( I) Q
5 Q* G9 q& z) o: V6 c) \
; `+ j- Y, y$ @1992年,年过七旬的老将军在平静安详中离世,结束了他坎坷而辉煌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