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如何带好第一个博士生?

[复制链接]
查看7111 | 回复5 | 2022-12-3 0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美新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如何带好第一个博士生?
123460831 | 2022-12-3 13: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带学生就像种花一样。需要每天的付出和持续的坚持。通过4-5年的培养,希望每个都能学到满满的知识,经验,和道理,在以后的人生和事业路上,前程似锦,实现自己的梦想。
& A! z" p( g7 C  Q/ m, Z0 M7 U, e我2018年入职北美AP,带的第一批三位博士都陆陆续续准备毕业。每位博士都是满满的简历:各种fellowship,award拿到手软,发表文章两位数。对于他们而言,找个好的下家是完全不愁的。事实上,有几个人已经预订好了下一站。2 _: r5 }1 F; W: T% V& N2 O& Z+ H
我的经验是,带好博士的第一要素是找到真心愿意读博的人。很多时候我不太在乎学生本科GPA,本科科研经历,或者有没有读过研究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是不是在科研上。不懂的东西都可以慢慢学,慢慢掌握。但是如果心不在科研上,就真的没办法了。
4 B6 A% S' M) `- J6 z: ]其次,平时多和学生交流。要敏锐的发现他们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与他们帮助。很多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提醒,可以加快学生几个月的科研进度。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更有工作热情。而不是在试错和迷茫中逐渐丢失自己,磨灭科研的信心。
  [. i! @) }8 B2 g1 \6 j再次,要保持自己的不断学习。我一直认为,能够教给学生的,必定是我自己懂的东西。当上AP后,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因为有一大堆教学,行政,申请grant的破事。但不管怎么说,一定要花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
' l! ~- G( h8 M6 R6 b2 a最后,加强团队建设,形成课题组良好的科研氛围。让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救亲喝 | 2022-12-3 2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博毕业,博后在职,每天都在思考这类问题(以及到底要不要继续在学术圈呆着…)# H* r3 l  h- b$ a
首先,就我目前所在的圈子而言(生物类),我觉得比起带好学生,AP最重要的其实是修炼自己——最重要的技能应该是写funding拉funding,参会刷脸,搞好network…只要funding足了,第一个学生不算太糟糕,有一两篇文章,基本普通学校的tenure track都不是问题。
  e8 P4 d  V- w7 c. r其次,我很赞同中国来的学生一般质量都会很高,吃苦耐劳,大部分导师(不论中外)都会很愿意招中国学生。但确实也没必要局限在中国学生,只要在轮转期间感觉这个学生足够踏实、情绪稳定、志向稳定、不会随便找各种借口(今天看医生明天有汇报后天家里有事总之各种不来),一般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5 q6 {( W7 [5 Y" K$ W% l不过总得来说,就踩雷概率来说,确实中国本土学生<<ABC/美本<美国以外国家的学生<美国本土学生。2 @$ B5 f* K* I6 v% I5 m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带中国学生和带美国学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z+ }# |9 f* U2 }0 a0 I
对中国学生而言,最缺乏的技能就是如何做好学术交流,重点是让他学会sale the story,如何在明白自己的课题体系之后,把这个故事讲得有趣、大胆地讲给周围人听,然后从容地、系统地回答别人的问题。同时,能够和周围的教授建立好人际关系,至少能达到以后各种推荐信能要到的程度。总之,对于培养中国学生的策略,主要在于培养他“走出去”的能力。; i# P4 @7 Z. M
对于活跃的外国学生尤其美国本土学生,我觉得需要更hand on一点。就是系统地、明确地告之每段时间、每个阶段,必须要完成什么,一条条罗列出来,完成几项就打勾,完成以后给予口头鼓励,没完成的时候明确表达期望值,总之自己要学会他们那种既直接又礼貌的方式(这确实对中国老师是种挑战)。
8 c. z$ W2 T# N7 S对于经典的美式借口(这周要考试/交作业/做汇报/看医生/打过疫苗不舒服/有小组讨论/有meeting),太频繁的时候要学会说不,明确说明自己的主次和底线。很多美国学生,当他们对事情足够有兴趣的时候,还是能做好的。加上先天性社交牛逼症,能在系里系外大大小小的活动里给自己实验室刷存在感,也是一种重要能力。如果遇到靠谱的,还能向他学习更多的社交能力,也算是一种一起成长了。
, F+ D* W+ W" g9 R3 r. J; u1 z3 m总之,我觉得除了带学生(思索如何push学生),AP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成长,如何明确课题走向,如何在学术圈有足够存在感,如何拉到更多合作,如何和系里其他老师搞好关系,如何拉到更多钱……都同样重要。
+ i- j2 c+ c+ ~啊,这么想想AP真是太难了……
中国杨绅经殉 | 2022-12-4 07: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谁邀的, 谢… 作为一个COVID期间的新晋的AP, 我还没有带出第一个博士生,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我发现大家有几个回答怨念不小。我略微思考了一下,有几个想法:
: ]4 F/ \+ A/ x" k3 ]6 Z

    ! m" y1 I" C$ q" L6 Z7 c
  • 从博士生的角度来说,变成一个更让自己喜欢的人,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每个人性格,经历,优点/缺点都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叫做“好”的标准。比如一个从标准中式教育环境成长下的我来说,读博是个挺随机的选择,我并不知道会怎么样。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想走faculty的道路,但学习的经历/性格特点等等因素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我有没有利用那几年让我变成更让自己喜欢的人了? 我想答案不好说,但是可能是的。这种能够获得一些奇奇怪怪想法和能力,能够轻松发现自己真是菜鸡的感觉,我想是其他很多时间选择中不一定都具备的。' `  i& |7 c" K4 x1 w0 |$ i
  •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当然最希望遇到主动,上进,(所谓省心) 的学生。经常看到黑AP的文章,我表示同意大部分观察的部分,但是那个原因甚至是结论可能是错的。 大部分是北美tenure体制下对AP压力较大造成的,来自于各种繁杂的学习过程,funding,research,service等等,让老师无暇他顾。往往top school的情况更甚。作为学生的话,尝试多talk to your advisor吧,大部分时间她/他只是太忙了。我当时干了一年AP的感觉就是,我巴不得一天有48小时把这么多有趣的项目都做了 :) 可惜,没有…
    ' C& x/ W, u" o& q0 V& q
  • 老师和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可能是大部分误会的来源。老师们确实想的更多更长远一点。我很难想出其他一种advisor/advisee的关系是这种相对纯粹的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我读书期间有很多很多的信息滞后/短视,都是后来自己成长了后才发现的:原来蠢的是我自己。以至于到现在我的老师们还经常拿我蠢的例子教育/激励新学生。
      c, p' \. X6 B' g) r
  • “为了你好”的家长文化同时影响着学生和老师。老师觉得好意不被学生领会,学生觉得老师是压榨。这一点我觉得实在是因人而异。有人很习惯,有人很反感。
    / I- h+ E2 n4 a8 m$ Y$ D
Anyway,这个过程老师/学生磨合的过程是艰难和有趣并存的。Have fun!, r' \7 Y2 N" G; r. a) W: L
(手机码了这么多字,其实就是想说明,我也想知道怎么带啊!
射月 | 2022-12-4 1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几个回答,总感觉这里面没有人做过北美ap,视角多少有些缺失。
8 l; Q4 Z. f4 D7 y- ~% w0 H( ?, K这边不禁友情提醒一下:
5 j! D8 i* q8 z# D" j' x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美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
% O; ~3 ?& ?8 h3 b& v0 p. S0 h2 W. ~( {$ ~9 W$ a7 B
而且即使你在中国读的博,只要多认识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即使周围人没有文化差异性,但也有年龄和阅历差异性。也就是说,除了大部分本科研究生一路读到博士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工作了很多年回来读博士的。而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博士在研究课题时,视角和思维的差异性是巨大的。8 H$ B0 t" K# D9 \: ?0 E7 ?
而北美博士群体的差异性相比国内会再一次放大。因为它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各国情差异巨大。1 \' x6 q0 p6 _% I; a' M
! o$ c1 w# }; ?# m. s  m0 u- F
我带的第一个博士,就是一个有8年工作经验的芬兰人。相比一般一路读书的孩子,他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U; x8 z- A! i! j- I' Z0 _5 H
1.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已经比较清晰了。博士毕业大概要去做什么,这个博士课题里面想要得到什么样的锻炼,都有较强方向感。所以通常personal meeting都是他主动提出,我只需要在实验方向上告诉他哪个方向成功概率较大,哪个在领域内的Significance较大即可。2 U% b3 U& i% I8 |5 g
2.人际交往很成熟。无论是组间合作或寻求校内其他老师帮助,还是在国际会议作报告,社交,完全不需要我插手。这个优势在组间合作尤为明显,毕竟从未出过学校的孩子和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阅历上差很多,人际交往的分寸拿捏的更得体。在实验设备需要维修时,经常需要跟仪器方工程师联系。他解决的速度让我惊讶。我感觉这方面他比我厉害。; k5 @" T! i( G$ Q- O, l) _
3.遇到困难很从容,先想如何解决,很少做无用抱怨。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他博士有一门必修课,第一次修的时候没过(拿的c,学校要求b及以上,如果不达标有且仅有一次重修机会)。我侧面跟我同事(以下简称x)了解情况,x说他数学太差,完全跟不上,考试一塌糊涂。但我很了解这个学生,数学虽然谈不上多强,但绝对在这一级学生里面是中上,而且应付那门课绰绰有余。我跟学生聊天,他很坦诚的说他感觉被x针对了,具体原因他也不知道,还开玩笑说可能是跟x聊天时喜欢说几句蹩脚的法语(x是法国人),然后冒犯了x。我问他打算怎么办,他说,没事,他来处理。具体怎么处理的我就没再过问了,总之最后他重修那门课拿了A。1 ]7 V# Y0 [$ x$ D& _
虽然这个学生在天资方面不如我后面的很多学生,科研的“想象力”可能也欠缺一些。但平平稳稳地毕业足够了。而这对ap来说,很重要。特别是第一个学生。
: y( O" _! O, r- e2 p所以回到问题,这个回答下面很多所谓“美本”和“中国小镇做题家”二选一的回答视野过于狭窄,很像学生视角。在ap位置上的人,可以看见的选项要多得多,上面两类人只是众多选项的两个:地理上亚洲的中印日韩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以及越南新老移民,欧洲的北欧西班牙英法德意土耳其以及中亚伊朗等,甚至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有时候也有挺天才的孩子。而年龄差距带来的不同就更大了,我上面算是一个例子。我甚至觉得年龄差距有时候要大于不同文化带来的思维和三观差异。尤其是有孩子和没孩子的人,简直天壤之别。7 n( \" V6 A- h0 C9 j3 n) u' @. v
这里强烈建议很多从小就待在学校一路读书到博士的学生,有机会可以尝试拓展一下自己的圈子,和有孩子的在读博士接触接触,会有很多启发和收获。1 n4 R3 }, h( E* n- g
鉴于北美博士学生池巨大的多样性,做ap的第一个博士如果有条件,相比“带好一个博士”,我更倾向于选一个“好带”的,这个“好带”更多指的是更适合你当下处境的(实验条件,项目经费,启动资金,课题难度,tenure评选标准等)。如果博士某些能力比你强,更是个bonus。ap开始科研教学压力比较大,有容易的路,没必要选一个难走的。
悠悠小露屑 | 2022-12-5 06: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我的方向偏应用。马上我要成为AP了,对此也是慌的不行。我博士阶段带过几个学生。有一两个算是最后做了一些小结果吧。但是还有好几个本科硕士生,不知道怎么的,带着带着,觉得自己像个学科助教。一开始,我都习惯hands on一点,可是之后发现,学生似乎什么都很依赖你。比如做实验,你和他说了做什么,然后,他会问具体implementation细节,细到每一步参数怎么设,具体怎么实现。一开始,我都会认真说,给他讲细节。可是,一旦他们尝到甜头,之后,每次什么实验,都如法炮制。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还不如自己下场写code的感觉。完全不觉得我是在和那个被指导的学生做科研,我觉得他只是在完成我的小任务,而且,完全不用动脑子的那种。东西不work,甚至连尝试找原因都不会去做,得你带着他一个一个找。你得帮他看paper,想方法,然后得给他过一遍细节。就很不顺利。我自己做的话,有什么问题,我还方便自己想,而且实验中也能有所启发、发现,可是,交给小朋友做,感觉有时候结果就是乱七八糟,乱到就是没有结论的那种。我其实一直认为positive的结果还是negative的结果都是好结果,因为你至少有information,什么work什么不work,这种至少能启发。可是自己带的小朋友有很多就是没有结论…结果mixed,而且很多还不成体系,有的不是fair comparison…我对自己也彻底没信心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指导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