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告诉爸爸,你还想继续画画吗?”周二下午六点,带着二宝离开培训机构后,我非常认真地问出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告诉我,孩子还剩下三次绘画课,并询问是否继续缴费。慎重起见,我还是决定要问一下孩子本人,尽管他还不到四岁。二宝已经参加了大半个学期的绘画课程,每周两节课,每次一个小时,都是在幼儿园放学之后。8 Z/ w" O% Q; G# O2 f- y+ e
“我想一想,”二宝做思考状,然后提高嗓门,“我还要画画。”' u& M4 R$ U' M& [! Y- Q
“那我就给你继续缴费了呀。”
2 R0 O" {0 Y' b- \, `, l# A5 j“好呀。”4 d& `) q9 L5 w; \
这件事情,竟然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u/ ^# h% m c9 r. e$ D3 u8 @现在想一想,如果二宝当时表态不想参加了,我又当何去何从?就真得听之任之,“兴趣”为王吗?还是再熬一熬,逼一逼,培养“兴趣”?6 D5 { G4 g) p% e# O) V: i$ h5 C+ t
这的确是个问题,关乎“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还是生来就有只需激发的?' A* P1 n3 \! i1 ?
2019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顶尖科学家大会期间,有位记者采访研究空间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4 X+ N3 ]" C! Q' m$ W% X“人类能不能迁到别的星球?”
, c1 [/ ]9 C+ T2 x7 M% U“不能。”5 p8 {3 {$ N i o% ~& X
“既然不能,你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0 P9 p# a! K5 |4 W“兴趣。”1 f3 N5 T5 b# V' S8 @
这位科学家没有讲大道理,没有谈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是给出了最直接可能也是体会最深刻的回答。但我想,走进空间科学研究的殿堂,总有个入门的问题。对空间科学的兴趣,显然不是自然天赋,一定有着后天的培养,这个培养的过程,很值得探讨。
7 E- S% d# S- N( G- e% d2 H+ Z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被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所误导。因为这句话只强调了兴趣的作用,而没有告诉我们兴趣自何处来?“最好的老师是能够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老师”,有了兴趣,“兴趣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 r7 U* U; V) B6 E, b0 F O7 I显然,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 |6 n* a M4 P" A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 {$ q5 Q6 X$ U' T) ?1 A# C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兴趣,就会特别关注,投入精力,收获愉悦。
3 E. `/ v0 [: Q' r- B/ d ^毫无疑问,教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往往事与愿违,在小学阶段,学习优异者,绝大多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反而是学习习惯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因为如此,我们强调习惯养成,甚于兴趣培养。+ P r1 \, e/ `0 o
其实,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是一脉相承的。消除旧习惯,建立新习惯,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结果甚至过程带来的回报,才会顺畅。否则,习惯养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1 x2 Z$ x2 [# o3 C, g/ {. }/ Q
兴趣培养也是如此。没有“获得感”,包括物质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等等,兴趣就很难建立,更难以为继。如果你非要拿生来就有强烈求知欲的爱因斯坦来反驳这一观点,我也无话可说。$ F( P& o: f7 Q
学习兴趣,又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在小学,学习已经被科目化具体化了。说学习兴趣,会不准确。所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说语文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音乐学习兴趣,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比如足球、羽毛球、篮球、绘画、舞蹈、语言艺术,等等。每个教师都要倾其所能培养孩子在某个领域里的学习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v2 n# m7 t& A
如此,就产生了矛盾。每个科目或项目的学习兴趣,都需要孩子投放注意力,投入精力,试问,孩子哪有如此深度和广度的注意力?哪有如此多的精力和心力?如果对十多个科目或十多个项目都有兴趣,那不等同于样样都没有兴趣吗?2 D% X# k# L+ d: P2 C3 K
所以,有所取舍,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培养兴趣。. q: H! w) S9 }0 X
我曾经给自己的孩子做过课外兴趣培养的规划,一个艺术项目,一个体育项目,如果孩子还是精力旺盛,那可以再加上一两个,不过纯粹自愿,自生自灭。但两个规定项目,就要“精心”培养。不错,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一样,除了吸引孩子,给孩子“获得感”,还必须要坚持。时间长了,感知多了,才能沉入其中,体验到兴趣带来的愉悦感。
1 M9 h! u& m2 Z% c$ O6 j学科学习兴趣,培养起来更加复杂和困难。家长的作用,在于建立与稳固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作用,在于因人而异循循善诱,这个“诱”很具有张力,兴趣培养,本就是“诱”的过程。那么,学校的作用何在?
2 n/ P7 @$ [9 b显然,学校最应该做的,就是整合课程。现在的科目太多了,而且又各自为政,都在强调自己的重要与不可或缺,事实上分散了孩子的注意,涣散了孩子的精力,让孩子无所适从无力集中。怎么办?落实国家课程,又是学校的责任,那只有最大程度的整合,尽量的项目化,在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落实多个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学习内容的调整,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很有必要。这个话题牵涉甚广,在这里略过不谈。
9 V! ?( J1 l2 J; Y2 [: _$ w整合课程与变革学习方式,谈何容易?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美好的前景。那时,学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解放了老师过多的管理精力;那时,课堂学习的氛围是积极生长的,师生课堂体验变得更加积极和愉悦;那时,学习的效果是良好的,教育造就的后进生也会随之消失,又解决了教师的一大难题。有这样值得期许的未来,现在的困难和挑战,就值得勇敢面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